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答研究者(之三)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领顺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共13页
本文基于姜淑芹教授和王峰教授之问,回答了涉及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三类代表性问题。第一类问题涉及理论基本概念的辨析,第二类问题涉及研究中核心指标的量化,第三类问题涉及译者行为理论与研究的关系。这些问题均指向研究... 本文基于姜淑芹教授和王峰教授之问,回答了涉及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三类代表性问题。第一类问题涉及理论基本概念的辨析,第二类问题涉及研究中核心指标的量化,第三类问题涉及译者行为理论与研究的关系。这些问题均指向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关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理论构建者有必要及时释疑,以使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理论与应用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突破了传统上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聚焦翻译结果进行是非判断的静态研究路径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 互动关系 译者行为批评 文本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语言”翻译及其批评研究 被引量:95
3
作者 周领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的载体,研究乡土语言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乡土语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开展乡土语言翻译批评研究需要进行同一汉学家不同时期译作的纵向考察、不同汉学家译作对比的... "乡土语言"是乡土文学的载体,研究乡土语言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乡土语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开展乡土语言翻译批评研究需要进行同一汉学家不同时期译作的纵向考察、不同汉学家译作对比的横向考察和评价模式升华后在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中的应用等三条研究路径,并展示了开展"乡土语言"翻译专项课题批评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乡土语言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家方重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领顺 张思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翻译思想,并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个案,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次,进行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事实证明,他作为一名译者,既进行翻译外的努力,也进行翻译内的努力,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 本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翻译思想,并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个案,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次,进行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事实证明,他作为一名译者,既进行翻译外的努力,也进行翻译内的努力,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脉相承,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求真"于原文和作者,又尽可能"务实"于读者和社会,符合译者的一般性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重 《陶渊明诗文选译》 译者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研究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兼评“全国首届‘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 被引量:39
5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0-34,共15页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 作为“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的倡导者,作者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与译者行为批评的学派意识、译者行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路径、学界对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反响,并对译者行为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译者行为研究具有可持续性,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便为翻译批评作出更大的贡献。“译者行为研究”与“译者行为批评”是研究领域与研究工具之间的关系。为了使描写和研究做到全面、客观和科学,就需要将其置于科学的理论视域内,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加以描写和解释,因此译者行为批评应运而生。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后来的学者拓宽研究的视野,使该领域的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发展趋势 翻译批评 翻译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前瞻——以葛浩文英译莫言为例 被引量:28
6
作者 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5期87-94,105,共9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定义、范围、意义,阐释了葛浩文的"乡土语言"翻译思想;从手段和意识两个方面,讨论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本文还借助自建的莫言10本小说葛浩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定义、范围、意义,阐释了葛浩文的"乡土语言"翻译思想;从手段和意识两个方面,讨论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本文还借助自建的莫言10本小说葛浩文翻译语料库,汇报了一些初步的考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语言” 翻译研究 思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答研究者(之二)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领顺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62-71,112,113,共12页
文章主要回答了研究者有关译者行为研究的优势凸显化、分析层次化和概念细密化等方面的问题。优势凸显化主要讨论的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路径,该研究路径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人本性一脉相承。分析层次化主要讨论的是翻译内外层次分野的合... 文章主要回答了研究者有关译者行为研究的优势凸显化、分析层次化和概念细密化等方面的问题。优势凸显化主要讨论的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路径,该研究路径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人本性一脉相承。分析层次化主要讨论的是翻译内外层次分野的合理性。概念细密化主要讨论的是求真和务实等常用概念在应用中的鉴别方法问题。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研究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优势凸显化 分析层次化 概念细密化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求真”与“务实”——周领顺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铫伟 周领顺 《语言教育》 2020年第3期2-7,13,共7页
周领顺教授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原创者,他在翻译教学上坚持"译""评"两条线,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译—评—研"体系。就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翻译专业及其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周教授接... 周领顺教授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原创者,他在翻译教学上坚持"译""评"两条线,形成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译—评—研"体系。就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以及翻译专业及其面临的挑战等主题,周教授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周教授的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对于翻译教学和外语专业的建设,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理念 翻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周领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2,共6页
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结合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实例,分析了译者行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证明人本路径译者行为研究的个性化特征、分析方法和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对于解决问题与解释现象... 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结合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实例,分析了译者行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证明人本路径译者行为研究的个性化特征、分析方法和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对于解决问题与解释现象的普适性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互动关系 文学翻译 应用翻译 “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的理论问题 被引量:69
10
作者 周领顺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本文论述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部分理论问题,包括"连续统"思想与"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社会性"和"社会化"与"务实"的内外层次化、"度"(求真度、务实度和合... 本文论述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部分理论问题,包括"连续统"思想与"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社会性"和"社会化"与"务实"的内外层次化、"度"(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的操作性问题等,目的在于提升理论的运用效果,帮助获得可信的结论。文章兼顾讨论了"翻译单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研究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理论的本土构建——周领顺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冬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7-70,共14页
继文本批评视域、文化批评视域之后,翻译批评研究进入行为批评视域。文本批评侧重“翻译内”的问题,“文化批评”侧重“翻译外”的问题,两种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研究虽然在其各自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行为批评... 继文本批评视域、文化批评视域之后,翻译批评研究进入行为批评视域。文本批评侧重“翻译内”的问题,“文化批评”侧重“翻译外”的问题,两种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研究虽然在其各自的历史语境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不足。行为批评视域则站在译者行为角度,在着眼于“翻译外”的同时兼顾“翻译内”,是翻译内和翻译外、静态和动态、文本和人本相结合的新范式。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提出十周年之际,笔者有幸采访了其首倡者周领顺教授。访谈中,周教授回顾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申了本土译论构建之于国际译学的意义,澄清了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并就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批评视域 文化批评视域 译者行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效果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领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翻译效果好坏往往众说纷纭。为了对普遍意义上的翻译效果做出科学分析,作者为一篇融合了文学和应用文体的旅游宣传类文字提供了7种不同的"译文",按照从文学性到应用性、从忠实原文到偏离原文的顺序排列,就译文的求真度、务实... 翻译效果好坏往往众说纷纭。为了对普遍意义上的翻译效果做出科学分析,作者为一篇融合了文学和应用文体的旅游宣传类文字提供了7种不同的"译文",按照从文学性到应用性、从忠实原文到偏离原文的顺序排列,就译文的求真度、务实度和合理度三个要素在读者中进行了广泛调查,证明三要素平衡的译文接受度最高,而所谓"高"又有翻译内外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效果 实证分析 评价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专栏
13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共1页
这是我主持的第三个有关汉语“乡土语言”翻译及其主要理论依据“译者行为批评”的研究专栏。前两个专栏刊发于2016年第5期的《山东外语教学》和《当代外语研究》杂志,反响良好。本专栏与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 这是我主持的第三个有关汉语“乡土语言”翻译及其主要理论依据“译者行为批评”的研究专栏。前两个专栏刊发于2016年第5期的《山东外语教学》和《当代外语研究》杂志,反响良好。本专栏与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同名,所组织的文章也是该项目的有关研究内容;“译者行为批评”是由我构建的一个本土理论,使用的学者逐渐增多,解释力也逐渐得到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栏 批评 语言 乡土 汉语 实践 英译 国家社科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研究“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系统
14
作者 周领顺 《外国语文》 202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译者行为研究“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理路证明,三位一体系统呈现的是互动关系,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皆有充分的体现。三位一体系统既是可持续的理论发展系统,也是可用于框定论文的分析框架,还是在开展翻译... 译者行为研究“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理路证明,三位一体系统呈现的是互动关系,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皆有充分的体现。三位一体系统既是可持续的理论发展系统,也是可用于框定论文的分析框架,还是在开展翻译批评时可用的评价模式,游刃有余,伸缩自如。它有助于完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提高译者行为研究的有效性,并提高翻译批评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译者行为研究 “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系统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研究的整体观
15
作者 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本文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整体观,并具体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外部观和视域观以及整体观下的跨范畴转换问题。讨论译者行为研究的整体观,既是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出于译者行为研究在方法革新上的需要,既可以增强理论的... 本文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整体观,并具体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的外部观和视域观以及整体观下的跨范畴转换问题。讨论译者行为研究的整体观,既是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出于译者行为研究在方法革新上的需要,既可以增强理论的普适性和解释力,也能够提高翻译批评的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整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译者模式--葛浩文与中国译者对比视角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领顺 丁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12,128,共11页
中国乡土文学的海外译介是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学的一部分,其英译问题也逐渐受到译学界的关注,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学界对... 中国乡土文学的海外译介是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学的一部分,其英译问题也逐渐受到译学界的关注,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译者模式及其建构是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的重要因素之一,译学界对于译者模式这一话题争论不休,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译者模式为"汉学家+中国译者"。本文从葛浩文英译莫言的10部小说入手,从中筛选出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乡土语言表达,从意义、乡土味和流畅度等三个角度,将汉学家葛浩文的译文与中国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对于乡土语言单位处理的异同,借以归纳乡土语言的英译实践模式,以期对中国文化走"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中国译者 “乡土语言” 译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浩文“忠实”原则下的“直译”和“意译”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怡珂 周领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论文以翻译家葛浩文"忠实"原则下的"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方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证明葛式的"忠实"与译学界的传统概念有所不同:他的"忠实"不仅面向原文,也面向... 论文以翻译家葛浩文"忠实"原则下的"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方法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证明葛式的"忠实"与译学界的传统概念有所不同:他的"忠实"不仅面向原文,也面向读者;他的"直译"主要指的是"硬译"和"死译",而把可读性较好的"直译"归为"意译"的范围内。将翻译者的思想和实践进行相互印证,可使翻译批评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使有关的理论探讨有的放矢,利于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实” “直译” “意译” 葛浩文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