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对策 被引量:25
1
作者 焦新安 涂长春 +1 位作者 黄金林 冯书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11,共8页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事件频频发生,在我国,由于食物链中病原细菌污染及其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也屡见不鲜。另外,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也助推了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流行。由此可见,人兽共患病原细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我国应加强对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研究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人兽共惠细茵病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焦新安 黄金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59-64,共6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宠物数量日益增多,宠物人兽共患病发病率日渐增高,本文对我国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状况、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宠物 人兽共患细菌病 现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和鉴定成膜相关基因
3
作者 时文健 徐磊 +5 位作者 张泽 杨蕊 辛凌翔 王楠 陈祥 鑫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92-4006,共15页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 旨在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高通量筛选鉴定影响生物膜形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的突变体文库,用苏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生物膜表型差异明显的突变株,通过抗性标记挽救法及测序,确定突变基因位置;检测突变基因对菌株抗氧化性及抗SDS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以噬菌体系统构建靶标基因缺失、回补及过表达菌株,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靶基因对细菌菌丝影响,通过测定细菌的抗酸、抗氧化、抗SDS以及在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中的存活性能,检测靶标基因对细菌抗逆性和胞内存活的影响。利用突变体文库,筛选到8个生物膜形成缺陷的菌株,鉴定其中4个为单基因突变菌株,突变基因分别为Rv1096、Rv3425、Rv 3136和Rv 3671c;构建Rv 3671c基因敲除、回补和过表达菌株,通过PCR及Western blot验证构建成功,测试其生物膜形成能力、抗逆性和胞内存活性能,发现Rv 3671c基因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抗SDS、生物膜形成及胞内存活等方面的能力。Rv 3671c基因在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的生物膜形成和抗逆性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C68001菌株突变体文库可高效用于靶标基因的筛选和鉴定,为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的基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 Himar 1转座子 随机插入突变库 生物膜 Rv 367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聚咪唑材料对沙门氏菌抑菌性能的评价及其初步应用
4
作者 王野 梁敬时 +5 位作者 邹紫阳 李青 康喜龙 焦新安 孟闯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4-75,共12页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 研究旨在探究一类高效安全的抑菌材料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在家禽沙门菌防控中的应用潜力。试验通过化学合成3种聚咪唑(Polyimidazolium,PIM)PIM0、PIM1、PIM2,测定其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肯塔基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存活率的影响评价其抑菌性能;通过测定其对HeLa和HD1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BALB/c小鼠体重等生理变化和存活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通过测定其对模拟家禽生产中地面和设备的瓷砖和不锈钢板表面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在家禽沙门氏菌防控中的应用潜能。结果显示:3种聚咪唑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PIM2的MIC值为2μg/mL,低浓度(10μg/mL)时即可抑制细菌生长,高浓度(100μg/mL)时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显示其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好;HeLa细胞和HD11细胞在不同浓度的3种聚咪唑中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在PIM0中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3种聚咪唑灌胃后的小鼠在21 d的试验周期内存活率为100%,高浓度PIM2(1000μg/mL)处理后肝细胞变性及盲肠损伤,但整体损伤程度较低;PIM2杀菌效果最好,低浓度(10μg/mL)抑菌率(Inhibition rate,IR)达99.8%以上。研究表明,3种聚咪唑均有较好的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且安全性较高,表现出在家禽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控制中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开展家禽生产过程中沙门氏菌的现场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聚咪唑 化学合成 抑菌性能 家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Sif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5
作者 苗苏南 何嘉文 +5 位作者 王静 夏泽淼 廖宗杰 赵一丁 焦新安 耿士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 研究旨在制备沙门氏菌Sif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析其亚类、腹水效价、亲和力和反应性,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分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通过构建重组表达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sifA和BL21(DE3)/pGEX-6P-1-sifA,表达和纯化得到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以rHis-SifA作为免疫抗原,rGST-SifA作为检测抗原,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SifA单克隆抗体,并使用鼠源亚类鉴定试剂盒确定其亚类,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其腹水效价和亲和力,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性、与肠杆菌科其他细菌交叉反应的特异性和巨噬细胞中沙门氏菌SifA的分泌特性,评价其效果或应用潜力。结果显示: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亚型为IgG1,其效价达1.0×10^(6)以上,亲和常数为3.66×10^(9)/M,能特异性结合rHis-SifA和rGST-SifA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8种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并能确定沙门氏菌感染巨噬细胞后SifA的分泌特性。研究表明,成功制备10株单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10G6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沙门氏菌的研究和检测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ifA蛋白 单克隆抗体 应用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诱导宿主细胞炎症小体应答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亚琴 潘志明 +1 位作者 焦新安 胡茂志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 细胞内炎症小体应答是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细胞内炎症小体通路,一方面可诱发细胞焦亡,有助于沙门菌的早期清除;另一方面可介导炎症小体依赖性细胞超活化,促进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产生。本文综述了沙门菌感染激活宿主炎症小体的应答情况及其对获得性免疫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沙门菌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细胞超活化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FtnB蛋白的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
7
作者 魏铭清 丁颖 +5 位作者 刘非凡 王天辰 周霞 张倩 王震 张辉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7-13,共7页
试验旨在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FtnB蛋白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并获取高纯度的蛋白样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FtnB蛋白结构及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预测分析,将PCR扩增得到的鼠伤寒沙门菌FtnB基因插入pET-32a(+)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试验旨在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FtnB蛋白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并获取高纯度的蛋白样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FtnB蛋白结构及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预测分析,将PCR扩增得到的鼠伤寒沙门菌FtnB基因插入pET-32a(+)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中,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tn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tnB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存在多个T、B细胞抗原表位及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修饰位点。根据蛋白互作预测分析结果显示,FtnB蛋白与norV和aphF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研究成功扩增了大小为524 bp的FtnB基因。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获得大小约为35.9 ku的FtnB蛋白。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克隆FtnB基因,并通过原核表达制备了FtnB蛋白,为进一步探索鼠伤寒沙门氏菌FtnB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结核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8
作者 安家兴 孔文君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陈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国羊结核病流行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列举了羊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世界各国羊结核病的监测、处理与防控的常见方法,对我国羊结核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为羊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结核病 流行病学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宿主HIF-1α通路活化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9
作者 井钦伟 朱应鹏 +3 位作者 周璐 陈祥 徐正中 焦新安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的转录因子,在缺氧状态下发挥其调控作用,HIF-1α及其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存活和增加对损伤性刺激的保护作用。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胞内感...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的转录因子,在缺氧状态下发挥其调控作用,HIF-1α及其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存活和增加对损伤性刺激的保护作用。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胞内感染型细菌,其感染要面临低氧、一氧化氮和营养缺乏等逆境,缺氧时,HIF-1α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来调控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旨在总结结核分枝杆菌诱导宿主HIF-1α通路活化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为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细胞 HIF-1α通路 免疫调控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CD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鉴定
10
作者 孔文君 朱月姝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陈祥 焦新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制备抗牛CD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通过构建牛CD4基因原核质粒,成功表达并纯化出重组牛CD4(rHis-BoCD4和rGST-BoCD4)。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牛CD4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对单克隆抗体亚型和效价进行鉴定和... 目的制备抗牛CD4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通过构建牛CD4基因原核质粒,成功表达并纯化出重组牛CD4(rHis-BoCD4和rGST-BoCD4)。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牛CD4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对单克隆抗体亚型和效价进行鉴定和分析,使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Western blot法分析其特异性。结果成功获得了四株稳定分泌BoCD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H4、6A10、3F9和4G10。亚类鉴定单克隆抗体亚类6A10为IgG2b,其余单克隆抗体均为IgM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株牛CD4单克隆抗体均可与体外表达的牛CD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够特异性识别天然牛CD4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3F9识别牛天然CD4分子的能力最强。结论成功制备了4株特异性强且能识别天然牛CD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牛CD4分子的功能、牛T淋巴细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CD4 单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鑫 谢添 +4 位作者 沈子城 高冉 夏泽淼 耿士忠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77,共5页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 为了解江苏地区鸭源沙门氏菌流行情况,促进鸭养殖场沙门氏菌病防控,试验对1285份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血清型鉴定、耐药性分析及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207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16.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要优势血清型(44.44%);抗生素耐药性分析表明,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种类在3种及以上的沙门氏菌分离株占85.51%;随机选取来源于7个市的43株鼠伤寒沙门氏菌PFGE亚分型显示,这些菌株可以分为4个聚类簇,同一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也存在部分菌株同源性相差较大的现象,不同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分离株存在同源性较高的现象。研究表明,江苏地区散户鸭场沙门氏菌流行率较高,抗生素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严重,分离株可能有相同来源或者互相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耐药性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犬ANP32A的克隆及其在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中的作用
12
作者 毕振威 王文杰 +1 位作者 刘雅坤 彭大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0-669,共10页
物种特异的酸性核磷蛋白32A(acidic nuclear phosphoprotein 32A,ANP32A)调节不同宿主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为分析犬ANP32A(canine ANP32A,caANP32A)的物种特异性及其在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中的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MDCK细胞以及... 物种特异的酸性核磷蛋白32A(acidic nuclear phosphoprotein 32A,ANP32A)调节不同宿主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为分析犬ANP32A(canine ANP32A,caANP32A)的物种特异性及其在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中的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MDCK细胞以及犬肺、脾、肠不同组织中扩增和克隆caANP32A;激光共聚焦试验分析caANP32A与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过表达caANP32A对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MDCK细胞中扩增到新的caANP32A,比已报道的caANP32A多出4个氨基酸插入,从犬肺、脾和肠组织中均扩增到该新的caANP32A;对caANP32A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该新的caANP32A不是由mRNA选择性剪接形成的;激光共聚焦试验发现,新caANP32A与H3N2 CIV的RNA聚合酶在细胞核中共定位;聚合酶活性试验显示,在哺乳动物细胞过表达新caANP32A不能促进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和H3N2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的RNA聚合酶活性,而鸡ANP32A(chANP32A)能够促进。本研究克隆的新caANP32A较以往报道,在176至179位存在四个氨基酸LSLV的插入,但新caANP32A对AIV的RNA聚合酶活性仍然有物种限制性且该新的caANP32A也未增强CIV的RNA聚合酶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犬在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IAV) 犬酸性核磷蛋白32A(caANP32A) RNA聚合酶活性 哺乳动物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原核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13
作者 韩顺子 黄霞 +4 位作者 孟闯 耿士忠 康喜龙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1,共6页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鸡白细胞介素-2(ChIL-2)重组蛋白。试验以克隆获得的ChIL-2基因为模板,分别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菌BL21(pCold-ChIL-2)和BL21(pGEX-6P-1-ChIL-2),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通过BrdU ELISA法检测重组蛋白诱导鸡脾脏淋...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鸡白细胞介素-2(ChIL-2)重组蛋白。试验以克隆获得的ChIL-2基因为模板,分别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菌BL21(pCold-ChIL-2)和BL21(pGEX-6P-1-ChIL-2),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通过BrdU ELISA法检测重组蛋白诱导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评估其生物活性;以rHis-ChIL-2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表达菌BL21(pCold-ChIL-2)、BL21(pGEX-6P-1-ChIL-2);经表达纯化后分别获得纯度较高的rHis-ChIL-2和rGST-ChIL-2蛋白,大小分别为14 ku和39.4 ku;rHis-ChIL-2和rGST-ChIL-2蛋白分别能够促进脾脏淋巴细胞显著或极显著增殖(P<0.01或P<0.001),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纯化的rHis-ChIL-2免疫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5.12×105,可识别rHis-ChIL-2和rGST-ChIL-2,与真核表达的ChIL-2蛋白反应。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ChIL-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采用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识别真核表达的ChIL-2蛋白,为后期ChIL-2的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2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的影响
14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1-4050,共10页
为探究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影响,将A549细胞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对所采集图像的共定位系数进行分析;将pCMV-Flag-Rab32、pCMV-Flag、siRab32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分... 为探究Rab32对禽偏肺病毒C型(aMPV/C)复制的影响,将A549细胞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用Image J软件对所采集图像的共定位系数进行分析;将pCMV-Flag-Rab32、pCMV-Flag、siRab32以及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后接种aMPV/C,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和TCID 50检测收集样品中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aMPV/C N和Rab3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将pCMV-mcherry-Rab32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将pCMV-Flag-Rab32分别与可融合表达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36 h后收集细胞样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Rab32与aMPV/C在细胞质中存在明显的共定位;Rab32与aMPV/C的共定位系数极显著高于未接毒组(P<0.01);过表达Rab32后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Rab32和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干扰Rab32表达后,N基因的转录水平,Rab32和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极显著降低(P<0.01);Rab32可与多个aMPV/C蛋白(N、F、M、G、SH、P、M2-1、M2-2、L1、L2、L4)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而与L3蛋白无明显共定位;IP样品中表达N和M2-2蛋白的样品出现特异性条带,其他蛋白无特异性条带。综上表明Rab32可能通过与aMPV/C N和M2-2蛋白之间的互作从而调控病毒的复制。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深入阐明Rab32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32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辛雪强 佟彤 +3 位作者 王玉金 盛宇杰 徐正中 陈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2-879,共8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给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外膜蛋白是布鲁氏菌主要的免疫和保护性抗原,与布鲁氏菌的毒力、免疫调节和胞内寄生等特性密切相关。本文对...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给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外膜蛋白是布鲁氏菌主要的免疫和保护性抗原,与布鲁氏菌的毒力、免疫调节和胞内寄生等特性密切相关。本文对布鲁氏菌主要外膜蛋白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从而促进对布鲁氏菌抗原特性的理解,为布鲁氏菌新型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 抗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妍 万珈旭 +3 位作者 樊昌林 陈祥 徐正中 焦新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和动物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期诊断对于结核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结核病众多诊断方法中,免疫学诊断方法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以结... 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人和动物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期诊断对于结核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在结核病众多诊断方法中,免疫学诊断方法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刺激抗原以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为主,然而PPD抗原成分复杂,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待提高,因此寻找可以代替PPD的特异性刺激抗原成为了研究热点。论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用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刺激抗原,重点概述了刺激抗原的免疫特性、刺激效果以及各类刺激抗原的优势、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人和动物结核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免疫学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刺激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广谱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刘炜 马嘉怡 +4 位作者 耿浩宇 谢添 苗苏南 廖宗杰 耿士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61-4068,共8页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 噬菌体能够特异性裂解靶向细菌,被认为是抗生素有效替代者。为了筛选到有效裂解沙门菌的噬菌体,为探索新的沙门菌防控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用丝裂霉素C诱导并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通过噬菌斑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宿主谱测定、生物学特性测定以及对该噬菌体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评估该噬菌体。结果显示:成功诱导出1株广谱的长尾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SP18-108,该噬菌体能够裂解至少14种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在30~40℃及pH 4~12条件下活性稳定;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噬菌体全长为43250 bp,GC%含量为49.96%,已知功能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占比为52%。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噬菌体属于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本研究诱导过程中分离出1株不具有溶源基因的广谱沙门菌噬菌体,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抗菌剂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5对禽偏肺病毒C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4,共8页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脑内Ras类似物5(Rab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重组质粒p GFP-Rab5和负显性突变的Rab5(pGFP-Rab5-DN)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 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ab5、Rab5-DN和aMPV/C N蛋白均分布于细胞质中,且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明显的共定位。进一步采用Image J软件对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分析后发现,Rab5与aMPV/C N蛋白存在多处共定位,而Rab5-DN与aMPV/C N蛋白无明显共定位,表明Rab5参与aMPV/C的复制。将p CMV-Flag-Rab5和p CMV-Flag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a MPV/C N基因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p CMV-Flag的细胞相比,转染p CMV-Flag-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此外,p CMV-Flag-Rab5转染组中的aMPV/C N蛋白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病毒效价显著升高(P<0.05)。表明,过表达Rab5促进aMPV/C的复制。将siRab5和siNC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分别以MOI 1的aMPV/C感染该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样品。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ab5及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TCID_(50)检测细胞上清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转染si NC的细胞相比,转染siRab5的细胞中Rab5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siRab5转染组中aMPV/C N蛋白的表达水平和N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病毒效价显著降低(P<0.05)。表明,干扰Rab5表达可抑制aMPV/C的复制。将p CMV-mcherry-Rab5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分别转染A549细胞,24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Rab5蛋白与aMPV/C N、F、M、G、SH、P、M2-1、M2-2、L1、L2、L3蛋白均在细胞质中存在荧光信号重叠,但该蛋白与L4蛋白无该现象,表明Rab5蛋白可与多个aMPV/C蛋白共定位。将p CMV-Flag-Rab5分别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48 h后采用Co-IP试验检测Rab5与不同aMPV/C结构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IP样品中表达G和L2蛋白的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而其他蛋白无条带,表明Rab5与aMPV/C G和L2蛋白存在互作。上述结果首次证实,Rab5通过与aMPV/C多个蛋白(G和L2)的互作参与aMPV/C的复制机制。本研究为阐明Rab5调控aMPV/C复制的分子机理提供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Ras类似物5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水平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7对禽偏肺病毒C型体外复制影响的研究
19
作者 冯旭飞 亓宇翔 +4 位作者 于瀚哲 张正洲 王如嘉 孟闯 董魁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Ras脑内类似物7(Rab7)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将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ab7重组质粒(pGFP-Rab7)和融合表达GFP的显性负向突变Rab7重组质粒(pGFP-Rab7-DN)分别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 为探究禽偏肺病毒C型(aMPV/C)感染A549细胞后,Ras脑内类似物7(Rab7)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将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Rab7重组质粒(pGFP-Rab7)和融合表达GFP的显性负向突变Rab7重组质粒(pGFP-Rab7-DN)分别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后,进行激光共聚焦成像,并用Image J软件对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分析;随后将pCMV-FlagRab7和pCMV-Flag转染A549细胞并接种aMPV/C,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50)检测aMPV/C N基因转录水平、aMPV/C 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将融合表达mcherry的Rab7重组质粒(pCMV-mcherry-Rab7)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各结构蛋白分别转染A549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定位情况;最后,将pCMV-Flag-Rab7分别与表达融合GFP的aMPV/C结构蛋白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分析两者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与Rab7-DN相比,Rab7与aMPV/C核蛋白(N)在细胞质中存在多个明显的共定位荧光点;与转染pCMV-Flag组相比,pCMV-Flag-Rab7转染组中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显著升高(P<0.05)。相反,与转染无意siRNA(siNC)相比,转染Rab7特异性siRNA(siRab7)后aMPV/C N基因的转录水平、N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病毒效价均显著降低(P<0.05);Rab7蛋白与多个aMPV/C结构蛋白(N、F、M、G、SH、P、M2-1、M2-2、L1、L2、L3)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而Rab7与L4蛋白无此现象;免疫沉淀的样品中只在G和L2蛋白的位置出现了特异性条带。综上所述,Rab7通过与多个蛋白(G和L2)互作从而影响aMPV/C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7 禽偏肺病毒C型 复制 表达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结核病的流行与防控
20
作者 翟伟 刘栋辉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焦新安 陈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7-1083,共7页
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s)是结核病的易感宿主,感染后,结核不仅会在种群中相互传播,也会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NHPs结核。虽然目前的防控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减少了圈养NHPs结核病的发病率,但疫情仍有发生。本文... 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s)是结核病的易感宿主,感染后,结核不仅会在种群中相互传播,也会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NHPs结核。虽然目前的防控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减少了圈养NHPs结核病的发病率,但疫情仍有发生。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圈养和野生环境下猴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状况,对当前常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当前NHPs的防控检测最常见做法。表明结核病对NHPs构成极大威胁,以提高NHPs饲养工作者、管理者对结核病的认知,为完善当前管理程序提供依据,以期为我国猴结核病的诊断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