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锦淳 苏佩清 +2 位作者 孙丹丹 俞霞 周晓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HTG)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终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400 mg.L-1的SSTF分别与HTG氧化损伤的HUVEC共同孵育16...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HTG)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终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400 mg.L-1的SSTF分别与HTG氧化损伤的HUVEC共同孵育16 h,通过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观察SSTF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组的SSTF均可明显升高HTG氧化损伤的HUVEC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减少HUVEC内ROS水平,下调NOX4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SSTF对HTG致HUVEC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进而减少ROS的生成来发挥它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总黄酮 高甘油三酯血清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信号通路通过Skp2、p27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8
2
作者 傅奕 方征宇 +3 位作者 王丽影 李增霞 杨勇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3-1269,共7页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用LY294002特异性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明显被抑制.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Y294002增加了p27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27的mRNA表达.在LY29400...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调节肝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用LY294002特异性阻断PI3K信号通路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明显被抑制.RT-PCR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LY294002增加了p27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27的mRNA表达.在LY294002处理的细胞中转入p27的RNAi质粒以干扰p27蛋白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可部分恢复.放线菌酮(Chx)处理实验表明,阻断PI3K信号通路使p27蛋白的半衰期延长,稳定性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LY294002可抑制介导p27蛋白降解的关键分子Skp2的mRNA表达,还可缩短Skp2蛋白的半衰期,降低Skp2蛋白的稳定性.但在SMMC-7721中分别转染PI3K下游重要靶分子Akt的持续激活和失活突变体,却并不影响p27蛋白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I3K信号通路在转录及翻译后水平调节Skp2的表达而影响p27蛋白的降解,从而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但Akt并没有参与这种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 信号通路 P27 SKP2 AKT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脂质体转染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华玲 周晓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探讨不同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的转染效率和基因的表达。将含有β-半乳糖苷酶LacZ结构基因的质粒,用三种不同的阳离子脂质体导入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中,通过X-Gal染色观察不同的转染效率。结果发现,Fugene 6转染效率最高... 探讨不同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的转染效率和基因的表达。将含有β-半乳糖苷酶LacZ结构基因的质粒,用三种不同的阳离子脂质体导入人类骨骼肌原代细胞中,通过X-Gal染色观察不同的转染效率。结果发现,Fugene 6转染效率最高,蓝染细胞达10%,其脂质体与DNA的最佳比例为3∶2。Fugene 6可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骨骼肌原代细胞,而且外源基因可以长效高效地表达,有望用来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转染 人骨骼肌原代细胞 LACZ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环状RNA泛素连接酶E3(circHERC4/hsa_circ_0007113)抑制细胞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华玲 杨迪 +2 位作者 韦俊杰 陈章悦 陈菊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E3的环状RNA(circHERC4/hsa_circ_0007113)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IMR-90)的衰老的关系。方法从circBase数据库上获得环状RNA circHERC4的全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环状RNA表达载体pLC5-ciR中,体外构建重组体pLC5-ciR(+)hsa...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E3的环状RNA(circHERC4/hsa_circ_0007113)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IMR-90)的衰老的关系。方法从circBase数据库上获得环状RNA circHERC4的全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环状RNA表达载体pLC5-ciR中,体外构建重组体pLC5-ciR(+)hsa_circ_0007113,经PCR、酶切、测序等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转染到HEK293T和IMR90细胞中,并利用RT-PCR检测正常细胞组、空载体组及重组载体组中环状RNA circHERC4的表达情况;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测序正确,成功构建了环状RNA circHERC4的过表达载体,circHERC4可在HEK293T细胞中高效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重组载体组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降低(P<0.05),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过表达circHERC4后能提高IMR90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衰老。结论circHERC4具有潜在的抗衰老作用,为深入研究circHERC4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衰老 泛素连接酶4环状RNA(circHERC4 hsa_circ_0007113)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IMR-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陈放 刘开扬 +3 位作者 徐珊 吕伟红 程宏 张洪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79-1284,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葛根素低剂量组(Pue1组)、DM+葛根素高剂量组(Pue2组)。给药后4周,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荧光法检测视网膜晚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DM+葛根素低剂量组(Pue1组)、DM+葛根素高剂量组(Pue2组)。给药后4周,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荧光法检测视网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含量、Real-time 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视网膜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结果 DM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厚度明显变薄,Pue2组较DM组有所好转。DM大鼠视网膜中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ue1、Pue2组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DM大鼠视网膜内AGE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高剂量葛根素能抑制AGEs形成(P<0.05)。RT-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大鼠视网膜中RAGE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葛根素可使之下调(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DM大鼠视网膜AGEs形成及RAGE的表达,抑制视网膜VEGF的表达,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葛根素 干预作用 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放 徐珊 +2 位作者 吕伟红 程宏 张洪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清结级雄性SD大鼠,其中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一正常对照组(10只鼠)。造模成功后...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清结级雄性SD大鼠,其中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一正常对照组(10只鼠)。造模成功后,葛根素低剂量组与葛根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葛根素250mg·kg-1·d-1和500mg·kg-1·d-1,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每日给予3mL灭菌生理盐水。均经食道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测定各组鼠血清及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bility,T-AOC)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8-羟-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4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下降,分别为(83.20±5.51)U·mL-1、(122.96±10.98)U·mg-1;MDA含量显著增高,分别为(29.58±0.41)μmol·L-1、(8.87±0.49)μmol·g-1;视网膜中T-AOC含量明显下降,为(1.72±0.31)U·mg-1(均为P<0.05)。gn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葛根素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升高,为(97.80±1.75)U·mL-1(P<0.05),但其他指标变化不大(均为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葛根素高剂量组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分别为(114.17±4.02)U·mL-1、(146.48±8.04)U·mg-1;视网膜TAOC含量升高,为(2.12±0.37)U·mg-1;血清和视网膜MDA含量降低,分别为(20.73±1.51)μmol·L-1、(5.73±0.76)μmol·g-1(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8-OHdG、PARP阳性细胞极少,糖尿病模型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葛根素干预后表达明显减弱,葛根素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视网膜中总p38MAPK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糖尿病模型组视网膜p38MAPK的磷酸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高剂量葛根素干预后p38MAPK的磷酸化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存在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损伤,葛根素可减轻该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尿病 视网膜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