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阳阳 江军梁 +3 位作者 陈泽 窦志 邢志鹏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方式,近年因其模式多元、多产融合和收益显著而得以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本文阐述了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方式,近年因其模式多元、多产融合和收益显著而得以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本文阐述了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江苏省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角X射线散射波谱的定量作图分析法在作物淀粉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巍 范孝旭 +1 位作者 王志峰 韦存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7-1834,共8页
用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波谱可以定量分析淀粉的片层结构,但缺乏波谱数据分析软件而且需要专业的数学公式推导,严重制约了SAXS在淀粉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的作图分析方法,可定量测定SAXS波谱... 用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波谱可以定量分析淀粉的片层结构,但缺乏波谱数据分析软件而且需要专业的数学公式推导,严重制约了SAXS在淀粉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的作图分析方法,可定量测定SAXS波谱中的淀粉片层结构信息(峰强度、峰位置、半峰宽度和片层距离)。我们用该方法定量测定了不同晶体类型淀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淀粉、酸不溶淀粉和热不溶淀粉的SAXS波谱参数。结果表明,片层结构与淀粉的植物来源有关,而与淀粉晶体类型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相同植物来源的淀粉,其直链淀粉含量与SAXS峰强度和半峰宽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片层距离呈正相关。酸水解不影响淀粉片层厚度,但明显改变片层峰强度和半峰宽度。加热处理也不影响淀粉片层厚度,但破坏淀粉晶体结构导致片层峰强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该定量作图分析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信度高,可以在作物淀粉研究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淀粉 小角X射线散射波谱 波谱参数 定量作图分析法 片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扬 仇律雯 +11 位作者 田红丽 易红梅 卢柏山 王璐 范亚明 史亚兴 任洁 葛建镕 徐丽 陆大雷 赵久然 王凤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6,共8页
随着中国糯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通过审定的糯玉米品种逐渐增多,为了解其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以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从审定年份和适宜种植区2个角度分析近年来糯玉米审定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 随着中国糯玉米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通过审定的糯玉米品种逐渐增多,为了解其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研究以308个糯玉米审定品种为材料,利用SSR标记从审定年份和适宜种植区2个角度分析近年来糯玉米审定品种遗传多样性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308份糯玉米审定品种在40个SSR标记上共检测出529个等位基因、1480种基因型,PIC变幅为0.226~0.890,平均为0.684。从审定时间看,各年份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波动不大,其中2015年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为0.720。从适宜种植区看,西南区审定品种的PIC值最高,遗传距离分析表明西南区和另外3个适宜种植区有着最远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021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区部分品种聚集为一组,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聚类分组中以京科糯2000为代表的第Ⅲ组品种数目最多(122个,东南区占比59.0%),且在主坐标图中独立分布,表明优良品种的出现及其杂优模式的推广能够丰富和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糯玉米新品种改良提供导向作用的同时推动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审定品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节期低温与施氮防御对小麦根系酶活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代存虎 刘新 +7 位作者 户淑君 朱洋阳 杨舒然 朱敏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新开 郭文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5,共7页
为探讨拔节期低温前施氮对小麦根系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扬麦33、徐麦3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小麦拔节期设置低温处理24 h(LT_(1))、低温处理72 h(LT_(2))、低温前进行施氮防御处理(N+LT_(1),N+LT_(2))和自然生长对照(CK)共5个处理... 为探讨拔节期低温前施氮对小麦根系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扬麦33、徐麦3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小麦拔节期设置低温处理24 h(LT_(1))、低温处理72 h(LT_(2))、低温前进行施氮防御处理(N+LT_(1),N+LT_(2))和自然生长对照(CK)共5个处理,测定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叶片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2个小麦品种根系中的POD、CAT活性升高,MDA含量增加,氮代谢相关酶(NR、NiR、GS、GOGAT)活性降低。低温会抑制植株节间、穗的伸长,使株高下降,叶片SPAD值降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2个品种在低温处理24、72 h后,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40.82%、54.40%。与低温处理相比,低温前进行施氮防御处理的植株低温应激反应较弱,表现为POD活性、CAT活性、氮代谢酶活性、MDA含量和SPAD值与对照相比变幅减小,SPAD值在低温结束后9 d基本恢复正常,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株高增加,产量增加。以上结果说明,拔节期低温前增施氮肥有利于缓解低温对小麦根系生长的伤害并维持根系生理活性,使植株受冻害较轻,恢复较快,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高,株高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受冻小麦产量的下降幅度,提高了小麦抗低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防御 氮代谢酶 干物质积累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 核心引物的确定及高通量检测方案的建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蕊 施龙建 +9 位作者 田红丽 易红梅 杨扬 葛建镕 范亚明 任洁 王璐 陆大雷 赵久然 王凤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0-779,共10页
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杂交种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优点,适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基于12套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三联体样本及335份玉米杂... 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杂交种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优点,适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基于12套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三联体样本及335份玉米杂交种国家审定标准样品SNP指纹,从384个SNP基础位点筛选获得60个候选位点,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的成功率为95%。综合考虑引物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引物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引物,能够有效鉴定99.7%供试样品纯度。对于待测样品京科968通过SNP-DNA指纹数据库查询,并选择双亲互补型引物进行纯度鉴定。在检测的110个个体中,共检出1个自交苗和2个异型株,纯度为97.3%。同时,基于纯度核心引物对批量样品检测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政府监管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度 SNP KASP 玉米杂交种 核心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质对主要气候变化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2
6
作者 王云霞 杨连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2-833,共12页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显著改变水稻的生长环境,引发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的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植株的理化性状,最终改变稻米品质。本文总结了高浓度CO2、高浓度O3和高温对水稻食用和饲用品质影响的最新进展,这些进展来自封闭式、开顶式...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显著改变水稻的生长环境,引发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的变化,进而影响水稻植株的理化性状,最终改变稻米品质。本文总结了高浓度CO2、高浓度O3和高温对水稻食用和饲用品质影响的最新进展,这些进展来自封闭式、开顶式和开放式试验研究。多数情形下,高浓度CO2生长环境下稻米垩白增加,可加工程度下降,蛋白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浓度下降,但蒸煮/食味品质可能变优;高浓度O3环境下水稻的外观、加工、食味以及秸秆的可消化性均有变劣趋势;高温使稻米整精米率下降、垩白增加、蛋白质浓度增加、米饭食味变差;已有研究观察到单一气候因子对水稻品质的影响受其他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影响,但多因子互作研究还存在大量知识空缺。未来这一领域应结合多种模拟手段,强化多因子互作对水稻品质的复合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高浓度CO2 高浓度O3 高温 水稻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层臭氧浓度增高对稻米品质的影响:FACE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沈士博 张顶鹤 +4 位作者 杨开放 王云霞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1-1238,共8页
利用稻田开放式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平台,以常规粳稻‘武粳15’和杂交粳稻‘陵风优18’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比Ambient增高21%,模拟21世纪中叶臭氧浓度)... 利用稻田开放式空气中臭氧浓度增加(FACE,Free Air gas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平台,以常规粳稻‘武粳15’和杂交粳稻‘陵风优18’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Ambient)和高臭氧浓度(比Ambient增高21%,模拟21世纪中叶臭氧浓度)两个水平,研究臭氧胁迫对大田生长水稻成熟期稻米加工、外观、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其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近地层臭氧浓度增高使稻米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精米率降幅达显著水平。与Ambient相比,臭氧胁迫使两品种稻米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平均分别增加15.0%(P=0.10)、42.0%(P<0.05)和60.5%(P<0.05)。臭氧胁迫使稻米胶稠度平均降低7.1%(P<0.05),但对两品种稻米直链淀粉和糊化温度均无显著影响。稻米RVA谱测定结果显示,臭氧胁迫对稻米最高黏度值、崩解值、冷胶黏度值、消减值和回复值均无显著影响。臭氧胁迫使两品种稻米蛋白质浓度呈增加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方差分析表明,多数情况下,两品种间稻米诸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品种与臭氧的互作对所有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两品种稻米品质对臭氧胁迫的响应无明显差异。本试验在开放稻田条件下运行,适度臭氧胁迫使稻米垩白明显增加,胶稠度显著下降,但对其他米质指标影响较小,两品种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臭氧胁迫 FACE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春燕 张雯霞 +5 位作者 张玉雪 姚梦浩 丁锦峰 朱新开 郭文善 封超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7-1085,共9页
面制食品的品质与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关系密切,糯质和非糯质小麦籽粒淀粉组分有明显差别。本研究比较了糯小麦(宁糯麦1号、扬糯麦1号)和非糯小麦(扬麦16、中国春)的淀粉与面粉的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势、溶解度等参数,旨在阐明小麦... 面制食品的品质与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关系密切,糯质和非糯质小麦籽粒淀粉组分有明显差别。本研究比较了糯小麦(宁糯麦1号、扬糯麦1号)和非糯小麦(扬麦16、中国春)的淀粉与面粉的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势、溶解度等参数,旨在阐明小麦籽粒淀粉与面粉的理化特性差异。4个品种籽粒淀粉粒均以C型淀粉粒(粒径<2μm)为主,占96.14%~97.36%,糯小麦C型淀粉粒的比例高于非糯小麦。籽粒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低于面粉中破损淀粉含量;籽粒淀粉的膨胀势、透光度、热焓值和回生度高于面粉,溶解度和淀粉糊化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最终温度低于面粉。与非糯小麦相比,糯小麦面粉具有较低的破损淀粉含量、黏度参数特征值和淀粉回生度,较高的溶解度、膨胀势、透光率和热焓值。外源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面粉中α-淀粉酶活性、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蔗糖和氯化钠均影响面粉的糊化特性,是造成淀粉与面粉理化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粉 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邵士梅 马丙菊 +4 位作者 常雨晴 景文疆 侯丹平 赵步洪 张耗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协同利用水分和氮素这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子是提高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水氮互作的效应、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 协同利用水分和氮素这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子是提高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水氮互作的效应、水氮互作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氮互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39
10
作者 徐云姬 顾道健 +3 位作者 秦昊 张耗 王志琴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通常较中、下部籽粒充实差,粒重轻,其机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以玉米品种登海11为材料,分别进行春播和夏播试验,观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中可溶性糖...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通常较中、下部籽粒充实差,粒重轻,其机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以玉米品种登海11为材料,分别进行春播和夏播试验,观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具有较多的每穗粒数、较高的百粒重和产量。虽然产量在春播和夏播间有差异,但两季玉米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百粒重、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平均淀粉积累速率均表现为果穗下部籽粒>中部籽粒>上部籽粒。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 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果穗上部籽粒AGPase、St S和SBE活性峰值和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果穗中、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淀粉积累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AGPase、St S和SBE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较低的AGPase、St S和SBE活性是其灌浆较差、粒重较低的重要原因。春播玉米粒重较高,与其灌浆期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果穗不同部位籽粒 籽粒灌浆 碳水化合物 淀粉合成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黄恒 姜恒鑫 +10 位作者 刘光明 袁嘉琦 汪源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许轲 戴其根 张洪程 李德剑 刘国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2-2249,共18页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栽培技术。深入研究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设置4种不...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是一种高效、优质、安全的栽培技术。深入研究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完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体系。本研究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侧深施施肥方式,分别为:100%基肥侧深施FM1(fertilization method 1)、70%基肥侧深施+30%分蘖肥FM2(fertilization method 2)、70%基肥侧深施+30%穗肥FM3(fertilization method 3)、35%基肥侧深施+35%分蘖肥+30%穗肥FM4(fertilization method 4),并设置常规施肥对照CFM(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method)和不施氮处理0N(no nitrogen)。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率、氮素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FM3和FM4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经济产量最高。FM3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拔节后的氮素积累量和全生育期总吸氮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FM3比CFM及FM4减少施肥次数1~2次,节省了用工及成本,利于规模化生产,是一种兼具高产、轻简与高效的水稻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粳稻 施肥方式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银银 陈静 +4 位作者 周群 许更文 芮梦凯 徐心杰 张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水稻籽粒灌浆是产量形成的重要过程,决定着结实率、粒重和稻米品质。本文概述了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物学特点、影响因素及其生理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水稻籽粒灌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生理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抗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谦 李京咏 +2 位作者 戴林秀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6,共4页
水分管理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水稻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淹水灌溉、“薄、浅、湿、晒”模式、控制灌溉、半深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等。本文阐述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 水分管理是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农艺措施之一,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水稻生产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有淹水灌溉、“薄、浅、湿、晒”模式、控制灌溉、半深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等。本文阐述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抗倒性的影响研究进展,比较归纳了不同灌溉方式的优劣势,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抗倒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丙菊 常雨晴 +5 位作者 景文疆 邵士梅 侯丹平 袁莹 刘梦竹 张耗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5-20,共6页
水稻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样也是农业水资源第一大消费者。水分高效利用一直是水稻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水稻需水特性、水稻的株型、叶型、气孔特性、叶片光合与蒸腾特性、根系形态生理... 水稻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样也是农业水资源第一大消费者。水分高效利用一直是水稻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水稻需水特性、水稻的株型、叶型、气孔特性、叶片光合与蒸腾特性、根系形态生理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激素、分子机制等方面概述了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机理;研究了环境因素、土壤特性、水分管理方式、肥料施用等方面对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利用效率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帅帅 顾道健 +5 位作者 陶进 朱宽宇 赵鑫杰 邓土养 马永恒 张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秸秆还田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固碳、促进养分元素循环、减少化肥施用、维持土壤肥力的积极作用。本文概述了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对秸秆还田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田 温室气体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增氮对棉铃对位叶Bt杀虫蛋白含量影响及氮代谢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亦扬 李远 +8 位作者 赵子胥 张鼎顺 杜嘉宁 吴淑娟 孙思琦 陈媛 张祥 陈德华 刘震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05-2516,共12页
为探讨土壤增氮对Bt棉棉铃对位叶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程度及相关的氮代谢生理机制,提高Bt棉花铃期抗虫性的农学调节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采用裂区设计,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SK-1)、杂交品种泗抗3号(SK-3)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300kghm^(... 为探讨土壤增氮对Bt棉棉铃对位叶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程度及相关的氮代谢生理机制,提高Bt棉花铃期抗虫性的农学调节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采用裂区设计,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SK-1)、杂交品种泗抗3号(SK-3)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300kghm^(-2)基础上,设计施氮量分别增加25%、50%、75%、100%的处理,研究土壤增氮对Bt棉棉铃对位叶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2个类型品种棉铃对位叶中Bt杀虫蛋白含量均随增施氮量提高呈一直增加的特征,与对照相比,施氮量增加25%~100%,棉铃对位叶Bt杀虫蛋白增加6.1%~96.9%。氮代谢生理机制进一步表明,棉铃对位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Bt蛋白含量表现一致,而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肽酶)活性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LAI)随增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大,而产量则随土壤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特征,最适LAI和产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常规施氮的1.25倍(375 kg hm^(-2))。综上,在常规施氮基础上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棉铃对位叶中Bt蛋白的合成、最适LAI的形成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实现Bt棉丰产性和抗虫性协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 土壤增氮 杀虫蛋白 氮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的稻虾综合种养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军梁 李阳阳 +4 位作者 陈泽 郭哈伦 陈林荣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90-93,共4页
通过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与调试等流程,研发了基于Java的稻虾综合种养决策支持系统V1.0。该系统具有基础知识科普、精准决策支持、产品推荐和专家知识获取等功能,界面友好,功能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用... 通过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与调试等流程,研发了基于Java的稻虾综合种养决策支持系统V1.0。该系统具有基础知识科普、精准决策支持、产品推荐和专家知识获取等功能,界面友好,功能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用户满意度高,是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优质知识辅导和决策支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淡水小龙虾 综合种养模式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增施氮肥对棉蕾Bt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及氮代谢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涵佳 李远 +7 位作者 刘震宇 张晨霞 徐泽 吴天凡 陈媛 张祥 陈源 陈德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67-2574,共8页
为明确土壤增施氮肥对Bt棉生殖器官棉蕾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2017—2018年于扬州大学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SK-1)、杂交品种泗抗3号(SK-3)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300 kg hm^(-2)基础上,设计施氮量分别增加25%、50%、75%... 为明确土壤增施氮肥对Bt棉生殖器官棉蕾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2017—2018年于扬州大学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以Bt棉常规品种泗抗1号(SK-1)、杂交品种泗抗3号(SK-3)为材料,在常规施氮量300 kg hm^(-2)基础上,设计施氮量分别增加25%、50%、75%、100%的处理,探讨土壤增施氮肥对Bt棉棉蕾中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其氮代谢生理机制。结果表明,2个类型品种棉蕾中Bt杀虫蛋白含量均随增施氮量提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施氮量增加25%~100%,棉蕾Bt蛋白增加4.5%~132.7%,Bt蛋白的最大含量基本出现在常规施氮1.50~1.75倍(450~525 kg hm^(-2))。氮代谢生理机制则表明,棉蕾中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AA)含量、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GOT)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的变化趋势与Bt蛋白含量表现一致,而蛋白质分解关键酶(蛋白酶、肽酶)活性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因此,在常规施氮基础上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棉蕾Bt蛋白的合成,进而提高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棉 增施氮肥 杀虫蛋白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容双平台的玉米糯质基因InDel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
19
作者 朱维佳 王蕊 +11 位作者 薛英杰 田红丽 范亚明 王璐 李松 徐丽 卢柏山 史亚兴 易红梅 陆大雷 杨扬 王凤格 《作物学报》 2025年第9期2330-2340,共11页
为了实现糯玉米中糯质基因变异类型的快速鉴定、了解其在现代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针对wx-D7、wx-D10、wx-124、wx-hAT等4种常见的糯质基因InDel变异开发功能标记,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甜糯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分... 为了实现糯玉米中糯质基因变异类型的快速鉴定、了解其在现代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针对wx-D7、wx-D10、wx-124、wx-hAT等4种常见的糯质基因InDel变异开发功能标记,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甜糯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分子检测平台验证糯质功能标记的特异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4种Waxy功能标记在KASP平台和荧光毛细管电泳平台均能够实现特异性基因分型,且能够有效区分普通玉米与糯质玉米,并确定糯玉米中Waxy基因的变异类型。针对玉米自交系,当检出特异性糯质功能标记时,可依据4种糯质变异类型确定待测样品的糯质基因单倍型并判断其糯质表型,对于未检测到4种糯质变异的玉米种质则为非糯性或糯质稀有突变。当待测样本为玉米杂交种时,可能存在隐性纯合基因型、隐性等位糯性杂合基因型、糯/非糯杂合基因型及显性纯合基因型等4种情况,依据糯质单倍型结果判定。在检测出的糯玉米中85%以上为wx-D7变异类型,表明wx-D7为我国当前糯玉米育种中主要的应用类型。同时,在糯玉米杂交种中发现有D7/D10两种糯质变异类型同时存在的现象,但糯质自交系中仅存在单一的糯质变异类型,意味着在糯玉米杂交育种中可通过聚合不同类型的糯质变异实现遗传改良。本研究为糯质基因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多种分子检测平台的功能标记组合,为鉴定、筛选玉米糯质性状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糯质基因 功能标记 InDel KASP 荧光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