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雷成 肖守讷 +1 位作者 罗世辉 张志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40,共10页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 对轨道车辆耐碰撞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列车碰撞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耐撞性车辆设计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在轨道车辆耐碰撞安全性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在列车碰撞响应与车体结构安全性关系、列车碰撞试验标准和试验设备、列车碰撞后脱轨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亟待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列车碰撞安全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耐碰撞性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熔铸的钢基双面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娄明 唐建达 +3 位作者 徐贵宝 夏少华 曹健峰 白云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以钢基双面双金属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熔铸工艺对其进行研究。合理的钢基结构设计和离心熔铸工艺参数是获得钢基与双层合金的结合强度高、成分组织均匀的前提。对合金组织进行分析表明,铅以单质形式弥散分布在基体上,钢基与内... 以钢基双面双金属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熔铸工艺对其进行研究。合理的钢基结构设计和离心熔铸工艺参数是获得钢基与双层合金的结合强度高、成分组织均匀的前提。对合金组织进行分析表明,铅以单质形式弥散分布在基体上,钢基与内外合金层中有原子互扩散过程,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 离心熔铸 滑动轴承 结合强度 原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刷镀光亮锌-镍合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薛伯生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8,共4页
介绍了一种Zn-Ni合金刷镀溶液。该刷镀液不含光亮剂及添加剂,溶液稳定,通过实验优化了刷镀工艺参数,对Zn-Ni合金镀层外观、结合力、硬度和耐蚀性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镀液所得镀层出光速度快,色泽良好呈镜面光亮,可方便地对零部件进... 介绍了一种Zn-Ni合金刷镀溶液。该刷镀液不含光亮剂及添加剂,溶液稳定,通过实验优化了刷镀工艺参数,对Zn-Ni合金镀层外观、结合力、硬度和耐蚀性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镀液所得镀层出光速度快,色泽良好呈镜面光亮,可方便地对零部件进行局部镀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刷镀 锌-镍合金 光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工艺效果智能预测系统研究
4
作者 席洪波 张传才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8,共4页
以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并提取样本数据,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工艺参数模型,训练网络以实现给定加工条件的工艺效果智能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电火花线切割工艺效果的智能预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可在实际生... 以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并提取样本数据,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工艺参数模型,训练网络以实现给定加工条件的工艺效果智能预测。检验结果表明该电火花线切割工艺效果的智能预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RBF神经网络 工艺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02铝合金锻造及热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云 袁本福 +1 位作者 郭鸿镇 马明旻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2A02铝合金锻造工艺参数和时效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对2A0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比较显著。2A02铝合金的最优锻造及热处理工艺为:锻造温度460℃,变形程度50%,固溶时间3 h,时效温度...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2A02铝合金锻造工艺参数和时效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固溶时间对2A0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比较显著。2A02铝合金的最优锻造及热处理工艺为:锻造温度460℃,变形程度50%,固溶时间3 h,时效温度190℃,时效时间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02铝合金 锻造 固溶时间 时效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乘员碰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志新 肖守讷 +1 位作者 阳光武 朱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32,共9页
基于欧洲列车耐撞性评价标准EN15227,分析某8辆编组高速列车3种典型的碰撞工况。借鉴汽车领域乘员安全评价方法,评估高速列车乘员在3种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碰撞工况下乘员是安全的。借鉴美国通勤列车座椅标准和美国校... 基于欧洲列车耐撞性评价标准EN15227,分析某8辆编组高速列车3种典型的碰撞工况。借鉴汽车领域乘员安全评价方法,评估高速列车乘员在3种碰撞工况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3种典型碰撞工况下乘员是安全的。借鉴美国通勤列车座椅标准和美国校车座椅设置及碰撞保护标准,研究座椅间距、椅背刚度、安全带等对高速列车乘员碰撞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座椅间距太大或太小对乘员安全性均不利;而较小的椅背刚度对乘员二次碰撞有一定保护作用;安全带可大幅降低乘员二次碰撞危险性,建议在高速列车座椅上使用安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碰撞 有限元分析 二次碰撞 高速列车 安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2
7
作者 盛欢 王泽华 +3 位作者 邵佳 钱坤才 周泽华 吴射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2,共6页
在国内外高速列车中,传统的制动盘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铸钢和锻钢,钢质制动盘的制备工艺成熟,性能稳定,但质量大,不能满足列车轻量化和向更高速度发展的需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具有密度小、比热容大等优点,但要... 在国内外高速列车中,传统的制动盘材料主要包括铸铁、铸钢和锻钢,钢质制动盘的制备工艺成熟,性能稳定,但质量大,不能满足列车轻量化和向更高速度发展的需要;碳/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基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具有密度小、比热容大等优点,但要成功应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盘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此外,简要介绍了制动盘材料的表面强化技术;最后,根据不同制动盘材料的优缺点,对我国制动盘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制动盘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D1机车牵引电机转轴组件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燕礼 朱有利 +1 位作者 刘忠伟 唐亮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3,共7页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 HXD1型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转轴和小齿轮轴采用圆锥过盈配合传动结构(下称转轴组件),使用中该组件出现了早期断裂失效.本文通过理化检测、断口和配合面宏/微观形貌观察等失效分析技术对失效组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组织和显微硬度正常,小齿轮轴和电机转轴的失效形式分别为高周疲劳断裂和微动疲劳断裂.造成组件失效的原因和过程是,小齿轮轴近齿端油槽-油孔交界线处有较大的结构应力集中,油槽底部周向加工刀痕造成附加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和旋转弯曲疲劳载荷作用下油孔边两个应力集中点萌生了疲劳裂纹并扩展;随小齿轮轴裂纹的不断扩展转轴组件结构刚度减小,继而诱发了与小齿轮轴匹配的电机轴配合面的微动疲劳,电机轴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的边缘处;电机转轴先于小齿轮轴完全断裂.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组件抗疲劳断裂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转轴组件 应力集中 微动疲劳 高周疲劳 圆锥过盈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D1机车小齿轮轴断裂失效应力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有利 王燕礼 +1 位作者 唐亮 刘忠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5,共7页
HX_D1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的两个疲劳源位于齿轮轴大端油槽-油孔交界处,相对于油槽谷底直径平面呈反对称分布,且不在油槽谷底.为深入研究应力在疲劳裂纹源萌生位置和裂纹萌生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HX_D1机车牵引电机转... HX_D1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的两个疲劳源位于齿轮轴大端油槽-油孔交界处,相对于油槽谷底直径平面呈反对称分布,且不在油槽谷底.为深入研究应力在疲劳裂纹源萌生位置和裂纹萌生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HX_D1机车牵引电机转轴组件有限元细节应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在齿轮副啮合力作用下小齿轮轴的细节应力及分布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小齿轮轴大端油孔两侧的两个应力集中点关于油槽谷底直径平面呈现反对称分布,这与裂纹源的实际位置吻合;从小齿轮轴锥端向齿端观察,油孔左侧应力集中点第一主应力值较右侧大(约26 MPa),这一区别导致左侧首先萌生疲劳裂纹的概率增大,该分析结果与失效小齿轮轴失效样本统计分析结果吻合.计算结果证实,油槽-油孔交界处呈反对称分布的应力集中在小齿轮轴的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采用表面机械强化的方法在两个疲劳危险点引入适当的残余压应力,以改善小齿轮轴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齿轮轴 应力集中 疲劳断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钢渗碳层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超 潘安霞 +1 位作者 董雯 吴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干摩擦条件下研究了18Cr Ni Mo7-6钢渗碳层摩擦磨损行为,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490 N的接触载荷和大滑移距离的试验条件下,18Cr Ni Mo7-6钢制备的块状试样渗碳层的磨损经历了快... 利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干摩擦条件下研究了18Cr Ni Mo7-6钢渗碳层摩擦磨损行为,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490 N的接触载荷和大滑移距离的试验条件下,18Cr Ni Mo7-6钢制备的块状试样渗碳层的磨损经历了快速磨损和稳定磨损两个阶段,且在两个阶段中渗碳层的磨损量和磨损深度随滑移距离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快速磨损阶段渗碳层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在稳定磨损阶段则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钢 渗碳 摩擦磨损行为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8-Ⅱ型机车牵引齿轮的修形降噪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兆平 唐帅 +1 位作者 孙剑萍 颜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205,253,共6页
介绍了低噪声齿轮的设计方法和准则。在分析齿轮修形原理、基本参数的确定及修形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以SS8-Ⅱ型准高速客运电力机车齿轮传动为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齿廓修形和齿向修形设计;并通过噪声检测,发现在同样条件下,修形后的驱动... 介绍了低噪声齿轮的设计方法和准则。在分析齿轮修形原理、基本参数的确定及修形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以SS8-Ⅱ型准高速客运电力机车齿轮传动为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齿廓修形和齿向修形设计;并通过噪声检测,发现在同样条件下,修形后的驱动装置噪声的A声级可降低6~10 dB,实现较好的降噪效果。研究将对建立修形要素与振动噪声之间的直接映射关联,探寻齿轮振动噪声的最优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牵引齿轮 降噪 齿轮修形 修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扩编”车辆用齿轮箱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关云辉 林新海 吴国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107,共3页
介绍了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扩编"车辆的特点和要求研制的车辆转向架齿轮箱。分别从箱体设计、牵引齿轮的设计、轴承的选用、润滑和密封系统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设计的思想、实现的方法和获得的成效。经型式试验和装车使... 介绍了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扩编"车辆的特点和要求研制的车辆转向架齿轮箱。分别从箱体设计、牵引齿轮的设计、轴承的选用、润滑和密封系统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设计的思想、实现的方法和获得的成效。经型式试验和装车使用情况验证,齿轮箱密封良好、润滑充分、运行平稳,总体性能良好,满足列车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齿轮箱国产化研制和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沈豪 吴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7,83,共5页
为降低齿轮箱维修成本及缩短齿轮箱采购周期,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齿轮箱进行国产化研制。介绍了国产齿轮箱研制中的主要参数、设计方案、制造工艺、跑合试验、型式试验及装车考核试验。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国产齿轮箱已完全满足上... 为降低齿轮箱维修成本及缩短齿轮箱采购周期,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车辆齿轮箱进行国产化研制。介绍了国产齿轮箱研制中的主要参数、设计方案、制造工艺、跑合试验、型式试验及装车考核试验。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国产齿轮箱已完全满足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的运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齿轮箱 国产化研制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用新型弹条用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顺 田俊 +2 位作者 成国光 王文虎 盛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6-179,185,共5页
针对一种新研制的高速铁路弹条用钢,用Gleeble1500测定了弹簧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冷速下的显微组织,测定不同冷速下钢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冷速在0.05~1℃/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当冷速为2℃/s时,析... 针对一种新研制的高速铁路弹条用钢,用Gleeble1500测定了弹簧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冷速下的显微组织,测定不同冷速下钢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冷速在0.05~1℃/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当冷速为2℃/s时,析出马氏体组织;冷速为5℃/s时,组织全部为马氏体组织;随冷却速度的进一步增大,马氏体逐渐细化,钢的显微硬度也逐渐增加。对该钢进行了正交热处理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该钢的最佳热处理参数:淬火温度890℃,保温时间20min,回火温度410℃,回火保温时间5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弹簧钢 CCT曲线 组织 显微硬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制动盘的技术现状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利清 黄彪 +1 位作者 方明刚 金文伟 《铁道机车车辆》 2016年第3期34-36,60,共4页
对国内外现有的机车制动盘的结构及材料进行简单介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车制动盘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合金灰铸铁适合用于120km/h速度等级、轴重不大于25t的机车制动盘材料,蠕墨铸铁适合用于120km/h和160km/h速度... 对国内外现有的机车制动盘的结构及材料进行简单介绍,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车制动盘进行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合金灰铸铁适合用于120km/h速度等级、轴重不大于25t的机车制动盘材料,蠕墨铸铁适合用于120km/h和160km/h速度等级的机车制动盘材料,合金铸钢材料适合用于200km/h及以上速度等级的机车制动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制动盘 材料 有限元分析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盘线路运行工况的热机械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明刚 郭立宾 +2 位作者 黄彪 金文伟 廉超 《铁道机车车辆》 2013年第5期59-62,共4页
以某城市地铁某线路为例,对制动盘线路运行模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线路运行工况载荷参数化施加的方法,并采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语言实现载荷的参数化定义。仿真得到制动盘的温度及热应力状况,其满足车辆... 以某城市地铁某线路为例,对制动盘线路运行模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线路运行工况载荷参数化施加的方法,并采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语言实现载荷的参数化定义。仿真得到制动盘的温度及热应力状况,其满足车辆使用要求。提出的方法可为制动盘及其他车辆制动部件的线路运行模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线路运行模拟 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夹具制造精度的工艺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礼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83,共3页
针对机床夹具的制造、装配和定位等重要环节,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四种保证夹具精度的工艺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机床夹具的精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夹具制造 精度 工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背铜基合金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制坯工艺
18
作者 李娄明 唐建达 +1 位作者 朱正锋 徐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对目前主要生产钢背铜基合金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制坯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从材料选用、钢背与铜基合金的复合工艺及表面处理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鉴于采用离心熔铸工艺生产且未进行表面处理的钢背铜基合金双金属圆柱形衬套在铁路机... 对目前主要生产钢背铜基合金双金属滑动轴承的制坯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从材料选用、钢背与铜基合金的复合工艺及表面处理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鉴于采用离心熔铸工艺生产且未进行表面处理的钢背铜基合金双金属圆柱形衬套在铁路机车车辆中的成功应用,恳请广大专家和学者对通过合理选材、合理的复合工艺等措施制备的圆柱形衬套进行研究和认证,以避免进行电镀等表面处理,积极响应"绿色环保"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背 铜基合金 复合工艺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接式车钩前端车钩体数控加工工艺
19
作者 袁礼彬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密接式车钩前端车钩体为典型复杂零件,研究其数控加工工艺,进一步明确编制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合适的加工中心夹具、正确选择数控刀具和设定最佳切削工艺参数是保证钩体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前端车钩体 数控加工 刀具 夹具设计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韧性球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琪 王今胜 +1 位作者 李照磊 徐玉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3-45,共3页
合理选择了材料的化学成分、球化处理及热处理工艺,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制备出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结合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拉伸机、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由铁素体及石墨... 合理选择了材料的化学成分、球化处理及热处理工艺,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铁液,制备出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结合金相显微镜、万能材料拉伸机、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组织结构由铁素体及石墨球组成;其抗拉强度均大于400 MPa,断后伸长率均大于24%,拉伸试样断口的微观特征呈韧性断裂。在-20℃冲击韧度最小值达16 J/cm2,均值大于17 J/cm2,可以满足球墨铸铁件在高寒地区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高韧性 球墨铸铁 球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