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洞缝模型超声波实验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琼 贺振华 +1 位作者 黄德济 曹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4,16,共5页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 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缝。提出了孔洞缝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从缝洞系统中抽取制作了单孔洞缝物理模型,目的是探讨在缝洞系统中单个缝洞的大小、形状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孔洞缝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室内超声波实验,观测不同缝、洞密度物理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缝、洞密度的变化及孔洞的尺寸、形状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裂缝、孔洞密度与纵波属性的关系。实验表明,在受孔洞缝密度影响的地震波属性参数中,地震波振幅、主频率、品质因子Q的变化幅度普遍比速度高2个数量级,说明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比运动学参数对孔洞缝密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这为利用地震波的动力学参数来检测地下岩层中孔洞缝的分布和发育带提供了实验依据。模型孔洞尺寸大小最大相差42倍,但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在相同数量级中变化,同时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洞对地震波各属性参数的影响不明显,说明地震波各属性参数对孔洞缝密度敏感,而对孔洞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形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缝 孔洞缝密度 地震波属性参数 物理模型 超声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密度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勇 李正文 +1 位作者 李志荣 李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9,225,共5页
储层密度预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改进的混合智能学习算法的地震非线性预测方法。它是利用地震波阻抗剖面在测井密度数据约束下,对目标问题编码产生染色体,将禁忌搜索算法加在遗传操作的交叉点上,使染色体不断进化,并按一定的概率自始至终执... 储层密度预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改进的混合智能学习算法的地震非线性预测方法。它是利用地震波阻抗剖面在测井密度数据约束下,对目标问题编码产生染色体,将禁忌搜索算法加在遗传操作的交叉点上,使染色体不断进化,并按一定的概率自始至终执行遗传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且概率自适应变化,以达到混合算法均衡,实现储层密度预测,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储层密度剖面。在获得的储层密度剖面基础上,利用流体密度计算技术,即可得到流体密度剖面。应用实例与统计表明,流体密度从富集油气层的密度变至水层的密度,其异常相对幅度可达70%以上,因此流体密度是预测油气层的一个“绝好参数”,它是反映流体性质的最直接证据。可为地震勘探直接寻找油气提供一个关键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密度 流体密度 混合算法 地震预测技术 油气检测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高频信息在薄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湘蓉 蔡涵鹏 贺振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50,279,共8页
为了证实地震波通频带以外高频信息在砂岩体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利用褶积模型分析了地震波的高频信息是精细描述砂岩地质体空间结构展布的基础;提出在最小限度地影响有效信号的条件下,利用Cur-velet变换进行地震数据噪声压制处理... 为了证实地震波通频带以外高频信息在砂岩体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利用褶积模型分析了地震波的高频信息是精细描述砂岩地质体空间结构展布的基础;提出在最小限度地影响有效信号的条件下,利用Cur-velet变换进行地震数据噪声压制处理是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保留高频信息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方法;采用具有自动调节时频聚集性能的自适应S变换,对经Curvelet变换噪声压制后的地震资料进行瞬时谱分解,可以获取高质量通频带以外与砂体厚度有密切关系的高频数据体,用于薄层砂岩体的精细预测。TH地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通频带以外高频端信息清晰地刻画了薄层砂体的边界和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信息 噪声压制 时频分析 褶积模型 薄层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勇 陈洪德 +2 位作者 许多 李琼 雷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5,共5页
BISQ模型是由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两种力学机制结合起来构成的。基于BISQ模型,分析了双相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波场特征以及喷射流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地震波通过油气层时会引起储层顶底及横向上能量分布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快纵波的逆... BISQ模型是由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两种力学机制结合起来构成的。基于BISQ模型,分析了双相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波场特征以及喷射流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地震波通过油气层时会引起储层顶底及横向上能量分布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快纵波的逆品质因子和吸收系数的横向变化来进行油气检测。某地区碎屑岩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检测出油气的空间分布,为油气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BISQ模型 地震波 油气检测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影响分析和等效孔隙结构参数计算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2 位作者 唐湘蓉 何光明 邹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572,1,共7页
碳酸盐岩孔隙形状的差异导致了应用地震波速度及相关属性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解性。在假设孔隙流体压缩系数远大于岩石基质压缩系数的前提下,将Eshelby-Walsh岩石骨架参数模型引入到Gassmann方程中,分析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体... 碳酸盐岩孔隙形状的差异导致了应用地震波速度及相关属性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多解性。在假设孔隙流体压缩系数远大于岩石基质压缩系数的前提下,将Eshelby-Walsh岩石骨架参数模型引入到Gassmann方程中,分析孔隙度和孔隙结构对碳酸盐岩体积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对碳酸盐岩体积模量的影响较孔隙度对其影响大,推导和建立了从测井数据计算碳酸盐岩等效孔隙结构参数的计算式。实际资料的应用验证了由此获得的碳酸盐岩基质压缩系数和等效孔隙结构参数是合理的,展示了等效孔隙结构参数不仅能够合理地解释碳酸盐岩的孔隙度与纵波速度之间相关性差的原因,而且在等效孔隙结构参数控制下能够提高由纵波速度估算孔隙度的精确度,为利用纵波速度或纵波阻抗数据计算高精度的孔隙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度 孔隙结构 GASSMANN方程 Eshelby-Walsh模型 等效孔隙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窗口相干性的倾角导向主分量滤波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4 位作者 李亚林 邹文 何光明 刘开元 刘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6-494,415-416,共9页
为了在压制地震数据噪声的同时保持反射结构边缘信息和有效频率成分,研制了基于多窗口相干性的倾角导向主分量滤波方法,该法结合边缘保持滤波,可实现多窗口边界保持和主分量滤波。将此法用于多道地震记录提取有效信号的特征值重构信号,... 为了在压制地震数据噪声的同时保持反射结构边缘信息和有效频率成分,研制了基于多窗口相干性的倾角导向主分量滤波方法,该法结合边缘保持滤波,可实现多窗口边界保持和主分量滤波。将此法用于多道地震记录提取有效信号的特征值重构信号,可以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利用多窗口相干性扫描和二次曲线/面拟合计算二维/三维地层的精确视倾角,以相干值最大时的倾角导向窗口内的地震道数据作为主分量滤波的输入,实现输入主分量滤波器的子体数据的自动选择。实际资料的应用和分析表明,基于多窗口相干性的倾角导向主分量滤波方法在增强同相轴连续性的同时,也加强了有用的不连续性信息(如断层),避免了由于滤波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图像边缘模糊,可清晰地刻画地层的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原始地震数据体的有效频率成分和地震纵向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压制 倾角导向 主分量滤波 边缘保持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冰洁 胡治权 +1 位作者 徐天吉 曹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3,801,共9页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时,保留与面波频带混叠的有效波信号,是低信噪比多分量资料处理中压制面波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川西拗陷新场地区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能有效地对低信噪比多波多分量资料进行面波压制,同时能很好地保留有效信号,并且其处理效果受极化率压制阈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小波域 能量分类约束 极化滤波 高保真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断层相关褶皱定量建模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彦君 魏东涛 +3 位作者 潘建国 刘震华 张寒 李林峡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99-103,128,共6页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普遍较差。针对复杂前陆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提出了一种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地区褶皱的定量构造建模方法,即应用地震波动方程正演、平衡地质剖面数值模拟、构造物...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普遍较差。针对复杂前陆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提出了一种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地区褶皱的定量构造建模方法,即应用地震波动方程正演、平衡地质剖面数值模拟、构造物理模拟等技术,分步骤求取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参数,建立最终的定量化构造模型,从构造变形量、变形机制、变形时间和变形过程4个方面揭示构造变形特征。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独山子背斜进行定量化建模,确定独山子背斜几何学与运动学构造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定量化建模 地震正演 运动学数值模拟 构造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动态反褶积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元君 周怀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多数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反褶积方法都基于传统静态褶积模型,这与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子波实际传播规律不符。因此,在动态褶积模型基础上,结合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吸收衰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的动态反褶积方法。该方法将广义S变换... 大多数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反褶积方法都基于传统静态褶积模型,这与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子波实际传播规律不符。因此,在动态褶积模型基础上,结合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吸收衰减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的动态反褶积方法。该方法将广义S变换良好的多分辨特性引入到地震资料动态反褶积处理中,首先将非平稳地震记录的广义S变换近似表示为静态震源子波的傅里叶变换、复数值时频衰减函数与反射系数广义S变换的乘积,再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非平稳地震记录时频谱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可估算动态传播子波和地层反射系数。本文方法不需要直接求取Q值,能够适用于变Q值情况。理论模型和三维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改善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还能有效补偿深部地层吸收所引起的能量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S变换 振幅谱 动态反褶积 地震分辨率 吸收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速度比参数含气性识别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1 位作者 梁群 李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15,220-221,共9页
基于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递推计算等方法,可以提取多波速度比参数,包括横波与纵波速度比、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相关参数(如速度比导数)。以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数学... 基于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递推计算等方法,可以提取多波速度比参数,包括横波与纵波速度比、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相关参数(如速度比导数)。以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基础,利用纵波与转换波的传播特征,推导出采用泊松比或纵横波速度比表述的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纵波速度的一阶导数、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泊松比的一阶导数。这些参数对岩性、含气性比较敏感,是油气预测中一类新的实用参数。将上述参数用于四川盆地西部深层须家河组低渗透—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含气性检测,发现多波速度比参数异常强、裂缝发育好的区域,是天然气富集的优质储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 多波速度比 敏感参数 低渗透—致密裂缝性气藏 含气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模型正演模拟及AVO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元君 滕玉波 魏立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了在多波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解决多波信息识别难的问题,基于弹性波正演技术,针对某油田勘探区块的实际储层地质模型,采用高阶交错网格差分技术正演模拟非零偏炮集多波地震记录,并经多波资料处理,得到纵波和转换波CMP和CCP叠前含AVA的... 为了在多波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解决多波信息识别难的问题,基于弹性波正演技术,针对某油田勘探区块的实际储层地质模型,采用高阶交错网格差分技术正演模拟非零偏炮集多波地震记录,并经多波资料处理,得到纵波和转换波CMP和CCP叠前含AVA的动校正道集及叠加剖面。在已知模型的AVA计算、模型层位参数与正演纵、横波波场关系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正演记录中各储层的纵波和转换波对应关系。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AVA分析结果吻合,同一储层的纵波和转换波波场响应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多分量 波场特征 层位 正演 交错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介质中储层波场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勇 肖富森 +2 位作者 马廷虎 李义明 谭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5,176,共3页
根据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并对弹性波方程进行分离得到了膨胀波方程。利用高阶差分对膨胀波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边界处理采用完全匹配层的吸收边界条件,算法实现了任意高阶差分和自动加载边界条件的纵波方程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双相... 根据双相介质弹性波方程,并对弹性波方程进行分离得到了膨胀波方程。利用高阶差分对膨胀波方程进行数值模拟,边界处理采用完全匹配层的吸收边界条件,算法实现了任意高阶差分和自动加载边界条件的纵波方程正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存在快纵波、慢纵波,两种纵波有明显的区别,快纵波的速度远大于慢纵波的速度。在分界面上,快纵波要产生透射快纵波、透射转换慢纵波,反射快纵波、反射转换慢纵波。慢纵波具有很强的衰减性,耗散系数越小,慢纵波越明显,反之亦然。该算法的高阶差分形式可以显著地降低数值频散,有效提高地震波正演计算的精度,适应性好,操作简便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介质 波动方程 波场特征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幅延拓算子的共成像点道集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辉 贺玉山 +2 位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赵安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0,188,共6页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偏移速度分析和AVA/AVO分析都需要在共成像点道集完成,而共成像点道集对偏移速度的敏感性又直接决定了偏移速度分析的可行性,也影响到偏移速度迭代收敛的次数。利用双平方根保...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偏移速度分析和AVA/AVO分析都需要在共成像点道集完成,而共成像点道集对偏移速度的敏感性又直接决定了偏移速度分析的可行性,也影响到偏移速度迭代收敛的次数。利用双平方根保幅偏移算子,在波场延拓过程中抽取共成像点道集,保持了振幅的能量特征,有利于AVA/AVO分析。偏移距域和射线参数域共成像点道集对偏移速度较敏感,能够满足偏移速度分析的需要,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延拓算子 共成像点道集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偏移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二段储层地质主控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丹 李瑞 王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12-14,137,共3页
须二段储层是川西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大地质作用出发,分别从岩石类型、岩石孔隙、沉积微相、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构造形态和构造作用等方面对影响储层的地质因素进行探讨,认为粒度、... 须二段储层是川西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大地质作用出发,分别从岩石类型、岩石孔隙、沉积微相、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构造形态和构造作用等方面对影响储层的地质因素进行探讨,认为粒度、石英矿物为储层储集空间提供了较好的储层条件,天然气聚集前的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物性,构造作用后期形成的高角度裂缝是该区须二段储层获得工业性气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构造作用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资料零速度层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
15
作者 李晶 王成祥 +3 位作者 李军茹 王艳红 安荣霞 林绍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6-372,472+313-314,共7页
在山地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通常在CMP面上进行。本文针对山地地震资料的有限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问题,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两个方面入手,对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的零速度层方法进行研究,并用不... 在山地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通常在CMP面上进行。本文针对山地地震资料的有限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问题,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两个方面入手,对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的零速度层方法进行研究,并用不同的填充速度进行了偏移试验。研究表明,在起伏地表和水平基准面之间填充替换速度进行偏移会导致成像误差,而填充零速度层可得到正确的偏移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填充速度 零速度层 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