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RI法测定食用酵母的海藻糖含量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钢 刘嵬 +6 位作者 邬晓勇 刘坤平 梁立 彭灵犀 戴欣 颜军 苟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9-52,56,共5页
目的:建立酵母海藻糖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高活性酵母、酿酒高活性酵母的海藻糖含量。方法:酵母菌体经液氮研磨后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媒,通过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海藻糖,采用HPLC法分析海藻糖含量。以酿酒高活性酵母... 目的:建立酵母海藻糖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高活性酵母、酿酒高活性酵母的海藻糖含量。方法:酵母菌体经液氮研磨后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媒,通过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海藻糖,采用HPLC法分析海藻糖含量。以酿酒高活性酵母为例,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酵母菌海藻糖的提取工艺,并比较4株食用酵母菌海藻糖的含量。结果:酵母菌细胞海藻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80℃的条件下,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15(g∶m L),提取时间70min,海藻糖得率达(68.10±0.7)mg/g,四株食用酵母菌海藻糖含量大小次序为:酿酒高活性酵母>高活性酵母>葡萄酒酵母>啤酒酵母。结论:优化的酵母海藻糖提取的工艺简单,得率高;方法学分析显示HPLCRI分析海藻糖含量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方便快捷;不同生产用途的酵母菌株海藻糖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用酵母 海藻糖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整合酶核心区的同源模建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立 刘嵬 +2 位作者 何红秋 苟小军 胡建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3期3283-3288,3293,共7页
以原型泡沫病毒(PFV)整合酶(Integrase,IN)-雷特格韦(Raltegravir,RLV)复合物晶体结构为模板,同源模建了HIV-1 IN–RLV复合物模型。恰当的Ramachandran plot分布和Profile-3D数值结果验证了复合物模型的合理性。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 以原型泡沫病毒(PFV)整合酶(Integrase,IN)-雷特格韦(Raltegravir,RLV)复合物晶体结构为模板,同源模建了HIV-1 IN–RLV复合物模型。恰当的Ramachandran plot分布和Profile-3D数值结果验证了复合物模型的合理性。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优化了模建复合物,分子整体结构发生微幅调整,其中活性口袋区关键残基D116-Mg1-Mg2-E152有一定关联柔性摆动,这对于IN结合柔性较大的RLV分子较为有利。运动性分析表明,RLV分子围绕中心羟基嘧啶,两侧恶二唑和氟苯略微靠近。通过与晶体结构及对接结果对比发现,D116和N155可能是识别RLV抑制剂最为关键的两个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整合酶 雷特格韦 同源模建 结构优化 分子动力学模拟 运动模式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多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何钢 刘嵬 +4 位作者 李会萍 梁立 郭晓强 颜军 苟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1-86,共6页
目的:分离纯化银杏叶多糖(GBLP)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超声辅助提取制备银杏叶粗多糖,经精制除杂和阴离子交换柱分离获得多糖级分,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气相色谱法(GC)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采用体... 目的:分离纯化银杏叶多糖(GBLP)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超声辅助提取制备银杏叶粗多糖,经精制除杂和阴离子交换柱分离获得多糖级分,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气相色谱法(GC)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评价银杏叶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GBLP经分离后获得三个级分GBLPⅠ、GBLPⅡ、GBLPⅢ,其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41861、361352、637533。GBLPⅠ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GBLPⅡ和GBLPⅢ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组成,但其摩尔比不同。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GBLP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为GBLPⅡ、GBLPⅠ、GBLP;而GBLPⅡ和GBLPⅢ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相对较好,其次为GBLPⅠ、GBLP。结论:银杏叶多糖各级分的单糖组成比例、相对分子质量有差异;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差异可能与Mw及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多糖 分离纯化 相对分子质量 单糖组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皮抗菌肽活性检测方法的筛选及其分离纯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邬晓勇 何钢 +2 位作者 颜军 郭晓强 苟小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64-1567,共4页
对传统抗生素的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及改进,建立了蛙皮抗菌肽的活性测定方法——TTC微量稀释法;利用SephadexG25凝胶层析分离抗菌肽粗品获得一个活性组分命名为G5,利用TTC微量稀释法测定活性组分G5抑制大肠杆菌的MIC是80μg/mL、抑... 对传统抗生素的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及改进,建立了蛙皮抗菌肽的活性测定方法——TTC微量稀释法;利用SephadexG25凝胶层析分离抗菌肽粗品获得一个活性组分命名为G5,利用TTC微量稀释法测定活性组分G5抑制大肠杆菌的MIC是80μg/mL、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是20μg/mL、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是80μg/mL;活性组分G5再经凝胶HPLC分离纯化获得两个活性组分Ⅰ和Ⅱ,组分Ⅰ和组分Ⅱ再分别经过RP-HPLC分离纯化获得两个色谱纯的活性组分命名为RanaⅠ和Rana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活性筛选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种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邬晓勇 孙雁霞 +2 位作者 何钢 赵琦 苟小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764-4767,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种仁浓缩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利用DPPH法测定苦杏仁苷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苦杏仁苷的浓度为7.94 mg/mL;苦杏仁苷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其浓度的降低而下降,当苦杏仁苷溶液浓度为7.50 mg... 采用HPLC法测定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种仁浓缩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利用DPPH法测定苦杏仁苷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提取液中苦杏仁苷的浓度为7.94 mg/mL;苦杏仁苷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其浓度的降低而下降,当苦杏仁苷溶液浓度为7.50 mg/mL时清除率最高,为90.9%。欧李种仁浓缩液经氯仿、乙酸乙酯和加热处理均能提高水相中苦杏仁苷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 种仁 苦杏仁苷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胃蛋白酶颗粒中的糖 被引量:5
6
作者 颜军 谢贞建 +3 位作者 何钢 邬晓勇 郭晓强 苟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48-250,共3页
建立用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胃蛋白酶颗粒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方法。选用色谱柱为Sugar-D,流动相为乙腈-水(78:22,V/V),流速为1.0mL/min,在室温条件下进样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能够较好分... 建立用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胃蛋白酶颗粒中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的方法。选用色谱柱为Sugar-D,流动相为乙腈-水(78:22,V/V),流速为1.0mL/min,在室温条件下进样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葡萄糖、蔗糖、麦芽糖能够较好分离,在0.50~10.0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葡萄糖回收率为94.3%~103.7%,蔗糖回收率为101.4%~105.1%;经不确定度评价,合成不确定度为1.92%,扩展不确定度为4.1%。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复方胃蛋白酶颗粒中葡萄糖、蔗糖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差折光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胃蛋白酶颗粒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的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被引量:19
7
作者 颜军 陶涛 +3 位作者 孙晓春 何钢 易勇 苟小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88-90,94,共4页
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茯苓粗多糖,精制后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多糖分子量。结果表明,茯苓粗多糖用Sevag法脱蛋白效果较好,获得了精制茯苓多糖(TAP);经DEAE-650C层析柱纯化,得到中性... 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茯苓粗多糖,精制后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多糖分子量。结果表明,茯苓粗多糖用Sevag法脱蛋白效果较好,获得了精制茯苓多糖(TAP);经DEAE-650C层析柱纯化,得到中性多糖(TAP1)和酸性多糖(TAP2),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分别为11 721和44 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纯化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整合酶与L708,906抑制剂结合模式及运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建平 刘嵬 +2 位作者 唐典勇 张元勤 常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8-346,共9页
前期工作已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HIV-1整合酶与L708,906抑制剂分子的复合物模型(IN_L708,906),现从距离、能量和氢键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IN_L708,906模型中的关键残基.结果表明,复合物模型与蛋白质晶体库中整合酶(IN)与5CITEP的结合模... 前期工作已用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HIV-1整合酶与L708,906抑制剂分子的复合物模型(IN_L708,906),现从距离、能量和氢键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IN_L708,906模型中的关键残基.结果表明,复合物模型与蛋白质晶体库中整合酶(IN)与5CITEP的结合模式相近.用主成分分析和动力学交叉相关图方法分别研究了IN_L708,906复合物模型和IN单体的运动模式及相关性差异.计算结果显示,L708,906抑制剂的结合使得IN功能loop区残基柔性下降、分子规律性运动的丧失及集团运动相关性的无序增加,这些可能是酶活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将有利于基于芳香二酮酸类的抗HIV药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酶 L708 906 运动模式 运动相关性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贞建 唐远谋 +3 位作者 何英 冯慧 刘佳 焦士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9-61,64,共4页
对洋葱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洋葱中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500W,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80s,此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 对洋葱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洋葱中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500W,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80s,此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达84.51%。提取物活性成分分析表明: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4.12mg/g,总多酚含量为6.12mg/g,多糖含量370.7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抗氧化物质 微波辅助提取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种壳中单宁的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邬晓勇 孙雁霞 +1 位作者 何钢 苟小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了筛选欧李种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欧李种壳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为提取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液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对不同提取剂的较好提取条件... 为了筛选欧李种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欧李种壳为试验材料,乙醇、丙酮为提取剂,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固液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对不同提取剂的较好提取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欧李种壳单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从欧李种壳中提取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丙酮,浸提时间5 h,浸提温度60℃,固液比1∶12。按此提取工艺,单宁的提取量为0.180%;当单宁酸的浓度达到0.1 mg/mL时,它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5%,半数清除率时,单宁浓度为0.023 mg/mL,欧李种壳单宁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种壳 单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逆转录酶的分子对接及运动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文义 胡建平 +3 位作者 左柯 梁立 刘嵬 苟小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3-972,共10页
目的研究逆转录酶的运动性和生理功能的关系,以及N-乙酰基-β-芳基-1,2-二脱氢乙胺类衍生化合物与其的分子识别,方法采用高斯网络模型和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了p66和p66-DNA的运动模式差异,并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化合物与逆转录酶的识别... 目的研究逆转录酶的运动性和生理功能的关系,以及N-乙酰基-β-芳基-1,2-二脱氢乙胺类衍生化合物与其的分子识别,方法采用高斯网络模型和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了p66和p66-DNA的运动模式差异,并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化合物与逆转录酶的识别.结果 DNA的结合对p66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影响不大,但其运动的幅度大大降低.分子对接结果发现Y115和M184的疏水结构在识别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基于各个区域的运动方向分析,推测手指区和RNase H区的开合运动可能是逆转录酶发挥逆转录功能的重要原因.并且,N-乙酰基-β-芳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逆转录酶 高斯网络模型 各向异性网络模型 分子对接 新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LV-1蛋白酶与印地那韦识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2
作者 常珊 梁立 +2 位作者 刘嵬 胡建平 苟小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3034-3040,共7页
对HTLV-1蛋白酶和抑制剂印地那韦的复合物进行了11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整体、氢键、结合自由能及运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使得体系更为松弛,但大部分氢键仍得到保持;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HTLV-1蛋白酶和印地... 对HTLV-1蛋白酶和抑制剂印地那韦的复合物进行了11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整体、氢键、结合自由能及运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使得体系更为松弛,但大部分氢键仍得到保持;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HTLV-1蛋白酶和印地那韦的结合,关键残基主要分布在R10、L30-V39、V56-F67和W98-I1004个区域;结合自由能预测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印地那韦结合仅能部分抑制HTLV-1蛋白酶的Flap、top-site以及两个exo-site位点柔性,解释了印地那韦的HIV-1 PR抑制活性为何略大于HTLV-1 PR。该研究为基于受体结构的抗HTLV-1药物研发打下了一定的结构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LV-1蛋白酶 印地那韦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识别 结合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体系提取欧李种仁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佳 苟兰亭 +2 位作者 陈俊 邬晓勇 苟小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共5页
筛选优化了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的质量分数、分配系数、回收率等影响因素,得到了欧李种仁蛋白的最佳萃取条件:在30%硫酸铵、22%聚乙二醇条件下,分配系数最小,达0.087 7,回收率为95.8%。并对此体系的最大萃取容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筛选优化了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的质量分数、分配系数、回收率等影响因素,得到了欧李种仁蛋白的最佳萃取条件:在30%硫酸铵、22%聚乙二醇条件下,分配系数最小,达0.087 7,回收率为95.8%。并对此体系的最大萃取容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双水相易于放大和进行连续性操作,适于大规模生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种仁蛋白 双水相萃取 优化 放大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对低脂酸奶发酵、质构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卢玉容 郭秀兰 +2 位作者 唐仁勇 何钢 苟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7,共5页
为提高低脂酸奶的品质,将银耳多糖(0.37、0.74、1.11、1.48、1.85 mg/m L)添加到酸奶中,考察对低脂酸奶微生物数量、发酵时间及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耳多糖浓度的增加,酸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数量逐渐增加,发酵时... 为提高低脂酸奶的品质,将银耳多糖(0.37、0.74、1.11、1.48、1.85 mg/m L)添加到酸奶中,考察对低脂酸奶微生物数量、发酵时间及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耳多糖浓度的增加,酸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数量逐渐增加,发酵时间显著降低(p <0.05);银耳多糖在低浓度(0.37和0.74 mg/m L)时酸奶的感官评分最佳;且银耳多糖浓度在0.37 mg/m L时酸奶的持水力、硬度及脆度显著提高(p <0.05)。综合实验结果,适量银耳多糖(0.37 mg/m L)的添加可增加发酵细菌的数量,缩短发酵时间,改善低脂酸奶的持水力和质构,提升低脂酸奶的感官品质,并拓宽银耳多糖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低脂酸奶 发酵 质构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莼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杰 何正有 +2 位作者 屠银芳 刘婧 王安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0-993,共4页
目的分离纯化莼菜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采用碱提醇沉工艺,经除蛋白、除色素得到莼菜多糖(BSP);再经DEAE纤维素DE-52柱、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对BSP进行分级精制;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测定BSP各组分的分子量;... 目的分离纯化莼菜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采用碱提醇沉工艺,经除蛋白、除色素得到莼菜多糖(BSP);再经DEAE纤维素DE-52柱、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对BSP进行分级精制;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测定BSP各组分的分子量;以三氟乙酸(TFA)水解BSP,PMP柱前衍生HPLC分析单糖组成,通过控制酸水解的浓度与时间,探索莼菜多糖主链和支链的构成情况。结果 BSP的校正含有量为88.38%。精制后分得3个组分BSP-1、BSP-2、BSP-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20 8、1.166、1.050 7)×106Da;BSP完全酸水解后,含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0.318∶0.358∶0.317∶0.112∶1.823∶0.725∶1.329);BSP部分酸水解后,含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0.154∶0.235∶0.074∶1.662∶0.479∶1.095)。结论 BSP是一种酸性多糖,其主链以甘露糖为主要单糖,支链以半乳糖为主要单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多糖 分离纯化 分子量 单糖组成 酸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