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拳对老年人运动功能及相关脑区的影响——来自fNIRS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敏加 吴姝雅 +4 位作者 张纯 税晓平 张飞跃 胡豪 何本祥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4,共12页
目的通过fNIRS技术探究12周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人运动功能的潜在脑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将34名健康老年人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接受为期12周的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评估干预前后受试者的运动功能,并采集步... 目的通过fNIRS技术探究12周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人运动功能的潜在脑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将34名健康老年人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太极拳组接受为期12周的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评估干预前后受试者的运动功能,并采集步行任务态下运动相关脑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发现,太极拳组的单足稳定性、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结果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初级运动皮层(M1)、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发现,太极拳组M1和PMC-SMA脑区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周太极拳运动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及运动相关脑区的神经激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老年人 运动功能 跌倒风险 FN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结肠癌荷瘤小鼠骨骼肌质量与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弘丽 左鲁玉 +6 位作者 胡世亮 刘烨群 杨敏 杨建军 李黄岩 张树玲 孙君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4,共12页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及不同运动习惯对结肠癌荷瘤小鼠骨骼肌机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35只5周龄BABL/c雄性小鼠。适应喂养1周,随机分为对照(D)组、肿瘤(M)组、运动预处理(QAM)组、终身运动(AM)组、运动(HAM)组,每组7只。QAM组、A... 目的 探究有氧运动及不同运动习惯对结肠癌荷瘤小鼠骨骼肌机能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35只5周龄BABL/c雄性小鼠。适应喂养1周,随机分为对照(D)组、肿瘤(M)组、运动预处理(QAM)组、终身运动(AM)组、运动(HAM)组,每组7只。QAM组、AM组在2~6周进行有氧运动方案1。在第7周,对M组、QAM组、AM组、HAM组小鼠左后肢背部皮下注射0.2 mL CT26结肠癌细胞悬液,在D组小鼠相同位置注射0.2 mL生理盐水。在7~9周中,AM组及HAM组进行有氧运动方案2。实验中,对小鼠生活状态及骨骼肌质量与功能进行检测,实验结束后取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CSA),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比腓肠肌合成与分解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小鼠腓肠肌湿重体质量比,与D组相比,M组、QAM组及HAM组显著降低;AM组比M组、QAM组及HAM组显著增加;(2)小鼠抓力、耐力、骨骼肌围度、CSA显著低于D组,HAM组最能增强小鼠抓力,QAM组、AM组及HAM组均能增强耐力、CSA且具有一致性;(3)QAM组、AM组及HAM组MU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组;AM组及HAM组MUR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显著低于M组;HAM组MU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QAM组;(4)M组FNDC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组、QAM组;(5)QAM组及HAM组PGC-1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M组;(6)QAM组p-AMPK/AMPK、p-AMP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D组与M组;AM组及HAM组p-AMPK蛋白表达显著低于QAM组。QAM组、AM组及HAM组AMPK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D组。结论 QAM组和AM组可通过激活APMK磷酸化,刺激骨骼肌分泌FNDC5来调控MuRF1蛋白的表达,改善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骨骼肌质量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骨骼肌 有氧运动 FNDC5 MuR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延缓衰老小鼠脑衰老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德蔓 魏昌玲 +4 位作者 张湲婷 金毓 黄晓涵 郑闽燕 李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2-1372,共11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通路改善海马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青年组(2月龄,n=30)和衰老组(12月龄,n=30),2月龄小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C组,n=15)和青年运动组(CE组,n=15),12月龄小...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通过调控色氨酸代谢通路改善海马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青年组(2月龄,n=30)和衰老组(12月龄,n=30),2月龄小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C组,n=15)和青年运动组(CE组,n=15),12月龄小鼠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A组,n=15)和衰老运动组(AE组,n=15)。采用有氧运动方案干预8周。通过Y迷宫评估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检测焦虑抑郁样行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海马色氨酸(Trp)水平。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数量及形态,电镜检测突触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海马Trp、5-羟色胺(5-HT)、犬尿氨酸(Kyn)、犬尿氨酸氨基转移酶(KATs)、犬尿酸(KYNA)、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喹啉酸(QUIN)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色氨酸羟化酶2(TPH2)、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酶活性。结果A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焦虑抑郁行为增加(P<0.05);AE组均显著改善(P<0.05)。A组海马Trp水平降低(P<0.05),AE组Trp水平升高(P<0.05)。A组尼氏小体减少、突触结构退化(P<0.05),AE组均显著改善(P<0.05)。A组Trp、5-HT、KATs、KYNA水平降低(P<0.05),Kyn、KMO、QUIN水平升高(P<0.05);TPH2活性降低(P<0.05),IDO1、TDO活性升高(P<0.05)。AE组呈相反趋势。结论衰老进程会显著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其焦虑抑郁样行为,并导致海马区尼氏小体数量减少及突触结构退行性改变,而有氧运动不仅能有效提升衰老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样行为,还能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衰老 小鼠 色氨酸代谢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时序分析及信号通路鉴定
4
作者 张燕 梁隆钰 +2 位作者 夏雨 钱艳 丁海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共15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炎症反应基因的时间窗效应,鉴定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和运动组(E组,n=40),分别于...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炎症反应基因的时间窗效应,鉴定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EIMD)炎症反应的关键基因与信号通路。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和运动组(E组,n=40),分别于运动后即刻(E0)、12小时(E12)、24小时(E24)、48小时(E48)、72小时(E72)取腓肠肌,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其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数据库(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注释进行富集分析。从数据库提取炎症相关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相交识别获取差异表达炎症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flammationrelated genes,DEIRGs),基于Mfuzz算法对DEIRGs进行时间序列聚类获得具有相似表达特征的子集,并进行GO和KEGG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获得关键DEIRGs,二次功能富集,并进行关键基因表达时间变化分析,确定关键信号通路。结果:大负荷运动后的骨骼肌炎症反应基因经Mfuzz时序聚类获得7个DEIRGs子集(cluster),cluster 5的差异基因表达总体下调,cluster 7的差异基因表达总体上调,cluster 3和4的差异基因表达在E0表达上调后在E12快速下调,cluster 2和6的差异基因表达在E0表达下调后在E12快速上调,cluster 1的差异基因表达在E0上调后在E12快速下调,E24再次上调,筛选鉴定出关键差异表达炎症基因TP53、STAT3、CD44、AKT1、KDR、GJA1、CYCS、HIF1A、IQGAP3、FASN、TFRC,富集在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细胞凋亡、铁死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derived growth factor,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B,PI3KAkt)、胰岛素抵抗、叉头盒转录因子O(forkhead box O,FoxO)、腺苷酸激活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结论:炎症相关基因呈时间动态变化参与EIMD,运动后12小时呈现明显的时间窗效应,关键靶点STAT3、AKT1、HIF-1A经JAK-STAT、PI3K-Akt、HIF-1、VEGF信号通路响应运动诱发的骨骼肌损伤,促进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损伤 差异表达基因 炎症反应 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热点与影响力变化—基于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数据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国辉 王帅 +3 位作者 李宁 高瞻乐 刘思妤 周继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2,共12页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发的运动生物力学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揭示文献刊发数量、关键词组和引证文献年限等参数。结果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文献的刊文量百分比呈“几”字形分布,高百分比出现在2008-2014年;关键词...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0年体育类核心期刊刊发的运动生物力学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揭示文献刊发数量、关键词组和引证文献年限等参数。结果显示:运动生物力学文献的刊文量百分比呈“几”字形分布,高百分比出现在2008-2014年;关键词组“运动学”“运动学分析”“运动技术”等持续高频出现,低频关键词组的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加;直接/间接引证文献最大持续年限的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准差呈减小趋势。提示:近年来运动生物力学的刊文量和文献影响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呈现多元化和热点弱化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数据挖掘 文献计量学 文献影响力 刊文量 关键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第64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启示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敏加 廖远朋 郭莹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老龄化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而中国又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仅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性的问题。本文以2017年第64届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年会的会场报告和交流论文为例,基于大会的两大主题——"运... 老龄化已经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而中国又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仅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性的问题。本文以2017年第64届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年会的会场报告和交流论文为例,基于大会的两大主题——"运动是良医(EIM)"和运动与脑的基础科学,从运动与老年人健康促进研究进展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运动与老年人脑功能和认知、运动与老年人平衡协调能力以及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三个方面综合概括本次大会中运动与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进展。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神经重塑性以及认知和平衡能力,并且运动的方式也有多种不同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为老年人健康科学的研究提供参考,其中的应用性研究也为老年人的健康促进领域提供新的思路,服务于"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运动医学会 老年人 脑功能和认知 平衡协调能力 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重复性离心运动诱导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仕桥 邓豪 +5 位作者 李梦雨 张舵 杨天爱 马穰桂 夏志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3-483,共11页
目的:探讨重复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及自噬的影响,分析FK506结合蛋白8(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周安静对照组(2C组,n=8)、4周安静... 目的:探讨重复性离心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功能及自噬的影响,分析FK506结合蛋白8(FKBP8)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周安静对照组(2C组,n=8)、4周安静对照组(4C组,n=8)、2周运动组(2E组,n=8)和4周运动组(4E组,n=8)。2E组和4E组大鼠分别运动2周和4周,均采取持续性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 m/min,每天运动90 min,每周5天。在末次离心运动训练结束后休息24 h,对所有大鼠施加一次性力竭运动,分别在力竭运动之前及之后通过尾静脉测定其血乳酸值,并记录完成力竭运动的距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比目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亚基B(SDHB)、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MTCO1)、FKBP8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蛋白表达;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比目鱼肌FKBP8与LC3、LC3与线粒体膜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Ⅳ(COXⅣ)、COXⅣ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共定位的量。结果:(1)2E组大鼠完成一次力竭运动的距离和运动之前、之后血乳酸值均明显高于2C组与4E组(P<0.05或P<0.01),4E组力竭运动距离亦显著高于4C组(P<0.01),但4E组大鼠力竭运动之前、之后血乳酸值与4C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2)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均出现明显肿胀、肌膜下积聚等超微结构异常变化,有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形成,同时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4E组比目鱼肌线粒体损伤程度较2E组更为严重。(3)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SDHB和MTCO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同期2C组与4C组,且4E组显著低于2E组(P<0.05或P<0.01)。(4)2E组与4E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FKBP8和LC3蛋白表达,以及FKBP8与LC3、LC3与COXⅣ、COXⅣ与LAMP2共定位的量均明显高于同期2C组与4C组,且4E组显著高于2E组(P<0.05或P<0.01)。结论:重复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数量和功能受损,同时FKBP8信号激活介导线粒体自噬发生,但仍可能不足以降解清除受损的线粒体,从而导致大鼠骨骼肌损伤及其运动能力先升高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FK506结合蛋白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经线粒体自噬途径改善衰老性骨骼肌萎缩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天爱 夏志 +1 位作者 张舵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5-843,共9页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age-related sarcopenia,ArS)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与力量及身体机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慢性衰老性综合征,其发生发展可致老年人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给患者家庭与公众医疗造成沉重负担。细胞通过自噬方式...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age-related sarcopenia,ArS)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与力量及身体机能进行性衰退为特征的慢性衰老性综合征,其发生发展可致老年人跌倒、残疾甚至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给患者家庭与公众医疗造成沉重负担。细胞通过自噬方式选择性清除多余或损伤的线粒体,是衰老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运动作为ArS的潜在防治手段之一,可增强衰老骨骼肌细胞内线粒体自噬,提升衰老骨骼肌质量和力量。其中,长期有氧运动可通过活化的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介导其下游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以增强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Parkinson protein 2)依赖性线粒体自噬,进而有效预防和/或延缓ArS的发生发展;长期抗阻、高强度间歇训练和同期训练亦可能通过上调AMPK-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而改善ArS。因此,线粒体自噬途径靶向作用研究可能是防治ArS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性骨骼肌萎缩 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自噬 AMP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医结合: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76
9
作者 廖远朋 王煜 +2 位作者 胡毓诗 孙君志 何本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共3页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得以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又给健康促进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得以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老龄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又给健康促进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资料显示,一方面,我国国民的体质状况自2000年以来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因锻炼不当导致的运动性伤害时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 健康水平 全民健身运动 医疗卫生事业 生态环境恶化 改革开放 持续改善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运动医学学科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毓诗 廖远朋 +2 位作者 孙君志 丁海丽 李顺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9,29,共5页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公共卫生、体育产业及运动医学等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和影响。运动医学,这门结合了体育(运动)和医学的学科在这次疫情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本圆桌论坛由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学科团队发起,从运动医学、运动为本,中西结...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公共卫生、体育产业及运动医学等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和影响。运动医学,这门结合了体育(运动)和医学的学科在这次疫情中体现了重要的价值。本圆桌论坛由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学科团队发起,从运动医学、运动为本,中西结合、智慧体现,公卫助力、防治并举和创新模式、服务大众4个方面阐述了疫情对运动医学学科的影响,并探讨了运动医学在防疫抗的疫中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运动医学学科 公共卫生 防疫抗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税晓平 曹艳霞 +4 位作者 李顺昌 孙君志 丁海丽 尚画雨 苏全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7-864,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pC,n=24)和造模组(p D,n=36),造模组高脂高糖饮食喂养7周后,配合一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共成模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结构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pC,n=24)和造模组(p D,n=36),造模组高脂高糖饮食喂养7周后,配合一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共成模26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n=8)、糖尿病有氧运动组(DA,n=9)和糖尿病抗阻运动组(DR,n=9);同期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7周后分为空白对照组(C,n=8)、有氧运动对照组(CA,n=8)和抗阻运动对照组(CR,n=8)。各运动组分别进行连续8周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各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测试各组空腹血糖(FBG)、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计算线下面积(AUC);PowerLab生理记录仪测试右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HE染色和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外周髓鞘蛋白0(MPZ)、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的表达。结果:(1)糖尿病状态8周后,与C组相比,D组、DA组和DR组大鼠FBG、AUC均著显著增高,其中D组为非常显著增高(P<0.05,P<0.01);两种运动均能改善糖代谢,与D组相比,DA组和DR组FBG、AUC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其中DR组FBG、AUC均显著低于DA组(P<0.05)。(2)糖尿病状态8周后,D组、DA组和DR组大鼠坐骨神经出现结构改变,表现为髓鞘排列疏松紊乱,板层分离和皱缩等典型的脱髓鞘改变;两种运动均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结构,髓鞘结构较紧密,板层分离程度减轻。(3)糖尿病状态8周后,与C组相比,D组和DR组糖尿病大鼠MNCV均显著下降(P<0.01,P<0.05),DA组表现出下降趋势;两种运动均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DA和DR组MNCV高于D组,其中DA组为显著增高(P<0.05)。(4)各组MPZ蛋白表达和阳性表达无明显变化;D组、DA组和DR组的MBP蛋白表达和阳性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P<0.01),DA和DR组MBP蛋白表达高于D组,其中DA组为显著增高(P<0.05);D组、DA组和DR组的MAG蛋白表达和阳性表达较C组显著降低(P<0.01),DA和DR组MAG蛋白表达和阳性表达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8周糖尿病状态后,糖尿病各组大鼠出现糖代谢异常,坐骨神经出现结构改变,并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均能有效调控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其机制可能是两种运动均能促进MBP和MAG蛋白在髓鞘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髓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和抗阻运动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军汉 高德润 +3 位作者 江玲玲 付玉 李顺昌 苏全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脂肪肝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ERS)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10)、模型组(T2D,n=10)、有氧运动组(T2D+AE,n=10)和抗阻运动组(T2D+...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T2D)脂肪肝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ERS)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10)、模型组(T2D,n=10)、有氧运动组(T2D+AE,n=10)和抗阻运动组(T2D+RE,n=10)。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周后,T2D组、T2D+AE组和T2D+RE组给予腹腔内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1周,诱导T2D模型。T2D模型造模成功后,T2D+AE和T2D+RE组分别给予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连续8周。有氧运动方式为跑台训练:先适应性训练3天,速度15m/min,训练时间20min;以后逐渐增加训练速度和时间,直至速度达到20m/min,持续时间至60 min,每天训练1次,每周训练6天。抗阻运动方式为递增负荷爬梯训练,爬梯长1.0 m,负重装置固定于大鼠尾部,初始负荷为体重的50%,之后不断增加负荷,每3天进行1次。各组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48h后取材。HE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凋亡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T2D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滴数量显著增加(P<0.01),T2D+AE和T2D+RE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滴数量介于CON组和T2D组之间(P<0.05);与CON组比较,T2D组大鼠肝脏ERS标志物GRP78及凋亡蛋白CHOP、JNK、Caspase 12表达增加(均P<0.05)。与T2D组比较,T2D+AE和T2D+RE组GRP78及凋亡蛋白CHOP、JNK、Caspase 12表达下降(均P<0.05)。与T2D+RE组比较,T2D+AE组GRP78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脏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细胞凋亡参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形成。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脂肪肝,其机制与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能显著降低肝脏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脂肪肝 糖尿病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过程中有氧运动干预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及PDE-4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树玲 李雪 +1 位作者 袁琼嘉 王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5-881,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及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A组)、D-半乳糖致衰老+有氧运动干预组(A...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及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A组)、D-半乳糖致衰老+有氧运动干预组(AE组)。进行6周衰老造模,AE组在造模过程中进行中等负荷游泳运动干预。取材后,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DG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 glutamate receptor 1,m Glu R1)数量和密度的变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C组比,A组大鼠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动作迟缓等衰老体征,海马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细胞间距增大,胞质中尼氏体着色变浅等;(2)Syp和m Glu R1 IOD值变化趋势一致:A组非常显著性低于C组(P<0.01),AE组非常显著性高于A组(P<0.01)。(3)PDE-4 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一致:A组非常显著性高于C组(P<0.01),AE组非常显著性低于A组(P<0.01)。(4)PDE-4 m RNA与Syp、m Glu R1的IOD值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P<0.05)。结论:(1)衰老过程中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以修复海马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使Syp和m Glu R1数量和密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以维持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脑功能,延缓脑衰老;(2)运动可能通过下调PDE-4基因的表达影响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有氧运动 海马 突触可塑性 PDE-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儿童体质健康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演化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垂坤 袁琼嘉 李雪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4,共7页
探索当前儿童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合集,检索以儿童体质健康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共获得2248篇,借助Cite Space V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结果:儿童体质健康研究发文量持... 探索当前儿童体质健康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数据库核心合集,检索以儿童体质健康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共获得2248篇,借助Cite Space V对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结果:儿童体质健康研究发文量持续递增,相关热点为采用调查、测试、Meta分析等方法探讨儿童体质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从心血管机能、代谢、运动能力、学业成绩等方面探讨儿童的体质健康。结论:今后可以进一步明确儿童体质健康的测量方法和任务,确定体质健康、教育环境与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对儿童体质健康进行运动干预,构建有益于儿童体质健康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质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Aβ_(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付燕 张业廷 +3 位作者 罗笑 胡小勇 谢璐霜 袁琼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6-684,共9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能否调控Aβ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K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Aβ_(1-42)组(A组)...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能否调控Aβ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学习记忆功能受损。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K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组)、Aβ_(1-42)组(A组)、Aβ_(1-42)+有氧运动组(AE组),每组13只。A组、AE组大鼠双侧海马注射10μl凝聚态Aβ_(1-42),S组采用同样方式注射同容积剂量生理盐水。AE组在Aβ_(1-42)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有氧跑台运动,1次/天,6天/周,在第1周内跑台速度从6~8 m/min递增至15 m/min、持续时间从10 min/d递增至30 min/d,随后以15 m/min、30 min/d的运动负荷持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电镜、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超微结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间,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其中K组和S组在整个训练期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从第2天起至训练结束显著长于S组(P<0.05,P<0.01),AE组从第2、4、5、6天显著短于A组(P<0.05)。在水迷宫60 s空间探索中,A组穿越原有平台区域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比S组显著减少(P<0.01),AE组比A组则有所增加(P<0.05),而S组和K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电镜下观察,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明显受损现象,突触及突触囊泡稀疏;AE组神经元胞体结构则较A组有明显改善,突触数量和突触囊泡有所增加。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A组海马组织TNF-α、IL-1β、TGF-β和IL-10表达量均不同程度提高(P<0.01,P<0.05),其中TNF-α和IL-1β升高幅度更加明显;与A组相比,AE组TNF-α和IL-1β表达显著下调,而TGF-β和IL-10则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减轻因Aβ_(1-42)毒性导致的海马组织受损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这种作用可能与有氧运动能调节Aβ_(1-42)诱发的海马炎症反应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有氧运动 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抑郁症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涛 袁琼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随着当今社会压力的加剧,抑郁症患者愈发增多。常规抗抑郁疗法有药物和/或心理治疗等,而运动在抗抑郁方面同样具有特殊的作用。作为促进脑健康的积极因素,运动抗抑郁的作用已引起了全球学者的重视[1-4]。本文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2014-... 随着当今社会压力的加剧,抑郁症患者愈发增多。常规抗抑郁疗法有药物和/或心理治疗等,而运动在抗抑郁方面同样具有特殊的作用。作为促进脑健康的积极因素,运动抗抑郁的作用已引起了全球学者的重视[1-4]。本文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2014-2018年SCI数据库收录的477篇运动抗抑郁领域相关文献及CNKI数据库收录的164篇文献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探索现阶段国内外运动抗抑郁领域研究前沿、热点以及可能的动态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CNKI数据库 抑郁症 抗抑郁 文本挖掘 可视化分析 SCI数据库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和饮食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eIF-2a和IRE-1/XBP-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军汉 孙君志 +2 位作者 李恩 张仲阳 苏全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3,126,共5页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变化,探讨运动和饮食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50只)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变化,探讨运动和饮食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模型组(50只)2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各取10只做肝脏病理切片。确定NAFLD模型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运动组(EM)、饮食调整组(FM)和运动结合饮食调整组(EFM),每组各10只,对照组剩余10只大鼠编为C组。C组继续普通饲料喂养,M组和EM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FM组和EFM组由高脂饲料改为普通饲料喂养;EM组、EFM组给予有氧游泳运动干预,连续8周,直至第16周实验结束。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PERK、e IF-2a和IRE-1、XBP-1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M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加重,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增加;(2)与M组比较,各干预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降低;(3)M组、EM组、FM组、EFM组4组双因素方差结果示:运动和饮食对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具有主效应,且二者具有交互作用。结论:运动和饮食调整对NAFLD发展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且二者联合作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PERK/e IF-2a和IRE-1/XBP-1通路蛋白表达,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肝 运动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道速滑奥运冠军武大靖500 m入弯道技战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帅 周继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4,共6页
弯道技战术是短道速滑的最重要的动作之一,在全过程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单圈平均滑行速度在13 m/s以上,且弯道平均速度均要大于直道。良好的弯道技战术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入弯道技战术是直道与弯... 弯道技战术是短道速滑的最重要的动作之一,在全过程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单圈平均滑行速度在13 m/s以上,且弯道平均速度均要大于直道。良好的弯道技战术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入弯道技战术是直道与弯道行进的衔接,与直道技术相比,因为要克服人体向前做直线运动的惯性——离心力,入弯道技战术具有明显的特点。因此,为了对短道速滑入弯道技战术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在2017/18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的比赛现场对男子500 m决赛进行定点定机拍摄,运用三维录像解析系统对该场比赛冠军武大靖弯道技战术进行录像解析,以期深入研究短道速滑弯道滑行动作技战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员在弯道滑行过程中并未紧贴赛道,而是采取大于场地半径的滑行方式,武大靖的入弯半径为11.41 m,因此实际滑行距离要大于比赛规定距离;(2)在进入弯道后运动员身体必须内倾,武大靖在内倾角为39.85°时借助戴有防护手套的左手触摸冰面,借此增大人体稳定性并保持身体平衡,最小内倾角为25.84°,说明他有良好的身体内倾及平衡能力;(3)武大靖左右腿的交替蹬冰使得躯干角有小幅度变化,与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相比武大靖躯干角较为合理,因其在比赛中一直处于领滑状态,适当降低躯干是减小空气阻力、节约体能消耗的有效方法;(4)腿着冰时刻武大靖髋关节角度较小(躯干角较小);弯道滑行的双支撑阶段速度增加,单支撑阶段速度降低,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滑行模式相符;(5)武大靖最小蹬冰角度出现在单支撑阶段结束时刻,进入双支撑阶段后支撑腿的蹬冰角增大;入弯道至弧顶重心高度不断下降;双支撑阶段的时间小于单支撑阶段的时间,右单支撑阶段用时长于左单支撑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道速滑 武大靖 弯道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因子近日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燕 付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1-1758,共8页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及模型运动(model+exercise)组。采用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模型运动组前5周自愿跑轮,从第6周开始,附加21 d慢性复合应激,模型组于同一时点造模21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行为及高架十字迷宫系统观测大鼠焦虑情绪的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检测结束后第2天,连续24 h分6个时点(ZT1、ZT5、ZT9、ZT13、ZT17、ZT21)处死动物取血,每个时点处死5只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6个时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ELISA检测6个相同时点血清皮质酮(CORT)、褪黑素(M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采用单一余弦法拟合曲线比较慢性应激大鼠各指标的节律周期、振幅、峰相位、中值的变化特点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 d的CUMS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明显减少(P<0.01),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旷场实验中爬格数、直立次数及中央格停留时间均显著下降,而粪粒数明显增多(P<0.01);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和开放臂进入次数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运动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血浆近日节律输出肽及相关激素方面,慢性应激至抑郁样行为充分表达后,模型组大鼠血浆ACTH、CORT的相位与对照组完全相反,表现为时相的大幅度提前、含量波动幅度减小、昼夜分泌节律紊乱;MT的24 h分泌节律完全丧失且整体水平下降,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VIP虽仍存在24 h节律,但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峰相位也延迟6 h,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8周跑轮运动能显著改善应激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激素分泌量的异常,使血浆ACTH、MT、CORT和VIP的近日节律恢复正常。结论:运动可拮抗CUMS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外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性和改变激素的分泌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跑轮运动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 抑郁样行为 神经内分泌因子 生物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双皮质素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垂坤 张业廷 +1 位作者 魏翠兰 袁琼嘉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目的观察5个月规律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双皮质素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D^(C))、低强度运动组(AD^(L))、中强度运动组(AD^(M))、大强度运动组(AD^... 目的观察5个月规律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齿状回双皮质素及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D^(C))、低强度运动组(AD^(L))、中强度运动组(AD^(M))、大强度运动组(AD^(H)),另设野生型组(WT^(C)),每组8只。运动组以不同强度有氧运动进行干预:低强度跑速为12 m/min,中强度跑速为15 m/min,大强度跑速为18 m/min。每周5 d,每天30 min,持续5个月。在各运动强度下,当小鼠停止不运动时,不对小鼠进行电刺激,只轻柔地触摸尾巴让小鼠继续运动。然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及八臂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双皮质素及Aβ_(1-4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MWM定位航行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都是逐渐减少的。从第2天开始,AD^(C)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就显著高于WT^(C)组(P<0.05);与AD^(C)组及AD^(L)组相比,AD^(M)组小鼠从第3天开始显著降低,AD^(H)组小鼠从第4天开始显著降低(P<0.05)。各组小鼠之间的游泳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MWM定位航行实验中,与WT^(C)组小鼠相比,AD^(C)组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显著降低(P<0.01);与AD^(C)组及AD^(L)组相比,AD^(M)组、AD^(H)组小鼠穿越原平台所在区域的次数显著升高(P<0.01,P<0.05)。(2)就工作记忆错误而言,AD^(C)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高于WT^(C)组(P<0.01);AD^(M)组、AD^(H)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低于AD^(C)组(P<0.01);AD^(M)组、AD^(H)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低于AD^(L)组(P<0.01)。就参考记忆错误而言,AD^(M)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低于AD^(C)组(P<0.05);AD^(M)组、AD^(H)组小鼠错误次数显著低于AD^(L)组(P<0.05)。(3)与WT^(C)组相比,AD^(C)组海马DCX表达较低,而Aβ_(1-42)表达较高(P<0.05);与AD^(C)组相比,AD^(M)、AD^(H)组DCX表达显著提高,而Aβ_(1-42)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AD^(L)组相比,AD^(M)、AD^(H)组DCX表达显著提高,而AD^(M)组Aβ_(1-4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及大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增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DCX的表达,降低其Aβ_(1-42)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阿尔兹海默症 双皮质素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