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98例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傅萍 楼毅云 +6 位作者 刘晓荣 姜萍 王素霞 赵宏利 马娴 张科群 何嘉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92-494,共3页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通过598例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 目的:研究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证候形成规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临床实际拟定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通过598例先兆流产患者证型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本病证型分布规律。结果: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各证型分布有差异(P<0.05),肾虚为主者占50.6%。②各证型间妊娠继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热型妊娠继续率最高(94.0%)。结论:①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辨证分型以肾虚型、脾肾两虚型、气血虚弱型、血热型、跌仆伤胎型5个证型为主,其中又以具肾虚症状者为多,提示"肾主生殖"在胎漏、胎动不安中的本质地位。②血热型在证型分布及妊娠继续率上均占优势,故血热伤胎亦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中医证型 分布规律 肾虚 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天科 潘庆 沈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PSFT)的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手术及病理学确诊的PSFT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胸部CT均表现为胸腔内单发的软组织肿块,最大直径3.5-22.6 cm。CT平扫肿瘤呈等或略低密度,8例病灶密度不均匀,4例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3例病灶较均匀中等强化,其余9例病灶强化不均匀。7例巨大者轻微、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同时存在;8例病灶内见血管明显强化。10例病灶边缘见胸膜尾征。病理显示肿瘤大体呈圆形或卵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切面质中偏韧;镜下瘤组织主要由梭形、卵圆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胞质多少不等;间质内见较多薄壁血管,富于胶原纤维;3例细胞丰富,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12例均表现为CD34、Bcl-2、Vimentin阳性,2例CD99、CK、EMA阳性,12例HMB45、S-100均阴性。结论 PSF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富含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病理形态多样,CD34多阳性表达;PSF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胸膜 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13
3
作者 戴戬 马周鹏 +2 位作者 章顺壮 陈忠达 朱建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最大径8-55mm。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无明... 目的:探讨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SCT资料。结果:15例均为单发,位于左肾6例,右。肾9例,最大径8-55mm。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无明显侵袭性。平扫呈等或不均匀略高、低密度,均无钙化;增强强化不均匀,3例轻度强化、6例中等强化、6例明显强化;动脉期3例强化与肾皮质接近,12例弱于肾皮质,实质期均弱于正常肾实质。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包膜及坏死,轮廓较光整,13例边缘清晰锐利,呈“刀切”样。图像经拆薄多平面重建后9例可见灶性脂肪成分,4例动脉期可见小血管。结论:肾脏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数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少见钙化,无包膜,拆薄重建图像部分可见灶性脂肪成分,增强强化方式多样,MS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血管肌瘤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JNK通路过度活化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珊 马迎春 +5 位作者 刘亚坤 周俊辉 郝卯林 陈海娥 孙勤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8-313,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过度活化来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左侧肺原位I/R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否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过度活化来减轻小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左侧肺原位I/R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包括假手术组(sham组)、I/R组、DMSO组(I/R+DMSO组)和Cur组(I/R+Cur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留取左肺,检测肺湿干重比(W/D)和总肺水含量(TLW);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估(IQA);RT-PCR检测JNK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JNK(p-JNK)和GRP78的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DMSO组W/D、TLW、IQA及AI均明显升高(P<0.01),JNK、GRP78 mRNA和p-JNK、GRP78蛋白表达量上升(P<0.01),光镜、电镜均显示肺组织结构出现明显损伤性变化。I/R组与DMSO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I/R组和DMSO组相比,I/R+Cur低、中、高剂量组各组GRP78mRNA和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W/D、TLW、IQA及AI下降(P<0.05或P<0.01)且肺组织损伤减轻,JNK mRNA和p-JNK蛋白质表达量亦下降,以I/R+Cur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引发肺组织细胞发生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损伤肺组织。Cur能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L2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迪和 丁克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知趋化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CCL28在乳腺癌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8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知趋化因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CCL28在乳腺癌的功能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趋化因子CCL28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趋化因子CCL28在150例乳腺癌、相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差异情况;分析乳腺癌中CCL28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状况、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CCL28在乳腺癌组及癌旁正常乳腺组中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中CCL28的阳性表达率为54.6%,在癌旁正常乳腺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CCL28在乳腺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CCL28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及HER-2的表达等临床病理指标无关(P>0.05)。结论:CCL28在乳腺癌中呈现高表达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则表达较少,CCL28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CCL28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发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CCL28能否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28 乳腺癌 临床病理指标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互动式教学在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励如波 金技丽 +1 位作者 许敏迪 应爱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素养,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进入本院实习的实习医生和护生进行随机组队,实验组采用医护互动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护分开式教育。结果医护互动式教... 目的探讨新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素养,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进入本院实习的实习医生和护生进行随机组队,实验组采用医护互动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护分开式教育。结果医护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师资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学生临床适应性。结论医护互动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了临床教学的需要,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互动式 实习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动态增强CT、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建波 周建军 +2 位作者 马周鹏 章顺壮 毛旭道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2-395,40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IPMC)的MSCT、MR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MC9例,术前均经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复习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主胰管...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癌(IPMC)的MSCT、MR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MC9例,术前均经多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复习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主胰管型5例,表现为主胰管明显扩张,多数见管壁结节,CT呈稍高密度,MRI为稍长T1长T2信号,不均匀,胰管内呈长T1长T2信号;分支胰管型3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囊性或多发囊性病变,腔内见分隔及结节样突起或肿块,CT呈稍高密度,MRI为稍长T1长T2信号,2例CTMPR图像及MRCP显示病灶与主胰管相通;混合型1例,表现为囊状病灶,内有附壁结节,合并主胰管扩张,囊内为长T1长T2信号。6例病灶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4~45mm),6例胰腺不同程度萎缩,3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2例见不规则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分隔强化较明显,附壁结节强化稍弱且不均匀。结论:MSCT薄层扫描及MRI对IPMC诊断价值较大,结合MPR、CPR、MRCP能够显示胰腺IPMC的病理特征,有利于显示较小结节及胰管改变,结合其临床特征,多数病例可与胰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1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晓玲 厉云 +4 位作者 李牧 李晓芳 崔雨蒙 杨阳 高艳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检测Sox1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和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x1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SiHa和C-33A)以及在正常宫颈、低度及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浸润癌组织... 目的检测Sox11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和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x1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CaSki、SiHa和C-33A)以及在正常宫颈、低度及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ox1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ox11蛋白在正常宫颈、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降低;Sox1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与HPV感染有关,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肌层深度无相关性。结论 Sox11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提示Sox11可能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作用,其表达缺失或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一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11基因 宫颈癌 免疫组化技术 免疫印迹法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周鹏 章顺壮 +2 位作者 滕华英 邱鹏根 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怀疑为Pca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ADC值,根据常规MRI及DWI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MRI、DWI、MR+DWI、B超...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怀疑为Pca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ADC值,根据常规MRI及DWI作出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常规MRI、DWI、MR+DWI、B超诊断Pca的准确率分别为76.1%、89.1%、91.3%、71.7%,DWI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P<0.05);DWI与MR+DWI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常规MRI与MR+DWI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在常规MRI基础上结合DWI检查能提高对Pca诊断的准确性,弥补常规MRI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蒋能孟 胡邓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3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急诊LS 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18例用Endo-GIA施行一级脾蒂离断,2例用Hem-o-...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3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急诊LS 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18例用Endo-GIA施行一级脾蒂离断,2例用Hem-o-lok施行二级脾蒂离断。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腹腔内有出血约700~2500 ml,平均1300 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0例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10天基本恢复正常生活,15~45天恢复正常工作,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急诊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腹腔镜 腹腔镜脾切除 外伤性脾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晓玲 崔雨蒙 +3 位作者 厉云 李晓芳 杨阳 高艳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4,共6页
目的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甲基化状态与SOX1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及TA克隆分析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状态。RT-PCR... 目的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甲基化状态与SOX1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亚硫酸氢盐测序法及TA克隆分析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状态。RT-PCR检测宫颈癌细胞系、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SOX11基因mRNA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平均甲基化率为81.07%,远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中SOX11甲基化率(1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CaSki中SOX11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其甲基化率分别为90.71%、97.14%、77.14%、99.64%。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mRNA的表达量远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OX11基因的表达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呈负相关(P<0.001,r=-0.808)。经去甲基化剂5-氮杂胞苷处理后,在宫颈癌细胞系中SOX1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宫颈癌HPV感染可能增加SOX11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结论宫颈癌组织中SOX11基因启动子区的DNA高甲基化而使其表达沉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OX11基因 亚硫酸氢盐测序法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淋巴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建明 马周鹏 +1 位作者 章顺壮 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脏淋巴瘤的MSCT表现。结果:8例肿瘤中继发淋巴瘤6例,原发2例;单发4例,多发4例;6例位于门静脉左右分支邻近或汇管区,... 目的:分析肝脏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肝脏淋巴瘤的MSCT表现。结果:8例肿瘤中继发淋巴瘤6例,原发2例;单发4例,多发4例;6例位于门静脉左右分支邻近或汇管区,2例位于肝脏周边,平扫呈相对低或稍低密度,CT值约18.8~32.1HU;3例呈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肿块,4例多发肿块,1例呈左叶弥漫多发斑片状结节。其中4例肿块型边界较清晰,其余4例肿瘤边界均较模糊,2例胆管轻度局限扩张。增强扫描肿瘤6例动脉期呈轻-中度强化,较正常肝组织强化弱,仅2例较正常肝组织强化稍强,8例门脉期强化均略加强,但仍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延迟期强化减弱。6例肿瘤中见血管走行,类似"血管漂浮征",但血管局部轻度受压变窄。6例见腹腔或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大小不均匀,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相对均匀,未见明显坏死,所有肿瘤未见钙化,坏死不明显。结论:肝脏淋巴瘤可单发或多发,常位于门静脉左右支邻近或位于汇管区,少见坏死区,CT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强化相对均匀,呈轻-中度延迟强化,部分病灶内可见类似"血管漂浮征"。MSCT能较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及血供情况、周边组织器官改变等,对肝脏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蒋能孟 胡邓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研究组,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一期缝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58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5±2.1)d vs.(10.3±3.2)d,t=-3.965,P=0.000],2组胆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因本次胆道手术发生远期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术后6个月复查MRCP再次证实无胆道狭窄、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鼻胆管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可代替T管引流,能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吻合的安全性,减少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T管引流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纤维瘤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文斌 马周鹏 王春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纤维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表现为盆腔内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肿块2例,境界均较清楚;肿瘤最大径2.5~13.4 cm,... 目的:分析卵巢纤维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纤维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单发肿瘤,表现为盆腔内实性肿块7例,囊实性肿块2例,境界均较清楚;肿瘤最大径2.5~13.4 cm,平均(6.6±2.2)cm;平扫实性成分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囊变区为高信号。增强肿瘤实性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明显弱于子宫肌层;4例肿瘤合并少量盆腔积液,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有对侧卵巢囊肿。结论:卵巢纤维瘤以单发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常见,体积较大而境界较清楚,MRI上平扫T1WI、T2WI多为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MRI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国万 胡礼宏 韩新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4-766,共3页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的应用。方法:3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AI监测组(A组)和BIS监测组(B组),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术中唤醒。观察各组麻醉前(T0)、唤醒前即刻(T1)、对指令有反应(T2)和加深麻醉后(T3)各时间点MBP、HR、BIS、AAI值和唤醒时间以及唤醒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施行术中唤醒,两组MBP和HR在T2时显著升高(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唤醒期间A组AAI值和B组BIS值在T2时最高。结论:两组患者成功施行术中唤醒,组间唤醒时间、唤醒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BIS可安全应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可以有效预测患者能否按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听觉 脑电双频谱指数 神经外科 麻醉 术中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晚期妊娠胎儿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贵意 余向红 +2 位作者 周崇恩 陈筱波 金秋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40-841,共2页
目的分析胎儿死亡原因,以减少死胎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4年在我市分娩的孕28周以上的死胎病例,回顾分析引起死胎的原因。结果引起死胎的原因主要为母体因素,共21例(占39.6%);其次为胎儿因素及多重因素,分别为11例、10例。外地居民孕妇... 目的分析胎儿死亡原因,以减少死胎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4年在我市分娩的孕28周以上的死胎病例,回顾分析引起死胎的原因。结果引起死胎的原因主要为母体因素,共21例(占39.6%);其次为胎儿因素及多重因素,分别为11例、10例。外地居民孕妇死胎发生率较本地居民为高。结论引起死胎的原因由以胎儿因素为主转为以母体因素为主,感染性因素可引起胎儿畸形或直接导致胎儿死亡。应重视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情况,胎盘及脐带因素不能忽视。对羊水过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应加强监护,非头先露者应提前住院。同时应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孕妇的孕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末期 胎儿 死亡原因 孕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介绍在急诊实习中的应用
17
作者 冯杰 吴梓苗 吕剑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实习生向患者主动说明学生身份后,患者是否还会允许其问诊和体检。方法首先调查就诊患者是否愿意实习生参与医学操作,然后由实习生主动向患者说明学生身份并介绍医学培训过程,最后让患者选择是否允许实习生问诊和体检。结... 目的探讨急诊实习生向患者主动说明学生身份后,患者是否还会允许其问诊和体检。方法首先调查就诊患者是否愿意实习生参与医学操作,然后由实习生主动向患者说明学生身份并介绍医学培训过程,最后让患者选择是否允许实习生问诊和体检。结果12名实习生调查了150名急诊就诊患者。在问卷调查中,76.7%的患者表示不会介意实习生参与医学操作,但有48%的患者表示当有实习生参与时自己应该被告知。当实习生向患者说明学生身份后,85.3%的患者允许其问诊和体检。结论当被告知实习生身份后,很多患者都愿意让其问诊和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临床实习 急救医疗服务 急诊实习生 医学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姜明明 章雪佳 +6 位作者 陈志鑫 孙波 张天卿 胡雪忠 孙勤 许俞露 方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504-4511,共8页
背景 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高,近年来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管理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将超声用于评估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心、肺功能,但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心、肺超声对老年... 背景 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高,近年来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管理中,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将超声用于评估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心、肺功能,但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持续机械通气后撤机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自主呼吸试验(SBT)前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感染部位.记录常见预测撤机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最大吸气压(MIP)、吸气0.1 s口腔闭合压(P0.1)、SBT后B型尿钠肽(BNP).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记录患者在SBT前超声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左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计算E/A、E/E';测量收缩期左心房面积(LAA);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部超声指标为肺部超声评分(LUS).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6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2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基础疾病中的冠心病发生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两组脓毒症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RSBI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撤机成功组心脏超声指标E'高于撤机失败组,E/E'、LAA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肺部超声指标LUS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E'、LUS、LAA对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51、0.680;当临界值E/E'为8.22、BLUS为15.50分、LAA为22.85 cm2时,灵敏度分别为0.760、0.720、0.560,特异度分别为0.857、0.724、0.829.结论 心肺超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前E/E'为8.22、LUS为15.50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肺超声 脓毒症 老年人 撤机 通气机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姜明明 章雪佳 +6 位作者 陈志鑫 孙波 张天卿 胡雪忠 孙勤 许俞露 方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3870-3877,共8页
背景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较高,近年来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如评估撤机前患者的心功能,但在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胸部超声应用不多。目的探讨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 背景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较高,近年来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如评估撤机前患者的心功能,但在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胸部超声应用不多。目的探讨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6月—2018年12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5例持续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在其符合机械通气撤机筛查条件后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于SBT前及SBT 30 min后进行胸部超声指标检测,获得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位移值(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BS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5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15例。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SBT前DTF、SBT后DTF、SBT后D-RB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较SBT前上升(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DTF均高于SBT前(P<0.05)。SBT后LUS、D-RSBI及SBT前后DTF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95、0.738、0.891。SBT后LUS<15.5分、SBT后D-RSBI<1.41次•min-1•mm-1、SBT前DTF>22.9%、SBT后DTF>33.2%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分别为0.730、0.867、0.866、0.886,特异度分别为0.800、0.829、0.667、0.867。结论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后LUS<15.5分、D-RSBI<1.41次•min-1•mm-1、DTF>33.2%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部 通气机 机械 脓毒症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力学泊肃叶定律在吸痰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霞 范英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流体力学泊肃叶定律在吸痰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收集痰液分成米汤样或白色泡沫样的稀痰与浊黄色凝成痂块的黏痰两种样品,在体外用小儿吸痰器测试6Fr、8Fr、10Fr三种管径吸痰管在四种吸引压力(-0.01、-0.02、-0.03、-0.04MPa)下的... 目的探讨流体力学泊肃叶定律在吸痰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收集痰液分成米汤样或白色泡沫样的稀痰与浊黄色凝成痂块的黏痰两种样品,在体外用小儿吸痰器测试6Fr、8Fr、10Fr三种管径吸痰管在四种吸引压力(-0.01、-0.02、-0.03、-0.04MPa)下的吸痰效果。结果 6Fr、8Fr、10Fr三种管径吸痰管,在吸引压为-0.01MPa时吸引5ml稀痰所需时间分别为38、12、5s;5ml黏痰时所需时间分别为>600、600、357s。随着吸引压力由-0.01、向-0.02、-0.03、-0.04MPa的递增,6Fr、8Fr、10Fr三种吸痰管在15s内吸引黏痰的量分别为0、0、0、0.27ml;0.125、0.25、0.83、0.15ml和0.21、0.83、2.5、3.75ml。结论吸痰必需综合评估吸痰管管径、吸引负压与痰液黏稠度这三者的关系;吸痰术中,低负压与粗吸痰管等效于高负压与细吸痰管;当吸引负压与导管口径不变时,稀释痰液成为降低流阻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肃叶定律 吸痰术 流阻 管径 压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