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
作者 廖火城 刘炎 +2 位作者 刘凌 钟思干 肖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99-3401,共3页
目的了解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例单纯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发严重肺水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加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单纯... 目的了解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3例单纯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并发严重肺水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加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均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室间隔破裂、左房室瓣瓣膜损伤及过度输液无关,推测可能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及机体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损伤肺泡上皮细胞机制有关。结论单纯急性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心肌梗死很可能通过交感神经过度释放儿茶酚胺及机体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引起肺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肺水肿 儿茶酚胺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在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前截骨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凤金 武明鑫 +3 位作者 白印伟 蔡康 付允 谢海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借助三维CT的术前规划在个性化手术工具(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应用。【方法】54位患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传统工具(CI)组和PSI组,每组27位患者,进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探讨借助三维CT的术前规划在个性化手术工具(PSI)辅助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应用。【方法】54位患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传统工具(CI)组和PSI组,每组27位患者,进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两组术前根据三维图像及截骨数据来选取假体大小。PSI组胫骨平台假体的旋转定位依据形合度匹配,并允许假体边缘在一些部位有限超出截骨面边缘。CI组术中依据传统方法进行测量和截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调整假体大小的例次,后髁截骨量,术后X线平片情况,术后3个月、1年AK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SI组术中无需调整假体大小;CI组有8例所用假体与术前计划不同,均小于术前依据三维CT的测量结果;CI组平均后髁截骨量大于PSI组。术后3个月PSI组患者AKS高于CI组;术后1年两组AK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薄层CT扫描结果可用于术前截骨计划,有利于正确选择股骨假体尺寸和位置。股骨和胫骨假体在一定部位有限超出截骨面边缘,不会增加术后患者不适感。使用解剖形态的胫骨假体时,可以依据最佳覆盖原则确定胫骨假体的旋转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导板 个性化手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障碍的闭环康复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邹贵娣 陈小凯 +4 位作者 谭卉虹 李翊 李楠 曹叶凡 王鹤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95-2400,共6页
目的 观察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并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和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对脑机接口识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 观察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并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和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对脑机接口识别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项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脑机接口闭环康复训练。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和腕指屈肌肌张力的改良Ashworth评分(MAS)。干预前使用心理旋转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判断观察组患者基线内在运动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分析影响脑机接口闭环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FMA-UE、ARAT及WMFT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腕指屈肌MAS评分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此外,脑机接口识别通过率与心理旋转试验正确率、MoCA认知功能评分呈正相关(P <0.05),与心理旋转试验反应时间呈负相关(P <0.05)。结论 基于闭环干预理论的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手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脑机接口干预前应对患者的内在运动想象能力以及认知功能进行筛查,以筛选适合接受训练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机接口 外骨骼机器手 手功能障碍 运动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期视屏行为和户外活动及其交互作用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关联
4
作者 陈慧婷 吴玉岚 +5 位作者 曾飞翔 温冬艳 刘伟莹 陈若青 李旅萍 金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901,共11页
【目的】调查儿童一岁半时视屏内容类型及屏幕暴露频率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关联,并探究户外活动与视屏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关联关系的影响,为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方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惠... 【目的】调查儿童一岁半时视屏内容类型及屏幕暴露频率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关联,并探究户外活动与视屏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关联关系的影响,为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方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使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1所幼儿园中5648名儿童的家长及教师进行调查,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评估儿童的多动行为,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儿童的基本信息、一岁半时视屏内容类型、屏幕暴露频率及户外活动频率。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在控制儿童的年龄、性别、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条件下,探究视屏行为与多动行为的关联及其与户外活动的交互作用。【结果】儿童学龄前期多动行为总体检出率为3.2%,品行问题为2.1%、多动问题为2.1%、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为1.3%、多动指数为0.9%。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一岁半时屏幕暴露为“每周2~4次”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检出率升高有关,比值比(OR)[95%置信区间(CI)]为1.682(1.141,2.480)。每天均有屏幕暴露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品行问题、多动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和多动指数的检出率升高均存在关联,OR(95%CI)分别为2.136(1.218,3.746)、2.321(1.185,4.546)、2.300(1.208,4.380)、2.776(1.267,6.085)和3.640(1.525,8.687),但这种关联在一岁半时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儿童中并未发现(交互作用P值<0.001)。未发现视屏内容类型与多动行为的关联(P>0.05)。【结论】幼儿期屏幕暴露频率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问题显著相关,户外活动可以削弱高频屏幕暴露与多动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提示家长及学校应重视对幼儿视屏行为和户外活动的科学引导,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为儿童行为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视屏行为 户外活动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超 胡永珍 李雪松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以及众多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其中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是该病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难以诊断,从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以及众多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很大负担。其中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是该病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难以诊断,从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已有文献报道了多个对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具有预测作用的指标。本文旨在综述这些预测指标,以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高危患者,从而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流依赖性脑积水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啟铿 林丽 +1 位作者 谢臻彦 李雪松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0-847,共8页
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干预较多,但是患者在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继发性损伤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外泌体概念的引入为出血性脑血管病... 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干预较多,但是患者在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继发性损伤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外泌体概念的引入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向。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能够携带细胞内物质,在细胞间发挥信息传递功能,更重要的是外泌体能自由穿过血脑屏障,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4种病理生理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程序性死亡、保护血脑屏障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总结了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出血性脑血管病 继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钟思干 杨飞 +4 位作者 陈爱文 刘凌 廖火城 肖纯 姚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3720-372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水化疗法预防造影剂肾病,观察组患者增加使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造影前后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8例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影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72 h时,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72 h,两组患者血尿素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72 h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影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内皮素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72 h,观察组患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内皮素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72 h,两组患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和内皮素1水平与造影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预后不良共13例(26.0%),观察组预后不良共4例(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起到良好的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其可保护患者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尿病 冠心病 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cl-70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海 梁宗夏 +3 位作者 张慧娟 钟羡 陈远东 罗伟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是累及皮肤和内脏的免疫复合物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管病变及炎症性改变,临床常分为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两型[1].抗Scl-70抗体靶抗原为碱性非组蛋白,为DNA局部异构酶Ⅰ亦称拓扑异...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是累及皮肤和内脏的免疫复合物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管病变及炎症性改变,临床常分为肢端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两型[1].抗Scl-70抗体靶抗原为碱性非组蛋白,为DNA局部异构酶Ⅰ亦称拓扑异构酶Ⅰ的降解产物,因最初仅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发现该抗体,且其抗原分子量为70 000,故称抗Scl-70抗体.我们对48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进行了抗Scl-70抗体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检测 临床应用 抗Scl-70抗体 系统性硬皮病 拓扑异构酶Ⅰ 免疫复合物疾病 硬皮病患者 弥漫性硬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被引量:39
9
作者 田生平 许汉标 +2 位作者 杨伟忠 杨海超 晏继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困难的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51例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位于中段6例,上段45例,结石长径15~30mm。患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困难的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51例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位于中段6例,上段45例,结石长径15~30mm。患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轻度10例,中度35例,重度6例。术前26例有ESWL史7,例有输尿管镜碎石史。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中上段,用尖刀或电钩切开输尿管并取出结石,通过trocar留置双J管并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55~200 min,平均90 min,出血量10~100 ml,平均30 ml。无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9 d,平均6 d。术后复查KUB及B超无结石残留。随访6~12个月,B超示39例肾积水消失,12例中度积水,无输尿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ESWL和腔内碎石等治疗方法失败的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海 杨小兰 +2 位作者 陈远东 黄超群 吴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3-994,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急性发作中高度组EOS数量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EOS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诱导痰 E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钼靶与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盛洁 高洁 钱朋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X线钼靶、高频彩超同期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对比研究。方法: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同期行X线钼靶摄片、高频超声成像及联合检查,并对所有的图像、声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通过ROC曲线计算AUC面积,比较三者差... 目的:X线钼靶、高频彩超同期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对比研究。方法: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同期行X线钼靶摄片、高频超声成像及联合检查,并对所有的图像、声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通过ROC曲线计算AUC面积,比较三者差异。结果:术前超声及联合X线钼靶检查早期乳腺癌准确率分别为86.5%、91.04%,同X线钼靶准确率(76.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X线钼靶的误诊率、漏诊率在3项检查中最高。ROC曲线下面积联合检查>高频超声>X线钼靶,联合高于任何单项检查。结论:早期乳腺癌的X线钼靶和高频超声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两者联合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确诊主要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干板摄影术 超声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蛋白(a)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钟思干 陈爱文 +3 位作者 杨飞 郑如义 廖火城 刘锦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43-3244,3248,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8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10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121例;选取同期住院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为SAP组。比较各组LP(a)...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8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10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121例;选取同期住院的9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为SAP组。比较各组LP(a)水平、血脂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LP(a)水平与ACS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AMI亚组、UAP亚组、SAP组的LP(a)水平分别为(365.5±74.8)mg/L、(348.6±69.4)mg/L、(279.0±38.8)mg/L,三组间的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60,P<0.05)。(2)AMI亚组、UAP亚组、SAP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9.25%、41.32%、7.61%,三组间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04,P<0.05)。(3)LP(a)水平≥300 mg/L组的多支病变率和MACE发生率(分别为88.32%、43.65%)高于LP(a)水平<300 mg/L组(分别为35.48%、1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LP(a)水平较SAP患者明显升高;LP(a)水平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和ACS患者的近期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a)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海 周晓云 +2 位作者 陈远东 钟羡 钟思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6-456,共1页
糖尿病(DM)是一组以血液葡萄糖水平持续增高为特征的多病因代谢紊乱疾病^[1-2]。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而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等危症的主要诱因。本研究对144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糖尿病(DM)是一组以血液葡萄糖水平持续增高为特征的多病因代谢紊乱疾病^[1-2]。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而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CHD)的等危症的主要诱因。本研究对144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以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血浆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检测 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 葡萄糖水 代谢紊乱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春花 利旭辉 +1 位作者 张春兰 简希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66-268,共3页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有报道显示27%~76%的CHB患者合并NAFLD[1]。NAFLD常促进原有基础肝病的进展,影响原有肝病治疗的疗效,如HBV感染者合并NAFLD,NAFLD可促进其肝硬...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有报道显示27%~76%的CHB患者合并NAFLD[1]。NAFLD常促进原有基础肝病的进展,影响原有肝病治疗的疗效,如HBV感染者合并NAFLD,NAFLD可促进其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2];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合并NAFLD,NAFLD可降低非基因3型CHC患者使用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3];也有报道NAFLD是影响恩替卡韦病毒学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4]。目前尚无关于NAFLD是否影响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疗效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目的是探索ADV治疗CHB合并NAFLD的疗效,为此类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阿德福韦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心肌灌注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文慈 崔冰 +2 位作者 王浩 杨少民 孟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心肌灌注在缺血性心脏病(IHD)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CAG和(或)支架植入术后IHD患者行MSCT心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并比较正常心肌与缺血心肌的CT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MTP)、平均通过时间(MTT... 目的探讨MSCT心肌灌注在缺血性心脏病(IHD)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CAG和(或)支架植入术后IHD患者行MSCT心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并比较正常心肌与缺血心肌的CT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M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 35例患者MSCT心肌灌注扫描均可显示低灌注区,与CAG、SPECT及ECG提示心肌缺血区域相对应。首过灌注图像上缺血心肌CT值为(90.28±7.29)HU,正常心肌CT值为(141.05±9.54)HU;缺血心肌BF、BV减低,MTP、MTT延迟,与正常心肌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4例正常心肌TDC呈稍快上升继而平缓下降;20例缺血心肌TDC呈缓慢上升,10例近乎水平,5例与正常心肌TDC形态相似。结论 MSCT心肌灌注成像可用于定位及诊断心肌缺血,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中起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显像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树平 钱朋飞 +5 位作者 邓素华 邹燕鹏 董菊红 孙宇 张维平 闻国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出血、皮下血肿、肿瘤残留、皮肤破损、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疤痕小,同开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麦默通组与安珂组在术中出血、局部瘀斑、局部血肿及皮肤破损、感染、复发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残留方面安珂比麦默通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或安珂微创旋切系统,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安珂 彩超引导 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赛汀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肿瘤负荷及毒副反应评估 被引量:9
17
作者 闻国权 吴淑仪 黎冠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3期2869-2872,共4页
目的:研究赫赛汀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肿瘤负荷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138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69),脂质体组... 目的:研究赫赛汀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肿瘤负荷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138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69),脂质体组接受赫赛汀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治疗、对照组接受赫赛汀联合阿霉素治疗。治疗后8周时,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活性分子、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免疫标志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8周时,脂质体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153、CA125、VEGF、nectin-4、TK-1、PF-4、TSGF、CK、CK-MB、cTnⅠ、cTnT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3、CD4、CD8、CD16、CD19、CD25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赫赛汀联合阿霉素脂质体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肿瘤负荷且心脏及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阿霉素脂质体 肿瘤标志物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脊柱前路内固定系统研制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彦芳 孙进 +2 位作者 周初松 闵少雄 刘成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解剖测量T1~L5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全植入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具正常成人胸腰椎干燥尸体标本,测量T1~L5的相关参数(中横径、中矢状径及中央高度)。结果:以T12为例,中横径:(33.03±1... 目的:解剖测量T1~L5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全植入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具正常成人胸腰椎干燥尸体标本,测量T1~L5的相关参数(中横径、中矢状径及中央高度)。结果:以T12为例,中横径:(33.03±1.85)mm,中矢状径:(25.50±1.46)mm,中央高度:(21.53±1.39)mm。该内固定系统由空心椎体钉、内栓及固定棒构成,初步设计5个型号:(25、8),(25、10)、(30、12)、(35、14)、(40、14)。结论:新型全内置式可膨胀型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能够重建胸腰椎的稳定性,是一种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符合脊柱前路形态解剖结构的新型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应用解剖 脊柱前路 全内置式 可膨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睾丸血管法在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荣辉 黄进团 +1 位作者 梁雪景 林旭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1048-1049,共2页
随着微创概念的普及,腹腔镜技术也应用于小儿疝的治疗[1,2]。但腹腔镜小儿疝手术中很容易误结扎到输精管及睾丸血管。我们应用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睾丸血管法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100例,避免误扎输精管及睾丸血管,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输精管 小儿疝 手术中 水分离 血管 睾丸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诱导痰中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妙容 杨海 +1 位作者 杨小兰 吴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34-536,539,共4页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诱导痰后检测ECP、M...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诱导痰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诱导痰后检测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观察组诱导痰中ECP、MMP2、MMP9的含量高于对照组,TIMP1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CD44含量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痰中Th1细胞、CD4+CD25+T细胞和CD8+CD28-T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Th2细胞、Th17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诱导痰中ECP、MMPs、黏附分子、T细胞亚群含量异常,并且与嗜酸性粒细胞过度活化、气道重塑、免疫功能失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诱导痰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