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分布动态规律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5
1
作者 侯有良 L.O'Brien 钟改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3-499,共7页
在自然条件下 ,研究了 4个小麦基因型各组织器官氮素的动态分布与累积变化。结果表明 :基因型间在叶、茎、颖壳、叶鞘未包被的穗下节部分的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叶片是前期组织氮素的重要贮存器官和籽粒灌浆中氮... 在自然条件下 ,研究了 4个小麦基因型各组织器官氮素的动态分布与累积变化。结果表明 :基因型间在叶、茎、颖壳、叶鞘未包被的穗下节部分的氮素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叶片是前期组织氮素的重要贮存器官和籽粒灌浆中氮素的主要供给源。叶片组织氮素的含量在幼苗期最高 ,而叶氮总量的累积则在孕穗期最多。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提高伴随着各组织器官氮素水平的下降。氮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各器官组织氮素的含量 ,进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孕穗后 5次取样的各器官组织氮素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绝大多数呈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小麦品质育种工作中 ,结合组织氮素进行选择 ,可有效地提高选择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累积 氮素分布 组织器官 小麦 基因型差异 籽粒蛋白质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万春 高翔 +2 位作者 董剑 Bonnett D G O'Brien L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  在200kg/hm2施N条件下,对17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干物质、果聚糖、氮的积累分配及其与籽粒产量(GY)、籽粒氮产量(GNY)及籽粒氮含量(GN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果聚糖和氮积累的模式相似,在叶片、茎秆和植株中分别于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积累到最大值。在开花前,茎秆是贮存果聚糖的主要器官,叶片是氮的主要贮存器官,而在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果聚糖和氮最多的器官,其次为茎秆。从乳熟期至成熟期,随着干物质、果聚糖和氮在营养器官中积累的降低,GY、GNY和籽粒果聚糖积累快速增加。在多数取样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果聚糖积累与GY和GNY呈极显著正相关,与GNC呈负相关;成熟期植株氮积累与GY呈显著负相关,与GNC显著正相关;在花期后,叶片和茎秆氮积累与GY和GNY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物质 果聚糖 氮积累与分配 籽粒氮产量 籽粒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小麦干物质、组织氮和果糖动态累积 被引量:8
3
作者 侯有良 钟改荣 +2 位作者 L.OBrien 卢宝红 贾海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了面包小麦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组织氮和组织果糖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干物质 组织氮 组织果糖 累积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硼土壤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有良 钟改荣 +1 位作者 乔治军 卢保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澳大利亚抗硼试验常用对照种Halberd和KenyaFarmer为对照,研究了高含硼量土壤对我国小麦地上干重、根系、株高、分蘖和黄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京冬6号、丰抗8号和晋麦41号是对硼毒害不敏感的3个抗源。
关键词 土壤 小麦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期组织果糖分布(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有良 L.O'Brien 钟改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9-556,共8页
Tissue fructan content of vegetative parts was examined in four wheat genotypes to determine genotypic differences and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growing season. Effec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 Tissue fructan content of vegetative parts was examined in four wheat genotypes to determine genotypic differences and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throughout growing season. Effec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genotypic differences were established for tissue fructan content of stem, chaff, leaf, peduncle and total plant throughout growing season and grain protein content and grain yield. Total plant fructan content accumulated to a peak at about milk stage, and then rapidly declined until maturity, coinciding with the period of rapid grain filling. The two high protein genotypes, Cunningham and PST90 19, had lower tissue fructan content in the stem and the total plant than their low protein lower case counterparts, SUN109A and TM56, at most sampling dates. Among plant parts, ste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issue for fructan reserve and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 to grain filling. Tissue fructan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in protein content between heading and maturity, but not correlated with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 果糖 组织分布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基因变异及其对面团和面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金宝 D.Mares L.O'Brien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澳大利亚不同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小麦配制的4个组合的F4代材料,研究了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基因变异及其对面团和面时间的影响,结果麦明由Glu-D1位点内等位基因d控制的5+10亚基和由Glu-B1位点内等位... 利用澳大利亚不同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小麦配制的4个组合的F4代材料,研究了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基因变异及其对面团和面时间的影响,结果麦明由Glu-D1位点内等位基因d控制的5+10亚基和由Glu-B1位点内等位基因i控制的17+18亚基,分别比其相应的等位基因a控制的2+12和等位基因e控制的20x+20y亚基可以显著地提高面团和面时间;Glu-3位点内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之间对和面时间具有加性和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谷蛋白亚基 面团和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蛋白聚合体大小分布与面粉揉面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会贤 D.MARES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74-80,共7页
用单向一步 SDS- PAGE方法分析表明小麦品种 Suneca和 Cook在麦谷蛋白 5个亚基位点 ( Glu- B1 ,Glu- D1 ,Glu- A3,Glu- B3和 Glu- 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选用 Suneca× Cook的 F4 代群体中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 60个系 ,... 用单向一步 SDS- PAGE方法分析表明小麦品种 Suneca和 Cook在麦谷蛋白 5个亚基位点 ( Glu- B1 ,Glu- D1 ,Glu- A3,Glu- B3和 Glu- 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选用 Suneca× Cook的 F4 代群体中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 60个系 ,研究麦谷蛋白基因型不同的株系间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大小分布 (用 SE- HPLC测定 )和面粉揉面特性的变异。结果表明 ,不同的谷蛋白基因型 ,其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大小相对分布 (用不溶谷蛋白聚合体占总谷蛋白聚合体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即 UPP% )和面团形成时间 (即揉面仪曲线图峰值的和面时间 ,简写PTM)均有显著差异 ;面粉的揉面曲线形状与其 UPP%值密切相关 ;UPP%与 PTM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揉面仪曲线图峰高 ( PHM)呈显著负相关 ;与面粉蛋白质含量 ( FP% )相比 ,UPP%对 PTM和 PHM的影响更大些 ,可作为育种早代品质性状选择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蛋白聚合体 面粉 揉面特性 小麦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谷蛋白亚基Clu-1和Glu-3位点基因等位变异对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会贤 薛秀庄 +1 位作者 DarylMares 冯军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6-654,共9页
甲单向一步SDS-PAGE方法分析表明亲本品种Suneca和Cook在麦谷蛋白亚基的5个位点(Glu-B1,Glu-D1,Glu-A3,Glu-B3和Glu-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本研究重点对Suneca×Cook的F_4代群体中在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60个系的出粉率(F... 甲单向一步SDS-PAGE方法分析表明亲本品种Suneca和Cook在麦谷蛋白亚基的5个位点(Glu-B1,Glu-D1,Glu-A3,Glu-B3和Glu-D3)均含不同等位基因。本研究重点对Suneca×Cook的F_4代群体中在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均为纯合基因的60个系的出粉率(FY),面粉蛋白质含量(FP)及和面时间(PTM)进行了分析,以研究麦谷蛋白各亚基位点等位基因变异及位点间互作对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出粉率无显著差异,Glu-D1位点等位基因d和a对FP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Glu-Dld基因(编码5+10亚基)的正效应显著高于Glu-Dla基因(编码2+12亚基);Glu-D1、Glu-A3和Glu-B3位点上基因的等位变异对PTM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含Glu-Dld、Glu-A3b和Glu-B3b基因的系分别比含Glu-Dla,Glu-A3d和Glu-B3h基因的系有较长的和面时间;Glu-B1位点上等位变异i和u以及Glu-D3位点等位基因b和e分别对PTM无明显影响。在这种遗传背景下,麦谷蛋白亚基位点对PTM的效应大小依次排列为Glu-D1>Glu-B3>Glu-A3>GIu-B1=Glu-D3。Glu-1位点和Glu-3位点间对和面特性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和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1位点 Glu-3位点 基因等位变异 小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组织氮的积累与分配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万春 DAVIDGB OBRIENL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43,共6页
对17 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组织氮研究表明:品种间组织氮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叶片、茎秆和植株氮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初期、灌浆初期和灌浆末期;花期前氮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花期后籽粒成为氮素最主要的贮藏器官。植株氮积... 对17 个澳大利亚小麦品种的组织氮研究表明:品种间组织氮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叶片、茎秆和植株氮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初期、灌浆初期和灌浆末期;花期前氮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花期后籽粒成为氮素最主要的贮藏器官。植株氮积累(g/m 2)与干物质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果糖积累、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产量及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植株氮含量(g·kg- 1)与其干物质积累、果糖含量和籽粒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氮 果糖 籽粒产量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组织氮和果糖积累及含量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万春 DAVID G.B. L.O'BRIEN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8-72,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氮、果糖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因品种和取样日不同而异。植株、茎秆的果糖积累在开花期前表现正向杂种优势 ,而叶片为负向优势 ;不同生育期组织氮积累一般为正向中亲优势 ,而果糖和组织氮含量一般为负向优势。籽粒产... 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氮、果糖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因品种和取样日不同而异。植株、茎秆的果糖积累在开花期前表现正向杂种优势 ,而叶片为负向优势 ;不同生育期组织氮积累一般为正向中亲优势 ,而果糖和组织氮含量一般为负向优势。籽粒产量、籽粒氮 (蛋白质 )产量和含量的平均中亲优势分别为 8.55%、7.3 1 %和 -0 .90 %。果糖积累的杂种优势与籽粒产量、籽粒氮 (蛋白质 )产量和含量优势一般无显著相关关系 ;开花期和灌浆末期植株果糖含量的杂种优势正相关于籽粒产量优势 ,负相关于籽粒氮 (蛋白质 )含量优势。组织氮积累和含量的杂种优势与籽粒产量的优势无显著相关关系 ,而与籽粒氮 (蛋白质 )产量和含量优势多为正相关。这表明很有可能通过间接选择高的组织氮积累和含量杂种优势 ,以提高籽粒氮 (蛋白质 )产量和含量杂种优势 ,而不降低或者提高籽粒产量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氮 果糖 杂种优势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