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残留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锦材 谢辉 +2 位作者 肖体敢 陈钦钦 陈同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0,共4页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 通过优化色谱柱、分流比、浸提液体积、平衡时间、平衡温度等条件,提出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口罩中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甲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2-氯乙醇)的残留量的方法。将医用口罩裁剪成5 mm×5 mm的碎片。分取0.5 g样品置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5 mL水(浸提液),将样品完全浸没后密封,在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分流比5∶1条件下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分析。固定相选择CD-624毛细管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表明,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的质量在0.10~1.0μg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4.3%~92.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低于10%。方法用于市售不同品牌医用口罩的分析,均未检出4种挥发性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 气相色谱法 医用口罩 挥发性化学物质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屠宰场猪粪便中单增李斯特菌携带调查
2
作者 刘凯 王艳 +9 位作者 王天姝 贺春月 代航 于波 袁雪娇 叶正兴 王毅 许华青 孟双 叶长芸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6期47-49,67,共4页
为了初步探索猪的李斯特菌携带情况以及屠宰加工环境中污染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型分析,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提供参考。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每月月初定点采集某一屠宰场的... 为了初步探索猪的李斯特菌携带情况以及屠宰加工环境中污染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型分析,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提供参考。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每月月初定点采集某一屠宰场的猪粪便标本和加工场所环境水样标本,进行李斯特菌的病原学分离,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电泳分型(PFGE)分析。1322份猪粪便标本和104份环境标本中,共分离到7株单增李斯特菌、56株无害李斯特菌。5株单增李斯特菌属于1/2c血清型(ST9型),1株1/2a血清型(ST199型),1株1/2b血清型(ST5型)。4株1/2c型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PFEG带型,与另外1株1/2c型菌株具有相似带型,而与其他2株菌株(分别为1/2a型和1/2b型)的带型具有较大差异。猪的单增李斯特菌携带率较低,但存在污染加工环境的可能性,进而导致生猪肉食品受到污染。对屠宰及加工场所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能够避免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猪粪便标本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彭云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56,共1页
作者报道了15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s),并与KIT基因突变型GISTs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存在组织学差异,临床治疗和预后也各不相同。此项研究旨在分析GISTs的多种临床和病理参数,并找出PDGFRA... 作者报道了15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s),并与KIT基因突变型GISTs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存在组织学差异,临床治疗和预后也各不相同。此项研究旨在分析GISTs的多种临床和病理参数,并找出PDGFRA基因突变型GISTs区别于KIT基因突变型GISTs的组织学特征,预测GISTs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型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特征 GISTS 组织学特征 PDGFRA 基因突变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女性经济毒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4
作者 幸超群 凌燕兰 +5 位作者 杨青 贾姣姣 黄娜 杨湖珍 米薇 黄瑞瑞 《军事护理》 2025年第9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女性经济毒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广西两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14例ART助孕女...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女性经济毒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广西两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14例ART助孕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报告结局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comprehensive scores for financial toxicity based on th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COST-PROM)、中文版不孕症生育压力简式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COMPI fertility problem stress scale,COMPI-FPSS)、感知伴侣回应性量表(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scale,PPRS)、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ART助孕女性COST-PROM得分为(15.72±7.55)分,其中92.04%(289例)存在经济毒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门诊报销比例、家庭储蓄、助孕次数、异地医疗、ART相关并发症、生育压力、心理弹性是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均P<0.01),解释总变异的41.74%。结论ART助孕女性普遍存在经济毒性,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根据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生育护理策略,以降低该人群的经济毒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助孕 经济毒性 生育压力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