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aflet的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优化与实现探究
1
作者 廖丹 杨明 +2 位作者 许燕 谢礼清 任华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7期120-122,共3页
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块化架构的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通过集成GIS技术,采用Leaflet交互式地图和Spring Boot框架技术开发,支持时空数据的高效处理、动态可视化交互以及实... 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块化架构的智能气象监测预警一体化平台通过集成GIS技术,采用Leaflet交互式地图和Spring Boot框架技术开发,支持时空数据的高效处理、动态可视化交互以及实时预警服务。基于此,平台实现了气象数据的精准地理定位和多维度空间分析,结合气象热力图动态生成、统计分析和实时预警等核心功能模块,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效率与用户体验。平台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通过优化数据存储和检索策略,满足多样化的气象监测需求,实现了高并发环境下稳定运行与快速响应。重点探讨了系统设计思路、GIS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实现,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在气象监测与预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LEAFLET 动态交互界面 时空数据处理 实时预警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阳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彭飞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当前气象部门已经充分利用微信APP作为开展气象服务的重要途径,我国大部分城市气象部门已经开通并运行气象微信公众号。德阳市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较强,自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气象服务成效良好... 当前气象部门已经充分利用微信APP作为开展气象服务的重要途径,我国大部分城市气象部门已经开通并运行气象微信公众号。德阳市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较强,自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气象服务成效良好。基于此,分析了“德阳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从精细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等方面探索其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运营团队整体素质,加大公众号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公众号的关注度及影响力,更好地提高德阳市气象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气象” 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德阳市晒烟种植环境气候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杨洋 陈飞 +2 位作者 卢晓宁 蔡嘉靖 雍星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对四川省德阳市晒烟产量数据与各气候数据进行全面分析,1961—2015年德阳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5℃,增暖速率为0.19℃/10年,年降水量减少了182.6 mm,下降率为33.2 mm/10年,日照时数共减少了293.2 h,下降速率为53.3 h/10年。选取1960—1... 对四川省德阳市晒烟产量数据与各气候数据进行全面分析,1961—2015年德阳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5℃,增暖速率为0.19℃/10年,年降水量减少了182.6 mm,下降率为33.2 mm/10年,日照时数共减少了293.2 h,下降速率为53.3 h/10年。选取1960—1988年德阳市晒烟总产量趋势、全市播种面积、各县市区单产趋势作为分析德阳市晒烟生产和气象条件关系的指标,对比丰欠年份气候条件与晒烟产量品质关系和生产实际资料,建立了晒烟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权重关系阈值,基于GIS完成德阳市晒烟种植的精细化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种植 气候因子 适宜性 德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阳市天气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及农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赟 《农学学报》 2019年第5期69-72,共4页
为了准确掌握德阳地区天气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好本地的精细化气象预报、准确发布预警信号,做好精准气象服务及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站点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xcel统计图表,对德阳所辖的什邡、绵竹、中江、... 为了准确掌握德阳地区天气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好本地的精细化气象预报、准确发布预警信号,做好精准气象服务及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站点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xcel统计图表,对德阳所辖的什邡、绵竹、中江、广汉及德阳5个台站1981—2010年天气现象人工观测摘要后的25种天气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阳境内只监测到20种,年平均发生频率在50%以上的有轻雾、露、雨。雨凇、吹雪、龙卷、尘卷风及极光从未发生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现象 时空分布 特征 农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森林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效率
5
作者 丁一 张宇 +4 位作者 范德民 苏有琦 张茜 王严琪 王彦淇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9,共15页
利用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川南森林60 m微气象塔测量的3层(20 m、38 m和56 m)湍流数据来研究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特征。相干结构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由上升气流(喷射)和下沉气流(扫掠)两部分组成。本文利用象限分析法分... 利用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川南森林60 m微气象塔测量的3层(20 m、38 m和56 m)湍流数据来研究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特征。相干结构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由上升气流(喷射)和下沉气流(扫掠)两部分组成。本文利用象限分析法分析了森林冠层上方粗糙副层、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的边界及常通量层的喷射-扫掠运动特征,包含喷射和扫掠对通量贡献的差异、动量和标量传输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标量(T、q、CO_(2))传输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和稳定条件下,喷射在所有三层高度上主导标量传输,而扫掠是在中性条件下粗糙副层之上传输标量的主要涡流运动。对于动量通量,在不稳定条件下,所有三层高度处,喷射都占主导作用,在稳定条件下,在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处,喷射占主导作用,而在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的边界,扫掠的作用大于喷射,在中性条件下,除了粗糙副层以外,扫掠的通量贡献都大于喷射。三阶累积量展开法(CEM)可以更准确地表现喷射和扫掠产生的通量贡献,截断累积量展开法(ICEM)对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边界处的温度模拟较差。通过传输效率的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动量和标量传输之间的差异。动量的湍流传输效率随不稳定性的增加而降低,而热量传输效率则相反。大气稳定性是控制动量和标量传输的重要因素,水汽的传输效率受大气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强不稳定条件下,热量传输效率比其他标量传输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限分析 喷射扫掠 传输效率 森林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连续两日暴雨过程不稳定条件对比分析
6
作者 陈佳 刘自牧 +2 位作者 廖丹 陈丹妮 蔡嘉婧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7期223-225,共3页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和EC细网格预报资料,对2020年6月15—17日四川盆地连续两日的暴雨动力、水汽及不稳定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1)两日暴雨均发生在有利的行星及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具有日变化明显、降水时段较集中等特点,后期北风...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和EC细网格预报资料,对2020年6月15—17日四川盆地连续两日的暴雨动力、水汽及不稳定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1)两日暴雨均发生在有利的行星及天气尺度背景条件下,具有日变化明显、降水时段较集中等特点,后期北风进入,在盆地形成切变,使得二阶段降水落区较一阶段偏西;(2)过程中水汽和水汽通量大值区较好地对应强降水落区,水汽通量辐合加强时段也与强降水发生时段一致,一阶段中低层一致的辐合造成强烈上升运动,为一阶段出现极强的小时降雨量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二阶段切变的维持使降水稳定持续;(3)两日强降水出现前,中低层均表现出对流不稳定特性,湿位涡的演变与降水系统演变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阶段对流性不稳定对强降水的贡献更大,二阶段对称性不稳定特征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四川盆地 不稳定条件 水汽条件 湿位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新媒体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鑫洋 孙艳玲 《农学学报》 2017年第8期87-92,共6页
为了研究新媒体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状况,以四川省德阳市部分农民和媒体为例,运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Weighted and Calculated Needs for New Media,简称WCN),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 为了研究新媒体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状况,以四川省德阳市部分农民和媒体为例,运用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Weighted and Calculated Needs for New Media,简称WCN),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型农民与新一代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媒体需求、应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媒体应用于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显迟缓,但相较传统媒体更具潜力。新一代农民接受新媒体发布气象服务的可能性和持续性高于传统型农民。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重要需求,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的情况下,农民已经开始预期新媒体能够满足其需求,使得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中新媒体开始逐渐被采纳,新媒体的应用倾向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西南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77
8
作者 顾清源 周春花 +1 位作者 青泉 张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7,共9页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 针对西南低涡诱发的2007年7月9日川南特大暴雨个例,采用Barnes带通滤波和非平衡动力强迫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方法,对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的中尺度系统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低涡内存在着一个向西南倾斜的、深厚的中-β尺度低涡,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暴雨典型垂直结构。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对流层中低层中尺度辐合和高层中尺度辐散呈现出一种先逐渐加强然后逐渐减弱的演变规律,并且特大暴雨区逐渐向中尺度低涡中心靠近。在特大暴雨发生的初始阶段,西南低涡内的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且越临近特大暴雨发生,低层U<0的非平衡性越强,促进了西南低涡内中-β尺度低涡的发展,而在特大暴雨最强时刻,大气运动即由U<0的非平衡态转为U≈0的准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西南低涡 非平衡强迫 中尺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四川省水稻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金垚 王锐婷 +1 位作者 邹雨伽 杨德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61,共11页
四川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水稻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干旱是四川水稻最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干旱对水稻的综合风险,对保障四川水稻安全生产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水稻产区26个观测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 四川是我国水稻重要产区之一,水稻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干旱是四川水稻最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干旱对水稻的综合风险,对保障四川水稻安全生产乃至全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水稻产区26个观测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水稻全生育期为研究时段,选取水分亏缺指数、产量变异程度、水稻生长暴露程度、有效灌溉率、人均GDP等影响因子,构建出四川水稻危险性、脆弱性、暴露性、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模型,进而构建出四川水稻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对四川水稻产区进行区划.结果显示:干旱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东平行岭谷区大部、盆中丘陵区北部、盆北深丘低山区西部和东部;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盆中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盆北深丘低山区中部、盆南丘陵低山区西南部、川西南山地大部;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区和盆中丘陵区的成德绵乐经济带及其辐射区域.四川水稻产区单季稻干旱灾害地区差异明显,各地应根据风险区划特点,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选种和种植,并采取多种防灾减灾措施减轻干旱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水分亏缺指数 水稻 干旱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北疆初终霜日及霜期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鑫 楼俊伟 +1 位作者 王勇 王智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15,共8页
利用1961—2017年北疆3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北疆地区初、终霜日和霜期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疆平均初霜日以2.2 d·(10a)^(-1)速率推迟;平均终霜日以1.7 d·(10a)^(-1)速率提... 利用1961—2017年北疆3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北疆地区初、终霜日和霜期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疆平均初霜日以2.2 d·(10a)^(-1)速率推迟;平均终霜日以1.7 d·(10a)^(-1)速率提前;平均霜期以3.9 d·(10a)^(-1)速率缩短;初、终霜日和霜期的主周期均为2 a左右。(2)北疆霜期缩短趋势较大(小)的地区,能较好的对应其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较强(弱),伊犁州、塔城地区北部及东天山东北部霜期的缩短趋势最为显著,博州至天山北坡一线居中,阿勒泰地区霜期的缩短趋势最弱。(3)北疆大部分地区初霜日的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初霜日的推迟速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垂直递减率为-0.077 d·(a·km)^(-1);秋季气候变暖是初霜日推迟的主要原因,春、秋季气候变暖同时影响霜期缩短,且秋季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终霜日 霜期 时空变化 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志良 刘佳 +1 位作者 李听 刘洋洋 《南方农业》 2015年第6期41-42,共2页
为验证30%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常规中稻桂潮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在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黎郎村4组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施药后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药害。30%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60 m L/667 m... 为验证30%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常规中稻桂潮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在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黎郎村4组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施药后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药害。30%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60 m L/667 m2处理浓度对水稻叶瘟防治效果达68.812%,2次施药后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达80.32%。本次试验表明30%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SC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稻瘟酰胺 稻瘟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三环·氟环唑SC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 李听 +1 位作者 刘杨洋 汤志良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为验证30%三环·氟环唑SC(三环唑22.5%,氟环唑7.5%)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2014年7~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黎郎村4组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三环·氟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 为验证30%三环·氟环唑SC(三环唑22.5%,氟环唑7.5%)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2014年7~8月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黎郎村4组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三环·氟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加大而上升。30%三环·氟环唑SC 5m L/667m^2对叶瘟和穗颈瘟的防效分别达63.68%和64.19%,均高于对照药剂40%稻瘟灵(富士1号)EC80m L/667m^2和75%三环唑WP20g/667m^2,且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氟环唑 稻瘟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江区高温干旱天气对晚熟柑橘生长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13
作者 高宇翔 刘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7期174-176,共3页
高温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出现几率较高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干旱天气同时出现,会给晚熟柑橘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据罗江高温干旱天气实际和晚熟柑橘生产实际,收集整理了1992—2022年连续30年的气象资料数据,筛选出高温干旱的发生时... 高温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出现几率较高的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干旱天气同时出现,会给晚熟柑橘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根据罗江高温干旱天气实际和晚熟柑橘生产实际,收集整理了1992—2022年连续30年的气象资料数据,筛选出高温干旱的发生时段,结合了罗江晚熟柑橘受灾害的情况,分析了高温干旱天气对罗江晚熟柑橘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防御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江区 高温干旱 晚熟柑橘 影响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