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RNA-302a-3p靶向溶酶体相关膜蛋白5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研究
1
作者 余丽 周铁军 +8 位作者 吴晓 蔺辛红 张晓艳 赖永先 廖新月 斯航 冯云 简洁 冯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58,共12页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5(LAMP5)和miR-302a-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OSCC中LAMP5的表达及其作为预后指标的灵敏度。蛋白质印迹、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膜蛋白5(LAMP5)和miR-302a-3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OSCC中LAMP5的表达及其作为预后指标的灵敏度。蛋白质印迹、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细胞免疫染色检测LAMP5在OS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细胞免疫染色、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估LAMP5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微小RNA(miR)靶向预测网站预测调控LAMP5的miR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裸鼠荷瘤模型评估敲低LAMP5对OSCC生长的影响。结果LAMP5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敲低LAMP5显著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过表达LAMP5则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LAMP5的表达受miR-302a-3p的调控。敲低LAMP5显著抑制荷瘤小鼠OSCC肿瘤的生长。结论LAMP5通过增加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OSCC的恶性进展,其表达受到miR-302a-3p因子的负向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2a-3p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5 口腔鳞状细胞癌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德阳市城乡12~13岁中学生龋患及治疗需要状况调查
2
作者 贺登秋 万呼春 +4 位作者 李雪 童冠雄 唐章泽 EdwardC.M.Lo ChristopherJ.Holmgren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5-96,共2页
四川省德阳市城乡12~13岁中学生龋患及治疗需要状况调查贺登秋万呼春李雪童冠雄唐章泽EdwardC.M.LoChristopherJ.Holmgren我国12岁儿童的龋坏状况相对而言比较低,不同地区龋坏情况也不尽相同... 四川省德阳市城乡12~13岁中学生龋患及治疗需要状况调查贺登秋万呼春李雪童冠雄唐章泽EdwardC.M.LoChristopherJ.Holmgren我国12岁儿童的龋坏状况相对而言比较低,不同地区龋坏情况也不尽相同[1],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儿童 龋齿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蛋白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鹏 成方静 +1 位作者 江涛 梁尚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 目的检测Ez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和口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OSC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0例、癌旁组织标本15例及口腔正常组织标本15例,用鼠抗人Ezrin单克隆抗体以及SP超敏试剂盒进行染色,采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Ezrin表达分别为26.67%、53.34%、7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zrin在口腔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中表达逐渐增高,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OSCC和癌旁组织、OSCC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1)Ezrin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2)检测OSCC组织中Ezrin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OSCC是否具有淋巴结转移潜能进行预测。3)OSCC中Ezrin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EZRIN 肿瘤转移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治疗技术充填和窝沟封闭年轻恒牙2年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呼春 卢展民 +2 位作者 胡德渝 贺登秋 刘英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评价非创伤性治疗(ART)技术充填和窝沟封闭的效果及其可接受性,探索适合我国学校和农村开展龋病防治的方法。方法:采用德国EPSE公司生产的Ketac-Molar玻璃离子材料完成486颗受试牙的充填和窝沟封闭,治... 目的:评价非创伤性治疗(ART)技术充填和窝沟封闭的效果及其可接受性,探索适合我国学校和农村开展龋病防治的方法。方法:采用德国EPSE公司生产的Ketac-Molar玻璃离子材料完成486颗受试牙的充填和窝沟封闭,治疗后1年、2年复查,记录ART充填体、封闭物及继发龋坏情况。结果:对295颗恒牙进行ART充填治疗,1年和2年成功率分别达95.7%及91.1%;191颗牙进行了窝沟封闭,3月、1年、2年成功率分别为95.2%、89.1%、78.8%;ART充填和窝沟封闭后2年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2.1%和0.6%。ART治疗为91.1%的学生所接受。结论:ART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成功率高,继发龋低,患者易于接受,可以培训中初级口腔卫生人员开展此项工作,适合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龋齿 非创伤性充填 窝沟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在急性深龋盖髓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雷蕾 谭为霞 +3 位作者 吴堪葵 吴兰 于淼 詹丽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2,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用于急性深龋患牙盖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2岁152例患者的175个急性深龋患牙,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黄芩苷盖髓,对照组以氢氧化钙盖髓。6个月、1年后分别复查并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盖髓术后的临床症状、牙髓... 目的:观察黄芩苷用于急性深龋患牙盖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2岁152例患者的175个急性深龋患牙,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黄芩苷盖髓,对照组以氢氧化钙盖髓。6个月、1年后分别复查并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盖髓术后的临床症状、牙髓活力、X线摄片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查,两组盖髓作用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盖髓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芩苷用于直接盖髓的作用优于氢氧化钙(P〈0.05)。结论:黄芩苷可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临床急性深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急性深龋 盖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电针对功能矫治大鼠咀嚼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灵芝 王强 +1 位作者 王豫蓉 文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研究穴位电针对大鼠下颌前伸后咀嚼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n=5):空白对照3、7、14、21 d组,条件对照3、7、14、21 d组和实验3、7、14、21 d组。采... 目的:研究穴位电针对大鼠下颌前伸后咀嚼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n=5):空白对照3、7、14、21 d组,条件对照3、7、14、21 d组和实验3、7、14、21 d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二腹肌前腹中MMP-9表达的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条件对照组在7、14 d时MMP-9表达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在3、7、14 d时MMP-9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条件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3、7 d时MMP-9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14 d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21 d MMP-9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穴位电针可早期上调大鼠下颌前伸咀嚼肌中MMP-9的表达,促进大鼠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电针 下颌前伸 咀嚼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后白垩斑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手段寻找潜在的白垩斑危险因素和随访白垩斑的自然转归。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后患白垩斑的患者23例为白垩斑组,正畸治疗后无白垩斑的患者24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正畸治疗周期、刷牙频率、口腔卫生水...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手段寻找潜在的白垩斑危险因素和随访白垩斑的自然转归。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后患白垩斑的患者23例为白垩斑组,正畸治疗后无白垩斑的患者24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正畸治疗周期、刷牙频率、口腔卫生水平、治疗前龋、失、补(DMF)指数。Image J软件测量白垩斑组患者的白垩斑面积,同时随访观察其1年后白垩斑的面积变化。结果白垩斑组患者的刷牙频率和口腔卫生水平较对照组低,而正畸治疗周期较对照组长。在年龄、性别和治疗前DMF指数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患者白垩斑有所缓解,面积减少8%。结论正畸白垩斑的形成与患者口腔卫生差和治疗周期长有一定相关性,其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愈合,需要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白垩斑 口腔卫生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