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德宏州一次低空急流下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1
作者
何舒璇
龚婉
+2 位作者
毛敏谕
于艳
文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280-282,共3页
2023年6月21—24日德宏州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该过程以晨雨为主,午后转晴,短时强降水特征明显,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最强降雨时段为6月23日和24日凌晨至上午。利用地面观测资料、EC预报和ERA 5再分析资料,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
2023年6月21—24日德宏州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该过程以晨雨为主,午后转晴,短时强降水特征明显,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最强降雨时段为6月23日和24日凌晨至上午。利用地面观测资料、EC预报和ERA 5再分析资料,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前期受到850 hPa低空急流配合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后期23日和24日500 hPa有冷式切变南移,24日700 hPa西部增加一个低涡共同影响。在此过程中,低空急流维持,在此期间伴随急流风速变化,高空又增加低值系统强迫。仅受滇缅间850 hPa低空急流影响时,德宏州强降雨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叠加冷式切变造成全州性强降雨,再叠加700 hPa低涡系统导致西部出现较强的短时强降水。受EC形势场系统预报偏差和模式偏差的影响,24日预报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冷式切变
低空急流
预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州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俊华
闫信会
+1 位作者
唐李军
罗有卫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3期54-56,共3页
德宏州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对小麦生产有着积极和不利影响。充分分析和掌握德宏州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针对性地提出了良种良法配套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对...
德宏州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对小麦生产有着积极和不利影响。充分分析和掌握德宏州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针对性地提出了良种良法配套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对德宏州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气候
小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德宏州雪茄烟种植气候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丹华
李慧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206-210,226,共6页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州适宜种植雪茄烟的气象指标,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雪茄烟的单因子的气候要素进行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从气温条件上来看,建议到1月末2月初开始种植,最适的区域有芒市南部、瑞丽南部,次适宜区域为芒市中部以及陇川南部和盈江海拔较低的坝区一带。从降水条件上来看,1-4月气温上适宜种植雪茄烟的区域降水都有所不足,需人工加强灌溉,到5月份后德宏州雨季开始,降水大幅增多,均已超过雪茄烟成熟的需水量,会导致雪茄烟叶返青,影响品质,因此建议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雪茄烟的采收工作。从相对湿度上来看,3-4月份相对湿度稍低,但一般来说田间相对湿度会比气象观测台站数据偏高,总体来说还是满足雪茄烟的生长条件。从日照上来看,德宏州1-6月日照都比较充足,而雪茄烟在多云寡照的条件下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对雪茄烟进行遮阴处理,以追求更高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雪茄烟
气候要素
区划
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3年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过程诊断分析
4
作者
于艳
何舒璇
+2 位作者
韩猛
龚婉
杨柯嫒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28-130,134,共4页
2023年8月7日08:00—8日08:00(时间全部采用北京时间),受西南气流和低压倒槽影响,德宏州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其中芒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主要应用实况资料、数值预报资料、多源观测资料对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复...
2023年8月7日08:00—8日08:00(时间全部采用北京时间),受西南气流和低压倒槽影响,德宏州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其中芒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主要应用实况资料、数值预报资料、多源观测资料对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分析。总结得出:(1)此次强降雨过程局地性突出,持续时间较长,过程累积雨量大,以稳定性降水为主;(2)强降雨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低压倒槽西移、700 hPa切变线稳定维持、850 hPa上西南气流加强并维持,为芒市强降水产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和水汽输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西南气流
低压倒槽
预报偏差
雷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可
番聪聪
+2 位作者
杨诗妤
毛敏谕
何舒璇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通过分析和探讨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此次强对流天气受700 hPa滇缅高压与副高间辐合切变和东风波叠加影响,发生于弱的垂直风切变和环境风场背景下;大气热力不稳定特征显著,能量条件好,有利于...
通过分析和探讨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此次强对流天气受700 hPa滇缅高压与副高间辐合切变和东风波叠加影响,发生于弱的垂直风切变和环境风场背景下;大气热力不稳定特征显著,能量条件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影响芒市的对流云团在初生阶段就呈现出典型的脉冲风暴特征,此次强降水过程给芒市的农作物生长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脉冲风暴
弱垂直风切变
雷达回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宏低温冷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
4
6
作者
寸灿琼
杨文勇
+1 位作者
李娟
段丽华
《云南农业》
2006年第8期28-28,共1页
利用1960~2005年常规气象资料及德宏州历年灾情报告,对德宏州低温灾害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德宏的低温灾害主要是冬季的平流辐射型低温冷害,其中陇川县最为严重;其次是夏季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梁河、盈江和陇川县。笔者对这些冷害提出了...
利用1960~2005年常规气象资料及德宏州历年灾情报告,对德宏州低温灾害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德宏的低温灾害主要是冬季的平流辐射型低温冷害,其中陇川县最为严重;其次是夏季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梁河、盈江和陇川县。笔者对这些冷害提出了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平流辐射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南半岛春季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7
作者
何舒璇
樊雯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9-1051,共13页
中南半岛国家春季存在大量的生物质燃烧活动,生成的气溶胶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大气辐射收支,探究其对大气加热率的影响可为研究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依据。基于MERRA-2再分析数据中逐时的气溶胶和晴空下的辐射通量等资料...
中南半岛国家春季存在大量的生物质燃烧活动,生成的气溶胶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大气辐射收支,探究其对大气加热率的影响可为研究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依据。基于MERRA-2再分析数据中逐时的气溶胶和晴空下的辐射通量等资料,首先分析其时空特征,其次利用EOF、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讨论中南半岛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地表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ADRF)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短波加热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3-4月生物质燃烧季节,中南半岛与云南省均存在AOD极大值,它们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老挝和越南北部地区AOD中心值超过1,受其影响云南省的AOD由北向南逐渐增强。(2)3-4月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AOD与总AOD的高值中心一致,说明该区域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老挝北部存在高达28 kg·m^(-1)·d^(-1)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水平通量散度,能将气溶胶向东北方向输送至中国。(3)地表ADRF与AOD时空分布存在较高的一致性,3-4月老挝和越南的北部地区同样存在地表ADRF高值中心,其值可达-36 W·m^(-2)。EOF第一模态中,印度东北角与我国西藏东南部交界处、老挝、越南和泰国地区均为正位相区域,主要在3-4月出现极大值,2017-2018年间极值减弱,2019年再次增大。云南省地表ADRF时间变化趋势与中南半岛变化一致。(4)地表负ADRF和大气短波加热率的统计关系为:地表的净辐射通量减少越多,低层大气吸收短波辐射造成的加热越大,表明大气内气溶胶截留的短波辐射通量越多,该现象在700 hPa上最为明显,尤其是3-4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半岛
生物质燃烧气溶胶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大气短波加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境外生物质燃烧对滇西地区春季大气细颗粒物含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慧芹
罗蒙
+5 位作者
范丹华
杨锦超
龚婉
刀昱威
赵新建
段吉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54,共11页
利用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地面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MODIS卫星热源点数据,结合TrajStat模式和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滇西地区大气污染传输特征及境外生物质燃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其...
利用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地面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MODIS卫星热源点数据,结合TrajStat模式和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滇西地区大气污染传输特征及境外生物质燃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其中,春季最差,此时各类污染物浓度均最高,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MODIS卫星热源点监测显示,春季境外热源点密度增多,在偏西气流引导下影响滇西地区,且春季污染时段内偏西气流轨迹占比最高,超过80%,经印度北部、孟加拉国、缅甸中北部的中长距离偏西输送轨迹携带的PM2.5浓度最高;使用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CWT)方法分析发现,春季污染时段内主要贡献源区集中在德宏以西的缅甸中北部、印度东北部以及孟加拉国东部地区,浓度贡献水平为70~120μg/m^(3),权重潜在源贡献因子(Weighted PSCF,WPSCF)和加权浓度权重轨迹(Weighted CWT,WCWT)高值区与热源点密集区基本吻合或位于其下风风向;运用WRF-Chem模式对滇西地区一次污染过程的地面PM2.5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是滇西地区大气PM2.5的最主要来源,在模拟的污染时段贡献占比约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潜在源区
主要贡献源区
卫星热源点
生物质燃烧
WRF-Che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
被引量:
50
9
作者
段旭
陶云
+2 位作者
寸灿琼
郭世昌
吕林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4-641,共8页
利用1945—2006年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下称孟湾TC)生成个数年平均约为8.12个,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3月最少,之后开始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与孟湾TC不同,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下称孟...
利用1945—2006年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下称孟湾TC)生成个数年平均约为8.12个,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3月最少,之后开始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与孟湾TC不同,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下称孟湾TS)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为5月和9~10月。从孟湾TS的强度上看,达到H4标准的超级强风暴1971—1986年仅出现1次,而1987—2006年则出现了8次。孟湾TS生成位置、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4~5月和10~11月为峰值。孟湾TS的生成位置10~11月峰值大于4~5月,而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则是4~5月峰值大于10~11月。孟湾TC登陆方向大部分为西北或偏西路径,占56.7%。孟湾TS登陆方向与TC有一些不同,主要差异是西北路径和未登陆次数减少,偏西和东北路径增加。由于4~5月是孟湾TS东北路径登陆的一个峰值,因此,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关系密切,对云南初夏降水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风暴
时空分布
统计特征
风暴登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
26
10
作者
鲁亚斌
张腾飞
+4 位作者
徐八林
杨明
周国莲
索渺清
寸灿琼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6,258,共7页
应用MICAPS资料,通过天气诊断分析,结合FY-2卫星云图及德宏CINRAD-CC雷达体扫资料,分析了发生在2004年5月18日滇西地区的大暴雨过程。发现本次大暴雨过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初夏孟加拉湾风暴及南下冷锋切变;大暴雨发生在高能高湿的...
应用MICAPS资料,通过天气诊断分析,结合FY-2卫星云图及德宏CINRAD-CC雷达体扫资料,分析了发生在2004年5月18日滇西地区的大暴雨过程。发现本次大暴雨过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初夏孟加拉湾风暴及南下冷锋切变;大暴雨发生在高能高湿的水汽辐合中心、700hPa螺旋度正值区及湿Q矢量散度大值辐合区内;卫星云图上,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大暴雨区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为絮状混合型降水回波,强度在30~44dBz之间,频繁出现的逆风区、低空急流、中尺度辐合线等中小尺度系统是造成本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诊断分析
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纬高原中-γ尺度微单体暴雨个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徐八林
刘黎平
+2 位作者
王改利
杨宇
罗宇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785,共8页
利用德宏高密度雨量站网资料,筛选出2005年半年间的22次"单点暴雨"个例,以7月的3次相对独立中-γ尺度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为分析对象,通过观测发现,其特点在于:短时性,在降水开始的前1 h内雨量就达到暴雨量级,仅持续降水约1 h...
利用德宏高密度雨量站网资料,筛选出2005年半年间的22次"单点暴雨"个例,以7月的3次相对独立中-γ尺度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为分析对象,通过观测发现,其特点在于:短时性,在降水开始的前1 h内雨量就达到暴雨量级,仅持续降水约1 h;单点性,暴雨只发生在一个雨量点,周围雨量点降水量不大甚至没有。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该系统的特点及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证实形成强降水系统尺度为中-γ尺度;强回波演变过程中对流发展旺盛;径向速度场存在强辐合、辐散特征。共分析的4次中-γ尺度系统在强度回波中都发现两个单体合并现象,单体的合并伴随强降水。统计这类暴雨个例存在两个单体合并过程的占到较大比例,单体合并可能是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
中-γ尺度
单点暴雨
高密度雨量站
单体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暴雨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
23
12
作者
李慧芹
李江南
+3 位作者
于艳
杨锦超
宋云涛
冯业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TRMM-3B42降水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综合对2013年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海燕"的暴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1)台风内的中尺度云团是造成海南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地形抬升作用和弱冷空气的...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TRMM-3B42降水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综合对2013年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海燕"的暴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1)台风内的中尺度云团是造成海南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地形抬升作用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加剧了海南大暴雨的强度,暴雨中心落在五指山迎风坡;(2)偏南气流和东南气流的辐合及低空急流的存在是触发和维持大暴雨的有利条件;(3)暴雨产生在θ_e面陡峭密集区,陡立密集导致了倾斜涡度发展。MPV1和MPV2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4)850 hPa垂直螺旋度正值区对未来6 h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海南
湿位涡
垂直螺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潞西市气候条件对茶油树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李进
杨文勇
段永康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4-16,共3页
1998年潞西市开始引种茶油树 ,通过对茶油树生长期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论证潞西市气候条件对茶油树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茶油树
光
温
水
气候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德宏州一次低空急流下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1
作者
何舒璇
龚婉
毛敏谕
于艳
文艳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盈江县
气象
局
陇川县
气象
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280-282,共3页
基金
云南省基层台站气象科技创新与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TIAP)“德宏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与发生机理研究”(STIAP202244)
“基于雷达资料发德宏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指标研究”(STIAP202339)。
文摘
2023年6月21—24日德宏州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该过程以晨雨为主,午后转晴,短时强降水特征明显,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最强降雨时段为6月23日和24日凌晨至上午。利用地面观测资料、EC预报和ERA 5再分析资料,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前期受到850 hPa低空急流配合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后期23日和24日500 hPa有冷式切变南移,24日700 hPa西部增加一个低涡共同影响。在此过程中,低空急流维持,在此期间伴随急流风速变化,高空又增加低值系统强迫。仅受滇缅间850 hPa低空急流影响时,德宏州强降雨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叠加冷式切变造成全州性强降雨,再叠加700 hPa低涡系统导致西部出现较强的短时强降水。受EC形势场系统预报偏差和模式偏差的影响,24日预报偏差较大。
关键词
暴雨
冷式切变
低空急流
预报偏差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州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俊华
闫信会
唐李军
罗有卫
机构
德宏州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S3期54-56,共3页
文摘
德宏州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对小麦生产有着积极和不利影响。充分分析和掌握德宏州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针对性地提出了良种良法配套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对德宏州小麦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德宏
气候
小麦
措施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德宏州雪茄烟种植气候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范丹华
李慧芹
机构
云南省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8期206-210,226,共6页
文摘
参照国际优质雪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对德宏州5个地面气象站1981-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月日照时数数据以及110个区域气象站2010-2018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气候资源推算和分析,筛选出德宏州适宜种植雪茄烟的气象指标,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雪茄烟的单因子的气候要素进行分区及评价。结果表明,从气温条件上来看,建议到1月末2月初开始种植,最适的区域有芒市南部、瑞丽南部,次适宜区域为芒市中部以及陇川南部和盈江海拔较低的坝区一带。从降水条件上来看,1-4月气温上适宜种植雪茄烟的区域降水都有所不足,需人工加强灌溉,到5月份后德宏州雨季开始,降水大幅增多,均已超过雪茄烟成熟的需水量,会导致雪茄烟叶返青,影响品质,因此建议在5月中旬之前完成雪茄烟的采收工作。从相对湿度上来看,3-4月份相对湿度稍低,但一般来说田间相对湿度会比气象观测台站数据偏高,总体来说还是满足雪茄烟的生长条件。从日照上来看,德宏州1-6月日照都比较充足,而雪茄烟在多云寡照的条件下品质更好,因此建议对雪茄烟进行遮阴处理,以追求更高的烟叶品质。
关键词
GIS
雪茄烟
气候要素
区划
适宜性
Keywords
GIS
Cigar
Climatic element
Zoning
Suitability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3年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过程诊断分析
4
作者
于艳
何舒璇
韩猛
龚婉
杨柯嫒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28-130,134,共4页
基金
云南省气象局基层台站气象科技创新与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德宏暴雨的时空特征分析与发生机理研究”(STIAP202244)。
文摘
2023年8月7日08:00—8日08:00(时间全部采用北京时间),受西南气流和低压倒槽影响,德宏州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其中芒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主要应用实况资料、数值预报资料、多源观测资料对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分析。总结得出:(1)此次强降雨过程局地性突出,持续时间较长,过程累积雨量大,以稳定性降水为主;(2)强降雨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低压倒槽西移、700 hPa切变线稳定维持、850 hPa上西南气流加强并维持,为芒市强降水产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和水汽输送条件。
关键词
强降雨
西南气流
低压倒槽
预报偏差
雷暴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可
番聪聪
杨诗妤
毛敏谕
何舒璇
机构
云南省
气象
台
云南省气候中心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100-102,共3页
基金
云南省气象局第四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气象数据集研制”(2022QN01)。
文摘
通过分析和探讨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此次强对流天气受700 hPa滇缅高压与副高间辐合切变和东风波叠加影响,发生于弱的垂直风切变和环境风场背景下;大气热力不稳定特征显著,能量条件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雷达回波显示影响芒市的对流云团在初生阶段就呈现出典型的脉冲风暴特征,此次强降水过程给芒市的农作物生长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脉冲风暴
弱垂直风切变
雷达回波特征
分类号
P458.1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低温冷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
4
6
作者
寸灿琼
杨文勇
李娟
段丽华
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云南农业》
2006年第8期28-28,共1页
文摘
利用1960~2005年常规气象资料及德宏州历年灾情报告,对德宏州低温灾害特征进行分析,表明德宏的低温灾害主要是冬季的平流辐射型低温冷害,其中陇川县最为严重;其次是夏季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梁河、盈江和陇川县。笔者对这些冷害提出了防御对策。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平流辐射
影响
对策
分类号
S426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南半岛春季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7
作者
何舒璇
樊雯璇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9-1051,共13页
基金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2018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5001)。
文摘
中南半岛国家春季存在大量的生物质燃烧活动,生成的气溶胶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大气辐射收支,探究其对大气加热率的影响可为研究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依据。基于MERRA-2再分析数据中逐时的气溶胶和晴空下的辐射通量等资料,首先分析其时空特征,其次利用EOF、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讨论中南半岛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地表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ADRF)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大气短波加热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3-4月生物质燃烧季节,中南半岛与云南省均存在AOD极大值,它们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老挝和越南北部地区AOD中心值超过1,受其影响云南省的AOD由北向南逐渐增强。(2)3-4月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AOD与总AOD的高值中心一致,说明该区域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老挝北部存在高达28 kg·m^(-1)·d^(-1)的生物质燃烧气溶胶的水平通量散度,能将气溶胶向东北方向输送至中国。(3)地表ADRF与AOD时空分布存在较高的一致性,3-4月老挝和越南的北部地区同样存在地表ADRF高值中心,其值可达-36 W·m^(-2)。EOF第一模态中,印度东北角与我国西藏东南部交界处、老挝、越南和泰国地区均为正位相区域,主要在3-4月出现极大值,2017-2018年间极值减弱,2019年再次增大。云南省地表ADRF时间变化趋势与中南半岛变化一致。(4)地表负ADRF和大气短波加热率的统计关系为:地表的净辐射通量减少越多,低层大气吸收短波辐射造成的加热越大,表明大气内气溶胶截留的短波辐射通量越多,该现象在700 hPa上最为明显,尤其是3-4月。
关键词
中南半岛
生物质燃烧气溶胶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大气短波加热率
Keywords
Indo-China Peninsula
biomass burning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
atmospheric shortwave heating rate
分类号
P4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境外生物质燃烧对滇西地区春季大气细颗粒物含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李慧芹
罗蒙
范丹华
杨锦超
龚婉
刀昱威
赵新建
段吉娜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云南省气候中心
德宏州
生态环境
局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54,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气象局2022年度自筹项目YZ202225
云南省气象局基层台站气象科技创新与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TIAP202243、STIAP202246
+2 种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2201AU070196
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CMA2023QN16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青索计划—气候气象海洋领域专项基金。
文摘
利用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地面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MODIS卫星热源点数据,结合TrajStat模式和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对滇西地区大气污染传输特征及境外生物质燃烧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冬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其中,春季最差,此时各类污染物浓度均最高,首要污染物以细颗粒物(PM2.5)为主,MODIS卫星热源点监测显示,春季境外热源点密度增多,在偏西气流引导下影响滇西地区,且春季污染时段内偏西气流轨迹占比最高,超过80%,经印度北部、孟加拉国、缅甸中北部的中长距离偏西输送轨迹携带的PM2.5浓度最高;使用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CWT)方法分析发现,春季污染时段内主要贡献源区集中在德宏以西的缅甸中北部、印度东北部以及孟加拉国东部地区,浓度贡献水平为70~120μg/m^(3),权重潜在源贡献因子(Weighted PSCF,WPSCF)和加权浓度权重轨迹(Weighted CWT,WCWT)高值区与热源点密集区基本吻合或位于其下风风向;运用WRF-Chem模式对滇西地区一次污染过程的地面PM2.5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是滇西地区大气PM2.5的最主要来源,在模拟的污染时段贡献占比约71%。
关键词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潜在源区
主要贡献源区
卫星热源点
生物质燃烧
WRF-Chem模型
Keywords
Backward trajectory clustering analysis
Potential source area
Main contribution source area
Satellite heat source point
Biomass combustion
WRF-Chem model
分类号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
被引量:
50
9
作者
段旭
陶云
寸灿琼
郭世昌
吕林宜
机构
云南省
气象
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
德宏州气象局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4-641,共8页
基金
上海台风研究基金项目(2008ST03)
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计划项目(2006SG25)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1945—2006年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下称孟湾TC)生成个数年平均约为8.12个,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3月最少,之后开始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与孟湾TC不同,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下称孟湾TS)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为5月和9~10月。从孟湾TS的强度上看,达到H4标准的超级强风暴1971—1986年仅出现1次,而1987—2006年则出现了8次。孟湾TS生成位置、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4~5月和10~11月为峰值。孟湾TS的生成位置10~11月峰值大于4~5月,而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则是4~5月峰值大于10~11月。孟湾TC登陆方向大部分为西北或偏西路径,占56.7%。孟湾TS登陆方向与TC有一些不同,主要差异是西北路径和未登陆次数减少,偏西和东北路径增加。由于4~5月是孟湾TS东北路径登陆的一个峰值,因此,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关系密切,对云南初夏降水影响很大。
关键词
孟加拉湾风暴
时空分布
统计特征
风暴登陆
Keywords
The storm over the Bay of Bengal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Statistically characteristic
TC or TS landfalling
分类号
P457.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
26
10
作者
鲁亚斌
张腾飞
徐八林
杨明
周国莲
索渺清
寸灿琼
机构
云南省
气象
台
云南省
气象
装备中心
思茅市
气象
局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6,258,共7页
基金
云南省"十五"攻关项目2001NG43资助。
文摘
应用MICAPS资料,通过天气诊断分析,结合FY-2卫星云图及德宏CINRAD-CC雷达体扫资料,分析了发生在2004年5月18日滇西地区的大暴雨过程。发现本次大暴雨过程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初夏孟加拉湾风暴及南下冷锋切变;大暴雨发生在高能高湿的水汽辐合中心、700hPa螺旋度正值区及湿Q矢量散度大值辐合区内;卫星云图上,多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大暴雨区发展;多普勒雷达回波为絮状混合型降水回波,强度在30~44dBz之间,频繁出现的逆风区、低空急流、中尺度辐合线等中小尺度系统是造成本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关键词
大暴雨
诊断分析
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特征
Keywords
heavy rain
diagnostic analysis
satellite image
feature of Doppler radar echo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纬高原中-γ尺度微单体暴雨个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徐八林
刘黎平
王改利
杨宇
罗宇清
机构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785,共8页
基金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8LASW-B0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研业务项目(2007Y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5006)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德宏高密度雨量站网资料,筛选出2005年半年间的22次"单点暴雨"个例,以7月的3次相对独立中-γ尺度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为分析对象,通过观测发现,其特点在于:短时性,在降水开始的前1 h内雨量就达到暴雨量级,仅持续降水约1 h;单点性,暴雨只发生在一个雨量点,周围雨量点降水量不大甚至没有。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对该系统的特点及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证实形成强降水系统尺度为中-γ尺度;强回波演变过程中对流发展旺盛;径向速度场存在强辐合、辐散特征。共分析的4次中-γ尺度系统在强度回波中都发现两个单体合并现象,单体的合并伴随强降水。统计这类暴雨个例存在两个单体合并过程的占到较大比例,单体合并可能是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关键词
低纬高原
中-γ尺度
单点暴雨
高密度雨量站
单体合并
Keywords
Low-Latitude Plateau
Meso-γ-scale
Single point rainstorm
High-density rainfallstation
Cell combining
分类号
P458.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暴雨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
23
12
作者
李慧芹
李江南
于艳
杨锦超
宋云涛
冯业荣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
气象
局
广州热带海洋
气象
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270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CB953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5060)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TRMM-3B42降水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综合对2013年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海燕"的暴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发现:(1)台风内的中尺度云团是造成海南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地形抬升作用和弱冷空气的入侵加剧了海南大暴雨的强度,暴雨中心落在五指山迎风坡;(2)偏南气流和东南气流的辐合及低空急流的存在是触发和维持大暴雨的有利条件;(3)暴雨产生在θ_e面陡峭密集区,陡立密集导致了倾斜涡度发展。MPV1和MPV2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4)850 hPa垂直螺旋度正值区对未来6 h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暴雨
海南
湿位涡
垂直螺旋度
Keywords
rainstorm
Hainan
moisture potential vorticity
vertical helicity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潞西市气候条件对茶油树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李进
杨文勇
段永康
机构
德宏州气象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4-16,共3页
文摘
1998年潞西市开始引种茶油树 ,通过对茶油树生长期的光、温、水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论证潞西市气候条件对茶油树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
茶油树
光
温
水
气候条件
生长
分类号
S16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德宏州一次低空急流下暴雨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何舒璇
龚婉
毛敏谕
于艳
文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德宏州气候条件与小麦生产
杨俊华
闫信会
唐李军
罗有卫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GIS德宏州雪茄烟种植气候分析
范丹华
李慧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23年芒市一次局地强降雨过程诊断分析
于艳
何舒璇
韩猛
龚婉
杨柯嫒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芒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特征及对农作物影响分析
周可
番聪聪
杨诗妤
毛敏谕
何舒璇
《农业灾害研究》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德宏低温冷害特征及防御对策
寸灿琼
杨文勇
李娟
段丽华
《云南农业》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南半岛春季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何舒璇
樊雯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境外生物质燃烧对滇西地区春季大气细颗粒物含量的影响分析
李慧芹
罗蒙
范丹华
杨锦超
龚婉
刀昱威
赵新建
段吉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
段旭
陶云
寸灿琼
郭世昌
吕林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一次孟加拉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鲁亚斌
张腾飞
徐八林
杨明
周国莲
索渺清
寸灿琼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低纬高原中-γ尺度微单体暴雨个例的观测分析
徐八林
刘黎平
王改利
杨宇
罗宇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一次海南秋季台风暴雨的特征和成因分析
李慧芹
李江南
于艳
杨锦超
宋云涛
冯业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潞西市气候条件对茶油树生长的影响
李进
杨文勇
段永康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