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
1
作者 向雯 杨婷 闫慧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65-66,共2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决策支持与信息发布系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性与效率。这不仅可以对气象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报,而且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农业气象生态服务模式,通过建设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决策支持与信息发布系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性与效率。这不仅可以对气象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报,而且可以为农户及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供准确决策支持,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并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 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 a青海高原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伊俊兰 张仙 +2 位作者 祁栋林 徐炜 辛萍萍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36-1746,共11页
为明确青海高原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61—2020年青海省42个地面气象站资料,运用PWV与地面水汽压的经验关系式... 为明确青海高原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为区域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应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61—2020年青海省42个地面气象站资料,运用PWV与地面水汽压的经验关系式,计算分析青海高原PWV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近60 a青海高原PWV以1.0 mm·(10a)^(-1)的速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夏季达到最大值,月际变化呈单峰型。(2)空间分布上,PWV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增加,高值区分布在东部农业区,低值区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季的最大值均在东部农业区,最低值出现在冬季。(3)青海高原年均PWV存在明显的突变和周期变化,突变发生在1997年,6~10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变化较强。(4)未来,青海高原PWV保持当前继续上升趋势的概率比较大,Hurst指数大于0.8,说明未来一段时间PWV仍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5)青海高原PWV与降水量和气温相关性较高,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青海高原全年可利用降水量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V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HURST指数 青海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种植适宜期的研究
3
作者 乌云珠拉 沈菊 +2 位作者 刘存花 吉秀娟 樊万珍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8期140-142,共3页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确定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状态与促进其产量提高,已成为牧草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柴达木盆地作为研究区,了解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及营养成分,选定播种期,并分别从气...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确定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状态与促进其产量提高,已成为牧草种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柴达木盆地作为研究区,了解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及营养成分,选定播种期,并分别从气温、降水及光照等方面,探讨了气象条件对紫花苜蓿生育期天数与营养成分形成的具体影响。同时,基于播种期的选定、产量提升建议、田间管理策略,以及病虫害防治原则等方面,对紫花苜蓿高质高产种植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有关农业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紫花苜蓿 生长发育 产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季节性冻土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4
作者 王燕 白吉萍 +1 位作者 袁世龙 田潮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利用1987—2019年柴达木盆地7个气象站数据资料,对各站冻土深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柴达木盆地冻土深度以7.732 cm/10年的速率呈减少趋势;各月最大冻土深度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3月以8.817 cm/10年的速率减少最快,10月以2... 利用1987—2019年柴达木盆地7个气象站数据资料,对各站冻土深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柴达木盆地冻土深度以7.732 cm/10年的速率呈减少趋势;各月最大冻土深度均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3月以8.817 cm/10年的速率减少最快,10月以2.087 cm/10年的速率减少最慢;冻土初日呈现逐年推迟趋势,冻土终日呈现逐年提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冻土深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