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
作者 王娟 孟莹 +1 位作者 许有瑞 张红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00-2009,共10页
雷公藤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炎等活性。通过对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研究综述,分析其化学成分特有性、药效、药性及成... 雷公藤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中含有萜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炎等活性。通过对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研究综述,分析其化学成分特有性、药效、药性及成分可测性等,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表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新碱可作为雷公藤的主要Q-Marker,以期为雷公藤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质量分析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吸取细胞学对涎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利 朱立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对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178例涎腺上皮性肿瘤FNAC的形态学特点、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78例涎腺肿瘤组织病...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对涎腺上皮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178例涎腺上皮性肿瘤FNAC的形态学特点、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78例涎腺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肿瘤148例,恶性肿瘤30例,FNAC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7.9%(145/14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3.3%(25/30),总诊断准确率为95.5%(170/178)。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的诊断易出现假阴性,而多形性腺瘤可出现假阳性。结论 FNAC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涎腺肿瘤检查方法,但少数肿瘤在细胞形态学上存在一定的重叠,鉴别诊断较困难,需通过免疫组化或快速冷冻切片加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细胞学 细针吸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孙跃峰 邓志杰 +3 位作者 叶陆恒 李星莲 刘苏 朱珊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oblique subcostal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OSTAPB)对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拟接受胃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oblique subcostal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OSTAPB)对接受上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拟接受胃部手术的患者共计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单纯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B组)。比较术前当晚的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Asymptomatic Sleep Disturbance Scale,AIS)和焦虑程度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术后当晚及次日的AIS评分,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3 d PCA按压累计次数,术后2、6、12、24、48 h的NRS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以及术后当晚及术后第2天的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quirements-15,QoR-15)。结果术前两组的焦虑程度以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A组瑞芬太尼的使用量与B组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活动时NRS评分在48 h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静息状态下自24 h后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术后12 h后的PCA按压次数也明显小于A组(P<0.05);最后B组术后两晚的恢复质量(QoR-15评分)和睡眠质量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不仅可以实现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也可以实现术后当晚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改善和术后恢复质量的提升,进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 上腹部手术 术后睡眠障碍 围手术期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素-1、分泌型磷蛋白1、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状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徐西凤 王侠 +1 位作者 吴健亮 程金龙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21-2527,共7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切除子宫的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1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在E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组织指标与EC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肌层浸润≥1/2的EC患者omentin-1阴性比例低于Omentin-1阳性(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EC患者SPP1阳性、MMR缺失占比更高(P<0.05)。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omentin-1蛋白阳性与MMR蛋白缺失、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MMR蛋白缺失与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更高,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omentin-1阴性、SPP1阳性、MMR缺失为E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由生存曲线可知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EC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进展,免疫组化检测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存在异常,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与EC预后不良有关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网膜素-1 分泌型磷蛋白1 错配修复系统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甲状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燕妮 赵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2-46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于甲状腺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sis tumor,SFT)非常罕见,探讨甲状腺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于甲状腺的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背景与目的:原发于甲状腺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sis tumor,SFT)非常罕见,探讨甲状腺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于甲状腺的SFT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相关英文文献。结果:患者男性,37岁,甲状腺右叶一边界清晰的肿物,直径3.2 cm。光镜下肿瘤由排列较密集的梭形细胞构成,无固定生长模式,少量胶原沉积,较多分支状血管形成。免疫表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核弥漫强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CD34、CD99阳性,Bcl-2弱阳性。本例患者随访15个月,一般情况良好。英文文献报道中共25例患者有随访信息,随访时间5~160个月,仅1例恶性病例5个月后复发且有远处转移。结论:发生在甲状腺的SFT很罕见,通过特征性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肿瘤多以良性为主,预后良好,恶性少见,易复发转移。确切的生物学行为需要长期随访,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甲状腺 免疫组织化学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辉 张庆桥 +4 位作者 袁磊 曹生亚 孟亚会 王剑宇 耿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例,其中D-TACE 20例,c-TACE 2... 目的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40例,其中D-TACE 20例,c-TACE 20例。对比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5 d和1个月的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蛋白(LN)、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指标。结果D-TACE组与c-TACE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全部患者栓塞后造影均示肿瘤染色完全消失。术后5 d,两组患者HA、LN、PⅢNP、CⅣ均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CⅣ值高于D-TACE组(P<0.05)。术后1个月,D-TACE组HA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较术前升高(P<0.05);c-TACE组HA、LN值高于D-TACE组(P<0.05)。术后5 d,D-TACE组AST、P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下降(P<0.05);c-TACE组ALT、AST、TBil、P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下降(P<0.05);c-TACE组ALT、AST高于D-TACE组,Alb低于D-TACE组(P<0.05)。结论CalliSpheres D-TACE与c-TACE术后均会加重肝纤维化并引起肝功能损伤,Calli Spheres D-TACE对于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均较c-TACE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颖 刘学 +1 位作者 王菊菊 李加加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目的 观察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徐州新健康医院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巨刺组... 目的 观察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徐州新健康医院9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巨刺组患者采取推拿康复治疗结合巨刺法治疗,各组数据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变化、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oke scale, NIHSS)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变化、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变化、Barthel指数变化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巨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巨刺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偏瘫、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头痛眩晕等)积分、NIHSS与GCS量表评分、简氏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g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SF-36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刺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疗效提升,恢复较好,且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巨刺 推拿康复 中医证候 BARTHEL指数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后腹腔镜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涛 朱珊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后腹腔镜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5~75岁,体重50~81kg,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D组10min内静脉泵入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后腹腔镜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5~75岁,体重50~81kg,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D组10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续以0.5μg·kg^-1·h^-1泵入,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0.04mg/kg、丙泊酚1.0~2.0m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及舒芬太尼0.5μg/kg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患者术中连续监测BP、HR、ECG、SpO2,记录开始诱导泵入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开始气腹时(T2)、拔出气管导管后即刻(T3)和拔管5min后(T4)的MAP和HR,并于各时点抽取非静脉输液侧肘静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0~T3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比较,T1~T3时D组的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T4时D组的A-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麻中加入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后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巴氯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朱珊珊 谭珊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3-1447,共5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ba-clofen,Bac)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脊髓GABA转运体-1的影响。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在行为学实验部分,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NS组、Bac1组、Bac2组、Bac3组(n=8),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0.3、1.0μg巴氯酚10μl,并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1、2、4、8、12、24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以及运动功能。在第2部分,将大鼠分为NS组与Bac组,鞘内分别给予0.3μg巴氯酚或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4、8 h取大鼠脊髓腰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节段GAT-1免疫阳性神经元(n=6);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30 min、1、2、4、8、12和24 h取大鼠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节段GAT-1蛋白含量(n=4)。结果鞘内注射巴氯酚后0.5~2 h,Bac1组、Bac2组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均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鞘内给药后4 h,Bac2与Bac3组大鼠MWT和TWL仍较NS组明显升高(P<0.01,P<0.05),给药后8 h,Bac3组MWT与TWL仍高于NS组(P<0.05)。与NS组和给药前比较,鞘内注射0.3μg巴氯酚后0.5~4h,大鼠脊髓节段的GAT-1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大鼠脊髓背角浅层GAT-1免疫阳性染色灰度值亦明显降低(P<0.01,P<0.05),至给药后8 h,GAT-1的表达逐渐增多,与NS组和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酚可减轻坐骨神经结扎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GAT-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 Γ-氨基丁酸转运体 巴氯酚 鞘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纳米金探针对宫颈癌细胞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散射成像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娜 秦颂兵 +3 位作者 张兵波 张旭光 周菊英 涂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纳米金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叶酸修饰,制得具有靶向性的纳米金探针.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靶向性纳米金的细胞特异性散射成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纳米金-叶酸的摄取作用强于对纳米... 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纳米金颗粒,再对其表面进行叶酸修饰,制得具有靶向性的纳米金探针.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靶向性纳米金的细胞特异性散射成像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宫颈癌细胞(Hela)对纳米金-叶酸的摄取作用强于对纳米金的摄取,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的差别逐渐减小.表明在适当的时间内纳米金-叶酸探针对宫颈癌细胞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叶酸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散射成像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耿翠红 薛艳梅 +1 位作者 韩连云 谢春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新聘用护士在静脉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提出新护士输血规范化培训的对策。方法对90名新护士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培训与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考核满分100分,其中涉及查对项目的分值为21分。查对完全正确的只有3... 目的分析新聘用护士在静脉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提出新护士输血规范化培训的对策。方法对90名新护士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培训与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考核满分100分,其中涉及查对项目的分值为21分。查对完全正确的只有3人;输血查对错误共失分467分,占总失分的49.89%。查对项目失分率为24.71%,其他项目的失分率仅6.60%。除评估时,新护士输血操作各环节查对错误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三查八对"项目不全、方法不正确。结论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是降低输血风险的关键,必须对新护士进行输血规范化培训,以规范输血查对程序、内容及方法,通过培训和强制性制度降低输血差错,确保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聘用护士 输血查对 操作考核 护士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SPECT/CT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宇峰 何苗 +3 位作者 张居洋 刘海娜 张敬 惠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评价99 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 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99 Tcm-MDP SPEC... 目的评价99 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 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99 Tcm-MDP SPECT/C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210个病灶中,99 Tcm-MDP SPECT/CT正确诊断骨转移灶82个,良性病灶112个,诊断准确率为92.38%(194/210),灵敏度为94.25%(82/87),特异度为91.05%(112/123),阳性预测值为88.17%(82/93),阴性预测值为95.72%(112/117)。99 Tcm-MDP SPECT/CT对脊椎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肋骨病灶(χ2=7.81,P<0.05)。结论利用99 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骨和骨组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海娜 汪秀玲 +2 位作者 李智勇 何苗 王宇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冠状动脉CTA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心肌灌注图像,分析心肌灌注图像结果与临床症状、壁冠状动脉长度、心肌桥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 目的:探讨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冠状动脉CTA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心肌灌注图像,分析心肌灌注图像结果与临床症状、壁冠状动脉长度、心肌桥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形态之间的关系。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壁冠状动脉长度、不同心肌桥厚度及不同壁冠状动脉近远端形态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是否有差异。结果:(1)36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2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26例。(2)壁冠状动脉<10mm者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2例(2/7,28.57%);10~20mm者1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3例(13/17,76.47%);>20mm者1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1例(11/12,91.66%)。(3)心肌桥厚度<1mm者5例,未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2mm者14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0例(10/14,71.42%);>2mm者17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6例(16/17,94.11%)。(4)血管平滑者12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5例(5/12,41.66%);一侧成角组15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13例(13/15,86.66%);两侧成角组9例,出现心肌灌注缺血8例(8/9,88.88%)。结论:(1)仅依靠是否有临床症状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者是否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是不全面的,会遗漏一部分无症状的患者。(2)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心肌桥的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血管形态均会对血流灌注造成影响,灌注结果与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心肌桥的厚度及壁冠状动脉近远端血管形态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心肌灌注显像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湿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文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75%乙醇湿敷预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泵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用75%乙醇湿敷于穿刺点上方3~5cm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 目的探讨75%乙醇湿敷预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泵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用75%乙醇湿敷于穿刺点上方3~5cm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使用75%乙醇湿敷可降低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胺碘酮 静脉炎 预防 乙醇 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美华 张咏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9期2320-2322,共3页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下床活动时间 保守治疗 疗效欠佳 骨质疏松症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99)Tc^m-MDP联合显像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中价值
16
作者 侯先存 周青 +3 位作者 任少阳 李智勇 朱辉 何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0-732,共3页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联合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WBS)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癌患者108例,分别行18F-FDG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 WBS,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均以病理...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联合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WBS)探测肺癌转移及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癌患者108例,分别行18F-FDGhPET/CT颈胸腹部显像和99Tcm-MDP WBS,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均以病理结果或CT、磁共振成像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结果:108例肺癌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转移及复发者74例;18F-FDG hPET/CT检查出转移及复发者60例,灵敏度81.1%,特异性91.2%,准确率为84.3%;18F-FDG 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检查出转移及复发者68例,灵敏度91.9%(P<0.05),特异性为91.2%(P>0.05),准确率为91.7%(P<0.05)。结论:18F-FDGhPET/CT联合99Tcm-MDP WBS探测肺癌患者转移及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张艳秋 李培华 +2 位作者 李巍 张旭 刘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88-3490,共3页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成功的20例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d)含量,并通过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成功的20例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d)含量,并通过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ColⅠ的表达。结果: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Hyd含量及ColⅠ的表达逐渐下降,其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进展、颈淋巴结的转移,Hyd含量及ColⅠ的表达均逐渐下降,且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及ColⅠ的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对了解喉鳞状细胞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手术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鳞状细胞 成纤维细胞 羟脯氨酸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效果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宏达 廖先珍 +15 位作者 杜灵彬 董栋 魏东华 高屹 郑卫方 陈静君 卢明 张愉涵 陆斌 骆晨雨 李娜 周月阳 骆家辉 蔡洁 石菊芳 代敏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评价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全国6个中心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将符合... 目的评价结肠镜、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及风险分级筛查策略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全国6个中心开展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将符合要求的受试者按照1∶2∶2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结肠镜组、FIT组、分级筛查组(经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低风险人群接受FIT检测,FIT阳性者接受结肠镜检查)。3组人群分别接受不同方案的结直肠癌筛查,其中结肠镜组仅接受基线筛查,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在基线筛查的基础上接受每年1次的随访筛查。主要研究结局为进展期肿瘤(包括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比较3种筛查方案的人群参与率、进展期肿瘤检出率和结肠镜检查负荷。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19373名,包括男性8082名(41.7%),女性11291名(58.3%);平均年龄(60.5±6.5)岁。其中结肠镜组3883名、FIT组7793名、分级筛查组7697名。FIT组与分级筛查组已完成2轮次随访筛查。FIT组整体人群筛查参与率最高(99.3%),分级筛查组次之(89.2%),结肠镜组最低(42.3%)。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镜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高于FIT组(2.76%比2.17%,OR结肠镜组比FIT组=1.30,95%CI:1.01~1.65,P=0.037),结肠镜组与分级筛查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2.76%比2.35%,OR结肠镜组比分级筛查组=1.19,95%CI:0.93~1.51,P=0.156),分级筛查组与FIT组进展期肿瘤检出率亦无统计学差异(2.35%比2.17%,OR分级筛查组比FIT组=1.09,95%CI:0.88~1.34,P=0.440)。以每检出1例进展期肿瘤所需要的结肠镜检查次数作为评价人群筛查时结肠镜检查负荷的指标,结肠镜组的结肠镜检查负荷最高(15.4次),分级筛查组次之(10.2次),FIT组最低(7.8次)。结论基于结直肠癌风险评估的分级筛查策略对于人群结直肠癌的筛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传统结肠镜检查和FIT筛查方案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 结肠镜 分级筛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一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谦 王新宇 +2 位作者 陈青远 张勇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0-72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突发胸痛40 min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62次/min,Ⅱ、Ⅲ、aVF及V7~9导联ST段抬高0.2~0.4 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及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入院后行急诊冠...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突发胸痛40 min入院。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62次/min,Ⅱ、Ⅲ、aVF及V7~9导联ST段抬高0.2~0.4 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及后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入院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左回旋支(LCX)中段急性完全闭塞,2.5 mm×12.0 mm预扩球囊扩张后LCX血流恢复TIMI 3级,残余85%重度狭窄,但患者强烈拒绝置入支架,遂结束手术(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急性心肌梗死 光学相干性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重建手术保留乳腺癌患者乳头乳晕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瑶 刘钊 +1 位作者 张敬 赵长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03-2908,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不同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中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1408例,根据重建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一...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应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不同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中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1408例,根据重建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一步法组(n=876)和二步法组(n=532),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满意度、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质量;再根据患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62)和非复发组(n=1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一步法组患者乳房外观优良率和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二步法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六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均高于术前,并且一步法组患者的FACT-B评分均高于二步法组(P<0.05);复发组患者中年龄>35岁、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未行内分泌治疗、未行放疗辅助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未行放疗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一步法重建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年龄>35岁、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未行放疗辅助治疗是影响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 重建手术 影响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