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溶性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昊楠 刘丰 +3 位作者 孟箭 周霖 戴雨薇 陈寅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0,共8页
目的:为提高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水溶性及对肿瘤的被动靶向作用,设计并合成两亲性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十八胺嵌段共聚物,形成包裹PTX的聚合物胶束,并探索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覆PTX的PEG-十八胺... 目的:为提高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水溶性及对肿瘤的被动靶向作用,设计并合成两亲性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十八胺嵌段共聚物,形成包裹PTX的聚合物胶束,并探索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覆PTX的PEG-十八胺聚合物胶束(polyethylene glycol-octadecylamine polymer micelles-paclitaxel,PEG-ODA-PTX),并对其粒径和Zeta电位、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ion microscope,TEM)微观形态及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细胞摄取、CCK-8法及活/死细胞染色实验,在细胞水平检测其抗肿瘤效应及细胞毒性。构建裸鼠CAL-27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其体内抗肿瘤效果及生物安全性。结果:结果显示PEG-ODA-PTX粒径为(188.4±7.9)nm,电位为(28.50±0.1)mV,包封率为(76.43±1.2)%、TEM下观察为大小均一的球状结构,稳定性良好。PEG-ODA-C6对CAL-27细胞具有显著的靶向作用,且PEG-ODA-PTX对CAL-27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PEG-ODA-PTX可显著减小裸鼠瘤体体积(P<0.05),抑瘤率达到72%。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以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证实PEG-ODA-PTX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聚合物胶束PEG-ODA-PTX,其具有显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靶向性,并在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均表现出优良的抗OSC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十八胺 紫杉醇 聚合物胶束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欣 裴辰玮 +1 位作者 金建秋 王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1,共7页
多年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进步,但目前OSCC的5年生存率仍在50%~68%。OSCC的传统治疗方式常伴随严重不良反应。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能选择性作用于病损,对正常组... 多年来,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发展进步,但目前OSCC的5年生存率仍在50%~68%。OSCC的传统治疗方式常伴随严重不良反应。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能选择性作用于病损,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产生瘢痕小,并发症少,已成为多种头颈部及皮肤黏膜疾病的治疗选择。同时,PDT对OSCC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独立治疗早期OSCC,有效率较高,还可以辅助治疗晚期或复发难治性OSCC,进行局部病灶控制。本综述从细胞学、动物和临床研究方面,对PDT治疗各阶段OSCC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系统讨论了PDT在OSCC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 鳞状细胞癌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药敏分析与初步临床应用
3
作者 陈霖 陈寅瑜 +3 位作者 李欣然 葛良玉 王守鹏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 目的:基于所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相应患者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活检或根治手术获得新鲜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建立患者源性类器官模型,依托此模型对6种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顺铂、紫杉醇、5-FU、西妥昔单抗、阿培利司、Nutlin-3)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对其中4例活检患者参考实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观察两个疗程后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10例OSCC类器官(成功率10/12,83.3%),均可稳定传代、扩增达4代以上,且与亲本肿瘤组织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在药敏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个体化差异,4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肿瘤控制结果均达到部分缓解标准,与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患者源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类器官模型高度还原了同源亲本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基于该模型的体外药敏实验与相应患者临床治疗反应一致,为建立个性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精准药物治疗新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源性类器官 口腔鳞状细胞癌 体外药敏实验 精准治疗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核芯针穿刺活检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及诊断效能评价
4
作者 周晓凯 徐志铭 +2 位作者 徐凤 李志萍 孟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39,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核芯针穿刺活检(US-CNB)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US-CNB患者192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探讨US-CNB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效能。结果:在192例病例中,恶性肿瘤87例,良性肿瘤及病变105...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核芯针穿刺活检(US-CNB)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US-CNB患者192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探讨US-CNB对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效能。结果:在192例病例中,恶性肿瘤87例,良性肿瘤及病变105例,US-CNB诊断灵敏度为93.1%、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4.6%、准确率96.9%、误诊率3.1%。Kappa值为0.937(95%CI:0.887-0.986)。US-CNB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0.966(95%CI:0.929-0.986)。结论:US-CNB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成为评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标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超声检查 核芯针穿刺活检 诊断 活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顾倩平 孟箭 +2 位作者 孟庆飞 张杰 李志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化学治疗方案:尼妥珠单抗200 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DCF)治疗晚期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例晚期口腔癌患者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DCF化学治疗方案:尼妥珠单抗200 mg,每周1次,连用6个周期;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750 mg.m-2,第1~5天,每天持续静脉输注8 h。21天为l周期。结果对9例患者化学治疗后进行短期疗效评价示,有效率为88.89%,疾病控制率为100%。本研究化学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电解质紊乱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DCF方案治疗晚期口腔癌短期内安全有效,可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抗 口腔癌 多西他赛 顺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氟斑牙诊断及树脂渗透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丁瑜 田景玉 +3 位作者 杨媛媛 贺晶宇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氟斑牙诊断与树脂渗透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20例氟斑牙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氟斑牙诊断与树脂渗透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的20例氟斑牙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照组11、21行OCT扫描,实验组患者15-25、35-45行“微研磨+诊室漂白+17%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预处理+树脂渗透”的微创漂白治疗,通过分析治疗前、树脂渗透后即刻和6个月随访的入组人群牙齿OCT图像数据、白斑面积测量、色阶变化和氟斑牙牙面指数评分(TSIF评分)等指标,综合评价氟斑牙美学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OCT图像釉质表面平整、釉柱形态清晰,灰度值和高亮层厚度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经漂白联合渗透治疗后,氟斑牙患者在OCT图像高亮层厚度、灰度值、白斑面积、TSIF评分和色阶变化等方面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诊室漂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可有效改善氟斑牙美学效果,且近期疗效稳定;OCT无创扫描可作为氟斑牙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 牙齿漂白 渗透树脂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专家共识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伟 孙沫逸 +14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郑家伟 尚伟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鞠侯雨 任国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础的靶向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常规应用方案。国际上已批准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靶向药物有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目前西妥昔单抗的指南很多,而尼妥珠单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应用尚无明确规范。本文结合文献及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专家共识,对尼妥珠单抗的抗肿瘤机制以及目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制定了尼妥珠单抗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东升 郑家伟 +10 位作者 张陈平 蔡志刚 李龙江 廖贵清 尚政军 孙沫逸 韩正学 尚伟 孟箭 龚忠诚 黄圣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3-615,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系统性疾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与预防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沫逸 郭伟 +23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任国欣 廖贵清 郑家伟 尚伟 张东升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王月红 魏建华 杨耀武 吴炜 侯锐 牛芳桥 张春谊 杨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范。为了尽量减少该疾病的发生,我们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对VTE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危险因素、评分量表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制定了改良Caprini评分量表(口腔颌面外科试用版)、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临床诊断流程图以及术后VTE预防流程图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评估与预防 口腔颌面外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芳桥 孙沫逸 +25 位作者 肖海鹏 李延兵 曹筱佩 李晓苗 高彬 郭辉 王智 郝婧 郭伟 冉伟 李龙江 唐瞻贵 孙志军 孟箭 任国欣 尚伟 郑家伟 张东升 魏建华 杨耀武 吴炜 田磊 李云鹏 杨帆 侯锐 白津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2,共8页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异常现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情况尚未有规范的管理方案。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共识及文献,并结合颌面外科的特点及...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异常现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情况尚未有规范的管理方案。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共识及文献,并结合颌面外科的特点及我们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术前高血糖的筛查、评估,术中血糖安全管理,术后血糖水平的监测及治疗等方面规范了标准化血糖管理操作规程,为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糖管理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酸碱环境下渗透树脂联合再矿化对釉质白斑治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琰 倪恪 +2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液中3 d,建立釉质白斑体外脱矿模型。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用抗酸指甲油覆盖一半釉质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一半作为实验侧。将样本随机分为3组(n=24),RI组不做再矿化处理,RI/B组行生物活性玻璃处理(2次/日),RI/C组行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F)处理(2次/日),共计7 d。除再矿化治疗外,所有样本均置于酸碱循环溶液中。去除对照侧覆盖的指甲油记为酸碱循环前(T_(0)时刻),实验侧为酸碱循环后(T_(1)时刻)。观察并测量各组样本酸碱循环前后粗糙度、显微硬度及Ca/P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矿化和酸碱循环均可显著影响渗透树脂处理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和Ca/P比(P<0.05)。经酸碱循环后,3组样本的粗糙度值均有增加,但RI/B组增加值(T_(1)-T_(0))最少,RI/C组次之,RI组增加最多(P<0.05);3组显微硬度值均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Ca/P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但RI组降低最多,RI/B组降低最少。结论: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治疗后,在酸碱循环环境下出现粗糙度增加、硬度及Ca/P比降低;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或CPP-ACPF再矿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釉质抗脱矿能力,提高渗透树脂治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生物活性玻璃 酸碱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藤黄酸对CAL27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琛 李胜男 +4 位作者 陈雨昕 徐志铭 李欣然 陈彬 孟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新藤黄酸(GNA)对CAL27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NA低剂量组及GNA高剂量组(n=6)。通过接种对数生长期的舌鳞癌CAL27细胞建立皮下裸鼠移植瘤模型,低及高剂量组裸鼠分别隔日静脉注... 目的:探讨新藤黄酸(GNA)对CAL27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8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NA低剂量组及GNA高剂量组(n=6)。通过接种对数生长期的舌鳞癌CAL27细胞建立皮下裸鼠移植瘤模型,低及高剂量组裸鼠分别隔日静脉注射新藤黄酸8.0 mg/kg与16.0 mg/kg干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期间绘制肿瘤生长曲线,2周后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组织,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的AKT、Bcl-2与PI3K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法检测新藤黄酸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结果:GNA低及高剂量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缓慢,瘤重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7.58%和83.68%。TUNEL结果表明,GNA低及高剂量组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GNA低及高剂量组裸鼠肿瘤组织的AKT、Bcl-2及PI3K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E结果显示,GNA对正常组织器官无明显改变。结论:GNA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组织AKT、Bcl-2及PI3K等蛋白的表达,诱导CAL27细胞凋亡,抑制人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对正常组织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藤黄酸 舌鳞癌 CAL2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环境下牙周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静 陈彬 +1 位作者 段银钟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目的:研究炎性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骨向分化差异性。方法:TNF-α作用下对两种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增殖能力和骨向分化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炎症因子浓度增加,PDLSCs碱性磷... 目的:研究炎性环境下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骨向分化差异性。方法:TNF-α作用下对两种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增殖能力和骨向分化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炎症因子浓度增加,PDLSCs碱性磷酸酶染色逐渐减弱,而对BMMSCs来说,骨向分化能力未见明显减弱。细胞增殖实验显示PDLSCs增殖能力较BMMSCs强。骨向分化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与成骨诱导组相比,TNFα刺激后两种干细胞内成骨基因ALP、OCN、Col-1表达均降低,而BMMSCs内成骨基因Runx2表达则增高。结论:炎症微环境下,两种干细胞骨向分化具有差异性,BMMSCs骨向分化能力较高、对炎症刺激抵抗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微环境 干细胞 增殖 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设计类型的IPS Empress铸瓷贴面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丽娟 孟庆飞 万延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设计类型的IPS Empress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铸瓷贴面不同设计类型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唇面覆盖型(Ⅰ型)、唇切缘覆盖型(L型)和唇切邻面覆盖型(U型)3种类型的贴面修复方法,对41...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设计类型的IPS Empress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探讨铸瓷贴面不同设计类型对瓷贴面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唇面覆盖型(Ⅰ型)、唇切缘覆盖型(L型)和唇切邻面覆盖型(U型)3种类型的贴面修复方法,对41例患者共计124颗患牙行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后1周、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修复体保存完整度、颜色匹配和边缘适合性等评价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Ⅰ型贴面在第12个月时有1例在切端出现微小间歇;L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出现2例脱落,第12个月时又出现1例因咬硬物脱落;U型贴面在第6个月时有1例出现边缘微小缝隙。3种类型的贴面在各随访时间段的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3种类型的铸瓷贴面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 Empress铸瓷贴面 美学修复 贴面类型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α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志萍 孙宏晨 欧阳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TGFα基因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取5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NSCLP)、26例单发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 CPO)及28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的全... 目的:探讨TGFα基因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取5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NSCLP)、26例单发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 CPO)及28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的全血DNA,于TGFα基因3′端未翻译区序列(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及TGFβ3第5外显子(5th exon)序列设计引物,PCR法扩增目的片段,单链构像多态性技术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之间分布的差异。将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寻找其多态位点。结果:56例NSCLP、26例CPO和28例对照组全血中均扩增出345 bp TGFα和193 bp TGFβ3目的片段。共发现TGFα3种等位基因A1、A2和A3及TGFβ3 2种等位基因B1和B2。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在NSCLP、CPO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测序表明TGFα存在3处多态位点和TGFβ3存在1处多态位点。结论:TGFα及TGFβ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NSCLP和CPO的发病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单发性腭裂 候选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术前模拟在面部软组织缺损精准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良玉 季莉 +4 位作者 王浩然 张杰 李志萍 顾倩平 孟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虚拟设计指导病灶切除及股前外侧皮瓣(ALTF)制备,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纳入20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为供区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术前虚拟设计出受区缺损及软组织瓣大小;术中病灶切除及... 目的:探讨术前虚拟设计指导病灶切除及股前外侧皮瓣(ALTF)制备,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纳入20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为供区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术前虚拟设计出受区缺损及软组织瓣大小;术中病灶切除及股前外侧皮瓣制备严格按照虚拟设计执行,应用排水法测量病灶及软组织瓣实际体积,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虚拟设计的供受区体积、实际切除的病灶体积、实际应用的皮瓣体积(cm^(3))分别为34.50±2.35、34.60±2.58和35.15±2.41(F=0.408,P=0.667)。结论:数字化技术指导临床病灶切除范围及股前外侧皮瓣制备可精确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虚拟设计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对人舌鳞癌SCID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箭 郭伟 +4 位作者 张志愿 任国新 竺涵光 何悦 周晓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抗瘤活性的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转导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DNL)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与平阳星(PYC)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注入SCID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取经TNF-α基... 目的探讨在体外具有强大抗瘤活性的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转导的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DNL)在体内的抑瘤效果以及与平阳星(PYC)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注入SCID鼠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取经TNF-α基因转导的DNL细胞在肿瘤区局部注射,联合应用低剂量PYC,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至第8周以瘤重计算抑瘤率,并取瘤体标本经处理后作电镜和TUNEL检查,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NF/DNL加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组和TNF/DNL加rIL-2加PYC组抑瘤率均较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DNL加rIL-2组超微电镜及TUNEL检测均见凋亡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指数(AI)较高(P<0.05)。结论经TNF-α基因转导的DNL局部应用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与PYC联合应用抑瘤效果更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TNF/DNL抗人舌鳞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重建及3D打印复合导板在经口气管插管复杂颌面部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顾徐嘉 孟箭 李志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5-791,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设计3D打印复合骨折复位导板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辅助颌面部复杂骨折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例2021年10月~2023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颌面部复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导板组(实验组)10例,传统手法复... 目的:探讨个性化设计3D打印复合骨折复位导板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下辅助颌面部复杂骨折复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1例2021年10月~2023年6月就诊于徐州市中心医院颌面部复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导板组(实验组)10例,传统手法复位组(对照组)11例进行手术,术后进行色谱图评价、临床评价及选取颌骨解剖标志点进行对称性评价。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节省手术时间平均约40 min,术后3月复查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1例患者仍存在咬合错乱。实验组色谱图分析显示与术前虚拟手术模型的平均偏差度和最大偏差度的均值分别为(0.13±0.97)mm和(2.72±0.99)m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32±0.23)mm及(3.91±1.02)mm(P<0.05)。面下1/3对称性分析表明实验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导板辅助手术能更精确达到术前预期(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设计3D打印复合导板能辅助手术医生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条件下快速重建咬合,缩短手术时间,进行骨折段精准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折复位导板 气管插管 颌面部复杂骨折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牙本质肩领和冠根比对不同桩核材质修复后前磨牙残根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雨昕 李迎梅 +3 位作者 杜琛 徐志铭 孟庆飞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牙本质肩领与冠根比值对前磨牙残根经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后抗折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颗完整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将牙冠自颊侧釉牙骨质界上方2.0 mm处切除,形成的残根模型为水平型,并对其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8... 目的:探讨不同牙本质肩领与冠根比值对前磨牙残根经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后抗折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颗完整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将牙冠自颊侧釉牙骨质界上方2.0 mm处切除,形成的残根模型为水平型,并对其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80颗残根随机均分成A、B两组,每组再均分为5个小组,分别记为A0~A4组、B0~B4组。A组为纤维桩核修复,其中A0组为无肩领组,在A1~A4组残根颈部分别通过模拟冠延术制备1.0~4.0 mm高的牙本质肩领。B组为铸造桩核修复,B0~B4组肩领设计同A组。所有样本均采用钴铬合金全冠修复。自冠颈缘根方2.0 mm将样本埋于自凝树脂块内。以自凝树脂包埋平面为界计算各组试件的临床冠根比值依次为0.62(A0、B0组)、0.75(A1、B1组)、0.91(A2、B2组)、1.10(A3、B3组)和1.33(A4、B4组)。将试件放置于试验机上,与牙长轴根方成135°、以1.0 mm/min的加载速度,在颊尖顶加载至试件出现折裂,记录折裂时最大载荷及断裂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折裂载荷均值(kN)分别为:A0(0.54±0.09)、A1(1.03±0.11)、A2(1.06±0.17)、A3(0.85±0.11)、A4(0.57±0.10);B0(0.55±0.09)、B1(0.88±0.13)、B2(1.08±0.17)、B3(1.05±0.18)、B4(0.49±0.09)。肩领/冠根比可显著影响残根抗折力(P<0.05),桩核材质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P<0.05)。根据线性回归方程,A组残根折裂载荷达峰值的肩领和冠根比分别为1.92 mm和0.90,B组则为2.07 mm和0.92。结论:在残根颈部预备一定高度牙本质肩领并行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时,应使桩核冠修复后牙齿的临床冠根比在0.90~0.92以内,以提高牙齿的抗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根比 牙本质肩领 残根 抗折力 桩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和EDTA预处理对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倪恪 王琰 +4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马艳红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为对照组;B组用5.25%NaClO预处理;C组用17%EDTA预处理;D组用5.25%NaClO+17%EDTA联合处理,所有样本预处理结束后均使用15%盐酸酸蚀处理。每组各8个样本观察计算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和暴露率;每组另取8个样本经树脂渗透治疗后观察树脂渗透深度和渗透面积百分比;每组剩余8个样本测量树脂渗透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样本的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暴露率、树脂渗透深度、渗透面积百分比和树脂渗透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均显著提高(P<0.05);经17%EDTA或5.25%NaClO+17%EDTA处理后,C、D组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值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5.25%NaClO和17%EDTA预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釉质孔隙暴露率,提高树脂渗透深度和表面显微硬度,但17%EDTA预处理会降低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预处理 次氯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