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比值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东 赵正宇 +1 位作者 王梦云 刘红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机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灌注成像原始图像中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定义多时相CTA。采用CTP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获得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采用Menon评分法(0~5分)对多时相CTA上侧支血管的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计算两者比值(D/F)。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t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及对血浆D/F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显著降低(P<0.001)血浆D/F显著升高(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浆D/F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1)。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血浆D/F单独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68~0.851,P<0.001)、0.820(95%CI:0.741~0.899,P<0.001);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801~0.935,P<0.001),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8%。结论: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对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直方图参数模型预测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时间 被引量:4
2
作者 韩雷 单奔 +2 位作者 柳勇 于冬洋 周寒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7-851,共5页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参数预测模型对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复发时间(TTR)的价值。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术后复发HGG患者,根据TTR分为短期组(TTR≤6个月,n=17)及长期组(TTR>6个月,n=22);回顾分析术前头部DWI,提... 目的评估弥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参数预测模型对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复发时间(TTR)的价值。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并术后复发HGG患者,根据TTR分为短期组(TTR≤6个月,n=17)及长期组(TTR>6个月,n=22);回顾分析术前头部DWI,提取病灶的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pere.1%、pere.10%、pere.50%、pere.90%、pere.99%),观察病灶囊变直径是否>30 mm、瘤周水肿、边界清晰与否及有无花环样强化,比较上述参数组间差异。分别基于直方图参数和联合病灶形态特征建立预测HGG的TTR逻辑回归(LR)预测模型及联合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长期组囊变直径大于短期组(P<0.05);variance、skewness、pere.50%值均低于短期组(P均<0.05)。variance预测HGG TTR的效能最高,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0.60%、72.70%、71.80%及0.78。LR预测模型预测HGG TT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76.40%、68.20%、71.80%、0.80,联合预测模型分别为76.40%、77.30%、76.90%、0.82。结论基于DWI直方图参数的LR预测模型对预测HGG的TTR具有一定价值;联合病灶形态特征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WI纹理分析预测高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正宇 单奔 +2 位作者 韩雷 葛芳 李绍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9-164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T2WI纹理分析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术前接受MR检查的HGG患者,根据术后有无HGG复发分为复发组(n=45)和未复发组(n=26),比较组间MRI肿瘤形态参数的差异;于T2WI中提取瘤体、瘤周水肿区及瘤... 目的观察基于T2WI纹理分析预测高级别胶质瘤(HGG)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术前接受MR检查的HGG患者,根据术后有无HGG复发分为复发组(n=45)和未复发组(n=26),比较组间MRI肿瘤形态参数的差异;于T2WI中提取瘤体、瘤周水肿区及瘤体+瘤周水肿区的纹理特征,分别基于形态特征和纹理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组间肿瘤位置、有无囊变、有无子病灶、实质/瘤周DWI信号及强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于瘤体、瘤周水肿区和瘤体+瘤周水肿区筛选出12、13和13个最佳纹理特征,以之构建的SVM_(形态)模型预测HGG复发效能(AUC=0.76)高于RF形态模型(AUC=0.68),SVM_(纹理)模型预测效能最佳(AUC=0.83)。结论基于T2WI纹理分析能有效预测HGG术后复发,尤以SVM纹理模型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
4
作者 于冬洋 李绍东 +3 位作者 韩雷 单奔 柳勇 赵正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06-51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模型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鉴别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6例PA与49例AL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其形状、边界、囊变、多发以及部位,提取并分析CT平扫图像中肿瘤的...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形态特征、性别联合放射组学模型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鉴别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6例PA与49例AL的形态特征,观察分析其形状、边界、囊变、多发以及部位,提取并分析CT平扫图像中肿瘤的6种放射组学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HA)、绝对梯度(AG)、灰度共生矩阵(GLCM)、自回归模型(AR)、灰度游程矩阵(GLRLM)和小波变换(WT),对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放射组学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以径向基函数核(RBFK)、多项式核(PK)和线性核(LK)对筛选后的放射组学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并联合性别及形态特征建立联合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最终从287个放射组学特征参数中筛出12个特征建立分类模型,以RBFK为核的分类模型诊断效能最高,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2%、82.5%、89.6%及0.883;PA以女性多见,AL以男性多见;与PA相比,AL更易多发及囊变(P<0.05);而2组间边界是否清楚、形状是否规则以及肿瘤的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放射组学特征联合性别及形态特征(多发与囊变)建立以RBFK为核的联合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95.1%、87.6%、92.8%及0.963。结论基于性别及CT形态特征联合放射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够在术前对PA与AL进行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形态学 放射组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