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
作者 张桂香 薛莉 +2 位作者 张瑜 荣盼 张春侠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1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100例典型发育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同理心-系统化商数问卷(empathy quotient-se...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能力、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12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100例典型发育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同理心-系统化商数问卷(empathy quotient-sexualIntelligence quotient,EQ-SQ)、心理理论任务、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stroop任务和威斯康星卡片排序任务(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价患儿的共情能力、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共情能力、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文版共情问卷(empathy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EQ-C)总分及情感共情分量表、认知共情分量表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心理理论任务通过率显著低于健康组(74.11%vs. 91.00%,P<0.05)。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空间排序、空间后退、Stroop计数、概化水平率、正确反应率、完成分类组数等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组,持续反应数、持续错误反应率得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Q-C总分与空间后退(r=0.492)、Stroop计数(r=0.527)和CA(r=0.467)得分具有显著正相关,与PRS(r=-0.337)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理论通过情况与空间后退(r=0.417)、Stroop计数(r=0.467)和CA(r=0.401)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能力、心理理论及执行功能均低于典型发育的健康儿童,通过提高共情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够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共情能力 心理理论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儿童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丽 吴庆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43-46,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儿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历1 104份,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是否明确、品种选择是否合理... 目的:调查我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8年第二季度住院患儿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历1 104份,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是否明确、品种选择是否合理、用法用量及疗程是否合理等。结果:1 104份病历中有897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 25%。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广谱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微生物学送检率高,达92. 08%,但检出率仅有12. 35%。897份病历中有279份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使用率达31. 10%,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联合用药不合理为主,占44. 80%,其次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1. 15%。结论:我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管理,不断寻找最佳感染证据,促进抗菌药物使用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儿童医院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丽 任玲 +1 位作者 安琪 刘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监测我院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监... 目的:监测我院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患儿的血药浓度监测报告共121份,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121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报告中,24 h血药浓度有16例(13. 22%)超过危急值,最高值达72. 36μmol/L; 48 h、72 h血药浓度均能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无超过危急值情况。尿液碱化对甲氨蝶呤的24 h血药浓度影响显著(P<0. 01)。结论:我院应进一步规范甲氨蝶呤使用方法,注意碱化尿液,加强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监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儿童注射用伏立康唑的药物利用评价细则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兆欢 赵兴辉 +2 位作者 安琪 孙丽 赵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儿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DUE)细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品说明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指南为依据,建立基...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儿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物利用评价(DUE)细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注射用伏立康唑药品说明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相关指南为依据,建立基于TOPSIS法的儿童注射用伏立康唑的DUE细则,依据建立DUE细则回顾性评价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伏立康唑使用情况。结果:208份评价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与最优方案最高接近度为88.92%,最低接近度为35.27%;相对接近度<60%的21例(10.10%),相对接近度60%~<70%的22例(10.58%),相对接近度70%~<80%的148例(71.15%),相对接近度80%~<90%的17例(8.17%),没有相对接近度≥90%的病历。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儿童注射用伏立康DUE细则可以用于伏立康唑在儿童的用药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院注射用伏立康唑临床应用中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伏立康唑 药物利用评价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药物利用评价及典型案例分析
5
作者 孙丽 许锦 +5 位作者 赵兴辉 吴庆涛 韩兆欢 安琪 刘育青 王磊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甲氨蝶呤(MTX)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HDMTX临床使用相关指南和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 目的:建立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甲氨蝶呤(MTX)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参考HDMTX临床使用相关指南和文献,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ALL患儿HDMTX的DUE标准。依据DUE标准回顾性评价我院2021-2023年HDMTX使用情况。结果:150份病历加权TOPSIS法评价显示,相对接近程度(Ci)≤60%的有15例(10.00%),60%~70%的有51例(34.00%),>70%~80%的有73例(48.67%),≥80%的有11例(7.3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UE标准可用于HDMTX在儿童的应用合理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院HDMTX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控和多学科协作,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大剂量甲氨蝶呤 药物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 被引量:13
6
作者 倪娜 刘晓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频经颅磁刺激,2...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频经颅磁刺激,2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核心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孤独症严重程度及感觉统合失调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研究组总改善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月后,2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行为、语言、社交、知觉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前庭失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学习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可促进患儿核心症状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患儿睡眠质量,可改善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及感觉统合失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睡眠障碍 儿童 低频 经颅磁刺激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8岁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娜云 刘洋 方代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段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徐州儿童医院体检合格的儿童1469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和抗凝血酶(AT)结果分8个年龄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的参考区间(单位:s):<1周为13.20~17.95,1~4周为12.00~15.60,4周~6个月为11.32~14.30,6个月~18岁为11.20~14.10;INR的参考区间:<1周为1.02~1.49,1~4周为0.9~1.26,4周~6个月为0.81~1.11,6个月~18岁为0.81~1.10;APP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34.06~59.11,4周~1岁为32.61~49.99,1~18岁为31.19~46.21;Fib的参考区间(单位:g/L):<1周为1.24~3.65,1~4周为1.67~3.96,4周~1岁为1.52~3.22,1~18岁为1.78~3.76;TT的参考区间(单位:s):<4周为15.70~22.00,4周~1岁为15.25~20.70,1~18岁为15.20~20.00;AT的参考区间(单位:%):<4周为24.00~86.00,4周~6个月为52.53~104.30,6个月~1岁为70.40~114.60,1~18岁为80.00~122.00。结论建立了本实验室儿童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凝血功能 参考区间 凝血酶原时间 国际标准化比值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儿科医联体内构建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的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蔡盈 罗双 +8 位作者 许燕 胡苏侠 王然 张晓文 陈志翠 夏静 孙劲松 曹军华 文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4-1608,共5页
目的:评价淮海经济区儿科医联体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构建的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7月,基于信息技术在医联体内建设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比较建设前后基层医院儿童内科疾病患儿平均住院日、患儿住院费用、出院患儿家长满... 目的:评价淮海经济区儿科医联体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构建的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7月,基于信息技术在医联体内建设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比较建设前后基层医院儿童内科疾病患儿平均住院日、患儿住院费用、出院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质量的前后差异。结果:平台建设后,儿童内科疾病患儿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降低;出院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基层医院分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得分以及护理培训效果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联体内建设儿童内科疾病护理同质化平台,能有效整合基层医院护理资源,可以减少基层医院患儿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促进基层医院儿童疾病护理发展,提升基层医院儿科护理服务能力,从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理 医联体 同质化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爽 张欣贤 +2 位作者 于啸 辛涛 李钱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7期1237-1237,1241,共2页
患儿女,3岁8个月。因“腹痛1周伴有发热”入院。超声检查中上腹部探及一等回声肿块。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0.65ng/ml,甲胎蛋白(AFP)1.56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0.04mIU/ml,其他无特殊。CT检查平扫显示肝右叶一囊状低密度肿块... 患儿女,3岁8个月。因“腹痛1周伴有发热”入院。超声检查中上腹部探及一等回声肿块。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0.65ng/ml,甲胎蛋白(AFP)1.56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0.04mIU/ml,其他无特殊。CT检查平扫显示肝右叶一囊状低密度肿块影,CT值约28HU,内见片絮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40HU,肿块大小约9.6cm×6.8cm×8.8cm(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实性成分呈轻中度强化,边缘见多发迂曲供血血管影;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软组织影呈持续性强化,延迟期CT值约87~102HU,囊壁处见多发结节状强化灶(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标准治疗早期和晚期应用贝利尤单抗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倩倩 杨焕丹 +1 位作者 邱闪 陆倩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6期77-81,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标准治疗早期和晚期静滴贝利尤单抗(BLM)治疗儿童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方法22例儿童活动性LN患儿按照BLM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12例)和晚期组(1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治疗,早期组于标准治疗0.65(0.50~1.00)个月后应... 目的对比观察标准治疗早期和晚期静滴贝利尤单抗(BLM)治疗儿童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的效果。方法22例儿童活动性LN患儿按照BLM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12例)和晚期组(1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治疗,早期组于标准治疗0.65(0.50~1.00)个月后应用BLM治疗,晚期组于标准治疗6(6.00~7.25)个月后应用BLM治疗。比较不同时点(BLM治疗0、4、8、12、24、32 w)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学指标(Alb、Cr、C3、C4、IgG)、CD19+B细胞计数、SLEDAI-2K活动评分及糖皮质激素用量、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0、4、8、12、24、32 w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两组治疗4、8、12、24、32 w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同组治疗0 w比较(P均<0.05)。与同组治疗0 w比较,早期组治疗4 w血清学指标Alb、C3、C4水平升高,血Cr、IgG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治疗0 w比较,两组治疗4、8、12、24、32 w的CD19+B细胞计数及SLEDAI-2K评分均降低(P均<0.05)。同组治疗4、8、12、24、32 w的GC剂量与治疗0 w比较,两组间治疗0、4、24、32 w的GC剂量比较,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过敏反应,肾功能均无恶化,均未继发机会感染。结论活动性LN患儿早期静滴BLM治疗可尽快达到临床缓解,可减轻蛋白尿,改善血清学指标,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晚期静滴BLM治疗虽不如早期应用效果,但仍可使患儿蛋白尿下降缓慢,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狼疮性肾炎 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09例儿童感染性疾病临床会诊总结及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丽 任玲 +1 位作者 吴庆涛 韩兆欢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2020年徐州儿童医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童临床会诊情况,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109例儿童临床会诊资料,包括申请会诊患儿年龄、科室、会诊目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等。结果:我院申请会诊患... 目的:探讨2020年徐州儿童医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童临床会诊情况,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的109例儿童临床会诊资料,包括申请会诊患儿年龄、科室、会诊目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等。结果:我院申请会诊患儿以<1岁儿童为主,会诊科室主要为重症医学科及血液肿瘤科,病原菌检出率为44.04%,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41%),会诊目的主要为调整用药方案(50.46%),会诊采纳率84.40%。结论:多学科参与提供诊疗是保障合理用药的有力措施,临床药师在会诊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的优势,可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会诊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阑尾腔内磁性异物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琛 秦鸣 陈玉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15-915,923,共2页
患儿男,6岁11月。因“误服磁性异物3周”就诊。3周前患儿误食入磁性异物,无腹痛、发热、呕吐,当地医院就诊未予以特殊处理而来我院就诊。腹部立位X线摄影显示消化道异物收入院,查体:体温36.5℃,精神反应可,心、肺、腹部无异常。影像学检... 患儿男,6岁11月。因“误服磁性异物3周”就诊。3周前患儿误食入磁性异物,无腹痛、发热、呕吐,当地医院就诊未予以特殊处理而来我院就诊。腹部立位X线摄影显示消化道异物收入院,查体:体温36.5℃,精神反应可,心、肺、腹部无异常。影像学检查:住院后连续两天腹部立位X线摄影检查,均显示盆腔右下缘见长约1.0 cm长方形金属异物(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异物 儿童 高频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13
作者 徐淑梅 王磊 +5 位作者 安琪 王楠 王媛 韩蕊 孔庆玲 刘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90-394,共5页
目的通过1例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PPB)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诊断为PPB I型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9例儿童PPB I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婴,9个月,首发表现为咳嗽伴喘息,胸部CT示... 目的通过1例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PPB)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诊断为PPB I型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9例儿童PPB I型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婴,9个月,首发表现为咳嗽伴喘息,胸部CT示右肺囊性占位病变,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理报告为胸膜肺母细胞瘤(Ⅰ型)。术后化疗4疗程后获得完全缓解,随访12个月,患儿无病生存。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PPB I型患儿19例,左右肺均有发病,临床症状基本为咳嗽、气促、气喘、发热、胸痛等,其中1例有家族史,4例手术切除后接受化疗。结论PPB是儿童时期罕见的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一般症状出现较晚,以呼吸道症状为主,预后与病理类型、肿瘤能否完全切除、是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胸膜肺母细胞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
14
作者 唐龙 钮明杨 +3 位作者 贾理博 李文斌 杨佳 房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0~50 L/min,氧浓度为40%;常规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观察两组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常规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术中呼吸频率最高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心率最高值、支气管镜检查用时、因缺氧致检查中断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安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氧疗 经鼻高流量氧疗 鼻导管吸氧 低氧血症 插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对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的影响
15
作者 张钰琪 乔春玲 +3 位作者 刘丰丽 孙丽 周玉洁 缪雨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5,120,共4页
目的评价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新生儿外科的96例高位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入住的4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21年1... 目的评价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新生儿外科的96例高位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入住的4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住的48例分为观察组。两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48 h后遵医嘱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喂养期间根据喂养耐受情况调整喂养方式。观察组术后即进行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24 h后若肠道血氧饱和度≥0.77时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喂养期间持续监测肠道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全量经口喂养时间、体质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体质量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全量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肠道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导高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更有利于缩短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肠道血氧饱和度 肠内营养 经口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喂养不耐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血清骨代谢标志物、营养和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张仪 刘刚 +2 位作者 刘金凤 王伟 吴宏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81-84,共4页
目的 观察早产儿出生时及1月龄时骨代谢标志物、营养评价指标、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257例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极早产儿组(36例)、晚期早产儿组(73例)、足月儿组(148例),比较各组骨代谢标志物{血清25-羟维生素... 目的 观察早产儿出生时及1月龄时骨代谢标志物、营养评价指标、生长发育评价指标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257例新生儿根据胎龄分为极早产儿组(36例)、晚期早产儿组(73例)、足月儿组(148例),比较各组骨代谢标志物{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钙、磷、碱性磷酸酶(AL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甲状旁腺激素(PTH)}、营养评价指标[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生长发育评价指标[身长、体质量、头围]水平,分析早产儿1月龄时骨代谢标志物、营养评价指标变化与生长发育评价指标增长的相关性。结果 与同组出生时比较,3组1月龄时血清钙、磷、25(OH)D3水平升高,血清ALP、BAP、PTH水平降低(P均<0.05);与足月儿组比较,其余两组出生时和1月龄时血清钙、磷、25(OH)D3水平降低,血清ALP、BAP、PTH水平升高(P均<0.05);与晚期早产儿组比较,极早产儿组出生时和1月龄时血清钙、磷、25(OH)D3水平降低,血清ALP、BAP、PTH水平升高(P均<0.05)。与同组出生时比较,3组1月龄时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P均<0.05);与足月儿组比较,其余两组出生时和1月龄时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与晚期早产儿组比较,极早产儿组出生时和1月龄时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出生时比较,3组1月龄时身长、体质量、头围增加(P均<0.05);与足月儿组比较,其余两组出生时和1月龄时身长、体质量、头围减少(P均<0.05);与晚期早产儿组比较,极早产儿组身长、体质量、头围减少(P均<0.05)。血清钙升高与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呈正相关(r=0.549,P<0.05);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与新生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及体质量增长速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1、0.389、0.316;0.302、0.358、0.385;0.339、0.371、0.366,P均<0.05);血清BAP、PTH水平升高与新生儿身长增长、体质量增长速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6、-0.237、-0.515、-0.287,P均<0.05)。结论 早产儿随胎龄、日龄的增加,身长、体质量、头围均呈增长趋势,血清钙、磷、25(OH)D3、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呈递增趋势,血清ALP、BAP、PTH水平呈下降趋势;血清钙升高与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呈正相关,血清球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升高与新生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及体质量增长速度均呈正相关,血清BAP、PTH水平升高与新生儿身长增长、体质量增长速度呈负相关。早期监测早产儿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及营养评价指标变化,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更科学完善的营养方案,对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骨代谢标志物 营养评价指标 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7
作者 朱磊 李政委 +3 位作者 尹红 王学成 徐妍妍 王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进行实验,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MET1、MET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通过机械划痕构建TBI体外模型。Westem blottin...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进行实验,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MET1、MET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通过机械划痕构建TBI体外模型。Westem blotting法测定Bcl-2腺病毒E1B-19 kD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线粒体外模转位酶20(TOMM20)、细胞色素C氧化酶4(COXⅣ)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线粒体和溶酶体共定位情况,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LDH活性。应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BNIP3表达,并随机分为对照siRNA组、BNIP3-siRNA组、对照siRNA+TBI组、BNIP3-siRNA+TBI组,实验终点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TBI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TBI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p62、TOMM20、COX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TBI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对照组增加。MET 1组和2组神经元凋亡率均低于TBI组(P均<0.05),且MET 2组细胞凋亡率较MET 1组进一步降低(P<0.05)。MET 1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均较TBI组降低(P均<0.05);MET 2组BNIP3表达及LC3-Ⅱ/Ⅰ值较MET 1组进一步降低(P均<0.05)。MET 1组p62、TOMM20、COXⅣ表达均较TBI组升高(P均<0.05);MET 2组p62、TOMM20、COXⅣ表达较MET 1组进一步升高(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MET 1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TBI组减少,MET 2组细胞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MET 1组进一步减少。对照siRNA+TBI组及BNIP3-siRNA+TBI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7±2.68)%、(16.59±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siRNA+TBI组BNIP3表达水平及LC3-Ⅱ/Ⅰ值分别为0.66±0.01、1.46±0.02,高于BNIP3-siRNA+TBI组(P均<0.05);而对照siRNA+TBI组p62、TOMM20、COXⅣ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6±0.01、0.14±0.01、0.09±0.01,低于BNIP3-siRNA+TBI组(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siRNA+TBI组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较BNIP3-siRNA+TBI组增加。结论MET可抑制TBI后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NI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二甲双胍 Bcl-2腺病毒E1B-19 kD相互作用蛋白3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儿童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分析
18
作者 史彤彤 安新江 +2 位作者 王燕 许永茂 王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 针对川崎病儿童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07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包括50例川崎病儿童(观察组)和57例非川崎病儿童(对照组),针对两组肠道菌群检测情况进... 目的 针对川崎病儿童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07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包括50例川崎病儿童(观察组)和57例非川崎病儿童(对照组),针对两组肠道菌群检测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肠道菌群多样性对照结果方面,观察组基于丰度的覆盖度估计(Ace)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香农-威纳(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肠道菌群构成对照结果方面,从门水平角度,观察组厚壁菌门占比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变形菌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从属水平角度,观察组乳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占比均低于对照组,拟杆菌属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川崎病儿童的肠道菌群情况同非川崎病儿童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别,前者往往存在肠道菌群紊乱问题,且容易进一步诱发冠状动脉病变,因此应当在临床诊治工作开展中予以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育青 王艳 +1 位作者 董栋 刘亚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7年徐州市儿童医院和徐州市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病历共314份,对PPI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2017年徐州市儿童医院和徐州市肿瘤医院住院患者病历共314份,对PPI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用法用量、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314份病历中使用PPI的共241份,总使用率76. 8%,PPI品种主要为奥美拉唑(47. 7%)和泮托拉唑(52. 3%)。预防性用药196例(81. 3%),治疗用药31例(12. 9%),无指征用药14例(5. 8%)。成人预防用药日剂量>40 mg和每日2次给药均为60例,其中泮托拉唑47例,奥美拉唑13例。用药疗程>7 d共64例,其中泮托拉唑52例,奥美拉唑12例。31例预防用奥美拉唑儿童患者每日两次给药3例,用药疗程>7 d共5例,无适应证1例。结论:住院患者PPI应用存在预防用药使用率高、日剂量大、疗程偏长、无指征及不合理联合用药和超说明书用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先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的改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瑞玉 张奉超 +1 位作者 杜冰 吴小乐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治疗股沟疝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Changes,NPOBCs)的改善情况。方法90例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M_(1)、M_(2)、C组各30例。病房接患儿前M_(1)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对全麻手术治疗股沟疝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Changes,NPOBCs)的改善情况。方法90例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M_(1)、M_(2)、C组各30例。病房接患儿前M_(1)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 mg/kg,M_(2)和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进入手术室后M_(2)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 mg/kg,M_(1)和C组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采用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在病房给药前、进入手术室即刻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mYPAS)对三组患儿进行术前焦虑评分。观察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术后2、4、6、12和24 h对三组患儿进行行为学疼痛评分(FLACC)。分别于术后第1、7、14和30天观察患儿术后行为学改变情况(PHBQ评分)。结果与M_(2)、C组比较,M_(1)组患儿入手术室即刻m YPAS评分低(P均<0.05)。与C组比较,M_(1)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第1天NPOBCs的发生率低(P均<0.05)。与C组比较,M_(1)组患儿术后第1、7天分离焦虑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术前在病房给予咪达唑仑可减轻七氟烷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降低术后NPOBCs发生情况,减轻患儿分离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镇静 咪达唑仑 苏醒期躁动 不良行为改变 分离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