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中细胞周期蛋白D1与E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 孔庆兖 +1 位作者 吴永平 王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与E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7例NSCLC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E的表达及PCNA估计增殖指数 (PI) ,并将上述结果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与E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7例NSCLC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E的表达及PCNA估计增殖指数 (PI) ,并将上述结果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7例NSCLC中细胞周期蛋白D1、E阳性率分别为 4 4 .8% (39/87)、4 8.3% (42 /87)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的PI值显著高于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PI值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 .0 1、〈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中细胞周期蛋白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与细胞周期蛋白E双阳性组的PI值、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双阳性组 (P值均〈0 .0 5 ) ,生存率显著低于非双阳性组 (P〈0 .0 1)。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E均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 ,并影响其预后 ,但两者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同 :细胞周期蛋白D1是调节NSCLC增殖的主要因素 ,细胞周期蛋白E主要与NSCLC进展有关 ;细胞周期蛋白D1可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 PCNA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世强 鲍勇 祖茂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61-764,共4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肝癌 细胞周期蛋白DI C-MYE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TI对胶质瘤周围白质形态与参数的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珊 吕科 李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 (DTI)探讨正常人与胶质瘤患者脑白质纤维在形态和参数的区别 ,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GE 3 .0TMR成像系统采集图像 ,利用自主开发的DTI图像处理平台分析 9例脑部DTI图像 ,并用跟踪软件追踪白质纤维...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 (DTI)探讨正常人与胶质瘤患者脑白质纤维在形态和参数的区别 ,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GE 3 .0TMR成像系统采集图像 ,利用自主开发的DTI图像处理平台分析 9例脑部DTI图像 ,并用跟踪软件追踪白质纤维走行。结果 通过图像处理所得的三维纤维跟踪图像再现了胶质瘤与周围脑白质的位置关系 ;病灶区及周围组织的FA ,RA ,MD值发生改变。结论 DTI技术有助于脑部胶质瘤的鉴别和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瘤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