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拔梯度的彭州市山地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1
作者 刘若岚 罗坤 +2 位作者 郭辰希 费良建 袁淑杰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为评价彭州旅游气候资源,利用2012-2021年41个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常规地面观测站及40个区域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温湿、风效、着衣指数建立综合舒适度模型。结果表明:温湿指数山、... 为评价彭州旅游气候资源,利用2012-2021年41个气象观测站(1个国家常规地面观测站及40个区域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温湿、风效、着衣指数建立综合舒适度模型。结果表明:温湿指数山、丘、坝区最适月为6、5、4月份,A等级占87%、87%、53%;风效指数峰值在8月上中旬,较温湿指数滞后10~20 d,最适月为:坝区(3、10、11月份)、山区(4、5、10月份)、丘区(4、10月份);着衣指数低谷在7月下旬,峰值丘区12月下旬,山、坝区1月上旬;综合舒适度指数呈“M”型分布,坝、丘、山区最适月在4月份和10月份、5月份和9月份、6月份和8月份,5-8月份丘坝区指数显著降低,山区波动不大。夏季山区综合舒适度最佳,显著优于丘、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资源 人体舒适度 综合舒适度模型 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州市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荣韧 亢强 +2 位作者 陈乐 刘洋远 鲁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227-230,303,共5页
[目的]分析春玉米、春马铃薯种植的农业气候资源。[方法]根据玉米、马铃薯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利用彭州市气象观测和土壤湿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春玉米、春马铃薯种植的农业气候资源以及彭州市春玉米与春马铃薯套种的农业气候资... [目的]分析春玉米、春马铃薯种植的农业气候资源。[方法]根据玉米、马铃薯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利用彭州市气象观测和土壤湿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春玉米、春马铃薯种植的农业气候资源以及彭州市春玉米与春马铃薯套种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势。[结果]春玉米、春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期分别为3月下旬~4月上旬、2月上旬~3月上旬。春玉米和春马铃薯生育期间热量资源丰富,土壤水分充足,降水量及总体分布适宜,日照尚够,能满足各生育期的需要,总体配置协调,适宜两者种植。[结论]采用春玉米与春马铃薯套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时间、空间,提高光热利用率、改善农田环境、减轻病虫害、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春马铃薯 套种 农业气候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气象服务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梦醒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当前,我国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是对环境气象条件最为敏感和依赖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天气气候条件是导致作物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气象服务可以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科学管理技术... 当前,我国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是对环境气象条件最为敏感和依赖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天气气候条件是导致作物产量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气象服务可以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科学管理技术支撑,让农民及时获取各种农业气象信息,具有趋利增收、减灾避害的重要作用。彭州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高标准建设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现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建设了川芎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健全了川芎气象保障服务标准,建立了川芎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有利于提升灾害防御能力,改善农作物品质,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气象服务 特色农业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多元立体种植区划研究
4
作者 张艺丹 罗坤 高梦醒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6期97-98,共2页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农业产业已是彭州市的一张绿色的招牌名片。以蔬菜、川芎、大蒜、食用菌、冷水鱼和猕猴桃为代表的“1+5”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观光带构成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新模式。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农业产业已是彭州市的一张绿色的招牌名片。以蔬菜、川芎、大蒜、食用菌、冷水鱼和猕猴桃为代表的“1+5”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观光带构成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新模式。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品质及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市 气候资源 农业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气象要素等级对大气污染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颖 高梦醒 +3 位作者 陈林 刘智媛 汪玲 费永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为找到对成都空气质量有改善作用的气象要素等级,量化成都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对2015—2018年成都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同时段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中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污... 为找到对成都空气质量有改善作用的气象要素等级,量化成都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对2015—2018年成都环境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温江国家气候观象台同时段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中部地区的空气质量污染较为严重,全年主要以PM_(2.5)和O_(3)污染为主,占比达75%,2015—2018年成都的PM_(2.5)污染呈下降趋势,而O_(3)污染虽有所波动但没有显著改善。(2)PM_(2.5)持续重污染过程中,过去12 h降水量和过去24 h降水量均大于1 mm,均为有效降水,大于2.5 mm对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显著增强;相对湿度低于70%对中度及以上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同步增加,低于40%对轻度PM_(2.5)污染的改善作用较为明显,优良天气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风速大于1 m/s时PM_(2.5)浓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大于2 m/s对PM_(2.5)浓度的改善作用显著加强。(3)典型O_(3)污染过程中,当总辐射低于1 MJ/m^(2)、温度低于32℃、相对湿度高于50%、风速低于2 m/s时,O_(3)污染将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气象要素等级 大气污染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梦竹 魏虹宇 高梦醒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期164-165,共2页
基层气象服务最主要的是为地方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本文就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进行了相关探讨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传播渠道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三农服务专项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7
作者 张梦竹 鲜琳 +1 位作者 黄文诗 李先文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4期169-169,共1页
建设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是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四川省彭州市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基层气象单位依托"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 建设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是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文章从四川省彭州市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基层气象单位依托"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气象服务新格局,全面提升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两个体系” 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