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2021年甘肃省张掖市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彦春 李珊 +1 位作者 李旭蓉 陈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为掌握张掖市2017—2021年包虫病流行和防控情况,对张掖市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嚢、羊棘球蚴感染抗体、犬棘球蚴粪抗原、羊棘球蚴免疫抗体及犬驱虫和宣传培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囊平均检出率为2.24%(898/40 002)... 为掌握张掖市2017—2021年包虫病流行和防控情况,对张掖市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嚢、羊棘球蚴感染抗体、犬棘球蚴粪抗原、羊棘球蚴免疫抗体及犬驱虫和宣传培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牛羊脏器棘球蚴包囊平均检出率为2.24%(898/40 002),其中牛阳性率为1.63%(77/4 727),羊阳性率为2.33%(821/35 275);羊棘球蚴感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9%(172/5 079);犬棘球蚴粪抗原平均阳性率为0.24%(7/2 872);羊棘球蚴免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0.42%(2 767/3 060);饲养犬平均登记率为76.33%(356 700/467 300),登记犬平均驱虫率为94.15%(335 823/356 700);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4场,培训基层防疫人员和农牧民10.87万人,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3.39万份。结果表明:张掖市包虫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牛羊棘球蚴感染。建议采取“驱虫+免疫”双源头控制措施进行综合防控,同时定期监测犬粪抗原和羊血清抗体来评价综合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间 包虫病 监测 防控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张掖市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永彪 冯国廷 胡江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为确保动物检疫工作及时有效,探索电子出证工作及系统管理的经验,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张掖市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票证作废率高、不按顺序使用票证、票证填写不规范、签名不符合要求等,提出了严格票证管理、规范电子出... 为确保动物检疫工作及时有效,探索电子出证工作及系统管理的经验,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张掖市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票证作废率高、不按顺序使用票证、票证填写不规范、签名不符合要求等,提出了严格票证管理、规范电子出证工作流程、加强电子出证人员的再培训、落实责任追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检疫 电子出证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动物贩运户登记备案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国廷 胡江林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0期262-262,共1页
动物贩运者(合作社、经纪人)是连接养殖与养殖、养殖与屠宰、养殖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正常流通,保障人民群众的肉食供应和消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动物贩运者是连接市场、搞活流通必不可少的载体和... 动物贩运者(合作社、经纪人)是连接养殖与养殖、养殖与屠宰、养殖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正常流通,保障人民群众的肉食供应和消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动物贩运者是连接市场、搞活流通必不可少的载体和媒介。但是近年来因外来动物引发疫病乃至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已引起了各级兽医行政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普遍关注。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动物贩运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动物贩运者的经营运输行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甘肃省动物经营运输防疫管理办法》,张掖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推行了动物贩运户登记备案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管理工作 动物产品 登记备案 张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贩运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防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张掖市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志伟 何彦春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牛口蹄疫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口蹄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对全市6县(区)送检的牛口蹄疫免疫血清开展了免疫抗体检测,为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 [目的]为了及时掌握牛口蹄疫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口蹄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对全市6县(区)送检的牛口蹄疫免疫血清开展了免疫抗体检测,为科学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2014—2020年,共检测牛O型口蹄疫免疫血清12328份,抗体合格10910份,平均合格率88.50%;共检测牛亚洲Ⅰ型口蹄疫检测血清3140份,抗体合格2651份,平均合格率84.43%;共监测牛A型口蹄疫免疫血清5680份,抗体合格4921份,平均合格率86.64%;各年度平均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要求的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口蹄疫 免疫抗体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发展高档肉牛产业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江林 杨建春 《中国奶牛》 2011年第21期34-35,共2页
肉牛产业是张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养殖小区化、小区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当前张掖市发展高档肉牛产业的重要性和优势作了简... 肉牛产业是张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养殖小区化、小区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效益最大化的肉牛产业发展格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当前张掖市发展高档肉牛产业的重要性和优势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档肉牛产业 重要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江林 权金鹏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13期78-79,共2页
逐级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全面量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社会参与的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格局。 甘肃省张掖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2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1726万头只,其中:牛100万头,羊410万只,猪160万头,... 逐级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全面量化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服务、社会参与的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格局。 甘肃省张掖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12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1726万头只,其中:牛100万头,羊410万只,猪160万头,禽类1056万只。张掖市坚持“草畜并重”的工作思路,以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为导向,以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为重点,紧紧围绕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饲料化 张掖市 开发利用 农作物秸秆 商品化生产 量化考核 目标管理 政府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基层畜牧兽医站体制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强 肖春瑞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1期252-252,共1页
基层畜牧兽医站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等社会公益任务,是推广畜牧兽医科技及应用技术的生力军,是科研与生产的纽带。但是,目前我市基层畜牧兽医站由于体制不顺、职能混乱、人员老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已不再适应目前迅猛发... 基层畜牧兽医站承担着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等社会公益任务,是推广畜牧兽医科技及应用技术的生力军,是科研与生产的纽带。但是,目前我市基层畜牧兽医站由于体制不顺、职能混乱、人员老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已不再适应目前迅猛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甚至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反的阻碍作用。因此,我市自2008年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体制改革 基层畜牧兽医站 张掖市 现代畜牧业 动物疫病 兽医科技 阻碍作用 扑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兽医社会化服务在规模养鸡场防疫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建林 何彦春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期12-13,17,共3页
为了逐渐推进基层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张掖市甘州区成立了鸡病免疫专业服务队,专门针对张掖市规模养鸡场开展集中免疫服务。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当地规模养鸡场欢迎,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养鸡场防疫工作新模式。这种... 为了逐渐推进基层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张掖市甘州区成立了鸡病免疫专业服务队,专门针对张掖市规模养鸡场开展集中免疫服务。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当地规模养鸡场欢迎,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养鸡场防疫工作新模式。这种规模养鸡场购买防疫服务的新模式可为将来各种畜牧养殖中全面推广兽医社会化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 社会化服务 规模养鸡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猪场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胡振鹏 张学虎 张小宁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为了分析张掖地区猪场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对临床中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本试验于2022—2023年采集张掖地区猪场疑似患猪链球菌病死亡猪的肺脏、肝脏、脾脏及关节液等组织样本182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鉴定方法对... 为了分析张掖地区猪场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对临床中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本试验于2022—2023年采集张掖地区猪场疑似患猪链球菌病死亡猪的肺脏、肝脏、脾脏及关节液等组织样本182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等鉴定方法对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动物和K-B药敏纸片法分析链球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发现,从采集的182份样本中分离到102株猪链球菌,其中82株具有致病性,可引起小鼠死亡;82株致病性链球菌对新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8.5%~96.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3.7%~30.5%。本研究为该地区猪场不同阶段猪(育肥猪、仔猪)的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鹏 宋虹 齐明 《北方牧业》 2025年第4期41-41,共1页
犊牛是养牛场的重要组成群体,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与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及综合效益息息相关。犊牛出生后往往因环境变化、管理方式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发病率较高,给犊牛的生长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就犊牛腹... 犊牛是养牛场的重要组成群体,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与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及综合效益息息相关。犊牛出生后往往因环境变化、管理方式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发病率较高,给犊牛的生长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就犊牛腹泻的原因以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生长发育 犊牛 综合防治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11
作者 田方圆 魏炳成 贾文玉 《畜禽业》 2025年第9期71-74,共4页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椎实螺传播。感染后幼虫移行破坏肝实质,成虫寄生导致胆管纤维化,引发羊群生长停滞、产奶量锐减、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感染者甚至死亡。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分析羊肝片吸虫...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椎实螺传播。感染后幼虫移行破坏肝实质,成虫寄生导致胆管纤维化,引发羊群生长停滞、产奶量锐减、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感染者甚至死亡。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分析羊肝片吸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建立快速、精准的诊断技术,并制定科学、可行的综合防治策略,以减少该病对肉羊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羊群健康与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肝片吸虫病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方法在牛结核病监测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学虎 朱潇鹏 +1 位作者 齐明 赵永虎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验证快速检测方法在牛结核病净化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对选定的368头成年牛在使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和γ-干扰素体外检测法(IFN-γ)进行结核病检测的同时,另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高敏荧光免疫层析法(HFIA)进行同... 为验证快速检测方法在牛结核病净化过程中的使用效果,对选定的368头成年牛在使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和γ-干扰素体外检测法(IFN-γ)进行结核病检测的同时,另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和高敏荧光免疫层析法(HFIA)进行同步检测,比较这2种快速检测方法(GICA和HFIA)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国标方法间的符合程度。结果显示,TST、IFN-γ、GICA和HFI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1%、5.16%、2.99%和4.62%,其中IFN-γ的阳性检出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3种方法;HFIA的阳性检出率是TST的1.21倍、是GICA的1.54倍;若以TST检测结果为标准,GICA和HFIA的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57.14%和71.43%,符合程度均达到高度符合(K值为0.62~0.63);若以IFN-γ检测结果为标准,GICA和HFIA的阳性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52.63%和78.95%,符合程度分别达到高度符合(K值为0.65)和极为符合(K值为0.82)。不同方法组合检测结果显示,只有HFIA+IFN-γ的检测结果高于标准值,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HFIA作为一种新兴的牛结核病快速检测方法,其检测效能与国标方法接近,且优于常规快速检测方法GICA,可用于田间对牛结核病开展大范围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检测方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 高敏荧光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发酵红枣渣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学虎 齐明 +1 位作者 汪晓斌 李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6期1-3,共3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红枣渣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发酵红枣渣在肉牛养殖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选择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肉牛,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发酵红枣渣;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发酵红枣渣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发酵红枣渣在肉牛养殖生产中的最适添加水平,选择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肉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肉牛,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发酵红枣渣;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的发酵红枣渣。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90 d;试验期间,测量和记录牛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并计算其料重比。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5%、10%及15%的发酵红枣渣,可使牛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59%、18.68%和2.20%,料重比分别下降5.36%、13.14%和2.53%;其中,添加10%的发酵红枣渣时,牛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发酵红枣渣,可以有效改善肉牛的生长性能,促进牛只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肉牛育肥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红枣渣 肉牛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动物跨省区流动的关键措施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虎 赵婷 +2 位作者 严兴西 郭昭林 田生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期81-83,共3页
规范动物跨省区流动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通过采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措施,防疫条件分级管理,建立指定通道,加强动物资质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规范动物跨省流动,保障养殖安全和动物产品安全。
关键词 动物流动 跨省区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肉牛源腔隙莫拉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兴珍 张学虎 +2 位作者 童建伟 孙鉴弘 姬宏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2,共5页
为确定引起张掖地区肉牛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从张掖地区不同肉牛养殖场采集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肉牛的鼻腔拭子、肺脏及肝脏等病料组织127份,采用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PCR等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人工感染动物试验、K-B药敏纸片... 为确定引起张掖地区肉牛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从张掖地区不同肉牛养殖场采集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肉牛的鼻腔拭子、肺脏及肝脏等病料组织127份,采用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及PCR等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人工感染动物试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情况。结果显示,分离得到了79株腔隙莫拉菌,其中64株能引起小鼠发病,为致病型菌株;分离的64株腔隙莫拉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在66.7%~98.4%之间,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6种药物耐药率在7.8%~30.2%之间,耐10、9、8种药物分离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3.2%、21.9%和17.2%。结果表明该地区腔隙莫拉菌为引起肉牛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具有一定耐药性,对肉牛养殖可能存在潜在的威胁,应加强肉牛源腔隙莫拉菌病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腔隙莫拉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丽 胡立国 +2 位作者 魏玉明 张学虎 鲁彦君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1-92,共2页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养殖密度增大、畜禽频繁调运,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规模养殖场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动物疫病发生率,保障养殖经济效益,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规模养殖场 动物疫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监督职责移交后我们该怎么做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国廷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1期80-81,共2页
做好家畜屠宰环节监督管理工作,应明确管理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职责,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还要严厉打击私屠滥宰。
关键词 监督管理工作 职责 屠宰 从业人员 管理部门 责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改革对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影响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学虎 朱潇鹏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222-223,225,共3页
2019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张掖市动物防检疫系统的机构组成、职责划分及人员队伍情况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回顾了机构改革以来,张掖市动物防检疫系统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机构改革后动物防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 2019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张掖市动物防检疫系统的机构组成、职责划分及人员队伍情况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回顾了机构改革以来,张掖市动物防检疫系统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机构改革后动物防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旨在为进一步理顺发展关系,促进全市动物防检疫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动物防检疫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明 胡立国 +1 位作者 汪晓斌 王鹏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64-68,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周龄、生长健康、日龄及体重相近的40头哺乳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组常规饲喂,不添加精补颗粒饲料;Ⅱ、Ⅲ、Ⅳ组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比例精补颗粒饲料对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周龄、生长健康、日龄及体重相近的40头哺乳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组常规饲喂,不添加精补颗粒饲料;Ⅱ、Ⅲ、Ⅳ组分别按哺乳犊牛体重的0.5%、0.75%、1%补喂精补颗粒饲料,试验期30?d。结果显示:Ⅱ、Ⅲ、Ⅳ组哺乳犊牛的终末体重、日增重均高于Ⅰ组,其中Ⅳ组显著提高5.22%和13.84%(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Ⅳ组显著提高2.99%、2.53%、6.81%、2.04%(P<0.05);试验组哺乳犊牛粪便评分普遍低于对照组,其中Ⅳ组显著降低20.65%(P<0.05);试验组哺乳犊牛腹泻率较Ⅰ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Ⅳ组降幅最大,达到39.88%(P<0.05);Ⅱ、Ⅲ、Ⅳ组哺乳犊牛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浓度与Ⅰ组相比均有所提高,葡萄糖、尿素氮含量有所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精补颗粒饲料可以提高张掖肉牛哺乳犊牛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其中按犊牛体重1%比例补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补饲料 颗粒饲料 哺乳犊牛 生长性能 腹泻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王振宁 单付装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1期253-253,共1页
近年来,因饲料产品安全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欧洲发生的“二嗯英、孕酮”等严重饲料污染事件,在国内“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品在饲料中的添加和使用,造成了多起对人类和动物有多方面的毒性危害,并且具有致畸、致... 近年来,因饲料产品安全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欧洲发生的“二嗯英、孕酮”等严重饲料污染事件,在国内“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等违禁药品在饲料中的添加和使用,造成了多起对人类和动物有多方面的毒性危害,并且具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致人中毒、死亡事件的发生。饲料的安全性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饲料卫生安全即食品安全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卫生安全 动物性食品安全 盐酸克伦特罗 污染事件 “瘦肉精” 产品安全 违禁药品 致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