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的选择控制指标 被引量:352
1
作者 杨溥 李英民 赖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7,共5页
时程分析法中选择输入地震波的基本要求通常是使所选波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统计意义上相一致,实践中对此要求却常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本文以结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为主要反应统计量,对比分析几种选波方案,提... 时程分析法中选择输入地震波的基本要求通常是使所选波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统计意义上相一致,实践中对此要求却常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本文以结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为主要反应统计量,对比分析几种选波方案,提出基于规范设计反应谱平台段和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段的两频率段控制的选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程分析 输入地震动 设计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结构的滞回耗能谱 被引量:21
2
作者 肖明葵 刘纲 +1 位作者 白绍良 赖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地面运动引起抗震结构不同类型破坏的基础上,指出结构滞回耗能总量是累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不同动力参数单自由度体系弹性及弹塑性总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量,得出计算弹塑性体系滞回...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地面运动引起抗震结构不同类型破坏的基础上,指出结构滞回耗能总量是累积破坏的重要参数,以1735条实际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计算了不同动力参数单自由度体系弹性及弹塑性总输入能量及滞回耗能量,得出计算弹塑性体系滞回耗能谱的简化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谱 抗震结构 弹塑性体系 单自由度体系 动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姬淑艳 李英民 +1 位作者 刘立平 赖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2,共5页
分析了抗震设计中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必要性,指出了研究双向地震作用的必要性,通过国内外规范相关条文的对比指出目前研究有待完善的关键问题和方向,结合近期研究成果对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双向地震作用 扭转 组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勇 杨铨大 +1 位作者 王宝贞 聂梅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3-28,共6页
介绍了在进行活性污泥法过程模型化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成果改进和强化,所建立的结构化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文中提出了建模的系统化方法;采用概念模型图示和矩阵表达法简明清晰地表述了模型化的思路和全部定性定量信息;并简要... 介绍了在进行活性污泥法过程模型化研究中,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成果改进和强化,所建立的结构化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文中提出了建模的系统化方法;采用概念模型图示和矩阵表达法简明清晰地表述了模型化的思路和全部定性定量信息;并简要地介绍了模型参数估值的试验方法及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动力学 数学模型 参数估值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回耗能的抗震结构最大位移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明葵 白绍良 +1 位作者 赖明 刘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以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特性为基础 ,讨论单自由度体系在短持时脉冲型、中等持时多频谱型以及长持时型等 3种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一周加载循环中的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与体系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关系 ,提出... 以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耗能特性为基础 ,讨论单自由度体系在短持时脉冲型、中等持时多频谱型以及长持时型等 3种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一周加载循环中的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与体系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关系 ,提出基于结构滞回耗能特性的结构非弹性最大位移反应的简化计算公式 ,并指出简化公式的适用范围。由分析可知 ,当一周最大滞回耗能增量在总滞回耗能量中所占比例在 5 0 %~ 80 %之间时 ,结构可能产生冲击型破坏 ,可仅由最大位移反应和一次循环最大滞回耗能增量作为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指标。若最大一周滞回耗能增量在整个地震地面运动作用时程的总滞回耗能中所占百分比太小 ,体系可能产生累积损伤破坏 ,应考虑结构滞回耗能总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增量 抗震结构 非弹性位移反应 破坏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瞬时谱估计的Unscented Kalman滤波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英民 董银峰 赖明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70-1378,共9页
用时变ARMA模型描述地震动时程,提出了采用Unscented Kalman滤波技术实现地震动瞬时谱估计的思路.算例分析表明,Unscented Kalman滤波方法较Kalman滤波方法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能够更好地跟踪地震动的局部特性,适合... 用时变ARMA模型描述地震动时程,提出了采用Unscented Kalman滤波技术实现地震动瞬时谱估计的思路.算例分析表明,Unscented Kalman滤波方法较Kalman滤波方法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能够更好地跟踪地震动的局部特性,适合处理非线性模型或有突变特性的模型的辨识问题.不同阶数ARMA模型的估计结果还表明,以往被忽略的ARMA模型的理论频率分辨力对地震动瞬时谱估计精度有重要影响,应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在ARMA模型的判阶中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cented KALMAN滤波 地震动 瞬时谱 时变AR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理论在结构抗震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晖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3期70-74,共5页
通过综述小波理论的发展和分析小波理论的特点,以及指出结构抗震理论中存在的诸如地震动时频非平稳特性的描述等问题、提出将小波理论与随机振动理论相结合,应用于结构抗震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小波理论 随机振动 结构抗震 时频非平稳特性 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面运动的局部谱密度描述及其估计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晖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43-49,共7页
在介绍地震动描述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使用时变谱密度,即局部谱密度来刻画具有时频非平稳特性的地震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详细比较了小波变换与其它几种局部谱密度估计方法,指出利用小波变换来估计局部谱密度比其它方法精度更高,速度更... 在介绍地震动描述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使用时变谱密度,即局部谱密度来刻画具有时频非平稳特性的地震动的必要性。从理论上详细比较了小波变换与其它几种局部谱密度估计方法,指出利用小波变换来估计局部谱密度比其它方法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使得方便高效地将局部谱密度应用在地震工程和结构抗震的诸多领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小波变换 非平稳过程 局部谱密度估计 结构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非平稳特性的地震波ARMA模型仿真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英民 董银峰 +1 位作者 夏洪流 赖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123-127,138,共6页
分析了人造地震波的特点与现状 ,给出了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的简化描述方法与统计规律 ,采用 ARMA模型研究了拟合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合成方法 ,并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地震波 频率非平稳 合成与模拟 ARMA模型 反应谱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震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溥 李东 +1 位作者 李英民 赖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87-92,共6页
论述了 Push- over方法的基本原理 ,详细分析了 Push- over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 ,对该方法未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静力弹塑性分析 能力谱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VARMA模型的地震动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银峰 李英民 +1 位作者 赖明 刘立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共7页
通过EMD方法将地震动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提出了用固有模态函数的时变VARMA建模实现地震动仿真的思路。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固有模态函数的特性,解决了直接基于ARMA或VARMA模型建模的仿真方法所面临的模型判阶的难题,并... 通过EMD方法将地震动分解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提出了用固有模态函数的时变VARMA建模实现地震动仿真的思路。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固有模态函数的特性,解决了直接基于ARMA或VARMA模型建模的仿真方法所面临的模型判阶的难题,并可同时考虑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使仿真地震动与实际地震动在能量时频分布特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样本统计性较好,弹性及弹塑性反应谱拟合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方法 VARMA模型 地震动 仿真与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动力可靠度估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晖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70-77,共8页
利用小波分析估计的地震动局部谱,采用虚拟激励法求得了线性结构非平稳随机响应,结合基于首超破坏准则的几种动力可靠度表达式,对结构的动力可靠度进行了讨论,并与平稳响应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首超破坏 动力可靠度 虚拟激励法 线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震水准反应谱之间的关系和罕遇地震作用设计反应谱的确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英民 白绍良 赖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6,共8页
不同地震作用水准的设计反应谱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各水准谱形完全一致的假定。这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结论不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此作出了修订。本文基于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推导了罕遇和多遇地震作用设计... 不同地震作用水准的设计反应谱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各水准谱形完全一致的假定。这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结论不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此作出了修订。本文基于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推导了罕遇和多遇地震作用设计反应谱的关系,指出两者谱值之比在高频、中频和低频段分别对应于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比。引入地震动衰减规律进行了罕遇和多遇地震作用设计谱关系的近似估计,提出了基于多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确定罕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的调整方案,验证了现行规范将反应谱特征周期适当延长以得到罕遇地震作用设计谱的做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计 地震作用水准 设计反应谱 地震动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VARMA模型的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英民 董银峰 赖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8-73,共6页
指出了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进行Hilbert谱分析时应引起重视的两方面限定。针对上述限定,提出了基于EMD和VARMA模型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时变VARMA模型对IMF建模并根据模型参数计算其瞬时频率,然后通过对各IMF的局部极值进... 指出了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进行Hilbert谱分析时应引起重视的两方面限定。针对上述限定,提出了基于EMD和VARMA模型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时变VARMA模型对IMF建模并根据模型参数计算其瞬时频率,然后通过对各IMF的局部极值进行样条函数插值得到相应瞬时幅值,最后利用上述瞬时频率和幅值得出Hilbert谱。通过对LOD数据和地震动加速度记录ElCentro(1940,N-S)的分析表明,该方法避开了原方法中的限定且所得Hilbert谱更具物理意义、分辨率和可读性更好。研究结果不仅为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为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HILBERT-HUANG变换 Hilbert谱 VAR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模型的双向水平地震动相关设计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英民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研究了双向水平地震动分量间加速度反应谱的相关性,给出了统计回归公式及与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相关设计谱的取值建议,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更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关键词 三参数模型 双向水平地震动 反应谱 建筑抗震设计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双层正交悬索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尚春明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65,共13页
圆形双层正交悬索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这种悬索体系的静力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其模型的头几阶自振特性进行了测定;运用连续化理论和迦辽金变分原理,导出了这种体系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实用计... 圆形双层正交悬索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这种悬索体系的静力性能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其模型的头几阶自振特性进行了测定;运用连续化理论和迦辽金变分原理,导出了这种体系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实用计算公式,并取得了试验的验证;此外,还运用能量原理推导了所探讨体系的圆形边缘构件临界力的简化计算公式,供实际设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结构 正交结构 双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改进能力-需求曲线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英民 杨成 赖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对能力-需求曲线法提出了三方面改进,即直接以 POA 侧推曲线换算得的能力曲线代替简化二折线能力谱、用具有包络意义的双能力曲线考虑加载模式的不确定性、用双需求力曲线考虑结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的不确定性;对改进能力-曲线方法与时... 对能力-需求曲线法提出了三方面改进,即直接以 POA 侧推曲线换算得的能力曲线代替简化二折线能力谱、用具有包络意义的双能力曲线考虑加载模式的不确定性、用双需求力曲线考虑结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的不确定性;对改进能力-曲线方法与时程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给出了具有统计意义的改进能力-需求曲线方法结果的评判方法。算例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减小能力谱和需求曲线建立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对分析结果所造成的误差,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需求曲线方法 能力谱 需求曲线 水平加载模式 结构非线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地源热泵发展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扩散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国东 武涌 刘长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89,共5页
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地源热泵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和市场规模小的问题,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分析促进其发展... 在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地源热泵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中应用存在的成本高和市场规模小的问题,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分析促进其发展的目标机制和补偿机制,通过概算,预测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发展目标,提出用于增量成本补偿的资金保障措施;探讨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机制配合的管理模式,并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提出建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级示范的推广扩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运行机制 管理模式 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策略算法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地震动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英民 杨琼 赖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33-38,共6页
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是新抗震规范提出的要求。本文引入多目标优化概念和进化策略算法,提出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地震动仿真方法,解决了传统地震动仿真中的多阻尼比反应谱拟合精度较差的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优化问... 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是新抗震规范提出的要求。本文引入多目标优化概念和进化策略算法,提出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地震动仿真方法,解决了传统地震动仿真中的多阻尼比反应谱拟合精度较差的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获得优化问题的近似Pareto最优解集,在拟合多阻尼比反应谱的人造地震波集系的仿真方面有传统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产生的人造波或人造波集系可满足工程抗震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策略算法 多阻尼比反应谱 人造地震波 抗震规范 地震动 仿真方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英民 白绍良 赖明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z1期22-26,共5页
基于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的穿零率表示方法 ,进行了三维地震动穿零率参数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给出了三维相关的参数取值建议。
关键词 地震动 三维 频率非平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