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建昌县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永忠 李明春 +2 位作者 黄英华 杜丙义 费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749-15750,15752,共3页
利用建昌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气候倾向率概念,分析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结果得出,近50年来,建昌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5℃;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升高依次是1.7、0.9、1.0、2.5℃;11~4月是气温升高的主要时段。≥10... 利用建昌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气候倾向率概念,分析热量资源特征变化。结果得出,近50年来,建昌县年平均气温升高1.5℃;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升高依次是1.7、0.9、1.0、2.5℃;11~4月是气温升高的主要时段。≥10℃积温增加207℃,无霜期延长5d。80年代是气温变化的"拐点",其前后年平均气温平均升高1.0℃,春季平均气温升高1.2℃,冬季升高1.6℃,夏季、秋季均升高0.8℃;≥10℃积温平均增加148℃;无霜期平均延长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资源 趋势变化 倾向率 拐点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县近50年光照资源趋势变化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永忠 李明春 +1 位作者 黄英华 杨学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0225-20226,20270,共3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能资源,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对建昌近50年光照资源进行趋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建昌光能资源属于丰富区,其年日照时数80%保证率为2 650 h;春夏秋冬四季80%保证率分别为750、685、660和585 h。建昌县年、季、月日照时...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能资源,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对建昌近50年光照资源进行趋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建昌光能资源属于丰富区,其年日照时数80%保证率为2 650 h;春夏秋冬四季80%保证率分别为750、685、660和585 h。建昌县年、季、月日照时数线性序列相关系数通过极显著检验,气候倾向率小于0,均呈下降减少趋势;并在1984~1985年出现气候"跃变",跃变之前(1960~1984年)处于下降减少阶段,跃变之后(1985~2009年)变化平稳。在近50年里,年日照时数趋势减少553 h;四季趋势减少分别为春季133 h,夏季181 h,秋季105 h,冬季128 h;各月中6、7月趋势减少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趋势变化 特征 资源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69-9071,共3页
[目的]研究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近50年建昌县气候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光照、气温变化趋势。[结果]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呈减少... [目的]研究近50年建昌县霜期设施农业生产中光热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近50年建昌县气候资料,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光照、气温变化趋势。[结果]1960~2009年建昌县霜期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5.556 h/10 a、-2.39%/10 a,近50年分别减少了278 h和12%;1981、1982年发生了气候跃变,跃变前后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分别减少161 h和7%。霜期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6、0.392和0.567℃/10 a,近50年分别上升了1.93、1.96和2.84℃;1987、1988年发生气温跃变,跃变前后霜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升高了1.3、1.2和1.7℃。近50年来,建昌霜期光照资源减少,而热量资源增加,形成光热互补。[结论]该研究为当地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气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期 设施农业 光热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建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预警大喇叭在建昌农村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董艳艳 徐健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1期59-60,共2页
近年来建昌县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农村是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地区,受灾较为严重。气象预警大喇叭能够解决农村预报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发挥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发布快捷等优势,... 近年来建昌县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农村是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地区,受灾较为严重。气象预警大喇叭能够解决农村预报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发挥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发布快捷等优势,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警大喇叭 建昌县 农村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县葡萄酒产业建设及发展方向
5
作者 王廷岐 李明春 刘尚阁 《北方果树》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建昌县地处辽西丘陵山区。燕山山脉延伸于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松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本县。辽西主要河流大凌河、六股河均发源于县境内,有辽西屋脊之称。建昌县东南部是葡萄主产区,药王庙镇的‘巨峰’葡萄上世纪80年代曾... 建昌县地处辽西丘陵山区。燕山山脉延伸于此。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松岭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本县。辽西主要河流大凌河、六股河均发源于县境内,有辽西屋脊之称。建昌县东南部是葡萄主产区,药王庙镇的‘巨峰’葡萄上世纪80年代曾连续多年外销;进入本世纪.杨树湾子乡的美国‘红提’葡萄异军突起。面积13.3hm2的园1处。面积3.3hm2以上的园6处,产量的80%冷藏后新年至春节期间远销北京、广州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建昌县 燕山山脉 丘陵山区 春节期间 辽西 大凌河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县1998—2018年夏季暴雨特征分析
6
作者 董艳艳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3期57-58,120,共3页
利用建昌县国家基本站1998—2018年6—8月降水量和暴雨出现日数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及对比分析,对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暴雨量、暴雨出现日数、暴雨预警发布等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偏多,出现2次暴雨... 利用建昌县国家基本站1998—2018年6—8月降水量和暴雨出现日数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及对比分析,对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暴雨量、暴雨出现日数、暴雨预警发布等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偏多,出现2次暴雨,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暴雨量和降水总量波动频率基本一致,夏季暴雨量偏多的年份降水总量也偏多。2015—2018年年均发布暴雨预警信号25次,7月发布预警信号最多,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暴雨 暴雨出现日数 预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县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7
作者 杜丙义 李建民 +1 位作者 贾萍 张俊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243-243,245,共2页
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全面了解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天气情况。结合建昌县多年的气候资料对该县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提升玉米产量的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植 气候条件 对策 辽宁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降水与需水的耦合度分析
8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了洞悉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的水分平衡态势,以1963—2022年辽宁省的日气象数据及作物系数为基础,运用SIMETAW模型与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的降水和水分需求规律以及水分满足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气候变化... 为了洞悉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的水分平衡态势,以1963—2022年辽宁省的日气象数据及作物系数为基础,运用SIMETAW模型与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的降水和水分需求规律以及水分满足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气候变化给玉米、大豆水分需求带来的影响,并对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季有效降水和水分需求的时空演变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作物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481.6mm,其中西部为347.4 mm,中部和南部是514.9 mm,东部为636.8 mm。玉米、大豆全生育期的年均需水量分别为521.0、517.0 mm,未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玉米、大豆全生育期降水与需水的耦合度分别为0.822、0.815,即降水能够满足80.0%以上的水分需求,平均缺水量为17.8%~18.5%。耦合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辽宁省东部,其次是辽宁省中部和南部,最小值则出现在辽宁省西部。辽宁省西部地区玉米、大豆耦合度(λ)≥0.8的保证率仅为28.3%、21.5%。耦合度的最高值出现在生长中期,其次是快速生长期,最低值出现在生长初期和成熟期。近年来,玉米生长初期降水与需水的耦合度呈现出显著的上升态势。辽宁省玉米、大豆生长初期的降水与需水的耦合度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关注春季干旱的出现,特别是辽宁省西部水资源短缺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耦合度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建昌作物生长季降水变化对农业干旱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1 位作者 李明春 杜丙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27-16328,16331,共3页
[目的]分析降水变化掌握干旱程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对比、趋势分析降水变化对干旱程度的影响。[结果]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近50年减少108mm,并以夏季减少为主体。春秋两季干旱最严重频率为80%。... [目的]分析降水变化掌握干旱程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对比、趋势分析降水变化对干旱程度的影响。[结果]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近50年减少108mm,并以夏季减少为主体。春秋两季干旱最严重频率为80%。与全国第2次农业资源普查时相比,作物生长季干旱频率增加26.6%,播种出苗阶段干旱频率减少13.6%,作物旺盛生长阶段干旱频率增加7.7%,成熟收获阶段干旱频率增加19.2%。[结论]目前建昌地区的气候朝着偏旱至半湿润半干旱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降水 农业 干旱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工作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4期172-172,共1页
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当前气象检测业务的现状,并且结合这种现状分析了气象检测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对气象业务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气象观测 工作现状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地面气象观测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种子科技》 2017年第11期13-13,17,共2页
在农业的建设发展中,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象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应该不断加强气象监测工作,通过对气象的观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进而促使农民对农事进行适当的安排。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农业 农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的重点工作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南方农机》 2017年第22期155-155,共1页
在气象观测中,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气象观测系统中基础的业务。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要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为气象服务的展开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主要阐述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现阶段的气象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今... 在气象观测中,地面气象观测是其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气象观测系统中基础的业务。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要素进行检测和分析,为气象服务的展开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主要阐述气象观测业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现阶段的气象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 观测重 数据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岛局地暴雨过程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艳艳 贾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8期39-41,65,共4页
[目的]揭示葫芦岛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NECP2.5°×2.5°分析资料以及Micaps实况资料对2015年6月10日—11日葫芦岛局地暴雨过程和对农作物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葫芦岛局地暴雨受... [目的]揭示葫芦岛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原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NECP2.5°×2.5°分析资料以及Micaps实况资料对2015年6月10日—11日葫芦岛局地暴雨过程和对农作物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此次葫芦岛局地暴雨受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结论]有利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使葫芦岛局地形成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岛 暴雨 天气系统 动力条件 水汽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要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英华 马永忠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期50-50,共1页
观测业务作为气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是整个气象观测部门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可以预防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依据。气象工作业务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人们对于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么提高气象观测结果的精确度,... 观测业务作为气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是整个气象观测部门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可以预防气象灾害发生的重要依据。气象工作业务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人们对于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么提高气象观测结果的精确度,如何做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控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管理控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昌地区气候变化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
15
作者 马永忠 黄英华 +1 位作者 盖小波 刘凤芝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8期137-139,共3页
采用建昌气象站1960-2014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性水平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建昌地区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9.28mm/10a,年蒸... 采用建昌气象站1960-2014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性水平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建昌地区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9.28mm/10a,年蒸发量减少15.2%;地面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子;模拟预测蒸发量模式准确率为87.3%。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水循环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量 特征 影响因子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建昌地区春播期水热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16
作者 马永忠 李明春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426-8428,共3页
采用气候倾向率、春旱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建昌春播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19602009年)建昌春播期热量资源在增加,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25℃;19902009年较19611980年平均气温升高1.00℃;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稳定... 采用气候倾向率、春旱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建昌春播期降水和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19602009年)建昌春播期热量资源在增加,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25℃;19902009年较19611980年平均气温升高1.00℃;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变化稳定;终霜日期趋势提前4 d结束,变化幅度由31 d缩短至19 d,趋于稳定。降水量存在增加趋势,降水量变率过大对春播及苗期生长不利;春旱频率较大影响春季播种;重旱、偏旱年有30年,占60%;近20年(19902009年)重春旱频率较之前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 水热资源 倾向率 春旱指数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建昌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17
作者 李明春 马永忠 黄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48-12349,12363,共3页
根据建昌1960~2009年气象三大要素,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年、作物生长季时间尺度热量、光照、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量资源(平均气温、≥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升高和增加趋势;光照资源、降水资源呈不同程度的下... 根据建昌1960~2009年气象三大要素,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年、作物生长季时间尺度热量、光照、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量资源(平均气温、≥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升高和增加趋势;光照资源、降水资源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减少趋势。光、热、水等气候条件的改变,使得气候资源从新整合,对建昌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共存。一方面,气候变化使建昌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将使作物生育期延长,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另一方面,光照资源和降水资源的趋势减少,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纵观气候变暖的利弊关系,应该是弊大于利,因此,提高对气候变暖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活动积温 日照时数 降水量 建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作者 张俊林 李明春 +1 位作者 杜丙义 李建民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6期217-217,共1页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也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农业气象,在过去的几年,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点,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成绩。我国农业气象的...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也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农业气象,在过去的几年,我国各级气象部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点,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成绩。我国农业气象的现状更具现代化、科学化及人性化。本文就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象服务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英华 马永忠 +3 位作者 李明春 万绪江 唐远明 王国莉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以建昌地区气候监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大田作物生长季气温、≥10℃积温及无霜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以及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建昌地区作物生长... 以建昌地区气候监测站1960—2012年逐日气温资料为基础,运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技术,分析了该地区大田作物生长季气温、≥10℃积温及无霜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以及热量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60年以来,建昌地区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倾向率为0.19℃/10 a,1981年突变性升高,突变之后气温平均升高0.8℃;≥10℃积温明显增加,倾向率为49.98(℃·d)/10 a,1996年突变性增加,突变之后积温平均增加201℃·d;无霜期延长趋势明显,倾向率为2.44 d/10 a,1985年突变性延长,突变后无霜期平均延长10 d。热量资源增加可延长大田作物的生育期,亦可扩大复种指数、增加生物学产量;气温升高也将加大蒸腾指数,造成作物干旱。分析结果可为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季 气温 积温 无霜期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降水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丙义 李建民 +1 位作者 贾萍 张俊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0期221-221,223,共2页
选取1960—2009年建昌县温度、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变化及降水量多少对当地玉米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影响,旨在为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玉米科学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玉米 生长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