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特性对光散射法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治安 刘袖 +3 位作者 董方 陈栋 邹越 刘小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00-606,共7页
光散射法是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排放源的飞灰颗粒在不同散射角上的相对质量灵敏度差异研究,发现在25°散射角处,相对质量灵敏度从大到小分别为燃煤电站飞灰颗粒、垃圾焚烧飞灰颗粒、生物质燃烧飞灰、道路... 光散射法是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排放源的飞灰颗粒在不同散射角上的相对质量灵敏度差异研究,发现在25°散射角处,相对质量灵敏度从大到小分别为燃煤电站飞灰颗粒、垃圾焚烧飞灰颗粒、生物质燃烧飞灰、道路粉尘、炭黑颗粒。根据对测试颗粒物的实际成分、粒度、形貌等进行分析,成分是影响飞灰颗粒不同相对质量灵敏度的主要因素。通常,含有较高浓度Al元素的飞灰颗粒具有更高的相对质量灵敏度,而含有较高浓度Fe或者有机组分的飞灰颗粒,会由于颗粒有更强的吸光能力,导致其具有较低的相对质量灵敏度。研究可以对使用光散射法对不同排放源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在线监测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在线监测 光散射 排放源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管理系统建立探讨与实践
2
作者 时洪洲 《工具技术》 2010年第12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刀具管理系统 康明斯公司 康明斯发动机 北汽福田 生产技术 柴油发动机 合资企业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扭转振动稳态信号处理精度和速度的方法研究与系统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康 罗维 +2 位作者 朱小勇 杨彦富 张志俭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9年第4期332-338,共7页
在采用三点卷积幅值修正法[1,6]和比值校正法[2~7]大幅度提高扭振信号幅值分析精度的基础上,研制的一套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将扭振信号和转速的采集、各谐次信号幅值的提取、曲线拟合有效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对多个稳态转速... 在采用三点卷积幅值修正法[1,6]和比值校正法[2~7]大幅度提高扭振信号幅值分析精度的基础上,研制的一套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将扭振信号和转速的采集、各谐次信号幅值的提取、曲线拟合有效地合为一体,实现了对多个稳态转速下采集记录的扭振信号进行批处理自动求出发动机扭振特性曲线,大大提高了处理精度和速度,仿真研究和应用实例证明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方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振动 信号处理 信号分析 稳态 精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扭转振动瞬态信号处理精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康 罗维 +2 位作者 朱小勇 张志俭 杨彦富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用测试扭振信号来分析轴系的各谐次幅值特性 ,研究扭转共振是解决由扭振产生故障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发动机升降速过程扭振信号是瞬态时变信号 ,并存在低频滚振干扰 ,不能采用转速跟踪分析方法直接进行分析的特点 ,提出了将一次采... 用测试扭振信号来分析轴系的各谐次幅值特性 ,研究扭转共振是解决由扭振产生故障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发动机升降速过程扭振信号是瞬态时变信号 ,并存在低频滚振干扰 ,不能采用转速跟踪分析方法直接进行分析的特点 ,提出了将一次采样样本所包含的整周期数扩大一倍 ,加 Hanning窗进行转速跟踪分析的方法 ,消除了低频滚振的影响 ,大大提高了升降速过程扭振各谐次幅值分析精度。这种方法既能在试验台上测试分析发动机的扭振特性 ,也能测试汽车或船舶行驶或加速过程中的扭振特性。仿真和试验证明 ,除所分析的第一谐次幅值有较大的误差外 ,其余谐次幅值精度都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振动 信号处理精度 转速跟踪分析 瞬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隔器配套用O形圈压缩率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董社霞 王圣虹 +2 位作者 程文佳 翟浩东 周先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155,共5页
为优化封隔器配套用O形圈压缩率选用,在对比国内外O形圈设计标准基础上,在不同工况下对某规格的O形圈进行摩擦力和液密、气密试验测试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综合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在35MPa的密封要求下,提出封隔器配套用O形圈的压缩率... 为优化封隔器配套用O形圈压缩率选用,在对比国内外O形圈设计标准基础上,在不同工况下对某规格的O形圈进行摩擦力和液密、气密试验测试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综合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在35MPa的密封要求下,提出封隔器配套用O形圈的压缩率推荐值为10%~13%。该设计值小于国际标准值,在满足操作工况允许的载荷条件下,摩擦力降低约47.8%,有效地解决了O形圈密封性能和摩擦力之间的协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隔器 O形圈 压缩率 摩擦力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柴油机瞬态NO_x估算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兴旺 于津涛 +2 位作者 高俊华 张乐乐 尚玉磊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4,70,共5页
在一台国五柴油机上,进行了原机ETC循环试验和200s怠速试验。ETC试验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和非怠速工况的NO_x体积分数与过量空气系数之间可分别拟合为幂律型关系式;200s怠速试验中,NO_x体积分数估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30s内... 在一台国五柴油机上,进行了原机ETC循环试验和200s怠速试验。ETC试验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和非怠速工况的NO_x体积分数与过量空气系数之间可分别拟合为幂律型关系式;200s怠速试验中,NO_x体积分数估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30s内逐渐减小,在30—170s内逐渐增大,170—200s内基本不变。利用拟合的经验公式构建瞬态NO_x估算模型,ETC循环全过程验证结果表明:NO_x体积分数和质量流量的估算值与试验值总体吻合较好,但在峰值处误差明显;循环累计质量估算值比试验值大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氮氧化物 数学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方式对2.0L直喷柴油机起动首循环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晓梅 林学东 +1 位作者 李德刚 朱行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基于2.0TC型高压共轨直喷增压柴油机,定义燃烧效率作为起动工况燃烧过程的评价指标,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射方式对起动首循环燃烧过程及起动过程瞬态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次喷射方式时,起动首循环燃烧效率明显优于单次喷射... 基于2.0TC型高压共轨直喷增压柴油机,定义燃烧效率作为起动工况燃烧过程的评价指标,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射方式对起动首循环燃烧过程及起动过程瞬态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次喷射方式时,起动首循环燃烧效率明显优于单次喷射或两次喷射方式,且三次喷射方式中两次预喷量的不同分配,对起动首循环的燃烧效率影响很大;混合气的着火特性好未必有利于改善首循环燃烧效率,滞燃期是控制首循环燃烧效率的关键;对于三次喷射方式,首循环燃烧效率的好坏不能决定起动过渡工况的平均燃烧效率,所以对起动首循环和起动过程的喷射方式有必要分别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柴油机 喷射方式 起动性能 首循环燃烧 燃烧效率 滞燃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变速箱用圆锥齿轮精密模锻工艺研究及模具优化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俊荣 徐波 邓拥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3-176,共4页
变速箱用圆锥齿轮齿面结构复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而精密模锻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好,能满足变速箱用圆锥齿轮的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号变速箱用圆锥齿轮,分析了精密模锻工艺过程中的速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比了不同... 变速箱用圆锥齿轮齿面结构复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而精密模锻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好,能满足变速箱用圆锥齿轮的要求。本文针对某型号变速箱用圆锥齿轮,分析了精密模锻工艺过程中的速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并对比了不同坯料尺寸和预制坯尺寸对模具结构的影响,获取了最佳的尺寸。结果表明:随着坯料直径D和预制坯下端直径D2的增加,模具承受的载荷均先下降后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软件 圆锥齿轮 模具 数值模拟 精密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四轮转向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启国 任龙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40,共7页
为了实现现实车辆运动的多自由度和非线性,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包含车辆侧倾运动和轮胎非线性的三自由度四轮转向模型,针对大多控制方法需要依赖被控对象为精确数学模型的缺陷,提出具有联想、自学习、自识别、自适应特性的自适应模糊... 为了实现现实车辆运动的多自由度和非线性,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包含车辆侧倾运动和轮胎非线性的三自由度四轮转向模型,针对大多控制方法需要依赖被控对象为精确数学模型的缺陷,提出具有联想、自学习、自识别、自适应特性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四轮转向控制策略;通过以前轮转角及车速作为输入,并依此确定后轮转角的输出,建立获得训练样本的仿真实验模型,用混合法训练得到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并分别与前轮转向、比例控制和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下的四轮转向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使车辆在低速到中、高速时质心侧偏角趋于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角阶跃、移线实验中,控制效果优于前轮转向、比例控制和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较大地改善了车辆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四轮转向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跨国、私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对标调查评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闻一 徐庆东 陈新巧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近几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如火如荼,但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对52家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服务客户、定位、服务内容、对员工的吸引力、服务质量、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 近几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如火如荼,但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对52家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服务客户、定位、服务内容、对员工的吸引力、服务质量、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建立时间、人员规模、组织形式、服务客户、定位、目标、选址策略、服务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之处。据此,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向利润中心、数据中心、服务中心、智能中心、人才赋能中心和云端中心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跨国企业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对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成形磨齿机立柱受力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栋 李欢 +1 位作者 赵大兴 戚雨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35,共4页
立柱是磨齿机的重要支撑部件,其静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齿轮的磨削精度。以磨齿机的立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立柱受空载和偏重心载荷后的静力学特性,对比在两种载荷下立柱的变形、应力应变情况,提出在立柱上加配重块来改善立柱静力学性能的... 立柱是磨齿机的重要支撑部件,其静动态特性直接影响着齿轮的磨削精度。以磨齿机的立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立柱受空载和偏重心载荷后的静力学特性,对比在两种载荷下立柱的变形、应力应变情况,提出在立柱上加配重块来改善立柱静力学性能的方法。研究表明,在立柱上加配重块有效的降低了立柱应力应变以及变形。该方法简单有效,为磨齿机磨削精度及立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齿机 立柱 偏载 配重块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动机与发动机的性能匹配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巧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12期127-129,152,共4页
介绍了影响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因素。讨论了起动电机机与发动机的性能匹配。结果表明,良好的起动机与发动机性能匹配对其整机的起动机性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发动机使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良好的匹配能有效降低起动机的故障。
关键词 起动机 发动机 静态阻力矩 动态阻力矩 最低起动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监管者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及锚定效应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郝旭光 佟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文章选取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及锚定效应三种非理性行为认知偏差作为研究变量,以证券监管者和一般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情景元素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监管者与一般管理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及锚定效... 文章选取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及锚定效应三种非理性行为认知偏差作为研究变量,以证券监管者和一般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情景元素的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监管者与一般管理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及锚定效应;监管者存在的三种行为偏差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过度自信与锚定效应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为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对提高监管者自身认识,加强证券监管有序有效,促进证券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监管 心理账户 过度自信 锚定效应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减压-排气复合缓速匹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新华 刘逢春 +3 位作者 张磊 魏鹏程 李政建 杨贵春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6,共4页
通过对柴油机独立减压缓速、排气缓速性能进行研究,获取了二者在循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和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二者最优方案形成了复合缓速系统,进一步分析独立缓速性能改进方法在复合缓速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验证... 通过对柴油机独立减压缓速、排气缓速性能进行研究,获取了二者在循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区域和性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组合二者最优方案形成了复合缓速系统,进一步分析独立缓速性能改进方法在复合缓速中的适用性,通过试验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缓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缓速装置,合理匹配后可在柴油机运转转速范围内获得与柴油机标定功率相等的制动功率,同时柴油机排温仍然可控制在限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发动机制动 减压缓速 排气缓速 复合缓速 制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盖气门导管孔和阀座加工刀具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林红 詹绪直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75,共3页
介绍了用国产硬质合金枪铰刀替代MAPAL枪镗刀解决导管孔的断刀和质量问题,以及用三个刀片均布的刀具替代成形刀具解决阀座加工中的震动问题。
关键词 导管孔 阀座 刚性 震动 刀具改进 加工 气门 缸盖 质量问题 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调度的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正同 王骥超 +1 位作者 韩冰洁 付立斌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4,共5页
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因工况切换及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特性易导致轨压控制滞后和异常波动,影响喷油控制精度,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轨压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以共轨管燃油流量守恒为基础,采用基于增益调度... 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因工况切换及高压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特性易导致轨压控制滞后和异常波动,影响喷油控制精度,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轨压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以共轨管燃油流量守恒为基础,采用基于增益调度的PID控制算法对发动机全工况下轨压统一处理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对轨压控制算法建模仿真并生成代码,集成下载到自主研制的高压共轨发动机控制器中,完成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起动和稳态工况下,轨压波动差值控制在±2.0 MPa以内;在动态工况下,轨压波动差值控制在±3.0 MPa以内。该轨压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响应速度,提高了轨压控制精度,能够满足高压共轨发动机轨压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共轨 轨压控制 闭环控制 增益调度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式电控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标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喆 刁怀庆 +2 位作者 孙保奎 郑迪 候跃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9,共6页
随着国内汽车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机械燃油喷射系统将无法使柴油机满足国Ⅲ及以上排放法规要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途径。结合国内技术与加工水平等因素,针对合成式电控泵系统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结构进行了设计... 随着国内汽车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传统机械燃油喷射系统将无法使柴油机满足国Ⅲ及以上排放法规要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途径。结合国内技术与加工水平等因素,针对合成式电控泵系统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结构进行了设计,对合成式电控泵系统的喷油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对装有该系统的某发动机进行了排放、性能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有合成式电控泵系统的电控发动机能够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电控发动机的低速转矩比原机增加了20%左右,外特性转矩和功率完全符合发动机的开发目标;电控发动机在低速区域的油耗率明显好于原机,最低油耗率低于原机为200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电控喷油系统 国Ⅲ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动力性换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华娟 宋敬滨 刘华欣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1年第4期30-32,36,共4页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试验台系统换挡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试验台系统的组成,然后对选挡执行机构原理、换挡执行机构原理及PID控制器控制的离合器执行机构进行了阐述。对动力性换挡规律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传动系...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试验台系统换挡控制问题,首先介绍了试验台系统的组成,然后对选挡执行机构原理、换挡执行机构原理及PID控制器控制的离合器执行机构进行了阐述。对动力性换挡规律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对该试验台升挡和降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体现了试验台的换挡规律,保证了DCT换挡平稳,提高了DCT试验台的换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换挡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标记打印机打印头运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永国 张新敏 +1 位作者 李娜 王玉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6期626-628,640,共4页
分析了气动标记打印机打印头的工作原理和其工作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深入研究了打印头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对影响打印针频率、速度、最大位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气动 锥面 仿真 打印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射流点火预燃室射流孔对甲醇发动机性能及排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宗宽 龚世华 +3 位作者 车胜楠 龚英利 卫海桥 刘昌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1042,共12页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预燃室结构和射流孔直径对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jet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直单孔和斜三孔两种类型预燃室射流孔,根据预燃室是否喷射甲醇,预燃室可分为主动式预燃室...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预燃室结构和射流孔直径对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jet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直单孔和斜三孔两种类型预燃室射流孔,根据预燃室是否喷射甲醇,预燃室可分为主动式预燃室和被动式预燃室.结果表明,预燃室射流孔直径过大会使射流强度减弱,进而导致主燃烧室燃烧速率降低,不利于稀薄工况下的稳定燃烧;预燃室射流孔过小则会导致节流损失和淬息作用增强,造成稀薄工况缸内燃烧恶化,且污染物排放增加.稀燃工况下,对于直单孔预燃室,4 mm直单孔预燃室性能表现较好,可产生较强的射流,拓宽发动机稀燃极限、提升燃烧稳定性,同时降低指示油耗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预燃室结构不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产生与活塞表面平行的射流火焰,TJI甲醇发动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且污染物生成较少;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在主燃烧室产生多股射流,提供分布更加广泛的点火源,促进缸内快速燃烧,有效提升稀燃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不同发动机负荷下,斜三孔预燃室的使用可使发动机获得更好的燃烧和排放性能;TJI甲醇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燃烧稳定性,同时,缸内燃烧速率更高,燃烧持续期相对较短,且在稀燃小负荷工况下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射流点火 甲醇发动机 预燃室结构 射流孔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