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秆还田下钾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梦灿 张舒予 +2 位作者 郜红建 高时凤 王宜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3-1660,共8页
我国土壤缺钾程度日益加重,作物秸秆中钾素含量较高,还田后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缓解土壤钾素不足。为研究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常规施钾[135 kg(K2O)·hm^(-2)]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6 00... 我国土壤缺钾程度日益加重,作物秸秆中钾素含量较高,还田后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缓解土壤钾素不足。为研究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常规施钾[135 kg(K2O)·hm^(-2)]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6 000 kg·hm^(-2))条件下钾肥减量10%、20%、30%和40%对水稻钾素吸收累积量、水稻产量、钾肥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水稻植株的钾素含量和累积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减少而降低。钾肥施用量减少10%~40%,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略有降低,水稻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钾肥减量10%、20%和30%时,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减少而提高,钾肥减量10%、20%、30%和40%处理的水稻钾肥偏生产力比不减钾处理分别提高8.4%、18.9%、33.8%和44.4%。总体而言,在常规施钾条件下,秸秆还田后随着减钾量(10%~40%)的增加,水稻钾素累积量、产量和产值均呈下降趋势,而钾肥偏生产力呈增加趋势;减钾30%以内可显著提高水稻钾肥偏生产力(P<0.05),对水稻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钾肥减量 产量 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