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黄金龙 陈虎 +1 位作者 陈颖豪 杨章旗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26-1935,共10页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WRKY家族基因在马尾松响应虫害、生长发育、干旱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WRKY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响应外源激素情况,该研究对PmWRKY2和PmWRKY6基因生物... WRKY家族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WRKY家族基因在马尾松响应虫害、生长发育、干旱胁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WRKY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响应外源激素情况,该研究对PmWRKY2和PmWRKY6基因生物信息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qPCR技术对其在脱落酸(ABA)、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和赤霉素(GA)等外源激素和钙离子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PmWRKY2和PmWRKY6蛋白分别编码667个和575个氨基酸,亚细胞均定位于细胞核,2个基因N端均含有高度保守的WRKYGQK七肽结构,C端含有锌指结构,属于WRKY转录因子家族。(2)在进化关系上,PmWRKY2和PmWRKY6蛋白与同为裸子植物油松的PtXG20020.1和Pt2G29990.1蛋白关系最近。(3)与CK相比,4种激素处理和相应添加Ca^(2+)处理均能显著诱导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表达,其表达量均在处理后期达到峰值;在单独Ca^(2+)处理下,2个基因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表达趋势,其中Ca^(2+)处理前期能显著诱导PmWRKY 2基因表达,处理后期与CK无显著性差异,而PmWRKY 6基因的表达量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显著高于CK。上述结果表明,PmWRKY 2和PmWRKY 6基因均能响应不同外源信号物质,但表达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PmWRKY 2 PmWRKY 6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策略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章旗 冯源恒 +1 位作者 谭健晖 黄永利 《广西林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51-256,共6页
我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育种已进入高世代改良阶段,但因起步较晚,缺乏指导多世代改良的育种策略,存在育种体系不完善、育种材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广西马尾松第一代改良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将马尾松自身特点与改良现... 我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育种已进入高世代改良阶段,但因起步较晚,缺乏指导多世代改良的育种策略,存在育种体系不完善、育种材料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广西马尾松第一代改良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将马尾松自身特点与改良现状相结合,制定出创新度高、计划周详、开放灵活、操作性强的多世代育种策略,创新育种群体的亚系结构划分方法,使之具有兼顾多性状改良、发挥优异育种材料优势、控制近交发生等优点,并对育种材料规划管理、高世代改良的遗传设计、测定方法、选择标准与方法、杂交育种园建立方法、生产性种子园建立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形成了广西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策略的主体构架,在有效管理马尾松育种资源、充分发挥优质育种材料优势、控制多世代育种近交水平、建立马尾松高世代杂交育种基地与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多用途高品质马尾松良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高世代 育种策略 育种值 亚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高产脂马尾松松脂松节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邱米 郭飞 +4 位作者 黎贵卿 欧军 吴建文 周树忠 陆顺忠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6期674-677,共4页
为了解广西高产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脂松节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特点,测定松脂松节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松节油的化学成分,并与普通马尾松松脂中的松节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产脂马尾... 为了解广西高产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脂松节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特点,测定松脂松节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松节油的化学成分,并与普通马尾松松脂中的松节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产脂马尾松的松节油含量与普通马尾松差异不显著,但高产脂马尾松的松节油含量变异系数大于普通马尾松。高产脂马尾松松节油的7个主要化学成分中,除月桂烯的变异系数低于普通马尾松外,其他6个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普通马尾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产脂马尾松松节油含量与长叶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石竹烯呈极显著负相关。松节油中的一些成分在不同单株间差异极显著,可进行特定化学成分的优良单株筛选,可为松脂加工产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产化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法 高产脂马尾松 松节油 化学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马尾松第2代育种群体的组建 被引量:27
4
作者 冯源恒 李火根 +3 位作者 杨章旗 黄永利 罗群凤 张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基于广西马尾松第1代育种群体的8片20年生及以上的子代测定林测定试验,在综合评价育种目标性状与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马尾松第2代育种群体,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方法】采用SAS分析软件依据线性模型... 【目的】基于广西马尾松第1代育种群体的8片20年生及以上的子代测定林测定试验,在综合评价育种目标性状与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马尾松第2代育种群体,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方法】采用SAS分析软件依据线性模型对子代生长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据此进行第2代优树选择。采用SSR分子标记对第2代优树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本分析及遗传距离估算,根据优树间遗传距离对第2代育种群体进行结构划分。【结果】在参试的子代测定林中,参试家系间在生长性状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多数子代林的材积指标家系遗传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h^2≥0.2),适于开展优良家系选择。基于此,采用配合选择与单株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出第2代育种群体材料163株,平均遗传增益为21.95%。采用16对SSR引物对该第2代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6个位点共检测到45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2.7,多态率为1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49;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32。采用Coancestry Version 1.0软件计算出第2代育种群体的平均共祖系数为0.042,育种群体状态数为11.9;根据16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采用CERVUS2.0软件对构建的第2代育种群体材料进行父本分析,发现在包含163个优树的第2代群体中,有57个个体在置信度95%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父本,另有102个个体在置信度80%的情况下能够确定父本。为了有效避免高世代杂交育种过程中发生近交,以遗传距离为指标对第2代育种群体材料进行聚类,根据距离聚类结果将163个体划分为10个亚系,编号为桂GC2-A—桂GC2-J。在建立马尾松第2代种子园时,拟采用以下策略:从每个亚系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最佳无性系作为精选群体建园;在进行下一代杂交育种时,进行亚系间的交配,使育种群体整体的近交程度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由163株优树组成的广西马尾松第2代育种群体。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个体间的近交程度较低。根据遗传距离对第2代育种群体进行亚系划分,设计出"系间杂交、系内慎交"的高世代杂交育种策略,可有效避免近交,为有计划地开展马尾松高世代杂交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育种群体 SSR 遗传多样性 亲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产脂力评价参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源恒 颜培栋 +2 位作者 杨章旗 黄永利 蒙丽琼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4期440-446,共7页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产脂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子代为材料,通过分析树体因子、采割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解析影响松脂产能的主要因素;设置产脂力1、产脂力2、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产脂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子代为材料,通过分析树体因子、采割因子与产脂量的相关性,解析影响松脂产能的主要因素;设置产脂力1、产脂力2、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等5个松脂产能参数,分析和评价产脂能力。结果表明,树冠面积和树木径向生长量是影响产脂力的主要因子;采用期望日均产脂量、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进行产脂力评价更为科学可靠。校正产脂力1和校正产脂力2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16和0.11,明显高于期望日均产脂量的狭义遗传力,更适用于评价高产脂的遗传材料。校正产脂力1适用于密度较小、光照充足的林分;校正产脂力2适用于郁闭度较高的林分;期望日均产脂量与树体生长因子相关性最强,较适合作为材脂兼用遗传材料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 产脂力 马尾松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家系施磷肥效应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颜培栋 李鹏 +2 位作者 零天旺 陆绍浩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 为明确不同家系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生长对磷肥的敏感性,揭示磷肥的施肥效应,以6个马尾松优良无性系半同胞子代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肥施入量对马尾松幼树6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各家系的保存率影响不显著;各家系在施肥前期地径和树高生长量差异显著;随着林龄和郁闭度增加,树高的差异导致林分蓄积量差异。不同施肥量对马尾松92号、99号、110号和104号家系生长特性的影响不显著;5~6年生的91号家系及3~6年生的105号家系,树高和单株材积均差异显著,这两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量均为T2处理;综合分析T2处理对马尾松后期生长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效应 马尾松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测序技术的马尾松与火炬松基因组比较分析
7
作者 贾婕 冯源恒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第4期547-549,共3页
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比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火炬松(P.taeda)的基因组,分析探讨以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分析参考基因组的可行性。通过测序共得到231.27 Gbp的Clean Data,Q30达到87.61%,测序深度为8倍。拼接得到的马尾... 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比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火炬松(P.taeda)的基因组,分析探讨以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分析参考基因组的可行性。通过测序共得到231.27 Gbp的Clean Data,Q30达到87.61%,测序深度为8倍。拼接得到的马尾松reads数目有771625883个,GC含量38.14%。将马尾松重测序结果与火炬松Ptaeda 2.0基因组比较,发现有96.98%的reads可定位在参考基因组上,60.98%的reads双端测序序列均可定位到参考基因组上且距离符合测序片段的长度分布。马尾松reads对火炬松参考基因组的覆盖度为62.59%。马尾松基因组与火炬松基因组匹配率高,可以用火炬松基因组为马尾松分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测序 基因组 马尾松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鹏 零天旺 +5 位作者 杨章旗 陈虎 颜培栋 陆绍浩 凌金燕 唐生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8,共11页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土壤,且C、N、P含量和化学计量在... 以桂中5年生、13年生、23年生、30年生、40年生、6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叶片和土壤C、N、P含量,探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C、N、P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土壤,且C、N、P含量和化学计量在不同林龄间及叶片与土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随林龄增加,叶片C、N含量呈上升趋势,过熟林(40年生和60年生)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0年生显著高于其他林龄;土壤中C、N、P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幼龄林(5年生)和过熟林(40年生和60年生)中C、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龄,60年生中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龄。根据叶片中N∶P值,马尾松林主要受到P素限制。马尾松对于环境适应性表现出更强的植物稳定性,但对于系统内N∶P养分平衡状态的敏感性较强,同时土壤N、AP、AN含量及C∶N是马尾松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的关键决定性因素。因此,马尾松生长过程中,尤其要注意N∶P养分平衡,为提高其生产力,建议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合理施用N、P肥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化学计量特征 叶片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改良水平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群凤 杨章旗 +2 位作者 颜培栋 冯源恒 李火根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9-1024,共6页
该研究以马尾松三个不同改良水平的良种生产群体子代为材料,用天然群体作为对照,采用16对SSR引物对试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究遗传改良对马尾松林分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天然群体、母树林子代、1代种子园子代及1.... 该研究以马尾松三个不同改良水平的良种生产群体子代为材料,用天然群体作为对照,采用16对SSR引物对试验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探究遗传改良对马尾松林分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天然群体、母树林子代、1代种子园子代及1.5代种子园子代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53、0.53、0.53、0.46;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36、0.36、0.39、0.35;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2、0.32、0.33、0.27。在这三项主要遗传多样性指标上,马尾松母树林、1代种子园及1.5代种子园的子代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在广西马尾松的遗传改良进程中,遗传多样性并未因改良选择而受到明显的影响。良种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较,马尾松良种人工林在三项主要指标上无明显下降,说明广西三类主要的良种群体都具有较好的群体缓冲能力和个体缓冲能力。该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制定马尾松育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马尾松高世代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改良水平 生产群体 遗传多样性 种子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Q防腐处理对马尾松木材胶合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秦理哲 胡拉 +1 位作者 杨章旗 段文贵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39,44,共5页
采用铜氨(胺)季铵盐(ACQ-D)防腐剂处理马尾松木材,以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聚氨酯(PUR)和间苯二酚-苯酚-甲醛树脂(RPF)为胶黏剂制备防腐材胶合试样,研究胶黏剂种类和防腐剂处理浓度对马尾松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PI、PUR、RPF... 采用铜氨(胺)季铵盐(ACQ-D)防腐剂处理马尾松木材,以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API)、聚氨酯(PUR)和间苯二酚-苯酚-甲醛树脂(RPF)为胶黏剂制备防腐材胶合试样,研究胶黏剂种类和防腐剂处理浓度对马尾松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PI、PUR、RPF适用于ACQ处理马尾松的胶合,平均剪切强度和木破率均达到GB/T 26899—2011《结构用集成材》要求。胶黏剂种类对防腐材胶合强度有显著影响,表现为PUR和RPF的剪切强度优于API。与未处理材相比,ACQ处理对API胶合有负面影响,对PUR胶合有增强效应,对RPF胶合没有显著影响。在ACQ浓度为0.1%~1.0%范围内,胶合强度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Q 马尾松 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智 安冰 +4 位作者 付军 魏国余 陈虎 黄彩枝 杨章旗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64-568,共5页
该文总结桐棉种源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良种基地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和主要措施,并根据林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南方地区马尾松良种基地多功能建设、推... 该文总结桐棉种源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派阳山林场国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良种基地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成效和主要措施,并根据林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南方地区马尾松良种基地多功能建设、推动高世代育种进程和加大示范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源 良种基地 建设成效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优树子代生长发育节律与物候特征研究
12
作者 莫明锋 杨章旗 +3 位作者 黄毅杰 李嘉庆 吴善广 唐生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4-61,共8页
掌握黑格优树子代家系幼林的生长性状变化节律,以及开花结实、展叶和落叶的物候特征,为高效栽培和种子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黑格人工幼林进行年生长差异综合分析和物候期调查。结果显示,黑格栽植第2年,树高、胸径、材积年平均增长量... 掌握黑格优树子代家系幼林的生长性状变化节律,以及开花结实、展叶和落叶的物候特征,为高效栽培和种子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对黑格人工幼林进行年生长差异综合分析和物候期调查。结果显示,黑格栽植第2年,树高、胸径、材积年平均增长量分别为:2.82 m、2.34 cm、0.008 075 m^(3),平均每月分别增长5.68%、5.48%、17.54%。不同月份的树高、胸径、材积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3月份的胸径、材积增长率最大,分别为11.97%、42.20%;8月份树高增长率最大,为10.99%。不同家系间的树高月增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28号家系平均每月树高、胸径、材积增长值均最大,分别为0.37 m、0.30 cm、0.000 262 m^(3)。物候调查显示,黑格萌芽期3月,展叶期4月,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挂果期6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7月,盛果期8—10月,果成熟期11月,叶始脱落期12月;至翌年,果始脱落期2月,落叶盛期3月,脱落末期4月上旬,落果末期5月。黑格为近全期生长型,3月和8月为主要的速生期,可分别在1—3月和6—8月期间开展追肥抚育措施,为黑格快速生长提供所需养分;28号家系生长增量表现较为优越,可作为速生优良家系进一步跟踪监测;人工授粉宜在5月进行,采种宜在2—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 子代家系 幼林 生长节律 物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中幼林的密度效应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东山 贾婕 +5 位作者 聂海泉 聂永雄 叶锦培 梁彩霞 张文洪 杨章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4,共6页
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12年生马尾松中幼林连续9 a的林分密度试验数据为基础,研究林分密度分别为3333(A)、2500(B)、2000(C)、1667(D)、1111(E)株/hm 2对林分生长的持续性影响,并进行林分密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密度下林木的... 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12年生马尾松中幼林连续9 a的林分密度试验数据为基础,研究林分密度分别为3333(A)、2500(B)、2000(C)、1667(D)、1111(E)株/hm 2对林分生长的持续性影响,并进行林分密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密度下林木的生长及干形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年份,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中径级占比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蓄积、出材量、高径比、小径级占比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林龄的增长,不同林分密度胸径生长旺盛期(胸径连年生长量大于1.5 cm)的持续时间差异显著,高密度林分生长旺盛期显著短于低密度林分,预示高密度林分的间伐可适当提前。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扩大的规律。12年生时所有密度的林木生长均未达到数量成熟,密度对不同林分的8 cm小径级及18、20 cm中大径级的植株数量产生显著影响。12年生时E密度蓄积量及出材量分别较总体均值高25.3%、22.8%,C密度中等径级出材量最高达到53.66 m^3·hm^-2。幼林期密度是林分蓄积与出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材种出材量的影响认为岭南马尾松在培育短周期浆材、薪炭原料林时适宜的中幼林密度为3333株/hm^2,培育大、中径材适宜的幼林密度为2000~2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中幼林 密度效应 出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林生长性状分析及家系选择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虎 冯源恒 +3 位作者 苏沃榜 梁远毅 梁桂峰 杨章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4-18,共5页
以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50个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5年生和21年生时测定的树高、胸径等关键生长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半同胞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年生时3个因子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35、0.... 以21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50个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采用15年生和21年生时测定的树高、胸径等关键生长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半同胞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1年生时3个因子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235、0.320和0.320,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27、0.277、0.310,均属中等遗传力。以材积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共选出5个优良家系,27株优良单株,单株材积遗传增益达到35.03%,同时选出全期生长型优良家系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子代林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半同胞家系产脂力、松脂组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东山 杨章旗 黄永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1,共9页
【目的】研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产脂力和松脂主要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优质、高产脂马尾松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林科所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气质色谱仪对48个马尾松家系松脂... 【目的】研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产脂力和松脂主要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相关性,为优质、高产脂马尾松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南宁市林科所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气质色谱仪对48个马尾松家系松脂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松脂萜类中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石竹烯,树脂酸中左旋海松酸、山达海松酸、枞酸、去氢枞酸、新枞酸的家系效应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 654、0. 625、0. 697、0. 532、0. 408、0. 344、0. 575、0. 295、0. 477、0. 648,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 504、0. 559、0. 624、0. 418、0. 322、0. 269、0. 511、0. 225、0. 378、0. 589,受到不同强度的遗传控制;产脂力与松脂萜类及树脂酸主要成分的相关关系不一致,其中产脂力与α-蒎烯、长叶烯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β-蒎烯、石竹烯则为极显著负相关;萜类组分之间,α-蒎烯与β-蒎烯、石竹烯呈显著负相关;产脂力与海松酸型树脂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遗传相关性不显著;萜类与树脂酸主要组分呈显著正相关;树脂酸组分之间,海松酸型与枞酸型树脂酸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进行家系产脂力及目标松脂组分选择时,发现家系产脂力的排名与α-蒎烯、枞酸、去氢枞酸的排名顺序较为接近,而β-蒎烯、左旋海松酸排名顺序比较接近。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展开优良家系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家系 产脂力 松脂组分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颜培栋 李鹏 +3 位作者 杨章旗 黄绥理 周永斌 零天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6-75,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个体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经营密度、培育马尾松林中大径材、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500、3333、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A、B、C、D)4种...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个体分化特征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确定适宜经营密度、培育马尾松林中大径材、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500、3333、4500、6000株·hm^(-2)(分别记为A、B、C、D)4种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连续15年的定位观测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分析林龄、造林密度和自然稀疏过程对马尾松人工林个体分化及其生产力的影响规律。【结果】Gini系数(个体大小分化)随林龄增加显著减小,随造林密度增加显著增大。林分自然稀疏过程中,随林龄增加活立木株数显著减小,林分自然稀疏率呈波动性变化且随造林密度增加显著增大。A密度相较其他密度率先达到大径材占比25%(21年生),中径材占比50%(17年生)。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随林龄增加呈对数函数增长,15年间林分蓄积量增加顺序为A(420.03 m3·hm^(-2))>C(202.51 m3·hm^(-2))>B(186.76 m3·hm^(-2))>D(148.95 m3·hm^(-2)),林分生产力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林龄、造林密度和活立木株数对Gini系数和林分生产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林龄对Gini系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造林密度对Gini系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龄和造林密度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林龄-活立木株数-林分生产力、造林密度-Gini系数-林分生产力”的间接作用。【结论】马尾松人工林2500株·hm^(-2)造林密度下,林木个体大小分化程度较小,生产力水平较高,适合南亚热带地区中大径材马尾松人工林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林分生长 径阶分布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mGPX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虎 贾婕 +2 位作者 罗群风 吴东山 杨章旗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6-863,共8页
克隆获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mGPX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不同抗虫材料表达模式分析。在前期马尾松转录组测序获得该基因片段基础上,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基因全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分... 克隆获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mGPX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不同抗虫材料表达模式分析。在前期马尾松转录组测序获得该基因片段基础上,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基因全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抗虫材料中的表达模式。克隆获得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mGPX。该基因包含741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GPX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等电点PI 8.29,蛋白分子量27.08 kDa,与针叶植物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的同源性较高,为91%。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同源性较差,大部分在64%~80%,而在GPX家族典型保守结构域的同源性较高,为82%~100%。qRT-PCR技术分析表明:PmGPX在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针叶中表达量最高,嫩叶的表达量是根的33.45倍,在根、花和球果中的表达量较低,不同材料日表达模式相似,总体上随时间出现"升—降—升"模式。该基因在抗虫材料中启动较早,且表达量高于对照。推测该基因参与了马尾松抗虫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马尾松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PmGPX基因 克隆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种子园开花结实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虎 欧军 +2 位作者 李海星 郭飞 杨章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对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矮化种子园开花结实及生长性状进行研究,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目的。结果表明,55个无性系中偏雌球花无性系占43.64%,偏中型无性系占30.91%;64%的无性系提供80%以上雌球花、雄球花和球果产量... 对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矮化种子园开花结实及生长性状进行研究,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目的。结果表明,55个无性系中偏雌球花无性系占43.64%,偏中型无性系占30.91%;64%的无性系提供80%以上雌球花、雄球花和球果产量,其中19个无性系贡献率达到50%以上;无性系间的雌球花量、雄球花量、球果产量、侧枝粗、抽梢长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球果产量与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存在极显著相关,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与成花枝条数、胸径、侧枝数、侧枝角度、冠幅大小密切相关,与抽梢长度无关,碗状型树型能够显著提高母株雌球花量、雄球花量和球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无性系二代种子园 矮化 开花结实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球果和种子发育过程及其营养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虎 颜培栋 +1 位作者 杨章旗 黄永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5,共6页
以马尾松球果为材料,采用整个发育周期的样品,进行发育过程形态变化观察和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球果整个生长周期为20个月,球果外形和质量在前12个月增长较为缓慢,之后经历2个迅速增长期。种子发育过程... 以马尾松球果为材料,采用整个发育周期的样品,进行发育过程形态变化观察和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球果整个生长周期为20个月,球果外形和质量在前12个月增长较为缓慢,之后经历2个迅速增长期。种子发育过程与球果发育外形观察不同,在雌配子体受精后,种子已经形成并开始发育,种子在前6个月的变化较大,种子饱满度不断增加,外部颜色开始变化,在最后1个月出现一次快速增长期。球果和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在前8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元素质量分数逐步下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大量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N、K、Ca、P、Mg,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Mn、Fe、Zn、C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球果 种子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脂用松类高产脂选择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源恒 杨章旗 +1 位作者 吴东山 黄永利 《广西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343-349,共7页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在广西高产脂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树种中湿地松产脂力和期望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80 g/d、5.42 kg。在产脂力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在期望年产量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将产脂力标准设置为>11 g/d、期望年产量设置为5 kg/a时,马尾松选择效果较为理想。而湿地松的产脂力标准>27 g/d、期望年产量为12.5 kg/a,火炬松的产脂力>20 g/d、期望年产量为10 kg/a,加勒比松的产脂力>15 g/d、期望年产量为7 kg/a时,选择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高产脂 产脂力 产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