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医院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毛春华 韦玉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9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病区护理人员92例,对比病区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医院理念管理前后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2017年1月起医院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医院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践构成包...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病区护理人员92例,对比病区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医院理念管理前后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2017年1月起医院开展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医院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实践构成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组织结构管理;护理绩效考评机制管理;护士职业发展管理;住院信息化建设支持;多元化医护团队文化建设;团队协作,合理分工,医护一体化等方面。结果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的与同事关系、对排班制度、福利待遇、专业发展及医生对护士态度的工作满意度各维度均分及总均分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联合磁性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护士素质、护理团队稳定性有确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磁性理念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廉 赵斌 范慧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22期68-70,共3页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给各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近年来,为了改善就医环境,满足医院服务质量的需求,医院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工程项目投入资金大、建...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以及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给各级医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近年来,为了改善就医环境,满足医院服务质量的需求,医院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工程项目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环节复杂,加之受到管理体制和医院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医院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医院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建工程项目 内部控制 有效性 医院 医疗卫生事业 新医改方案 投入力度 就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曹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203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医院感染主要原因。于2016年6月起执行前馈控制干预措施,选取实施前馈控制后572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前馈控...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203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医院感染主要原因。于2016年6月起执行前馈控制干预措施,选取实施前馈控制后572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前馈控制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前馈控制措施后,医院感染现患率较实施前降低(15.56%vs.30.94%,P<0.05)。结论针对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脏脂肪面积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预测模型的研究
4
作者 胡淑英 邓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的25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将其分为病例组(115例)和对照组(... 目的 构建基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的25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将其分为病例组(115例)和对照组(142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校准度,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区分度。结果 两组高血压病史、病程、年龄、体重指数、尿素氮、肌酐、尿酸、谷草转氨酶、V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年龄、VFA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模型为Logit(P)=-11.605+0.986×病程(≥10年)+2.075×年龄(≥45岁)+0.103×VFA,模型AUC为0.929,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88.7%。结论基于VFA构建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干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面积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李音音 张巧云 +3 位作者 刘云识 覃凤娴 邹燕 吴昊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肝硬化组,将肝硬化组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肝硬化组,将肝硬化组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D-二聚体和血小板。结果肝硬化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血小板水平高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小板水平低于肝硬化代偿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和血小板对于肝硬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D-二聚体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龙腾河 罗焕江 +1 位作者 崔慧勤 覃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1-533,535,共4页
目的成人肠套叠较少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较易误诊,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成人肠套叠的6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观察肠套叠套头部病变、套鞘... 目的成人肠套叠较少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较易误诊,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成人肠套叠的6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观察肠套叠套头部病变、套鞘部肠管、折返部肠管、套入部肠管及卷入的肠系膜脂肪、血管等的CT表现。结果直接征象:套叠头部区肿块的靶征60例,其中单靶征44例、双靶征16例,外形呈肾形征39例、不规则状肿块21例;体部出现双肠管征22例;尾部出现彗星尾征15例,不同方向的"山"字征25例。间接征象: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套叠区域肠壁增厚,肠腔内见肠系膜脂肪及血管影45例。伴有肿块旁肠系膜及腹膜后有淋巴结肿大12例,腹水5例,转移瘤7例,其中肝脏转移4例,骨盆成骨性转移2例,多脏器转移1例。合并肾结石1例、输尿管结石3例。结论成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尾部呈现不同方向的"山"字征为特征之一,CT检查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林颖 张霞 袁牧之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3~11月在我院视光中心行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60只眼)。主视眼实施常规模式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全部屈光... 目的探讨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3~11月在我院视光中心行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的患者30例(60只眼)。主视眼实施常规模式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全部屈光度,非主视眼实施Q值调整的非球面切削的LASIK。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裸眼远近视力、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没有角膜水肿、Haze反应、高眼压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 d、1个月、3个月,主视眼远视力分别为1.02±0.28、1.10±0.15及1.07±0.20;非主视眼远视力分别为0.8±0.17、1.03±0.26及1.09±0.18。术后1个月至3个月患者远视力趋于稳定。非主视眼术后1 d为0.37±0.10,术后1个月时达到0.51±0.19,3个月时基本稳定。术后3个月时非主视眼中有90%(27/30)≥0.33,70%(21/30)≥0.5。主视眼术后1、3个月的Q值向正值方向发展,分别为0.44±0.20、0.40±0.2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主视眼术后1、3个月的Q值分别为-0.55±0.26、-0.48±0.29。患者术后1、3个月患者的对比敏感度逐步达到术前水平。结论非球面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切削 Q值 老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气管内插管围拔管期合作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易红 陈海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4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气管内导管拔出时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气管内导管拔出时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术前健康宣教、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苏醒期拔管时合作程度及对麻醉过程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苏醒期气管导管拔出时,观察组患者合作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麻醉过程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气管内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时的合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气管插管 围拔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人腺病毒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钊 杨彤 +5 位作者 聂意军 劳金泉 陈柳娟 蓝秋慧 覃婷婷 黄献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99-102,11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 目的探讨儿童人腺病毒7(HAdV-7)型肺炎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例HAdV-7型肺炎患儿,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分析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热≥38.5℃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预后良好组,胸腔积液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RP(OR=1.314)、LDH(OR=1.018)、PCT(OR=7.268)、AST(OR=1.148)、胸腔积液(OR=31.406)是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方程为Y=-43.761+0.273×CRP+0.018×LDH+1.983×PCT+0.138×AST+3.447×胸腔积液。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95%CI:0.950~1.000),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5.4%,约登指数为0.887,截断值0.360。结论儿童HAdV-7型肺炎预后不良与CRP、LDH、PCT、AST、胸腔积液有关,以此构建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儿童HAdV-7型肺炎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腺病毒7型 肺炎 预后不良 预测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多发肝转移肝动脉介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67-68,7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瘤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介入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全身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瘤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介入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全身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12、24、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肝动脉介入组有效率与全身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介入组12、24、36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肝动脉介入治疗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多发 肝转移 肝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球蛋白/肿瘤体积比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华华 杜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57-59,64,共4页
目的研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期相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随访复发... 目的研究甲胎球蛋白(AFP)/肿瘤体积比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期相同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随访复发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半年内复发组(A组)18例,半年后复发组(B组)12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术前AFP值、术前肿瘤体积、AFP/肿瘤体积比以及术后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对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分析AFP/肿瘤体积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A、B两组术前肿瘤体积分别为(48.90±35.92)、(37.25±20.29)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AFP值为(140.06±106.22)ng/mL,明显比B组[(83.21±33.29)ng/m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为:高分化3例,中分化8例,低分化例7例,B组为:高分化7例,中分化3例,低分化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P/肿瘤体积比均值为(3.51±1.39),明显比B组(2.47±0.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AFP/肿瘤体积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存在显著相关性(r=0.574,P=0.021),AFP/肿瘤体积比值越大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越大。结论AFP/肿瘤体积比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评估指标,当AFP/肿瘤体积比大于3.5时原发性肝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半年内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球蛋白 肿瘤体积 肝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阿维菌素中毒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春明 黄向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4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浆置换治疗24例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效果、实验室检查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并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全部经血浆置换治疗,其中22例痊愈出院,1例遗留慢性肾功...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浆置换治疗24例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效果、实验室检查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并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急性阿维菌素中毒患者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全部经血浆置换治疗,其中22例痊愈出院,1例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阿维菌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死亡率高,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联合多种支持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而血浆置换具有高效性、易操作性及可重复性等多种优点,可作为首要治疗方案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阿维菌素 高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与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开奖 蒋茵 +2 位作者 宋星慧 覃玉花 韦阳妙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460-46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RA组63例与RA-ILD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清CCP抗体、RF、ESR、CP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时间、IgG、IgA、IgM水平及AK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ILD患者易发于年龄大、病程长、病情处于活动期且血抗CCP抗体、RF含量高的RA患者,加强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临床分析
14
作者 莫晓露 劳金泉 黄福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1期1598-1599,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及病原类型方法对经肺部CT诊断为右肺中叶综合征的38例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对炎症性因素所致的右肺中叶综合征将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 目的分析儿童右肺中叶综合征的病因及病原类型方法对经肺部CT诊断为右肺中叶综合征的38例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对炎症性因素所致的右肺中叶综合征将肺泡灌洗液进行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电子支气管镜下检查:炎症引起33例,异物5例33例炎症引起的RMLS患儿肺泡灌洗液的病原微生物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结果中,细菌阳性22例,占66.7%,病原分别为肺炎链球菌(9例)、流血嗜血杆菌(8例)、卡他莫拉菌(3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支原体5例,占15.2%;腺病毒6例,占18.5%;真菌5例,占15.2%。结论炎症是导致儿童RMLS的主要因素,细菌是主要的病原体,其中以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中叶综合征 儿童 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5
作者 马华贞 孙廷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159-162,共4页
干眼症是一种与泪液和眼表相关的多诱因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模糊和泪膜的不稳定。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起始病因甚多,均能造成眼表面病理及生理改变。尽管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但其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有着共通的规律。... 干眼症是一种与泪液和眼表相关的多诱因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模糊和泪膜的不稳定。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起始病因甚多,均能造成眼表面病理及生理改变。尽管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但其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有着共通的规律。其中,炎性反应是干眼症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而细胞凋亡机制、性激素等伴随其中。干眼症治疗的主流手段是采用泪液替代品或润滑眼药水,而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却是对因治疗而非单纯的改善临床症状。国内外学者在阐明干眼症病理生理变化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中医和手术治疗)以及护理知道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标准。本研究旨在对干眼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做一详尽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发病机制 炎性反应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后视觉质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霞 袁牧之 +1 位作者 刘曼丽 林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治疗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使用自身对照观察法,纳入30例(50眼)圆锥角膜患者,均行飞秒激光下大气泡法DALK治疗,随访1 a观察疗效。结果30...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治疗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使用自身对照观察法,纳入30例(50眼)圆锥角膜患者,均行飞秒激光下大气泡法DALK治疗,随访1 a观察疗效。结果30例(50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早期术眼角膜植片均透明,角膜生理厚度恢复,植片与植床后弹力层贴合较好;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患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均较术前显著降低,角膜最薄点厚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5),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内皮细胞密度为(2989.34±294.52)个·mm^(-2),术后1 a为(2821.19±325.51)个·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62±0.56)%,术后7 d、1个月、6个月、1 a间差异不显著(均为P>0.05)。术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术后1眼伤口哆开,1眼缝线松弛,1眼发生基质层免疫排斥反应,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圆锥角膜行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DALK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中晚期患者较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大气泡法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圆锥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龚加明 卢思聪 范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53-54,5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9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开腹取石手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3例)和开腹组(127例),对两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9年4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开腹取石手术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3例)和开腹组(127例),对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例数及残石例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中7例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胆漏2例,其中1例在术后4周拔除T管出现胆漏性腹膜炎;273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腹腔严重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通过胆道镜复诊、探察,发现残石27例,并通过胆道镜取尽结石。开腹组中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胆漏6例,未出现胆漏性腹膜炎,均痊愈出院。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漏例数及残石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提高了结石取出率和取净率,具有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经过系统的腹腔镜手术训练就能掌握,并确保手术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着症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碧妙 陈桂荣 +1 位作者 廖明壮 冯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330-2332,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选取60例PAP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病变分布:40例两肺对称分布,占66.7%,20例两肺不对称分布,占33.3%;病变形态:38例斑片状或大片状,占63.3%,22例弥漫性,占36....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选取60例PAP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病变分布:40例两肺对称分布,占66.7%,20例两肺不对称分布,占33.3%;病变形态:38例斑片状或大片状,占63.3%,22例弥漫性,占36.7%;病变边缘:42例呈地图样改变,占70.0%,18例边界较为模糊,占30.0%;密度改变:60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均为磨玻璃样高密度、小叶间增厚、肺结构未破坏,小叶呈铺路石征。结论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还需结合临床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蒋苏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应用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于2012-01/2013-08选取门诊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普罗...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应用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于2012-01/2013-08选取门诊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药物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普罗布考(0.375g,每日2次),平均随访11.58±0.17mo。同时征集基线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进展率及缓解率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3%及19%,而观察组患者经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缓解率及进展率分别为18%及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AOC,SOD,MDA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TAOC,SOD明显增高,MDA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改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抗氧化应激状态,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梁玉娟 罗雪斌 +1 位作者 刘立民 邹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病变组。...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病变组。另取同期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10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25(OH)D3、IgE水平。此外,将病变组患儿按照分级方案分成轻度病变组25例、中度病变组48例及重度病变组27例。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25(OH)D3、IgE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 <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血清IgE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0.629,P <0.05),且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604,P <0.05)。结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存在明显低表达,而血清IgE水平存在明显高表达,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从而有助于判断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血清25(OH)D3 免疫球蛋白E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