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广西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刘文波 李思雨 +9 位作者 庞燕丽 陈国昌 刘嘉琪 覃建光 覃一峰 陈樱 欧阳康 黄伟坚 黄稳妃 韦祖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3,共11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20-2022年采自广西不同地区屠宰场健康猪组织(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等)和血清样品68份以及规模养猪场或散养户猪场的病死猪组织和血清样品162份,进行PCR...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20-2022年采自广西不同地区屠宰场健康猪组织(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等)和血清样品68份以及规模养猪场或散养户猪场的病死猪组织和血清样品162份,进行PCR检测。随机选取部分PCV3阳性样品进行全基因测序,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23株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V3阳性率为17.83%,对随机选取的24份PCV3阳性样品进行扩增测序,经遗传变异分析国内主要流行PCV3a和PCV3b两个基因型,在14株PCV3a毒株中,其中1株属于PCV3a-1亚型,7株属于PCV3a-2亚型,6株属于PCV3a-IM亚型,另外10株属于PCV3b亚型;2020-2021年,广西流行优势毒株为PCV3a,2022年,PCV3b替代PCV3a成为优势毒株;全基因组相似性分析显示,24株PCV3基因序列与参考毒株的相似性为98.6%~99.8%;对PCV3毒株的Cap蛋白进行氨基酸比较分析,结果显示,Cap蛋白共有4个高突变区,有2个高突变区是位于T细胞抗原表位区,这些突变可能对病毒的感染性和抗原性有所影响;值得注意的是,Cap蛋白的24和27位氨基酸残基的突变与PCV3的分型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广西地区的PCV3流行情况和遗传进化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CAP蛋白 全基因组扩增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黄牛FGF 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卵泡中的表达研究
2
作者 王云 郑彦梓 +8 位作者 唐振华 王燕新 贾茹茹 韦春烨 周东平 卢瑛 黄荣春 石德顺 陆凤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276-5286,共11页
【目的】克隆广西黄牛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不同组织及卵泡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讨FGF 2基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 【目的】克隆广西黄牛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不同组织及卵泡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讨FGF 2基因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广西黄牛卵巢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FGF 2基因片段,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并通过在线软件对FGF2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卵泡直径3~4 mm)、中(5~8 mm)、大(>8 mm)卵泡卵泡液中的FGF2浓度,并结合免疫荧光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探究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卵泡中的定位及表达规律。【结果】广西黄牛FGF 2基因CDS区全长468 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广西黄牛FGF2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猪、山羊、绵羊、兔的相似性超过98%,在哺乳动物中表现出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广西黄牛FGF2蛋白为含14个磷酸化位点的碱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61.94%)和延伸链(29.03%)为主,主要互作蛋白包括FGFR、PDGFRA、GPC1、EGFR等。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巢和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检测不同直径卵泡卵泡液中的FGF2浓度发现,直径>8 mm卵泡卵泡液中的FGF2浓度显著高于3~4 mm卵泡(P<0.05)。FGF 2基因在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P<0.05),其受体FGFR 1基因在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显著低于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P<0.05)。【结论】广西黄牛FGF 2基因CDS区序列长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为稳定的碱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FGF 2基因在卵巢和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卵泡中主要来自卵母细胞,通过卵泡直径依赖性浓度变化调控卵泡发育。以上结果可为阐明FGF 2基因在广西黄牛卵巢中的功能网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黄牛 FGF 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呼吸道疾病病因分析和中药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潘思佳 刘惠心 +2 位作者 王晨晨 施开创 司红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9,共12页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引发的复杂综合征,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混合感染的特... 鸡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副鸡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引发的复杂综合征,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和混合感染的特征,严重威胁全球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梳理了主要呼吸道病原体的遗传变异特征及其致病机制,分析了非传染性因素对宿主免疫屏障的破坏作用,概述了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现状;针对鸡呼吸道疾病病原的检测技术,重点强调了新型检测方法在混合感染诊断和病原溯源中的应用潜力;深入探讨了中药防治鸡呼吸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指出中药可通过直接抑制病原体、抗炎和调节免疫等多靶点协同发挥效应。本文旨在为加深对鸡呼吸道疾病的认识和制定更为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呼吸道疾病 病原 检测技术 中药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猪场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4
作者 李逸楠 张佳妮 +7 位作者 纪宛彤 吴钰兴 麻润雯 张凌源 李茂宁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 为探究2023年11月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某规模化养猪场内仔猪全身皮炎的感染病因,确定导致该病的病原菌并探究其病原学特性,为广西地区该疾病临床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无菌采集患病仔猪皮炎样本,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通过细菌分离鉴定、耐药基因的扩增、细菌全基因的测序、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试验方法,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以及临床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菌在TSA平板上长出金黄色凸起菌落,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该致病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泰乐霉素等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药物呈耐药,对多西环素表现为中介。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将该菌株接种到健康猪的皮肤上能造成严重且典型的皮炎症状。本研究顺利分离到一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全基因分析和致病性分析,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该病的预防及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皮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动物回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猪场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麻润雯 纪宛彤 +7 位作者 韦雪彬 章翊君 李逸楠 吴钰兴 韦懿仙 王晓晔 李珣 李茂宁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一种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Sau)、链球菌(SS)、粪肠球菌(Efa)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co)...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建立一种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Sau)、链球菌(SS)、粪肠球菌(Efa)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co)、沙门氏菌(Sal)、肺炎克雷伯菌(Kpn)、奇异变形杆菌(Pmi)进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方法】提取3种革兰氏阳性菌株基因组并基于tuc、gdh、efs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提取4种革兰氏阴性菌株基因组并基于uid-A、SAL、ITS、ureR的保守区域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引物特异性多重PCR验证同时对扩增条件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优化,建立检测7种病原菌的多重PCR,完成样品检测评估。【结果】广西地区该猪场子宫内膜炎主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粪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退火温度在50℃时最佳。【结论】广西地区该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在本研究中成功地分离鉴定并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广西地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子宫内膜炎 不孕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段佳琪 赵施乐 +4 位作者 蒋可 高良辰 柳文晶 李辉 王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0期57-63,共7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MSTN作为重要的肌肉调控基因,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MSTN基因的作用机制、在畜禽生长中的作用以及在畜禽育种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MSTN基因能够通过抑制成肌细...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基因MSTN作为重要的肌肉调控基因,在畜禽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MSTN基因的作用机制、在畜禽生长中的作用以及在畜禽育种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MSTN基因能够通过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降低肌肉生长速度和产肉量,其调控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如调控Myf5、MyoD和CDK2因子的表达,以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互作。MSTN基因在畜禽生长中通过抑制肌纤维的增生与肥大来调控骨骼肌的发育,还可以通过改变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来影响脂肪酸代谢。在畜禽育种改良中的应用方面,已在牛、山羊、猪等畜禽的MSTN基因中发现关键SNPs,可作为肉用性状分子标记,助力高效育种;利用MSTN基因突变个体,通过二元及三元杂交与精准饲养,可培育出个体较佳的优良品种;利用CRISPR/Cas9等现代基因编辑技术编辑MSTN基因,能够促进家畜的肌肉生长,改善肉用品质,并培育新品系。本文为MSTN基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N基因 肌肉发育 作用机制 畜禽生产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上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凡媛 刘怡婷 +7 位作者 郭昕怡 陈建材 周华波 覃一峰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陈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5-2356,共12页
猫上呼吸道疾病(felin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FURTD)是一种在猫中广泛传播的以上呼吸道、口腔和眼部症状为主的疾病。引起FURTD的病原多样,除常见的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猫疱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 猫上呼吸道疾病(felin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FURTD)是一种在猫中广泛传播的以上呼吸道、口腔和眼部症状为主的疾病。引起FURTD的病原多样,除常见的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猫疱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猫衣原体(Chlamydia felis,C.felis)、猫支原体(Mycoplasma felis,M.felis)、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外,临床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病原偶见感染。临床中常出现由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并且病原的不断进化容易造成致病性的增强和组织嗜性的改变,这种病因的复杂性往往使得FURTD的防治较为困难。同时,由于许多病原感染引起猫的症状相似,仅凭临床症状无法准确判断出病因,准确认识不同病原的特性、掌握不同的病原检测方法对FURTD的病因快速诊断和提出高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目前,不同病原引起的FURTD病例常被报道,而针对FURTD的诊断方法、治疗以及疫苗研制都尚未成熟,本文将对该疾病的常见和新发病原、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防控措施进行系统地阐述,旨在为FURTD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上呼吸道疾病 病原 混合感染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腹泻仔猪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隆美金 陆颖 +8 位作者 李茂宁 易春华 廖梦娟 余科辰 覃一峰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7,共7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腹泻仔猪中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流行毒株,应用套式RT-PCR对广西部分地区2020-2022年173份腹泻猪样品进行检测,并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S 1基因扩增与分析,进一步了解广西地区MRV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特... 为了解广西地区腹泻仔猪中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流行毒株,应用套式RT-PCR对广西部分地区2020-2022年173份腹泻猪样品进行检测,并选取部分阳性样品进行S 1基因扩增与分析,进一步了解广西地区MRV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特征。结果显示,2020-2022年173份样品MR总阳性率为18%(32/173),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9.6%、9.9%和33%。获得1株S 1基因全长序列,序列比对结果发现该序列与其他MRV S 1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3.4%~97.9%,氨基酸同源性为26.1%~97.8%;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获得的毒株序列为MRV3型,与其他猪源MRV3型毒株ZJ2013、IND/MZ/3013789/reo在同一分支上,同属于谱系Ⅳ。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群存在一定程度的MRV感染,为进一步防控广西腹泻猪群中MRV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 S 1基因 序列分析 感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犬和猫肠道病毒的病原学调查研究
9
作者 黎波宏 黄馨 +8 位作者 何庆元 方友桥 满婷婷 陈建材 周华波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为了解引起广西地区犬和猫腹泻等肠道病原的分布情况,并探究犬和猫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中及早诊治和防控肠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采集宠物犬和猫粪便拭子样品394份(犬样品172份,猫样品222份),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 为了解引起广西地区犬和猫腹泻等肠道病原的分布情况,并探究犬和猫新型肠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中及早诊治和防控肠道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采集宠物犬和猫粪便拭子样品394份(犬样品172份,猫样品222份),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筛查犬细小病毒(CPV)、猫瘟病毒(FPV)和查帕马细小病毒(ChPV)等13种主要犬和猫肠道病毒,并分析肠道病毒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免疫状况和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犬粪便样品中总阳性样品数为49份,占比28.49%;其中CPV的阳性率最高,达到15.12%,临床症状为典型的肠道症状;其次,犬粪便样品中还检测到犬冠状病毒(CCoV,4.65%)、猫杯状病毒(FCV,4.07%)、嵴病毒(KoV,4.07%)、博卡病毒(BoV,3.49%)、犬瘟热病毒(CDV,2.91%)和布法病毒(BuV,0.58%);其中11份粪便样品混合感染了2种及以上种类的肠道病毒,CPV感染占10份。幼龄犬对CCoV和FCV比较易感;各肠道病毒阳性率与性别无相关性,部分肠道病毒阳性率与免疫状况和临床症状有相关性。猫粪便样品中总阳性样品数为32份,占比14.41%;FPV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11%;其次,猫粪便样品中还检测到新型肠道病毒,包括FCV(4.05%)、ChPV(1.35%)、BoV(1.35%)、BuV(0.45%)和猫冠状病毒(FCoV,0.45%);其中混合感染样品仅4份,而FCV感染占3份。FPV和BoV阳性率与猫的年龄和免疫状况存在相关性,各肠道病毒阳性率与猫的性别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值得关注的是,犬和猫粪便中均可检测到A型流感病毒(IAV),阳性率分别为2.91%和0.45%。综上表明,CPV和FPV仍是引起犬和猫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同时也是混合感染的重要组成;多种新型肠道病毒的阳性率虽然不高,但仍是引起肠道或肠外疾病中不可忽视的病原;IAV的检出再次强调了犬和猫作为“中间宿主”的重要作用。本试验结果不仅为犬和猫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提供预警,也为切断宠物-人IAV传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和猫粪便样品 肠道病毒 混合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案例及病毒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颖 王亚鹏 +6 位作者 王若木 曾德平 覃一峰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以广西某规模化养殖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PED)为背景进行调查研究,两个养殖场分批采样69份,其中A猪场样品28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率为71.43%(20/28);B猪场样品41份,PEDV阳性率为39.02%(16/41)。通过RT-PCR检测对广西钦州(GXQZ)... 以广西某规模化养殖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PED)为背景进行调查研究,两个养殖场分批采样69份,其中A猪场样品28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率为71.43%(20/28);B猪场样品41份,PEDV阳性率为39.02%(16/41)。通过RT-PCR检测对广西钦州(GXQZ)阳性样品进行PEDV S1部分基因的扩增,GXQZ样品S基因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S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同源性为84.3%~98.7%;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该GXQZ样品氨基酸在多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GXQZ样品属于G2a亚群,对进一步研究广西PEDV的遗传变异提供科学依据,为广西PED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桂芯一号”液相芯片的南丹瑶鸡鸡冠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1
作者 杨祝良 罗锦堂 +3 位作者 张珍 黎剑能 李福球 杨秀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6-1728,共13页
【目的】筛选影响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以期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了464只南丹瑶鸡在7、10、15、18、22、26周龄的鸡冠表型,同时采集试验鸡血样提取DNA,并通过“桂芯一号”液... 【目的】筛选影响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以期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收集了464只南丹瑶鸡在7、10、15、18、22、26周龄的鸡冠表型,同时采集试验鸡血样提取DNA,并通过“桂芯一号”液相芯片进行分型。使用GEMMA软件的单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周龄南丹瑶鸡鸡冠的高度、长度、厚度和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ANNOVAR对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注释,并对注释到的基因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南丹瑶鸡鸡冠面积、鸡冠高度、鸡冠长度、鸡冠厚度4个表型指标分别关联到7、8、21和10个SNPs位点,共注释到37个基因,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注释,最终筛选出7个与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CELF2、MAP7、MAP3K5、AKT3、IFNGR1、IL20RA和MANBA。【结论】本研究鉴定了39个与南丹瑶鸡鸡冠性状潜在相关的SNPs,并筛选出7个可能影响鸡冠大小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南丹瑶鸡鸡冠性状的选育提供了有效分子标记,为培育优良地方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瑶鸡 鸡冠 “桂芯一号”液相芯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常用饲料的水牛瘤胃外流速率
12
作者 唐庆凤 卜泽明 +7 位作者 黄雅莉 罗华东 黄晓华 覃呈欢 邱冬文 林波 孔志伟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54-2465,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测定水牛常用的4种粗饲料和3种精饲料的瘤胃外流速率,并分析外流速率普遍采用的参考值与实测值对所测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选取3头体况良好、体重[(530.67±2.67)kg]相近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三品杂奶水牛(尼... 本研究旨在测定水牛常用的4种粗饲料和3种精饲料的瘤胃外流速率,并分析外流速率普遍采用的参考值与实测值对所测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选取3头体况良好、体重[(530.67±2.67)kg]相近且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三品杂奶水牛(尼里拉菲×摩拉水牛×广西本地沼泽型水牛)作为试验动物。待测瘤胃外流速率的4种粗饲料分别为青贮玉米、花生藤、白酒糟和麦芽渣,3种精饲料分别为玉米、豆粕和麦麸,并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这7种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显示:1)水牛采食青贮玉米、花生藤、白酒糟和麦芽渣4种铬标记粗饲料后粪中铬浓度达到高峰的时间为28~32 h,采食玉米、豆粕和麦麸3种铬标记精饲料后则为24~28 h。2)不同饲料的水牛瘤胃外流速率不同。青贮玉米、花生藤、白酒糟、啤酒渣、玉米、麦麸和豆粕的水牛瘤胃外流速率分别为4.24%/h、3.90%/h、4.09%/h、3.77%/h、3.91%/h、3.70%/h和4.58%/h。3)基于瘤胃外流速率参考值和实测值计算所得7种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及有机物瘤胃有效降解率差异较大,其中青贮玉米、花生藤采用参考值计算所得数值全部高于采用实测值计算所得数值,玉米、麦麸和豆粕采用参考值计算所得数值全部均低于采用实测值计算所得数值。由此可见,不同饲料的水牛瘤胃外流速率不同,基于瘤胃外流速率参考值与实测值计算的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结果大部分差异较大,在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研究中,建议实测瘤胃外流速率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外流速率 水牛 实测值 参考值 有效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提取物添加剂量安全性评价研究
13
作者 张超 司红彬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空心莲子草作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却具有独特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鼠为对象,探究其提取物的安全性,为其能否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通过前期毒性试验确定正式试验剂量,将40只KM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 空心莲子草作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却具有独特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鼠为对象,探究其提取物的安全性,为其能否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通过前期毒性试验确定正式试验剂量,将40只KM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7 d。结果显示,整个实验期间所有剂量组小鼠均存活良好,无异常体征,通过使用空心莲子草能够促进小鼠生长、提升免疫水平,可作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提取物 安全性评价 添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PROX1/SIRT1信号通路调控山羊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少强 刘雨帆 +2 位作者 韦义荣 黄艳娜 蒋钦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旨在解析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介导PROX1基因调控山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分子机制。体内试验部分,试验选取12只180日龄去势努比亚山羊((28.25±0.2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以补饲0、150 mg·kg^(-1) RES组山... 旨在解析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介导PROX1基因调控山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分子机制。体内试验部分,试验选取12只180日龄去势努比亚山羊((28.25±0.2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以补饲0、150 mg·kg^(-1) RES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为试验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ROX1基因的表达量;体外试验,基于课题组前期试验所筛选出的20μmol·L^(-1) RES是细胞培养最佳浓度,通过转染PROX1干扰片段及干扰片段与20μmol·L^(-1) RES共处理山羊骨骼肌成肌细胞,检测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与肌纤维四型标志基因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蛋白-蛋白对接技术检测SIRT1与PROX1蛋白是否互作,并通过SIRT1抑制剂EX-527和RES共处理山羊成肌细胞,验证SIRT1与CaN/NFAT通路的调控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50 mg·kg^(-1) RES处理山羊成肌细胞可使SIRT1基因及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01),使MYH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MYH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干扰PROX1基因后,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MYH7、MYH4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的表达情况都与上述相反,该情况则在干扰片段与RES共处理成肌细胞后发生改变。蛋白-蛋白对接结果表明,SIRT1蛋白与PROX1蛋白可以互作。SIRT1抑制剂处理成肌细胞后,CaN/NFAT通路关键基因(NFATc1、TNNC1、TNNI1、MYOZ2、SLN)的mRNA表达量较CON组显著下调(P<0.01),再经过RES干预后,TNNC1、TNNI1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本研究初步揭示了RES通过SIRT1/PROX1/CaN/NFAT途径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机制,为后续畜禽肉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RES) CaN/NFAT信号通路 山羊成肌细胞 肌纤维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导致KK-1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扬 刘惠心 +1 位作者 谢宗固 司红彬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KK-1)的影响。选用KK-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ZEA处理,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孕酮(PG)和雌二醇(E2)含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半定量RT-qPCR在安... 研究旨在探讨鸡血藤醇提取物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KK-1)的影响。选用KK-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ZEA处理,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ELISA检测孕酮(PG)和雌二醇(E2)含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半定量RT-qPCR在安全浓度范围下检测鸡血藤醇提取物对ZEA诱导的KK-1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ZEA在20μmol/L 24 h和10μmol/L 48 h条件下导致KK-1细胞50%死亡。添加20、10μg鸡血藤醇提取物使ZEA诱导的KK-1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改善,同时使E2和PG的分泌功能得以恢复;此外,鸡血藤醇提取物还影响ERα和ERβmRNA水平。综上所述,鸡血藤醇提取物能够促进KK-1细胞的生长和PG、E2激素的分泌功能,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并且调节ERα和ERβmRNA水平,进而对ZEA诱导的KK-1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醇提取物 玉米赤霉烯酮 小鼠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和凋亡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子杨 相亦飞 +4 位作者 钟雅文 陈佳琪 刘牛 何睿妮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6-120,共5页
中药是传统的天然药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同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与症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存在差异,选用适宜的方式手段对所需成分进行提取,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草药资源。论文通过... 中药是传统的天然药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不同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缓解多种疾病与症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存在差异,选用适宜的方式手段对所需成分进行提取,才能更好地利用中草药资源。论文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对目前常用的现代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技术、酶法、组织破碎提取技术、动态逆流提取技术以及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澄清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法和分子蒸馏技术等,旨在为中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仔猪空肠组织的转录组学分析
17
作者 曾德平 陆颖 +8 位作者 余科辰 卢峥朴 柏家果 秦秋英 隆美金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可引起严重腹泻,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为探究PEDV感染仔猪空肠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收集PEDV感染仔猪的空肠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RNA-seq结果显示,与正常未感染仔猪相比,PEDV感染仔猪存在339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82个上调基因,157个下调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球蛋白和受体结合、T细胞增殖等有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以及RIG-I受体信号通路等;最后再利用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EDV感染导致宿主免疫应答变化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 RNA-SEQ 先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塞内卡病毒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与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何启杰 农作荣 +7 位作者 王豪 牛晨霞 莫勇芳 欧阳康 陈樱 黄伟坚 黄稳妃 韦祖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依据A型塞内卡病毒(SVA)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VP2,经转化和诱导,表达出VP2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集血清获得VP2的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并用Western blot与IFA验证其... 依据A型塞内卡病毒(SVA)结构蛋白VP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VP2,经转化和诱导,表达出VP2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采集血清获得VP2的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并用Western blot与IFA验证其特异性。随后建立竞争ELISA方法,并对实验室收集的2016-2019年广西11个地区64个规模猪场592份猪血清进行SV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诱导表达出的重组VP2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血清中VP2抗体效价大于1∶64000,且制备的VP2抗体能特异结合SVA感染细胞中的VP2蛋白。竞争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广西地区猪场SVA血清阳性率高达76.6%,血清样品阳性率高达55.9%,研究结果为SVA的检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塞内卡 VP2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条件下EGCG、RES对湖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卢俊 韦义荣 +5 位作者 邹剑伟 莫智化 黄晓琪 黄艳娜 韦英明 蒋钦杨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白藜芦醇(RES)对热应激条件下湖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19.50±0.19)kg的3月龄公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白藜芦醇(RES)对热应激条件下湖羊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只体重(19.50±0.19)kg的3月龄公湖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800E组在精料中添加800 mg/kg EGCG,150R组在精料中添加150 mg/kg RES。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期间湖羊始终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800E组和150R组的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800E组和150R组湖羊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丙二醛、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研究表明,EGCG和RES可改善热应激条件下湖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抗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白藜芦醇 热应激 湖羊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
20
作者 黄香梅 王旭英 +9 位作者 耿鑫梅 奚媖牡 廖奕洁 张广欣 莫筱可 陈樱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覃一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经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CFSE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发现,位于gD蛋白上的多肽^(371)CVYIFFRL^(378)可显著激活CD8^(+)T细胞产生IFN-γ,并促进CD8^(+)T细胞明显增殖,说明该表位属于PR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将该表位氨基酸序列与NCBI上16株参考毒株及作者实验室2株PRV毒株的gD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研究鉴定的T细胞表位高度保守,提示该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对不同亚型PRV感染的交叉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PRV表位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CD8^(+)T细胞表位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