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锌交互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明珠 董兰芳 +6 位作者 李恒慧 李世才 陈瑞芳 张琴 彭慧婧 龙子扬 林立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1-728,共8页
【目的】明确微量元素铜锌交互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方格星虫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3×3双因素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4.32±0.21)mg的方格星虫稚虫8100条随机分为9组,基础饲... 【目的】明确微量元素铜锌交互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方格星虫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3×3双因素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4.32±0.21)mg的方格星虫稚虫8100条随机分为9组,基础饲料分成3组,每组分别添加实际铜含量5.0、10.0和20.0 mg/kg及实际锌含量20.0、40.0和80.0 mg/kg,制成9种饲料(处理1~处理9),进行8周的方格星虫稚虫养殖试验,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和生理机能。【结果】饲料中微量元素铜锌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对其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饲料中的铜和锌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AKP活性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对其体成分、虫体铜和虫体锌含量无交互效应。处理8(铜添加量为20.0 mg/kg,锌添加量为40.0 mg/kg)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锌添加量为40.0 mg/kg处理组(处理2、处理5和处理8)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锌添加量为8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3、处理6和处理9);当铜添加量适量或偏低(5.0和1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主要受锌含量影响,表现为随锌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当铜添加量上升至20.0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存活率主要受铜添加量影响,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方格星虫稚虫的AKP活性主要受饲料中锌含量影响,其中,在添加锌水平为20.0 mg/kg的处理组(处理1、处理4和处理7)中较低,且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虫体铜、锌含量同样受饲料铜、锌添加量的影响,与饲料中铜、锌添加量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饲料中铜和锌添加量均可影响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和体内元素的分布和积累,以及AKP活性,其中饲料锌元素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的影响大于饲料铜元素。以增重率为评价标准,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最适铜和锌含量分别为20.0和40.0 mg/kg,对应的蛋氨酸铜添加量为117.6 mg/kg,蛋氨酸锌添加量为42.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铜锌交互效应 饲料 生长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铁互作效应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存活、体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曾梦清 董兰芳 +6 位作者 许明珠 刘海娟 游出超 龙子扬 林立蔚 李世才 彭慧婧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0,共8页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和铁互作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方格星虫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基础饲料分成9组,设3个水平(7.8、13.2和23.5 mg/kg)...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和铁互作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方格星虫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基础饲料分成9组,设3个水平(7.8、13.2和23.5 mg/kg)铜(以蛋氨酸铜形式)和3个水平(61.5、120.6和243.7 mg/kg)铁(以蛋氨酸铁形式)随机组合后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制成9种饲料。以8100条平均体质量为(16.12±0.26)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9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分析评价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和生理机能指标差异。【结果】饲料中铜和铁不同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虫体铜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对其体成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虫体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铜和铁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虫体铁含量具有互作效应,对其体成分、CAT活性和虫体铜含量无互作效应。当饲料铜含量为7.8 mg/kg、铁含量为120.6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当铜含量一定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当铜含量为7.8 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的存活率主要受铁含量影响,表现为存活率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上升。方格星虫稚虫的CAT活性主要受饲料铁含量影响,在铁含量为61.5 mg/kg的处理中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饲料中铜和铁的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成活及虫体铜含量,且铁元素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的影响大于铜元素。以增重率为评价标准,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的最适铜铁含量分别为7.8和120.6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饲料 铜铁互作效应 生长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织锦巴非蛤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3
作者 熊向英 曾梦清 陈瑞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280,共8页
【目的】明确抗菌药物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织锦巴非蛤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10.0 mg/L盐酸多西环素和10.0 mg/L恩诺沙星浸泡织锦巴非蛤1 d后,采用PacBio高通量全长16S rRNA基因测序技... 【目的】明确抗菌药物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对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织锦巴非蛤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10.0 mg/L盐酸多西环素和10.0 mg/L恩诺沙星浸泡织锦巴非蛤1 d后,采用PacBio高通量全长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理组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分类水平,织锦巴非蛤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同时弯曲杆菌门(Campylobacter)在2种抗菌药物处理组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在属分类水平,CK的主要优势菌属为Malaciobacter、粉色海生菌属(Roseimarinus)、Poseidonibacter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盐酸多西环素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Rubritalea和科尔韦尔氏菌属(Colwellia),恩诺沙星处理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极地杆菌属(Polaribacter)、Aurantivirga和假浅黄色杆菌(Pseudofulvibacter),3个处理组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中的主要优势菌属均不同;2种抗菌药物处理可使织锦巴非蛤肠道中Malaciobacter、粉色海生菌、Poseidonibacter和Halarc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结论】10.0 mg/L盐酸多西环素和10.0 mg/L恩诺沙星曝露对织锦巴非蛤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使其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发生改变,同时,织锦巴非蛤肠道中某些有害菌的相对丰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肠道微生物 盐酸多西环素 恩诺沙星 PacBio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