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中1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羽晗 袁榕穗 +5 位作者 段玉林 边贺东 张玉贞 韦家荣 陆兰娟 蒋受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 在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样品)中加入体积比8∶2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涡旋混匀,超声提取,离心分离,上清液过0.22μm滤膜,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在ShimNex CS C_(18)色谱柱上用不同体积比的乙腈-0.1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17种PBs的质量浓度在1~5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5~18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6%~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0%~4.4%;利用该方法筛查10批不同基质的实际样品,PBs检出率为40%,检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样品有1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样品有3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类医疗器械产品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小鸥 韦瑀龙 +1 位作者 蓝晓庆 覃翔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毛蕊...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7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毛蕊异黄酮、朝藿定C、淫羊藿苷分别在0.010 04~0.501 76、0.031 90~1.595 51、0.031 2~1.560 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9%、98.07%、100.16%,RSD分别为3.09%、2.72%、2.1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固本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补肾口服液 毛蕊异黄酮 朝藿定C 淫羊藿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保矮马的人工育幼驹技术
3
作者 张鑫 张华政 +2 位作者 宋靖萱 李晓平 蒋登乾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216-217,共2页
南宁市动物园成功完成一例圈养德保矮马幼驹的人工培育,现将包括环境、卫生、日常护理要点、不同日龄的饲喂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等培育方式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饲喂方法 人工培育 德保矮马 人工育幼 培育方式 不同日龄 圈养 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白三叶品种在桂南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余强 易显凤 +3 位作者 史静 赖大伟 李创举 丘金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4个白三叶品种在贵南地区的生产性能,筛选适宜桂南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白三叶品种。试验测定桂南地区引进的4个国外白三叶品种(碧盛、和谐、克朗德、惠亚)的株高、干鲜比、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等指标,评价其生产性能。结果显示:... 试验旨在研究4个白三叶品种在贵南地区的生产性能,筛选适宜桂南及周边地区种植的白三叶品种。试验测定桂南地区引进的4个国外白三叶品种(碧盛、和谐、克朗德、惠亚)的株高、干鲜比、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等指标,评价其生产性能。结果显示:克朗德的鲜草、干草产量最高,其干草产量较和谐、惠亚、碧盛分别增产16.80%、13.26%、11.94%,株高也表现较优。惠亚的干鲜比最高,但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在4个品种中表现较差。和谐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但鲜、干草产量最低。碧盛的株高最高,其鲜、干草产量和饲用价值也表现较优。研究表明,克朗德和碧盛综合生产性能优于其他2个品种,适宜在桂南地区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桂南地区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田甜 韦锦坚 +1 位作者 文金华 曾祥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52-259,共8页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然后找到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绘制热图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数量较多;凌云白毫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正戊醇、香叶醇、L-薄荷醇、异丁醛、异戊醛、壬醛、乙酸乙酯、二甲硫醚、吲哚。建立的PLS-DA模型可以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本研究最终鉴定出12种香气成分区分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关键化合物,分别为壬醛、β-紫罗兰酮、L-薄荷醇、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苯甲醇、正戊醇、十三烷、顺式-2-戊烯-1-醇、顺-茉莉酮、十四烷、叶醇。结合热图及12种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L-薄荷醇和β-紫罗兰酮在秋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凌云白毫秋茶区别于春茶和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花香、果香、薄荷味;苯甲醇和正戊醇在春茶中相对含量较高,是凌云白毫春茶区别于夏茶和秋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果香、杏仁苦味;壬醛、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在夏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香气主要为柑橘柠檬香、水果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凌云白毫绿茶 香气成分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田甜 赵德恩 +3 位作者 梁登雲 梁伟埃 蒋及年 韦锦坚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131-136,共6页
以茶叶品种金牡丹为材料,按照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进行盆栽试验,对茶叶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进行2次回归拟合,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结果发现,氮磷钾配施对茶叶产量和主要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于产量、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为氮肥... 以茶叶品种金牡丹为材料,按照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进行盆栽试验,对茶叶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进行2次回归拟合,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结果发现,氮磷钾配施对茶叶产量和主要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于产量、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均为氮肥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较小。氮磷钾双因素施肥效应分析表明,氮磷互作对茶叶产量和茶多酚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于茶叶产量和品质而言,本试验适宜的氮磷互作空间为N 0.45~0.60 g/kg、P_2O_50.24~0.30 g/kg,氮、磷的边际效应均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当氮肥、磷肥用量分别达0.48、0.22 g/kg时,茶叶产量边际效应值降至0,当氮肥、磷肥用量分别达0.53、0.20 g/kg时,茶多酚含量边际效应值降至0;氮钾互作和磷钾互作对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氮钾互作空间为N 0.45~0.75 g/kg、K_2O 0.09~0.24 g/kg,适宜的磷钾互作空间为P_2O_50.15~0.24 g/kg、K_2O 0.12~0.23 g/kg,氮、钾和磷、钾的边际效应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当氮肥、钾肥用量分别达0.59、0.17 g/kg时,游离氨基酸总量边际效应值降至0,当磷肥、钾肥用量分别达0.19、0.17 g/kg时,游离氨基酸总量边际效应值降至0。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茶叶产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茶多酚含量,茶叶高产优质的氮、磷、钾施肥方案为:N 0.56 g/kg、P_2O_50.22 g/kg、K_2O 0.21 g/kg,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比例约为N∶P_2O_5∶K_2O=2.67∶1.05∶1,此时茶叶各指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茶叶 产量 品质 回归拟合 施肥效应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田甜 韦锦坚 +2 位作者 赵德恩 梁伟埃 文金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36-45,共10页
以茶叶品种金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进行盆栽试验,对茶叶主要品质指标进行2次回归拟合,探求茶叶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各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于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 以茶叶品种金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进行盆栽试验,对茶叶主要品质指标进行2次回归拟合,探求茶叶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各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对于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氮素影响最大,磷次之,钾最小;对于水浸出物,氮素影响最大,钾次之,磷最小。单因素施肥效应分析表明,茶叶各品质指标均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高值后,又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磷钾双因素施肥效应分析表明,氮钾互作对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有显著影响,磷钾互作对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显著,氮磷互作对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茶叶优质的氮、磷、钾施肥方案为N 0.55 g/(kg·土),P2O50.24 g/(kg·土),K2O 0.22g/(kg·土),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比例约为N:P2O5:K2O=2.75:1.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厚鳞柯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8
作者 田甜 黄清泉 +3 位作者 蒋明艳 黄月明 谢培德 黄婕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46-52,共7页
对不同产地厚鳞柯(Lithocarpus pachylepis)果实的品质差异进行初步探究。测定了各产地厚鳞柯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厚鳞柯果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各类维生素、黄酮以及单宁等物质,同时含有Fe、Zn、Cu... 对不同产地厚鳞柯(Lithocarpus pachylepis)果实的品质差异进行初步探究。测定了各产地厚鳞柯果实的主要品质指标和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厚鳞柯果实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各类维生素、黄酮以及单宁等物质,同时含有Fe、Zn、Cu、Se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4个产地中,云南产的厚鳞柯果实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总黄酮均相对较高,而且其矿质元素中的Na、K、Ca、Fe、Z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各矿质元素含量之间以及矿质元素与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Mg、Mn、Cu的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含量与脂肪、淀粉的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Se含量与维生素、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本研究为厚鳞柯果实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后续对厚鳞柯果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鳞柯 果实 品质 矿质元素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ELISA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9
作者 宋靖萱 周健 +2 位作者 韦丽梅 陈泽祥 文金华 《广西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试验目的是对伪狂犬病毒gB抗体ELISA检测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兽医检测实验室ELISA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S-GL043-2020》来分析试验的不确定来源并评定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本试验目的是对伪狂犬病毒gB抗体ELISA检测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兽医检测实验室ELISA试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S-GL043-2020》来分析试验的不确定来源并评定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估结果显示,标准不确定度为0.055,扩展不确定度为0.11,置信水平P=95%,k=2。试验表明,检测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加样器加样测量和阴性对照测量均值。在样品测量值处于阳性判定值附近时,需要注意不确定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gB抗体 ELISA检测 不确定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