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茶汤色泽及主要滋味品质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皓 肖虹菲 +5 位作者 林家威 欧行畅 欧阳建 黄甜 刘仲华 黄建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7-326,共10页
通过对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电子舌、色差、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研究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色泽及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滋味属性的变化与滋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结果表明,现... 通过对现代工艺六堡茶渥堆过程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电子舌、色差、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研究六堡茶渥堆过程中色泽及滋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滋味属性的变化与滋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结果表明,现代工艺渥堆过程中,六堡茶酸味、苦味上升,涩味、鲜味及咸味下降,色差L值波动变化,a、b值逐渐升高,汤色由黄转变为橙红,游离氨基酸、黄酮、茶多酚、茶叶碱、儿茶素总量、氨基酸组分总量显著下降(P<0.05),可可碱、咖啡碱、没食子酸显著上升(P<0.05),水浸出物含量呈波动变化。游离氨基酸、黄酮、酯型儿茶素、DL-儿茶素(DL-catechin, DL-C)及部分氨基酸组分与酸味和苦味显著负相关,与涩味、鲜味及咸味显著正相关,咖啡碱与没食子酸则相反;茶多酚与涩味显著正相关。咖啡碱、可可碱、没食子酸、DL-C及酯型儿茶素对渥堆过程中六堡茶的滋味具显著贡献(TAV> 1),其中酯型儿茶素与没食子酸是六堡茶渥堆过程滋味品质形成的重要化合物,氨基酸组分对六堡茶滋味无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渥堆 电子舌 滋味成分 相关性 滋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袁冬寅 温立香 +2 位作者 张芬 石荣强 姚明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0-196,共7页
探究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广西大叶种为原料,以不同发酵度(A因素)、第1次陈化时间(B因素)、第2次陈化时间(C因素)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六... 探究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广西大叶种为原料,以不同发酵度(A因素)、第1次陈化时间(B因素)、第2次陈化时间(C因素)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发酵及陈化工艺。结果显示,六堡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经过渥堆发酵、陈化工艺后均呈下降趋势;A、B、C 3个因素对六堡茶槟榔香品质形成影响程度的排序为A>B>C;极差分析得出的最优组合为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9个处理中最佳处理组合为T6(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1.6;次优组合为T5(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第1次陈化时间为3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0.4;组合T1(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5%~27%,第1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的感官审评得分最低,为81.8。在正交试验最优处理T6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干仓陈化处理发现,干仓陈化12个月的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97.0。由此可知,六堡茶槟榔香的加工以原料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时的渥堆发酵程度为宜,且经过一定时间窖仓、干仓陈化有利于六堡茶槟榔香的形成;相对延长干仓陈化时间能促进槟榔香的发展。综合考虑仓储成本与时间成本等因素,生产中选择T6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槟榔香 发酵 陈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植物油回色因素及控制措施
3
作者 邓庆森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食用植物油回色既影响油脂品质,还会增加二次处理的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油脂加工企业和油脂研究人员的一大难题。文章从油脂加工原料、油脂加工原料预处理和精炼过程、油脂储藏条件等多环节分析造成油脂回色的因素,综述了抑制磷脂转化... 食用植物油回色既影响油脂品质,还会增加二次处理的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油脂加工企业和油脂研究人员的一大难题。文章从油脂加工原料、油脂加工原料预处理和精炼过程、油脂储藏条件等多环节分析造成油脂回色的因素,综述了抑制磷脂转化,选择合适的脱色剂和抗氧剂等工艺控制措施,可为油脂回色现象研究和油脂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回色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堡茶感官品质缺陷及改进方法
4
作者 曾玉凤 《花卉》 2023年第6期193-195,共3页
六堡茶作为黑茶的一种,其独特的风味特点在消费者群体中广受好评。但在六堡茶的生产过程中,工艺上的缺失可能会造成六堡茶在感官品质上的缺陷,需要在生产中注意茶叶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从六堡茶的主要生产工艺入手,分析在六堡茶品饮中... 六堡茶作为黑茶的一种,其独特的风味特点在消费者群体中广受好评。但在六堡茶的生产过程中,工艺上的缺失可能会造成六堡茶在感官品质上的缺陷,需要在生产中注意茶叶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从六堡茶的主要生产工艺入手,分析在六堡茶品饮中主要呈现出的缺陷以及成因,希望能为提高六堡茶生产质量、增加品尝体验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品质缺陷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