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因子对甘蔗茎伸长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炫柯 刘永裕 刘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研究了2005、2006年柳州市郊甘蔗伸长期的旬伸长量与主要的气象因子,并对甘蔗旬伸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湿度与甘蔗旬伸长量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其它气象因子大气湿度的回归标准偏回归系数也最大,为0... 研究了2005、2006年柳州市郊甘蔗伸长期的旬伸长量与主要的气象因子,并对甘蔗旬伸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湿度与甘蔗旬伸长量达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对其它气象因子大气湿度的回归标准偏回归系数也最大,为0.745,经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表明,大气湿度是影响柳州甘蔗蔗茎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气候因子 茎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GIS技术在柳州红花大果油茶种植气候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1 位作者 米浦强 李家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818-11820,共3页
根据红花大果油茶生育的气象指标,利用12个气象台站30多年的气象资料,结合GIS技术对柳州市红花大果油茶进行气候区划,客观地划分了柳州大果油茶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空间分辨率达到1 km。特别是在建立气候要素与... 根据红花大果油茶生育的气象指标,利用12个气象台站30多年的气象资料,结合GIS技术对柳州市红花大果油茶进行气候区划,客观地划分了柳州大果油茶种植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空间分辨率达到1 km。特别是在建立气候要素与地形因子关系模型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了纬度、经度、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的影响,还考虑了不同坡向对降雨量因子的影响,突破了传统农业气候区划只能描述其在水平方向变化的局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气候区划因子随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立体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大果油茶 气候区划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油茶在柳州的分布及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梅 刘永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34-2735,2791,共3页
红花油茶是集油料和观赏于一身的茶树品种,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通过对红花油茶在柳州的分布调查和气候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花期要求平均气温10.0-20.0℃,盛花期间日照时数大于100 h,雨日大于等于13 d就会影响丰产。
关键词 红花油茶 分布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地区原种蚕死笼率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永裕 刘梅 +3 位作者 唐国敏 吴炫柯 陈家福 李家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88-8090,共3页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种蚕 温湿度 死笼率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麻风树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韦剑锋 韦冬萍 +5 位作者 胡桂娟 吴炫柯 范宇婷 季喆 胡岐峰 邓小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29-132,共4页
以麻风树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60 g/桶有机肥、120 g/桶有机肥、180 g/桶有机肥、20 g/桶复合肥、20 g/桶复合肥+120 g/桶有机肥)对麻风树出苗、生长、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加快麻... 以麻风树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60 g/桶有机肥、120 g/桶有机肥、180 g/桶有机肥、20 g/桶复合肥、20 g/桶复合肥+120 g/桶有机肥)对麻风树出苗、生长、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加快麻风树出苗,但有降低出苗率的趋势,其中施20 g/桶复合肥+120 g/桶有机肥的出苗率最低,比不施肥处理的出苗率降低7.85%。施肥可明显促进麻风树主根、侧根、地径、茎、叶的生长,增加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提高苗木质量指数,其中以施20 g/桶复合肥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施20 g/桶复合肥+120 g/桶有机肥。3个有机肥施用量处理之间的地径、茎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苗木质量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减少4条侧根总长和一级侧根数的趋势。施肥可提高麻风树氮、磷、钾的含量,显著增加氮、磷、钾的积累量(P<0.05),其中以施20 g/桶复合肥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施20 g/桶复合肥+120 g/桶有机肥,但两者差异不显著;3个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的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对促进麻风树生长及改善养分状况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苗木 有机肥 复合肥 生长 养分 出苗率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施用方式对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2 位作者 吴炫柯 胡江如 刘欢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176,共4页
以麻风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3种施用方式(100%作基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25%作基肥+50%作第1次追肥+25%作第2次追肥)对秋播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加快麻风树幼... 以麻风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3种施用方式(100%作基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25%作基肥+50%作第1次追肥+25%作第2次追肥)对秋播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加快麻风树幼苗出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苗木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随施肥次数的增加,麻风树苗木根系生长量明显增加,苗木地径、茎高、干物质积累量、苗木质量指数及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肥料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复合肥(N∶P2O5∶K2O=28∶6∶6)以50%作基肥+50%作追肥的综合效应较好,复合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则有利于简化施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复合肥 施肥方式 幼苗生长 肥料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茎伸长量与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吴炫柯 韦剑锋 刘永裕 《中国糖料》 2013年第4期60-61,共2页
为了研究甘蔗各层土壤水分对甘蔗茎伸长量的影响,利用2009-2011年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蔗生育状况观测数据及同期的0~50cm各层土壤水分数据(土壤重量含水量、土壤相对湿度、水分总贮存量和有效水分贮存量),利用Excel软件对甘蔗蔗... 为了研究甘蔗各层土壤水分对甘蔗茎伸长量的影响,利用2009-2011年柳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蔗生育状况观测数据及同期的0~50cm各层土壤水分数据(土壤重量含水量、土壤相对湿度、水分总贮存量和有效水分贮存量),利用Excel软件对甘蔗蔗茎旬伸长量与0~50cm各层土壤水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旬甘蔗伸长量与20~30cm土壤水分关系最密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30~40cm土层、10~20cm土层、0~10cm土层和40~50cm土层.有效水分存量与甘蔗生长关系最密切,其具有很好的指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茎伸长 土壤水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关键生育期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裔传祥 周宏伟 +2 位作者 黄维 李新新 高雅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166-170,共5页
利用江苏12个地区30年(1981—2010年)水稻关键生育期(8月20日至10月10日)的逐日气温数据,计算该生育期阶段冷积温和连续低于20℃的天数,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上述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江苏地区水稻的抽穗开花期冷积温较低... 利用江苏12个地区30年(1981—2010年)水稻关键生育期(8月20日至10月10日)的逐日气温数据,计算该生育期阶段冷积温和连续低于20℃的天数,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上述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江苏地区水稻的抽穗开花期冷积温较低,整体呈现从北向南升高的趋势。该阶段除了赣榆、盱眙、徐州3个地区冷积温随年份增加外,其余9个地区冷积温都随着年份减少,温度低于20℃的连续天数主要分布在连续3、4 d。江苏地区水稻的灌浆结实期冷积温较高,江苏整个地区呈现从北到南升高的趋势。灌浆结实期12个地区的冷积温都随着年份而减少,温度低于20℃的连续天数主要分布在连续4、5、6 d。各地每年的水稻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产量最大的是2010年南通9.3×10^(3)kg/hm^(2)。第二个10年(1991—2000年)与第三个10年(2001—2010年)的年平均产量比较高,达7×10^(3)kg/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冷积温 气候特征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