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及制约因素:广西个案 被引量:11
1
作者 易忠君 杨小雄 苏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49-52,共4页
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和影响因素可依据其功能来进行分析,其一部分功能在市场上通过市场流通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价值的评估或核算都是对其在市场上的货币量的体现,而其他功能,比如生态服务功能、精神支持功能等只能依靠较成熟的其他... 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和影响因素可依据其功能来进行分析,其一部分功能在市场上通过市场流通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价值的评估或核算都是对其在市场上的货币量的体现,而其他功能,比如生态服务功能、精神支持功能等只能依靠较成熟的其他资源价值的评估和核算方法大致评估其价值量。耕地资源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加的,所以耕地资源的价值构成及制约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功能 价值构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刁江沿岸农田受矿山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60
2
作者 宋书巧 梁利芳 +3 位作者 周永章 吴欢 周兴 张新英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刁江流域的源头区域是我国著名的矿区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导致了刁江沿岸农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金洞村农田进行典型调查与分析 ,根据两个剖面不同深度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认为该农田... 刁江流域的源头区域是我国著名的矿区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导致了刁江沿岸农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本文选择污染最严重的金洞村农田进行典型调查与分析 ,根据两个剖面不同深度的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认为该农田受到了严重的As、Pb、Cd、Zn复合污染。由于土壤污染十分严重 ,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或者改变污染农田利用模式 ,即根据新的土壤资源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农田 矿山 重金属污染 刁江流域 形态分析 土地利用模式 土壤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4
3
作者 卢远 华璀 周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选择了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的逐一分级评...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选择了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的逐一分级评价和综合评价,明确了广西土壤侵蚀发生的可能程度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关水土保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敏感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广西海岸滩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鹄 陈锦辉 胡自宁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作者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数字化地形图和历史航空相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提取广西海岸滩涂的变化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广西海岸滩涂的变化特征为:滩涂面积经历了由加速递减(1955~1977年)、滩涂面积变化基本... 作者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数字化地形图和历史航空相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提取广西海岸滩涂的变化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广西海岸滩涂的变化特征为:滩涂面积经历了由加速递减(1955~1977年)、滩涂面积变化基本不变(1978~1988年)到滩涂面积再次递减的3个阶段(1988年以来),其中滩涂面积变化最大的是沙砾质滩涂,其次是红树林滩涂,这两类滩涂面积减少最多、递减速率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特征分析 广西海岸 遥感和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鄱阳湖典型湿地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8
5
作者 莫明浩 毛建华 梁淑荣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10-213,共4页
鄱阳湖湿地对长江洪水调蓄、候鸟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两景Land-Sat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区域,在GIS支持下对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湿地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湿地土... 鄱阳湖湿地对长江洪水调蓄、候鸟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两景Land-Sat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区域,在GIS支持下对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对湿地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是湿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湿地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生态环境保护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土壤侵蚀敏感性特征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卢远 华璀 周兴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USLE)为基础,选择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 IS和RS技术支持下,将广西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USLE)为基础,选择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 IS和RS技术支持下,将广西土壤侵蚀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5个等级区域,介绍了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提出了有效控制广西土壤侵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敏感性 综合治理 对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仑河口北侧海岸环境演变与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姝怡 陈波 +1 位作者 邱绍芳 蒋磊明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通过调查北仑河口北侧护岸工程的现状,分析研究海岸环境演变与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发现北仑河口主航道向北岸偏移主要与由于科氏力作用产生的横向环流、夏季西南季风产生的强烈沿岸风浪流、台风强烈作用产生的风暴潮增水等这些动力条件... 通过调查北仑河口北侧护岸工程的现状,分析研究海岸环境演变与水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发现北仑河口主航道向北岸偏移主要与由于科氏力作用产生的横向环流、夏季西南季风产生的强烈沿岸风浪流、台风强烈作用产生的风暴潮增水等这些动力条件有关。河口特殊地形的作用,河口区泥沙来源对河口主航道偏移的作用较小,但是人为干扰对加速主航道北侧河岸冲刷作用却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环境演变 水动力条件 主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横县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远 刘卓颖 《热带地理》 200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以位于桂东南丘陵盆地的横县为研究区,对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包括自然生态、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数据库,选择其中40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的21个农业乡(... 以位于桂东南丘陵盆地的横县为研究区,对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采用GIS技术建立了包括自然生态、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等信息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数据库,选择其中40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的21个农业乡(镇)进行了聚类分析,据此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8个土地生态经济分区,分析各土地生态经济分区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分区 生态经济 聚类分析 广西横县 土地生态系统 土地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部湾地区发展中心——广西双向开放开发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澜 谭朴妮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2-118,共7页
在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对内和对外的双向开放开发。作为环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广西具有双向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更应走全面开放开发的强区之路,进而促使民族经济的加速发展,为环北部湾地区及大... 在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对内和对外的双向开放开发。作为环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广西具有双向开放开发的有利条件,更应走全面开放开发的强区之路,进而促使民族经济的加速发展,为环北部湾地区及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协作与发展做出贡献。文章根据广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就广西实施双向开放开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开放引进的重点与主导产业的开发以及促进双向开放开发支持系统的构建做了相应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开放开发 环北部湾地区 广西 区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2009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特征研究
10
作者 张云 黎健凤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C00期188-190,194,共4页
运用城市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规模属于首位分布,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不尽合理,存在中间层次的... 运用城市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和分形等理论与方法,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现状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规模属于首位分布,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体系不尽合理,存在中间层次的断层,小城市规模总体偏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数量与规模正在扩张,城市规模分布一直是首位型分布,城市规模分布趋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演变特征 位序—规模法则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污染水平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朱易 胡衡生 +2 位作者 张新英 黄劢 罗洪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20 0 2年在南宁市的 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内 ,共采集了 12 5个大气样品 (按季节分别采集 ) ,初步调查了大气中颗粒物TSP、PM1 0 、PM2 .5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南宁市 TSP、PM1 0 、PM2 .5的污染很严重 ,超标率分别为 67.5 %、82 .5 %、9... 20 0 2年在南宁市的 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内 ,共采集了 12 5个大气样品 (按季节分别采集 ) ,初步调查了大气中颗粒物TSP、PM1 0 、PM2 .5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 ,南宁市 TSP、PM1 0 、PM2 .5的污染很严重 ,超标率分别为 67.5 %、82 .5 %、92 .5 %,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 PM2 .5占到了 PM1 0 的 63 .5 %左右。重污染区 P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大气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数据进行旱情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卢远 华璀 韦燕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MODIS-EVI植被指数与不同覆盖程度植被的线性关系已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利用MODIS合成数据MYD11A2和MYD13A2获取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EVI-Ts特征空间,并以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 MODIS-EVI植被指数与不同覆盖程度植被的线性关系已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利用MODIS合成数据MYD11A2和MYD13A2获取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EVI-Ts特征空间,并以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分析广西2006年秋旱分布。结果表明:以地表温度和MODIS-EVI为基础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分布和旱情发展过程,2006年9月中旬—11月中旬广西受旱区域不断扩大,旱情持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增强型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砷污染特点与植物修复探讨 被引量:45
13
作者 宋书巧 周永章 +1 位作者 周兴 吴欢 《热带地理》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土壤砷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植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利用植物治理土壤污染的一种"绿色技术"。土壤中砷主要以无机态的形式存在,并主要为Al、Fe、Ca等所吸附而产生共沉淀,水溶态的砷含量一般小于总砷的5%。... 土壤砷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植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利用植物治理土壤污染的一种"绿色技术"。土壤中砷主要以无机态的形式存在,并主要为Al、Fe、Ca等所吸附而产生共沉淀,水溶态的砷含量一般小于总砷的5%。砷污染区的植物砷含量一般高于非污染区,具有耐贫瘠、耐干旱且地带性不是很强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已发现3种超富集砷的植物。根据野外调查与分析,利用超富集植物治理土壤轻度砷污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大厂矿区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衡生 黄文珊 +5 位作者 张新英 朱易 黄励 罗洪亮 刘航 王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6-90,共5页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倍左右 ,城区又高于郊区 2倍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用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得知污染物对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关联 ,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TSP >降尘 >SO2 >NOx ,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大气污染 人体健康 危害 大气治理 污染源 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韦复才 时坚 +1 位作者 唐建生 周游游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由原生地带性森林依次转变为原生+次生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林、矮幼林+灌丛、草灌+石漠。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必须首先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并辅以适当的生物、工程措施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西南岩溶区 生态系统 退化特点 退化过程 退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卢远 王娟 陆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82-487,共6页
本文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提出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指标体系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值评价方法,并以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 本文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提出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指标体系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值评价方法,并以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是1985年的1.257倍;但资源减量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仍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能值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减量投入 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环境安全 吉林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情数据自动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继华 王建军 +2 位作者 刘晓皙 庾露 吴荣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310-314,共5页
为了及时掌握地震规模、空间分布、次生灾害,以及灾情发展趋势等灾情信息,将地震灾情数据采集装置与地震灾情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灾情数据自动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地震灾情数据采集装置配有多个信息采集单元,能够在... 为了及时掌握地震规模、空间分布、次生灾害,以及灾情发展趋势等灾情信息,将地震灾情数据采集装置与地震灾情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灾情数据自动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地震灾情数据采集装置配有多个信息采集单元,能够在感震器的触发下自动采集与上传地震灾情数据。而灾情数据管理系统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开发模型构建,提高了数据管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事件处理能力。系统集成实验表明,地震灾情信息系统能够独立完成地震灾情数据的自动采集、集中管理与应用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情信息系统 数据采集 数据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石围天坑群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柏瑾 周游游 王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3-97,共5页
现代旅游给游客诸多形象感知,影响其对旅游地选择的决策。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品位,由于交通的不便、天坑本身陡峭险峻等因素,使旅游者对景区产生的形象感知偏差。本文简述了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本底形象,通过专家问卷... 现代旅游给游客诸多形象感知,影响其对旅游地选择的决策。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具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品位,由于交通的不便、天坑本身陡峭险峻等因素,使旅游者对景区产生的形象感知偏差。本文简述了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本底形象,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并分析大石围天坑群资源的吸引力;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计算各层因子的吸引力得分。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景区的资源非常具有吸引力,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及动植物组成、旅游资源的科研与观赏价值、资源的典型奇特性的分值分别为89.71、87.08、87.57分,因此在景区的宣传中应着重放在地质、地貌、动物、植物的稀有性、完整性、典型性、奇特性上。大石围天坑群的生态旅游应以"生态"和"稀有"为景区资源的形象宣传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石围天坑群 生态旅游 层次分析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形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汤洁 斯蔼 +2 位作者 卢远 李海毅 汪雪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应用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 a间,松嫩平原腹地土地... 应用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 a间,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城镇用地、碱地、林地、沙地迅速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大幅度减少的“5增3减”趋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366.070亿元/a下降到1017.044亿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松嫩平原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互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邕健 张秀芹 毛蒋兴 《规划师》 2006年第11期73-76,共4页
城市文化塑造规划决策个体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城市建设形态,城市文化制约规划决策制度的法理基础从而影响城市建设效果。城市建设创造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更新历史空间发展城市文化,城市建设破坏载体空间湮灭城市文化。协调... 城市文化塑造规划决策个体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城市建设形态,城市文化制约规划决策制度的法理基础从而影响城市建设效果。城市建设创造城市空间形成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更新历史空间发展城市文化,城市建设破坏载体空间湮灭城市文化。协调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应从宏观层次上协调城市文化定位与城市建设形象,从中观层次上协调城市文化认同与城市总体格局,从微观层次上协调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建设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 意识形态 互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