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生产冻害调查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杨瑞 方锋学 +14 位作者 吴建明 李翔 张荣华 刘昔辉 何红 杨荣仲 杨丽涛 陈赶林 苏树权 谢金兰 刘晓燕 黄伟华 段维兴 何为中 汪淼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霜冻 冷害 抗寒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寄主定向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朗 黄凤宽 +2 位作者 曾玲 黄立飞 梁广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06-5114,共9页
从褐飞虱的抗虫与感虫水稻品种植株中提取挥发性次生物质,分析其对褐飞虱的定向选择、生长发育及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影响。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生物型Ⅱ若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未表现不良作用,对其定向选择有引诱作... 从褐飞虱的抗虫与感虫水稻品种植株中提取挥发性次生物质,分析其对褐飞虱的定向选择、生长发育及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影响。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生物型Ⅱ若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未表现不良作用,对其定向选择有引诱作用;而抗虫品种IR36的挥发性物质对褐飞虱为负作用,表现为褐飞虱取食添加挥发性物质的人工饲料后,其死亡率均增加,生长发育受阻,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不良影响加大。触角电位试验结果表明褐飞虱的电位反应总的趋势是对相同浓度的TN1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比IR36大,且触角电位值基本都随着挥发性物质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短翅型成虫电位值强于长翅型成虫,雄性成虫的电位值强于雌性成虫。挥发性物质气质联用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抗虫与感虫水稻中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含量相差较大,从抗感两个品种的挥发性物质中共检到44种已知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对褐飞虱有引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挥发性次生物质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固氮菌接种对甘蔗生物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6-1031,共6页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接种固氮菌klebsiella L03对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生物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B8的固氮百分率最高为31.28%Ndfa,从苗期开始就显著高于ROC22,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与ROC22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B8和ROC22的根、茎、叶都可发生固氮,以伸长初期(60d)叶片中的固氮能力最强。接种L03能显著提高B8和ROC22各器官的含氮量,其中对ROC22叶片和B8茎的含氮量提高作用最明显。不同甘蔗品种、相同品种的不同器官甚至相同器官的不同生长时期固氮作用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固氮 ^15N同位素稀释法 固氮百分率 含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群良 张欣英 +2 位作者 杨克迪 姚评佳 魏远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46-48,69,共4页
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缓冲溶液浓度、对苯二酚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湿菌体50 mg.mL-1破碎细胞粗酶液催化合... 利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IB 8508蔗糖磷酸化酶生物催化合成α-熊果苷。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缓冲溶液浓度、对苯二酚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湿菌体50 mg.mL-1破碎细胞粗酶液催化合成α-熊果苷,在pH值为6.5的3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1、对苯二酚浓度为5 mmol.L-1、对苯二酚与蔗糖摩尔比为1∶5、反应时间为24 h的优化条件下,α-熊果苷含量达0.35 mg.mL-1、对苯二酚选择性为4.0%、对苯二酚转化率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蔗糖磷酸化酶 α-熊果苷 生物催化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对甘蔗属进行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俊 PAN Yong-Bao +1 位作者 李杨瑞 方锋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探讨甘蔗属内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来自甘蔗属3个不同种的12个材料19对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到229个DNA多态性条带,19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范围集中在100~260bp之间。12个甘蔗材料的Jaccard遗传相似... 为探讨甘蔗属内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来自甘蔗属3个不同种的12个材料19对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到229个DNA多态性条带,19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范围集中在100~260bp之间。12个甘蔗材料的Jaccard遗传相似度,最小0.09,最大0.65,平均为0.26。通过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UPGMA聚类图内12个甘蔗材料可分为两个群,三个割手密种材料分为一个亚群,甘蔗栽培品种与甘蔗热带种合为一个亚群。结果表明:热带种比割手密种具有和甘蔗栽培品种更亲近的遗传关系;SSR分子标记与毛细管技术结合,相比别的分子标记技术或电泳技术,具有更准确、简便、自动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SSR) 甘蔗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极盘进行猪卵母细胞电激活
6
作者 张玲 黄友防 +8 位作者 何若钢 卢晟盛 许惠艳 兰宗宝 房慧伶 潘天彪 蓝海恩 黄敏瑞 卢克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99-7000,700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电激活参数以及电脉冲联合6-DMAP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电极盘,测定不同场强(1.1、1.3、1.5、1.7、1.9kV/cm),不同脉冲时程(30、50、70、90、110ps),1次脉冲下猪卵母细胞囊胚率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电激活参数以及电脉冲联合6-DMAP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电极盘,测定不同场强(1.1、1.3、1.5、1.7、1.9kV/cm),不同脉冲时程(30、50、70、90、110ps),1次脉冲下猪卵母细胞囊胚率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脉冲强度以1.5和1.7kV/cm效果最好,在80胂时其猪卵母细胞囊胚率分别达到(22.35±5.16)%和(20.59±9.41)%;脉冲强度1.5kWcm,1次电脉冲后4h联合6-DMAP激活卵母细胞,当脉冲时程达到70和90μs时,囊胚率分别达到(21.65±9.95)%和(23.10±16.27)%。[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使用电极盘的最适电激活参数为脉冲强度1.5-1.7kV/cm,脉冲时长80μs,1次脉冲电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基因的cDNA-SCoT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建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王爱勤 杨柳 杨丽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83-1890,共8页
以甘蔗ROC22为材料,在伸长初期进行叶面喷施200mgL?1浓度的赤霉素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幼茎样品,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46条引物筛选了约700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30个。有18个基因片段受... 以甘蔗ROC22为材料,在伸长初期进行叶面喷施200mgL?1浓度的赤霉素为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幼茎样品,用cDNA-SCoT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46条引物筛选了约700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30个。有18个基因片段受赤霉素上调而12个基因片段下调;其中16个TDFs序列和NCBI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即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占总数的20.0%)、未知功能蛋白(占总数的20.0%)、未知基因(占总数的46.7%)、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占总数的6.7%)、转录因子相关基因(占总数的3.3%)和细胞凋亡基因(3.3%)。这说明利用SCoT方法可以进行蔗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分离到的一些差异片段可能是与甘蔗节间伸长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甘蔗 cDNA-SCoT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3
8
作者 吴建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杨柳 王爱勤 杨丽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1452-1457,共6页
探讨外源赤霉素对甘蔗节间伸长的效果及其与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试验以新台糖22号为材料,在伸长初期以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的株高在各个时期显著高于对照,而且在处理后7,14和28d分别... 探讨外源赤霉素对甘蔗节间伸长的效果及其与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试验以新台糖22号为材料,在伸长初期以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清水。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的株高在各个时期显著高于对照,而且在处理后7,14和28d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32%、14.50%和8.35%,赤霉素处理引起植株表现的高度优势一直保持到后期,节间伸长效果主要集中在中部。赤霉素处理的GA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ABA含量则相反,赤霉素处理的均显著低于对照。赤霉素处理的乙烯释放量稍低于对照,IAA含量从第7d开始稍高于对照的;赤霉素处理对ZR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赤霉素处理的ABA/IAA的比值显著下降,ZR/IAA和EH/IAA的比值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提高了GA3/IAA的比值。这说明外源赤霉素促进甘蔗节间的伸长可能主要通过调节ABA和赤霉素含量,其次是乙烯释放量和生长素含量,最终达到调节节间伸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甘蔗 伸长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的效应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建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王爱勤 杨柳 杨丽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2-967,共6页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在伸长初期以200 mg/L GA3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照喷清水,研究GA3处理后甘蔗节间糖苷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以揭示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GA3处理的株高...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在伸长初期以200 mg/L GA3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照喷清水,研究GA3处理后甘蔗节间糖苷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变化,以揭示赤霉素诱导甘蔗节间伸长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GA3处理的株高在各个时期显著高于对照,而且在处理后7、14和28 d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32%、14.50%和8.35%,GA3处理引起甘蔗植株表现的高度优势一直保持到后期,节间伸长效果主要是在茎的中部(5~10节).(2)GA3处理后α-葡萄糖苷酶和α-甘露糖苷酶的活性较对照显著下降;POD和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也略有下降;α-半乳糖苷酶、β-N-乙酰氨基已糖苷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由此推测,外源GA3主要通过调节α-葡萄糖苷酶活性、α-甘露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β-N-乙酰氨基已糖苷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其次是POD、β-半乳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终达到节间伸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酸 甘蔗 伸长 糖苷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桂 李杨瑞 +2 位作者 杨丽涛 韦雪雪 丘佩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5-188,203,共5页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OC16品种类黄酮含量先降后升;2个品种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ROC22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ROC16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2个品种甘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聚乙二醇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瘤胃未培养细菌中一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umbgl3A的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广存 段承杰 +5 位作者 庞浩 封毅 许跃强 莫新春 唐纪良 冯家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72-476,共5页
通过构建牛瘤胃未培养细菌的宏基因组文库,共获得12000个克隆,文库外源DNA总容量为4.2×108bp,筛选得到九个表达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并对其中的一个表达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pGXN1009进行亚克隆,将β-葡萄糖苷酶基因定位在4... 通过构建牛瘤胃未培养细菌的宏基因组文库,共获得12000个克隆,文库外源DNA总容量为4.2×108bp,筛选得到九个表达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并对其中的一个表达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克隆pGXN1009进行亚克隆,将β-葡萄糖苷酶基因定位在4.3kb的片段上。测序结果表明在4.3kb的片段上有一个全长为1956bp的ORF,编码一个可能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um-bgl3A,其编码产物与一个来源于小鼠大肠未培养细菌的β-葡萄糖苷酶(GenBankAcessionNO:AAX16378.1)一致性为63%、相似性为79%;与哈氏噬纤维菌(Cytophagahutchinsonii)的β-葡萄糖苷酶(GenBankAcessionNO:ZP-00308419)的一致性为50%、相似性为67%。利用SMART软件对Umbgl3A结构组件预测表明,Umbgl3A包含一个家族3糖基水解酶(glycosylhydrolase)功能域和一个家族3C糖基水解酶功能域。遗传进化分析表明umbgl3A基因可能是来自牛瘤胃微生物噬纤维菌属未培养的一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瘤胃 未培养细菌 宏基因组 β-葡萄耱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欧阳雪庆 罗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16-418,共3页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内生固氮菌 硝酸还原酶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属不同种及优良甘蔗栽培品种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俊 PAN Yong-Bao +3 位作者 李杨瑞 方锋学 吴凯朝 游建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4-600,共7页
应用21对SSR引物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了52个甘蔗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327个SSR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检测15.6个。选择141个共显性标记构建SSR标记指纹图谱数据库,利用DNAMAN软件与UPGMA统计方法分析参试材料遗传多样性。DNAMAN... 应用21对SSR引物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了52个甘蔗属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327个SSR标记,平均每对引物检测15.6个。选择141个共显性标记构建SSR标记指纹图谱数据库,利用DNAMAN软件与UPGMA统计方法分析参试材料遗传多样性。DNAMAN软件同源分析显示,新台糖16号与台优1号之间的同源性最高(87%),品种之间最小的同源性为55%;利用UPGMA统计方法可把参试材料分成4个遗传相似性较高的类群。结果表明,SSR标记与毛细管技术的结合,可构建甘蔗种质资源SSR标记指纹图谱、分析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参试甘蔗材料的遗传基础相近,为了提高甘蔗选育种效率,应拓宽甘蔗选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提高杂交栽培品种的抗虫、抗病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重复序列(SSR) 甘蔗属 指纹图谱 毛细管电泳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甘蔗根系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桂 丘立杭 +3 位作者 邹成林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55-1459,共5页
从蛋白质角度对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砂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进行处理,将幼苗根系放入含100 g/L聚乙二醇6000的Hoagland... 从蛋白质角度对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分胁迫下甘蔗苗期根系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砂培育苗至苗期茎高约25 cm进行处理,将幼苗根系放入含100 g/L聚乙二醇6000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处理不同时间段采取根样品,SDS-PAGE电泳分析法探讨水分胁迫对供试甘蔗品种根系蛋白质变化与水分胁迫强度的关系。与对照相比,在水分胁迫处理的24 h内,稳定出现的新诱导合成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4.2KDa蛋白;对胁迫响应最快的是81.7和52.6 KDa蛋白条带,胁迫开始2 h就显著下调;而33.8 KDa蛋白条带在胁迫后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显著上调;60.3、26.1、16.2 KDa蛋白条带胁迫后期变化活跃;PEG胁迫5 h处理蛋白质条带变化最大,既有新增蛋白条带(88.7、65.9、31.9、14.2 KDa)与消失蛋白条带(64.9 KDa),又有上调表达蛋白条带(60.3 KDa)与下调表达蛋白条带(81.7、52.6、26.1 KDa)。甘蔗根系蛋白质在响应PEG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蛋白条带的变化可能与甘蔗水分胁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差异蛋白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苗期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理环 邢永秀 +3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杨荣仲 莫磊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70-12573,共4页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叶片水分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甘蔗生产及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并测定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甘蔗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耐旱强的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较高;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苗期干旱存活率、Fv/Fm、叶片水势和相对含水量可被用作抗旱性评价指标。[结论]水势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影响因子,对甘蔗抗旱性有支配作用,并验证了Fv/Fm作为甘蔗抗旱评价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胁迫 叶片水分 叶片相对含水量 FV/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5
16
作者 孟晓蕾 唐悦 +2 位作者 齐向辉 韦宇拓 黄日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2,共6页
根据二醇脱水酶与甘油脱水酶的激活因子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从L.diolivoran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假定的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gldG、gldH)全序列,补全了GenBank中该基因序列的未知部分,构建了表达质粒pSE-gldGH,以E.coliB... 根据二醇脱水酶与甘油脱水酶的激活因子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设计简并引物从L.diolivorans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假定的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基因(gldG、gldH)全序列,补全了GenBank中该基因序列的未知部分,构建了表达质粒pSE-gldGH,以E.coliBL21为宿主,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的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gldGH表达产生68ku、13ku两个蛋白质,它们经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得到共纯化,纯化产物即假定的激活因子为分子质量约325ku的蛋白质聚合体,由这两个蛋白质以等摩尔量组成,因此假定的激活因子可能为α4β4亚基结构.以L.diolivorans二醇脱水酶为对象,进行激活实验,结果证实gldGH表达产物具备二醇脱水酶激活因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醇脱水酶 激活因子 功能鉴定 1 3-丙二醇 LACTOBACILLUS diolivor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有固氮能力的甘蔗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氮特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罗霆 欧阳雪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972-978,共7页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 采用无氮Dbereiner培养基,从广西本地甘蔗品种桂糖28号根系分离筛选到1株高固氮活性的细菌菌株L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固氮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03为植生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lantica),将该菌用蛋白胨含量为0.4g/L的Dbereiner培养基培养,当培养瓶中O2含量为2mL、温度为33℃的条件下固氮活性最高,固氮百分率达29.2%。并在连续继代13次后保持固氮能力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克雷伯氏菌 固氮 15N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GA20氧化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建明 李杨瑞 +2 位作者 王爱勤 杨丽涛 杨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6期817-821,共5页
以甘蔗茎尖为材料,根据其它植物的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idase)氨基酸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出1条约740bp大小的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而后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甘蔗GA20氧化酶基因片段... 以甘蔗茎尖为材料,根据其它植物的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idase)氨基酸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出1条约740bp大小的DNA片段,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而后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甘蔗GA20氧化酶基因片段由740碱基组成,编码246个氨基酸。该基因片段具有其它植物GA20氧化酶基因中存在的保守区;同时,与多种单子叶植物的GA20氧化酶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0%和75%以上。聚类分析显示,甘蔗和玉米最先聚类,推测在进化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次与高粱、结缕草聚类,然后再与水稻聚类,其中进化关系最远的是簇毛麦和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0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甘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内生固氮菌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农艺特性的效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凯朝 梁俊 +3 位作者 罗霆 邢永秀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28-530,共3页
把内生固氮菌株Y-1a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甘蔗材料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分别调查甘蔗株高、茎径、平均节间长度和单茎重,探讨接种内生固氮菌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农艺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 把内生固氮菌株Y-1a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甘蔗材料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分别调查甘蔗株高、茎径、平均节间长度和单茎重,探讨接种内生固氮菌对不同基因型甘蔗农艺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内生固氮菌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不同基因型甘蔗植株的生长,增加株高、茎径、平均节间长度和单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固氮菌 接种 农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胁迫下甘蔗根系蛋白质差异表达图谱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桂 邹成林 +3 位作者 丘立杭 黄丽萍 杨丽涛 李杨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8-412,共5页
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采用含100 g/L聚乙二醇(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4 h胁迫过程中稳定存在的新增蛋白条带为44.5 ku,可能是应... 以甘蔗品种ROC22为材料,采用含100 g/L聚乙二醇(PEG)6000的Hoagland营养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干旱胁迫对甘蔗幼苗根系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4 h胁迫过程中稳定存在的新增蛋白条带为44.5 ku,可能是应答干旱胁迫的主要新增调节蛋白;57.1和29.0 ku蛋白条带在24 h处理期间相对表达量变化活跃,胁迫初期57.1 ku蛋白条带显著增加,29.0 ku蛋白条带显著下降,胁迫过程中出现起伏变化;而62.7、40.4与48.2 ku蛋白条带在PEG胁迫早期相当长时间保持稳定,后期才出现显著增加与下降;PEG胁迫14 h处理蛋白质条带变化最活跃,新增蛋白分子质量为44.5 ku;消失蛋白分子质量为25.5、18.9 ku;而分子质量为81.8、48.2、38.0、29.0 ku的蛋白条带表达量下降。甘蔗根系蛋白质在响应PEG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变化可能与甘蔗PEG胁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根系 干旱胁迫 胁迫蛋白质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