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生家蚕农药中毒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
作者 董桂清 黄深惠 +4 位作者 唐亮 潘志新 唐名艳 陈小青 蒋满贵 《蚕学通讯》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主要用于蚕丝生产,在我国丝绸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药的误用和滥用常导致家蚕中毒,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繁殖,造成家蚕蚕茧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等问题,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制约了丝绸产业的可持...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主要用于蚕丝生产,在我国丝绸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药的误用和滥用常导致家蚕中毒,严重影响其生长和繁殖,造成家蚕蚕茧品质下降、产量减少等问题,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制约了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家蚕农药中毒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降低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率。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家蚕农药中毒后的处理措施,旨在为家蚕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农药中毒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氟氰菊酯引起桑蚕农药中毒的溯源研究
2
作者 黄深惠 黄旭华 +6 位作者 唐亮 潘志新 马靖羽 唐名艳 董桂清 陈小青 蒋满贵 《蚕学通讯》 2025年第2期53-55,共3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玉洪乡发生的大批量家蚕中毒死亡事件,为科学追溯中毒原因,研究团队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中毒蚕区周边的八角林曾采用飞机大规模喷洒农药,所用农药中含高效氯氟氰菊酯成分。研究团队通过改良常规农...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玉洪乡发生的大批量家蚕中毒死亡事件,为科学追溯中毒原因,研究团队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中毒蚕区周边的八角林曾采用飞机大规模喷洒农药,所用农药中含高效氯氟氰菊酯成分。研究团队通过改良常规农药检测技术,对中毒家蚕、桑叶及八角树叶进行了采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浓度分别为:家蚕0.002 mg/kg、桑叶0.003 mg/kg、八角树叶0.008 mg/kg。其中,桑叶中的农药浓度已超过家蚕最低中毒浓度(0.0001 mg/kg)。通过对家蚕进行添毒试验发现,当家蚕食用含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桑叶后,会出现拒食、吐水、向外爬行、身体卷曲呈C型或S型等症状,最终死亡。这些症状与中毒蚕区的家蚕表现完全一致。由此判定,此次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是由于八角树飞机喷洒时,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漂移至附近桑树,造成桑叶污染,继而导致家蚕农药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农药 中毒 高效氯氟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关键问题分析
3
作者 黄旭华 蒋满贵 +7 位作者 莫云霞 黄深惠 王霞 崔秋英 张雨丽 王平阳 汤庆坤 黄红燕 《蚕学通讯》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2种传播方式,对蚕桑产业具有毁灭性危害。在长期的养蚕生产实践中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与方法,其中实施“母蛾检疫控制胚种传染,养蚕过程消毒防止食下感染”是主要措施,还有成品卵检...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2种传播方式,对蚕桑产业具有毁灭性危害。在长期的养蚕生产实践中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与方法,其中实施“母蛾检疫控制胚种传染,养蚕过程消毒防止食下感染”是主要措施,还有成品卵检验、药物治疗、高温处理蚕种、微孢子虫检测等作为辅助措施。以长期的实践结果分析现有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与方法存在的问题发现:母蛾检疫存在判断标准过于严格,有非病原性或致病力很弱的异型微孢子虫干扰等问题;成品卵检验存在抽样代表性差,判断标准设计简单等问题;养蚕过程的桑叶消毒受病原分布和来源复杂的影响造成防效不稳定;治疗药物的应用因给桑时药物分布不均匀而使防效不佳;高温处理蚕种存在卵龄难以协调一致,蚕种受热不均及负面影响等问题;新型微孢子虫检测技术存在灵敏度不够高及假阳性和成本高等问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微粒子病的家蚕品种存在安全性和实用性问题。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在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家蚕成品卵的检疫是一个“卡脖子”问题,建议完善家蚕成品卵检验方法并作为蚕种质量常规检疫措施,结合应用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高温处理蚕种等技术,创新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模式,才能保证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粒子病 检疫 消毒 药物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对策——以广西永福县为例
4
作者 莫柳静 黄红燕 贾雪峰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2期42-46,共5页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柱。村集体组织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中,大力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为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永福县在乡村振兴战略...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柱。村集体组织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中,大力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为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永福县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村集体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滞后、村集体经济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永福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与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发展思路、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加强集体经济基础建设和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等推动永福县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特色产业 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永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设施栽培豇豆品种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烨芸 杨其保 +6 位作者 梁贵秋 韦欧江华 赖艳梅 黄雪 宾荣佩 李韬 唐燕梅 《蔬菜》 2025年第5期77-84,共8页
为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豇豆品种,以‘艺丰油美’为对照,对14个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系进行品质评价,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同时计算了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为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豇豆品种,以‘艺丰油美’为对照,对14个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系进行品质评价,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同时计算了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LX-14综合性状表现突出,667 m^(2)产量为2 903.61 kg,比CK增产4.70%,且具有抗病能力强(中抗锈病、抗煤霉病)、早熟(生育期40 d)等特点,适合作为广西春茬设施大棚栽培的推广品种。另外,相关性分析显示,荚长与单荚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荚厚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锈病和煤霉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216%,涵盖产量、抗病性及植株生长等关键因子,主成分综合得分进一步验证了LX-14的综合性状优势。本研究为设施豇豆品种选育及绿色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