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黄连保育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彦棋 李翠 +3 位作者 雷明 张占江 肖冬 彭玉德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生于岩石隙缝中,广泛分布于喀斯特地貌。岩黄连是一种对肝脏病症有特殊疗效的中药材。为了推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岩黄连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科学保育的意识,笔者在分析岩黄连保育现状与... 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生于岩石隙缝中,广泛分布于喀斯特地貌。岩黄连是一种对肝脏病症有特殊疗效的中药材。为了推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岩黄连资源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科学保育的意识,笔者在分析岩黄连保育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其保育技术方法与应用、进展与突破展开综述。结合保育成果,分析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阐述当前保育存在的挑战与限制,展望保育研究热点,将岩黄连保育融入生态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保育意义 保育现状 保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对穿心莲抗氧化能力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钟楚 简少芬 黄燕芬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32-1843,共12页
铝胁迫是制约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穿心莲是一种南药大宗药材,主要分布于两广(广西和广东)南部酸性土壤地区。然而,铝胁迫对穿心莲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该研究以药用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铝胁迫是制约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穿心莲是一种南药大宗药材,主要分布于两广(广西和广东)南部酸性土壤地区。然而,铝胁迫对穿心莲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该研究以药用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为材料,采用无土栽培试验,设置不同Al^(3+)浓度(0、10、20、50、100 mmol·L^(-1)),探讨铝胁迫对其抗氧化能力和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Al^(3+)浓度的增加,穿心莲H_(2)O_(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增加;50 mmol·L^(-1)Al^(3+)处理7 d显著抑制了植株生长。(2)可溶性蛋白含量随Al^(3+)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50 mmol·L^(-1)Al^(3+)处理的总氮含量显著下降,而NH_(4)^(+)含量显著增加;铝胁迫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而显著降低了谷氨酸合成酶(glutamate synthase,GOGAT)、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的活性。(3)铝胁迫显著降低了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下降,而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则上升。(4)铝胁迫降低了穿心莲光合作用,增加了其非气孔限制,并减少了苹果酸和柠檬酸的积累。综上认为,穿心莲对铝胁迫较为敏感,铝胁迫造成穿心莲氮同化和氨基酸代谢紊乱,光合能力下降而有机酸积累减少,加重氧化胁迫。该研究结果为穿心莲耐铝毒害评价,以及通过外源物质纠正穿心莲碳氮代谢以提高其耐铝性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碳氮代谢 穿心莲 游离氨基酸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超低温保存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率的技术研究
3
作者 覃美 李倩 +3 位作者 韦莹 陈晓英 雷明 李翠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9-83,共5页
为提高大叶千斤拔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实现大叶千斤拔药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瑶药大叶千斤拔干燥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超低温适宜保存方法。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未经破硬处理时发芽率仅为24%,进行磨皮90 s处理... 为提高大叶千斤拔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实现大叶千斤拔药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以瑶药大叶千斤拔干燥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超低温适宜保存方法。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未经破硬处理时发芽率仅为24%,进行磨皮90 s处理发芽率提高至76%,萌发率达最高值,为最佳磨皮时间;当大叶千斤拔种子含水量由9.2%降到6.3%时,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2%;进行不同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的种子发芽率高,含水量为6.3%时,玻璃化冷冻法最适合大叶千斤拔种子的保存,且PVS2保护液对大叶千斤拔种子的萌发率有促进作用;复苏温度为15~55℃时,大叶千斤拔种子随着复苏温度的升高,发芽率呈现下降的趋势,25℃下的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率高达69.25%,萌发效果最好,而15℃时,发芽率最低,为50.28%。超低温保存极大地延长千斤拔种子储藏的寿命,从而有效地长期保存其种质,对顽拗型、萌发率低的种子保存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种子 含水量 发芽率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仁保育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彦棋 李倩 +3 位作者 雷明 王丽 覃美 李翠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51-157,共7页
砂仁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药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在治疗肠胃疾病、妇科病等方面亦有效果。为促进砂仁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开发,优化栽培方式,... 砂仁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药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化学成分使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在治疗肠胃疾病、妇科病等方面亦有效果。为促进砂仁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开发,优化栽培方式,文章通过文献阅读法,根据砂仁目前的资源现状,总结迁地保育、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种质资源保存、回归保育等措施。旨在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秉持系统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保育措施,保护遗传多样性;同时动态监测砂仁的资源存量、市场供需等信息,进一步打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产业链,既拓宽就业渠道,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又满足了中医药市场对优质砂仁的需求,综合提升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助力砂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保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安县砂仁种植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海迪 林伟 +4 位作者 朱艳霞 何龙飞 王爱勤 肖冬 韦坤华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砂仁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是药食同源植物),有多种保健功效。对砂仁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为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性意见,最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广西隆安县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砂仁种植,14... 砂仁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是药食同源植物),有多种保健功效。对砂仁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为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决策性意见,最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广西隆安县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砂仁种植,146份农户调查问卷显示:目前砂仁种植总体上发展状态良好,但仍存在种植户积极性不高、种植主体老龄化现象严重、自然结果率不稳定、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从建设中医药绿色药材原料基地、加强良种推广力度和政府引导等方面入手,为砂仁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种植现状 调查 发展建议 广西隆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穿心莲氮吸收、分配和内酯成分积累的影响
6
作者 简少芬 林杨 +2 位作者 万斯 钟楚 刘寒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6-2088,共13页
为了明确药用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特征及其与穿心莲内酯成分积累的关系,以硝态氮(NN)、铵态氮(AN)、酰胺态氮(UN)和氨基酸态氮(GN)为单一氮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和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氮素形态对... 为了明确药用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特征及其与穿心莲内酯成分积累的关系,以硝态氮(NN)、铵态氮(AN)、酰胺态氮(UN)和氨基酸态氮(GN)为单一氮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和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了氮素形态对穿心莲不同生长时期(快速生长期、拔节期、现蕾期、开花期)氮素吸收、分配和穿心莲内酯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和根中氮含量随生长时期逐渐下降,NN处理氮含量较低。(2)穿心莲氮吸收速率在营养生长期较高,生殖生长期急速下降,穿心莲对AN、UN和GN的吸收速率较高。(3)现蕾期叶片氮分配比例减少,茎氮分配比例增加,与NN处理相比,该时期AN、UN和GN处理降低了叶片氮分配比例,而提高了茎和根氮分配比例。(4)快速生长期NN处理的光合作用最大羧化速率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较低,叶片氮在羧化系统和生物能学组分中的分配比例也较低;UN和AN处理分别在现蕾期和开花期降低了叶片氮在羧化系统中的分配。(5)AN、UN和GN提高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降低了现蕾期和开花期14-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不同氮素形态对新穿心莲内酯的影响较小。(6)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含量与叶、茎、根氮含量,氮吸收速率及叶和根中氮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茎中氮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14-去氧穿心莲内酯则相反。综上认为,营养生长期是穿心莲氮吸收的主要时期,穿心莲能更好地利用铵态氮、酰胺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并通过优化氮分配促进穿心莲内酯成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氮吸收 氮分配 穿心莲内酯 穿心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