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红壤木薯肥料多年定位试验(1989~1996)综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华 李军 +3 位作者 田益农 盘欢 俞奔驰 文峰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4-27,共14页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205有5/8年显著增产。NPK的施用显著增加鲜薯产量,SC201的概率6/8,SC205 7/8。且NPK施肥量能与SC201的产量在3/8年显著拟合,SC205则为6/8年。茎叶重随NPK的施用量增加呈抛物线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随着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在部分年份(SC201,5/8年;SC205 8/8年)显著提高产量,且产量与施氮量能在部分年份用抛物线显著拟合(SC201,5/8年;SC205 3/8年)。茎叶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磷肥对SC201在3/8年有增产效果,对SC205在5/8年有显著增产。钾肥对2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仅2/8年有显著增产;但分别在3/4年显著提高了茎叶重。说明氮在大部分年份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茎叶重,氮是典型红壤木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钾肥能提高茎叶重,施磷比施钾对SC205在更多年份能显著增产;SC201茎叶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比SC205高;SC205比SC201需要更多的肥料,但是获得更小的产量。因此,木薯施肥应考虑品种差异,推荐的施肥量为50%(50∶25∶50 kg/hm2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5 t/hm2的有机肥(猪粪);纯施化肥时,推荐SC201和SC205的施肥量分别为124∶62∶124,161.6∶50∶100 kg/hm2N∶P2O5∶K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试验 化肥 有机肥 木薯品种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靖茹 甘志勇 +4 位作者 黎萍 黄强 杨金春 石兰蓉 付海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3877-3880,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保存的39份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方法]筛选出对木薯具有较好多态性和效果的ISSR引物,应用筛选出的引物对39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根据品系间的遗...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保存的39份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方法]筛选出对木薯具有较好多态性和效果的ISSR引物,应用筛选出的引物对39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根据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10个ISSR引物,每个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9个,平均为7个,获得70个扩增带形,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150~2 000 bp之间;聚类分析得到,在遗传相似系数0.67上将39个木薯品系分为2个类群,同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木薯之间的遗传距离基础非常狭窄,遗传相似系数大多在0.80~1.00之间。[结论]为我国优质木薯的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抗风栽培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盘欢 刘翠娟 +4 位作者 郑华 罗燕春 韦云东 李军 徐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30-33,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木薯的抗风能力,为木薯抗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种茎环剥、留单(双)茎杆、喷施多效唑、打顶等田间试验,测定木薯株高、茎粗、节间距、分枝数、薯块产量、淀粉等指标。[结果]在环剥双杆条件下,打...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木薯的抗风能力,为木薯抗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开展种茎环剥、留单(双)茎杆、喷施多效唑、打顶等田间试验,测定木薯株高、茎粗、节间距、分枝数、薯块产量、淀粉等指标。[结果]在环剥双杆条件下,打顶显著降低株高;单杆打顶和2次喷施多效唑均能增加茎粗。环剥双杆+前期(株高0.7 m)打顶显著增加了淀粉含量和产量。[结论]环剥+双杆+前期(株高0.7 m)打顶+单杆打顶+2次喷施多效唑的栽培模式可提高木薯抗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抗风栽培 多效唑 打顶 种茎环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与分析方法对木薯种质的评价研究
4
作者 韦祖生 付海天 +1 位作者 杨秀娟 田益农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2期18-21,42,共5页
该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方法,对19个木薯种质材料的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适用于木薯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2)灰色... 该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方法,对19个木薯种质材料的6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和Topsis综合评价方法,获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并与种质资源田间综合表现相符,适用于木薯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2)灰色关联度对种质资源的评价中,因其灰色关联度(ri)差异系数为0.161 8,差异较小,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种质资源的优劣,而Topsis法评价结果中Ci值差异的差异系数为0.907 5,差异很大,能更好地评价品种的优劣;(3)通过评价比较,筛选获得了8份具有育种潜力的木薯种质材料。研究结果为木薯种质资源评价、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 TOPSIS法 分析 评价 木薯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创新材料分子鉴定研究
5
作者 韦祖生 黄强 侯学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9-11,13,共4页
对木薯转基因创新材料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评价,通过PCR扩增快速检测,阳性转化材料筛选率为42.9%;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材料获得率31.8%,获得了45份木薯转化阳性再生编号材料;半定量RT-PCR检测,目标基因在阳性株系叶片中的表达与野... 对木薯转基因创新材料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评价,通过PCR扩增快速检测,阳性转化材料筛选率为42.9%;Southern Blot检测,阳性材料获得率31.8%,获得了45份木薯转化阳性再生编号材料;半定量RT-PCR检测,目标基因在阳性株系叶片中的表达与野生型差异不大,而在根中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有明显差异;并观测、记录、评价其表型变异特征。说明建立了可靠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为今后木薯育种奠定良好的技术与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转基因 分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袋法获取木薯根际土壤及其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韦云东 罗燕春 +4 位作者 郑华 李军 盘欢 雷开文 徐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28-1938,共11页
为了获取木薯根际土壤并研究其细菌群落特征,加深对木薯根际微生态的认知,开展根袋试验,以粘土和砂质壤土根袋内不同土壤质量(100~500 g)为处理。结果表明,根袋内土质量影响株高,但不影响茎叶重。根袋内100 g土的速效养分受到根系强烈影... 为了获取木薯根际土壤并研究其细菌群落特征,加深对木薯根际微生态的认知,开展根袋试验,以粘土和砂质壤土根袋内不同土壤质量(100~500 g)为处理。结果表明,根袋内土质量影响株高,但不影响茎叶重。根袋内100 g土的速效养分受到根系强烈影响,其中铵态氮和速效钾显著高于根袋外。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细菌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31.272%)、放线菌门(25.753%)、酸杆菌门(12.761%)、绿弯菌门(8.799%)等。2种土壤根袋内细菌α多样性增加,粘土细菌丰度也增加。RDA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与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正相关,与变形菌门负相关;速效氮、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与芽单胞菌门、酸杆菌门、Parcubacteria等负相关,与厚壁菌门、蓝藻门、梭杆菌门、拟杆菌门正相关;从根袋内外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细菌多样性综合判定,根袋内100 g土壤时可视为根际土壤,且铵态氮和速效钾可作为判断是否根际土壤的指示指标。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鞘脂杆菌目是木薯品种SC205在不同土质下共同富集的根际细菌。发现了土壤速效养分与部分细菌门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根际 铵态氮 速效钾 微生物群落 鞘脂杆菌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木薯淀粉合成的干涉载体构建及转化木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丽丽 韦祖生 +7 位作者 谢宝书 黄强 田益农 黎萍 李慧敏 黄惠芳 彭靖茹 侯学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6-2001,共6页
为了调控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组成,以甘薯块根特异表达Sporamin A启动子驱动构建了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small subunit 1,AGPase SU1)、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 1,S... 为了调控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组成,以甘薯块根特异表达Sporamin A启动子驱动构建了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small subunit 1,AGPase SU1)、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 1,SSS1)、颗粒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1,GBSS1)的干涉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木薯SC205的胚性愈伤,获得了转化再生株系。酶切鉴定及测序表明,构建的上述3个调控木薯块根淀粉合成的干涉载体构建正确,对获得的转化再生株系用潮霉素筛选及潮霉素抗性基因HPT的引物进行扩增,部分株系有阳性扩增条带,初步说明本研究获得了以调控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组成的转基因木薯SC205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RNA干涉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颗粒性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木薯块根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惠芳 罗燕春 +6 位作者 田益农 付海天 苏文潘 彭靖茹 黎萍 黄强 侯学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 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SC201、SC205、GR891和GR911共4个木薯品种生育期块根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个木薯品种块根直链淀粉的含量是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而支链淀粉的含量却缓慢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12月份4个品种的这一比例已接近相同;以鲜重计的总淀粉含量,4个品种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以干重计的总淀粉含量的变化则4个品种表现不一致。研究初步揭示了木薯块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积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木薯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和AM菌剂对木薯生长和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郑华 韦云东 +3 位作者 李军 盘欢 文峰 雷开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3-1900,共8页
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技术,研究缓释氮肥和AM菌剂对木薯生长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缓释氮肥抑制了30 d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基施缓释氮肥+AM菌剂和基施尿素在63 d释放出了最高的硝态氮。土壤硝态氮表现出了先升高再... 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技术,研究缓释氮肥和AM菌剂对木薯生长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缓释氮肥抑制了30 d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基施缓释氮肥+AM菌剂和基施尿素在63 d释放出了最高的硝态氮。土壤硝态氮表现出了先升高再降低后平稳的季节变化,且施肥使其在土壤中出现最高值的时间从对照的30 d增加到63d。土壤速效氮和部分处理的土壤硝态氮与采样时间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显著拟合。土壤速效氮与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铵态氮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平稳的季节变化模式。施化肥比不施肥促进了株高,基施缓释氮肥略微提高了木薯茎粗。缓释氮肥配施AM菌剂产量最高,其显著高于尿素基施及不施肥或只施AM菌剂。本研究发现最佳施肥组合为基施缓释氮肥+AM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甲醛缓释氮肥 速效氮 硝态氮 铵态氮 木薯施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茎环剥和移栽对木薯生长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盘欢 刘翠娟 +4 位作者 郑华 李军 罗燕春 俞奔驰 文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2-16,共5页
采用双因素(种茎环剥、移栽)田间试验,动态观测了华南205木薯地上、地下部的各项指标,分析了移栽和环剥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苗期移栽处理的茎叶重、根重高于不移栽处理,环剥处理的环剥口根有所生长,导致总根数高于不环剥处理... 采用双因素(种茎环剥、移栽)田间试验,动态观测了华南205木薯地上、地下部的各项指标,分析了移栽和环剥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苗期移栽处理的茎叶重、根重高于不移栽处理,环剥处理的环剥口根有所生长,导致总根数高于不环剥处理;在块根膨大初期,移栽种植的茎叶重依然有优势,移栽和环剥处理的总根数均比正常种植的有所增加。收获时移栽处理的株高、茎粗、种茎顶部和基部的块根数较不移栽处理均增加了,且总块根数增加了1.2条/株,但种茎基部的块根重和单薯重较不移栽处理显著降低。环剥比不环剥处理的种茎基部的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减少,但种茎顶部块根数和块根重显著增加。各处理间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差异不显著,移栽和环剥对部分指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环剥 根系分布 生长动态 抗风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植栽培对木薯种植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祖生 杨秀娟 +2 位作者 付海天 徐钏 田益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14,共6页
探讨了稀植栽培对3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稀植栽培的种植密度比对照降低了13.34%~55.56%,产量增加了350.00~6927.84 kg/hm2,块茎淀粉含量提高了28.45%;与对照相比,木薯稀植栽培的植株高度和一级分枝高度分别增加了9.4... 探讨了稀植栽培对3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稀植栽培的种植密度比对照降低了13.34%~55.56%,产量增加了350.00~6927.84 kg/hm2,块茎淀粉含量提高了28.45%;与对照相比,木薯稀植栽培的植株高度和一级分枝高度分别增加了9.43%~93.93%和19.29%~101.68%,主茎直径和最大薯块直径分别极显著增大了7.02%~65.57%和21.17%~67.52%;稀植栽培处理因子对木薯的生长发育具有极显著的影响;稀植栽培减少肥料使用量9.54%~37.54%,管理和收获效率分别提高了15.00%~25.00%和15.00%~20.00%,减少劳动力投入20.00%~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稀植 增产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木薯‘桂热4号’生物量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华 文峰 +3 位作者 罗燕春 李军 韦云东 盘欢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2-19,23,共9页
为了了解氮磷钾肥对木薯品种‘桂热4号’生物量动态的影响,为其生产管理和推广奠定基础,开展了本试验。试验分5个处理:CK(不施肥)、NK、NP、PK、NPK。每月采集木薯全株样品,分为叶片、叶柄、茎秆、种茎、块根、细根等6个部分,测定生物量... 为了了解氮磷钾肥对木薯品种‘桂热4号’生物量动态的影响,为其生产管理和推广奠定基础,开展了本试验。试验分5个处理:CK(不施肥)、NK、NP、PK、NPK。每月采集木薯全株样品,分为叶片、叶柄、茎秆、种茎、块根、细根等6个部分,测定生物量(干重),并收集用于测定凋落物干重,收获测产。结果表明:木薯‘桂热4号’叶片干物质呈顶峰型抛物线生长曲线,在8月下旬后,以快速-缓慢交替模式凋落。木薯茎秆、块根、地上部和地下部呈S型增长。根冠比前期出现单峰型波折,169 d后逐渐提高。块根干物质率表现出升高-降低-稳定-升高-稳定的模式。鲜薯产量与132 d之后的茎秆生物量和132~194 d的叶片生物量极显著相关。施氮处理增加了鼎盛期的叶片、茎秆生物量,还能促进169 d之后的块根生长,施氮处理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比不施氮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桂热4号 Logistic曲线 限制因素 氮肥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在改良木薯种质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强 田益农 +2 位作者 黄惠芳 彭靖茹 侯学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3,158,共7页
木薯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培育出生产性状更加优良的木薯品种,是推进木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技术在培育优良木薯品种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植物抗寒... 木薯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培育出生产性状更加优良的木薯品种,是推进木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技术在培育优良木薯品种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植物抗寒性与病虫害抗性、降低氰苷含量、提高淀粉含量及组成、改变储存物种类、防止木薯收获后变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在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获得具有抗逆能力提高、品质改良、产量增加、耐储藏等优良特性的木薯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分子育种 种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种子诱导萌发因子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祖生 杨秀娟 +1 位作者 付海天 田益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9-93,共5页
对3种木薯杂交种子进行催芽、幼苗参数分析及不同因子主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木薯杂交种子水选率排序为SC5>ELE-1>SC124,可以反映不同品种木薯种子的优劣程度;(2)4种处理方法对木薯种子催芽、生长影响的试验中,试剂浸种处理... 对3种木薯杂交种子进行催芽、幼苗参数分析及不同因子主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木薯杂交种子水选率排序为SC5>ELE-1>SC124,可以反映不同品种木薯种子的优劣程度;(2)4种处理方法对木薯种子催芽、生长影响的试验中,试剂浸种处理、水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试剂处理的发芽时间极显著或显著少于其他处理;(3)品种、处理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幼苗株高和叶片数大都具有极显著效应;(4)品种和处理间交互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发芽率、发芽时间均具有极显著效应;(6)不同年份因子对木薯杂交种子的各指标参数均无显著效应。通过探讨不同主体因子对木薯种子萌发的效应,为杂交育种、种质创新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杂交种子 萌发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祖生 付海天 田益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2-25,共4页
[目的]构建木薯核心种质。[方法]对161份木薯种质的6个性状参数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立了Minkowski遗传距离进行质心聚类分析,优先取样法(D2C5S3)适合木薯核心种质构建;获得了木薯核心种质25份,占原种质的15%,能代表原有种质的遗... [目的]构建木薯核心种质。[方法]对161份木薯种质的6个性状参数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立了Minkowski遗传距离进行质心聚类分析,优先取样法(D2C5S3)适合木薯核心种质构建;获得了木薯核心种质25份,占原种质的15%,能代表原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反映了供试木薯种质的遗传背景较狭窄,遗传多样性范围相对较小,存在遗传冗余现象。[结论]木薯核心种质的构建为木薯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核心种质 遗传距离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核心种质评价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祖生 付海天 田益农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9-11,18,共4页
阐述了作物核心种质的概念、研究意义和方法;分析、讨论了作物资源核心种质的综合研究重要性和广泛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作物核心种质是解决当前种质资源研究矛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作物 核心种质 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主栽品种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17
作者 韦祖生 杨秀娟 田益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9-1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木薯主栽品种的再生体系,获得更多的优质研究材料。[方法]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木薯幼叶、腋芽为材料,优化培养基组分,诱导木薯体细胞发生、分化,器官等发育,培养再生株系。[结果]不同品种材料间的再生能力总体表现... [目的]通过研究建立木薯主栽品种的再生体系,获得更多的优质研究材料。[方法]根据细胞全能性理论,以木薯幼叶、腋芽为材料,优化培养基组分,诱导木薯体细胞发生、分化,器官等发育,培养再生株系。[结果]不同品种材料间的再生能力总体表现由大到小为:GR3、SC205、GR9891、GR911;腋芽诱导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的效果明显优于幼叶;IBA诱导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效果优于6-BA,且二者间具有互作作用;IBA与NAA激素组合对诱导木薯不定芽生根效果优于单一使用效果。[结论]建立了4个木薯主栽品种(SC205、GR891、GR911和GR3)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木薯种质保护、创新利用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幼叶 腋芽 体细胞胆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韦云东 郑华 +3 位作者 刘翠娟 李军 盘欢 罗燕春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7-14,共8页
为探讨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木薯种植中的作用,在大田条件下,以南植199、桂热9号为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及增施中微肥(穴施、叶面喷施及浸种)等不同处理,研究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木薯生... 为探讨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木薯种植中的作用,在大田条件下,以南植199、桂热9号为材料,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及增施中微肥(穴施、叶面喷施及浸种)等不同处理,研究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对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促进木薯生长并增加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品种间中微量元素肥效存在差异,增施熟石灰、硫酸镁、叶面喷施硼砂、综合处理及钙镁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南植199鲜薯产量;其中,钙镁磷肥处理鲜薯增产39.7%,淀粉增产达到51.3%;其次为增施熟石灰处理鲜薯增产35.6%,淀粉增产44.8%。而桂热9号增产效果为综合处理鲜薯增产10.6%,淀粉增产32.5%;穴施硫酸镁淀粉增产21.2%;钙镁磷肥处理鲜薯增产10.0%。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主要增产因素为镁和钙;因此木薯种植中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应考虑品种差异和不同施用方式差异;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替代常规施肥中尿素+普通复合肥+氯化钾可有效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及淀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中微量元素 肥料 产量 钙镁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释肥对木薯生长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时艺 韦云东 +5 位作者 陈蕊蕊 郑华 盘欢 李军 罗燕春 徐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试验设置了不同的缓释肥及普通肥料处理,研究了不同缓释肥对木薯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促进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淀粉产量等增加,其中T_(6)处理促进效果最佳;不施肥处理(T_(1))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 试验设置了不同的缓释肥及普通肥料处理,研究了不同缓释肥对木薯生长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促进了木薯株高、茎粗、鲜薯产量、淀粉产量等增加,其中T_(6)处理促进效果最佳;不施肥处理(T_(1))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6个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整体上差异不明显;T_(4)、T_(5)、T_(6)处理较复合肥处理(T_(2))鲜薯产量分别增加了3.63%、18.52%、21.13%,淀粉产量分别增加了2.11%、20.03%、25.19%;在相同氮、磷、钾施肥量水平下,T_(4)与T_(7)处理两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的鲜薯增产了9.49%,淀粉产量提高了5.86%。在一定施肥范围内,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均随着缓释肥Osmocote 1号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碱解氮含量相比不施肥处理(T_(1))提高了3.53%~37.94%,速效磷含量提高了17.65%~81.79%,速效钾含量提高了15.49%~88.57%。综合考虑肥料成本、产量和环保等因素,T_(5)(N 7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75 kg/hm^(2))为本研究最佳施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缓释肥 生长 土壤速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叶片内源激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奔驰 黄富宇 +3 位作者 吕平 梁立娟 彭静茹 张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66-13267,13289,共3页
[目的]探讨剑麻叶片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融合酶联免疫法(ELISA)的激素提取方法,对剑麻成熟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3)、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进行了HPLC测定。[结果]该流程可联合测定G... [目的]探讨剑麻叶片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融合酶联免疫法(ELISA)的激素提取方法,对剑麻成熟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3)、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进行了HPLC测定。[结果]该流程可联合测定GA3I、AA、ABA和ZT,回收率分别为78.81%、104.96%8、1.24%和100.55%,且保留时间稳定,试验重现性好。[结论]整个提取、分离、分析流程较快速、准确,适合剑麻成熟叶片内源激素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剑麻 成熟叶片 内源激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