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1
作者 程世敏 赵明 +6 位作者 张欣 谢子四 苏祖祥 马源 谢艺贤 黄丽娜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宝岛蕉”。宝岛蕉属中高杆型,假茎高度240~300 cm,假茎基周长80~90 cm;在海南、广东产区生育期330~360 d,在广西、云南、福建等产区生育期360~390 d;多年多点生产性试验表明,株产24~3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3100~360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2%、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7.45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0.95%、可食率68.52%,综合品质优良;田间高抗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宝岛蕉于2012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琼认香蕉2012003),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010),目前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已成为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宝岛蕉 巴西蕉 抗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为害调查及套种韭菜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明 何海旺 +3 位作者 邹瑜 龙芳 林其超 刘厚铭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香蕉枯萎病 调查 韭菜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9号”菠萝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庾韦花 蒋慧萍 何新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菠萝 组培快繁技术 培养基类型 栽培价值 杂交品种 种植前景 生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两茬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代东 吴宗立 +2 位作者 韦绍龙 李朝生 韦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63-12665,共3页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棚面宿根留蔓栽培的萌芽期比棚下宿根留蔓栽培的推迟7 d,但前者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提早5和3 d。第2茬栽培的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比第1茬栽培提前了65、62和40 d。与第1茬栽培相比,第2茬栽培大、中果实比率有较大提高,小果率降低,结果株率为100%,果实等级和产量显著提高。[结论]棚面宿根留蔓栽培和棚下宿根留蔓第2茬栽培净收益分别为126 139.5和117 994.5元/hm2,分别比第1茬栽培净收益增加了175.1%和1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2茬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槟榔芋水田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董伟清 何芳练 +4 位作者 韦绍龙 蒋慧萍 邱祖杨 何青石 赖松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肉具有紫色槟榔花纹,富含淀粉、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广西是槟榔芋的主产区之一,以盛产“荔浦芋”而闻名,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6 667 hm2(10万亩),其中仅荔浦市种植面积就达3 333 hm2(5万亩),年产量8.3万t。槟榔芋常规栽培中需进行多次培土、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劳动力投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高效栽培技术 轻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富硒铁皮石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婷 张向军 +5 位作者 杨彬 蒙平 庾韦花 石前 刘晓明 张尚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3期69-7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广西富硒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生长条件、繁育方法、富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铁皮石斛富硒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硒 铁皮石斛 栽培技术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石漠化山地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代东 邹瑜 +4 位作者 牟海飞 李小泉 韦绍龙 欧昆鹏 林贵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历时10年,选育的原生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审定品种名:野酿2号)株系,种植时不需配置雄株即可正常结果,具有生长快、光合作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毛葡萄 栽培关键技术 两性花 石漠化 山地 光合作用能力 种质资源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 被引量:18
8
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5 位作者 韦绍龙 田丹丹 周维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15年平均发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为5.78%,且发展蔓延迅速,其中钦州市发生最重,发病率达到了15.31%。8—10月是发病高峰期;香蕉孕蕾抽蕾期至幼果期是发病敏感期;香蕉种植代数越长,发病率越高;滴灌及微滴灌模式可有效减缓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汉果组培品种桂汉青皮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5
9
作者 杭玲 苏国秀 +3 位作者 黄卓忠 张向军 何铁光 王灿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罗汉果 栽培要点 广西 特性 特征 青皮 品种 组培 糖尿病患者 甜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培生产污染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炳华 陈丽娟 +2 位作者 江文 欧昆鹏 桂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7,共2页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生产技术,保障了组培苗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从而保证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技术 生产过程 组培技术 植物 种苗质量 规模化生产 无菌环境 污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香蕉产业现状、栽培技术及抗枯萎病品种选育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维 田丹丹 +5 位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韦绍龙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59,161,共4页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从台湾香蕉运销简史、面积分布、主栽品种、芭蕉栽培种、栽培技术、枯萎病发生发展现状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大陆香蕉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香蕉产业 香蕉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纺布育苗袋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武鹏 赵明 +2 位作者 邹瑜 何海旺 龙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通过苗圃假植及田间种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无纺布育苗袋与塑料育苗杯两种育苗容器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培育以及在大田定植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袋比塑料育苗杯培育的二级苗根数及根长均增加,栽后恢复生长期明显缩短2~... 通过苗圃假植及田间种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无纺布育苗袋与塑料育苗杯两种育苗容器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培育以及在大田定植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育苗袋比塑料育苗杯培育的二级苗根数及根长均增加,栽后恢复生长期明显缩短2~5d,田间种植假茎高度增高,基茎围增粗,同时期收获率提高,有利于规避春植蕉挂果期可能遭受的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育苗 无纺布育苗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果期喷施硒肥对粉蕉果实性状及硒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黄英兰 沈平 +3 位作者 陈家慧 周维 韦绍龙 李朝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75-77,共3页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 以金粉1号粉蕉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硒肥对金粉1号粉蕉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抽蕾后30 d粉蕉幼果和顶部的3张叶片喷施硒肥对粉蕉假茎高度、假茎基围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果指总数、第3梳果指长度、第3梳果指粗度、第3梳果柄长度和第3梳果柄粗度均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粉蕉单果重(总硒肥施用量12.6 mL/株处理除外)和单穗重。幼果期喷施硒肥也能够显著提高粉蕉果实硒含量,且硒肥施用量越大,果实硒含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硒肥 幼果期 植物学性状 果实性状 果实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黑穗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韦金菊 宋修鹏 +3 位作者 魏春燕 张小秋 黄伟华 颜梅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81-88,共8页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和生物质能源作物,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甘蔗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对我国乃至世界甘蔗生产和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子水平上甘蔗鞭黑粉菌致病机理和甘蔗抗病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深入的机理研究为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选育和推广抗黑穗病新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而我国在抗病育种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综述了甘蔗黑穗病发生与危害、病原特征、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抗病育种及防治对策,并对甘蔗黑穗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黑穗病 甘蔗鞭黑粉菌 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理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不同香蕉抗病品种(系)在广西枯萎病重病区的种植表现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朝生 田丹丹 +11 位作者 韦绍龙 李宝深 李佳林 韦弟 韦莉萍 周维 覃柳燕 黄素梅 黄曲燕 龙盛风 何章飞 黄典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广西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中蕉9号""桂蕉9号"等5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系),调查其枯萎病发病率、生育周期、主要农艺性状及果实特性。结果表明,桂蕉9号... 在广西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中蕉9号""桂蕉9号"等5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系),调查其枯萎病发病率、生育周期、主要农艺性状及果实特性。结果表明,桂蕉9号、宝岛蕉、桂蕉2号、南天黄对香蕉枯萎病都表现为抗病,中蕉9号抗性最高。桂蕉9号生育周期最短、假茎高度最低,与其他几个品种(系)相比差异显著;桂蕉9号的果实特性和单穗产量与桂蕉2号、宝岛蕉、南天黄差异不显著。说明桂蕉9号更适合作为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系)在广西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抗枯萎病品种(系) 广西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杂交与种苗繁育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伟华 颜梅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58-60,共3页
为探索芋属作物杂交育种,以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资源圃的芋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芋属种质资源进行开花调查、授粉杂交和种苗繁育。结果表明,芋属种质资源中10.7%种质资源开花,经过人工授粉的芋杂交亲本产生果实,果实中的种子在MS培养... 为探索芋属作物杂交育种,以保存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资源圃的芋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芋属种质资源进行开花调查、授粉杂交和种苗繁育。结果表明,芋属种质资源中10.7%种质资源开花,经过人工授粉的芋杂交亲本产生果实,果实中的种子在MS培养基上萌发率达80%以上,种子萌发后再转移至MS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种苗经过炼苗后出瓶栽培,种苗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调查 授粉 种子萌发 种苗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生现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维 李佳林 +6 位作者 黄素梅 覃柳燕 李朝生 田丹丹 龙盛风 黄曲燕 韦绍龙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46-50,共5页
香蕉产业是广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香蕉枯萎病是当前危害产业发展的最严重病害。对广西香蕉种植和种苗生产情况、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历程进行阐述,调研分析了广西各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现状,最后介绍了广西防控香蕉... 香蕉产业是广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香蕉枯萎病是当前危害产业发展的最严重病害。对广西香蕉种植和种苗生产情况、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历程进行阐述,调研分析了广西各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现状,最后介绍了广西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主要措施与成效,以期为香蕉种植业发展及防控枯萎病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香蕉枯萎病 发生为害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素梅 李朝生 +9 位作者 韦弟 覃柳燕 龙盛风 田丹丹 周维 韦莉萍 何章飞 黄曲燕 刘挺燕 韦绍龙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304-307,共4页
为了规范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建立与其特性、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提升整体种植水平,通过对多年多点试种数据归纳总结,编制了《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种植桂蕉9号各个生... 为了规范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的配套栽培技术,建立与其特性、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提升整体种植水平,通过对多年多点试种数据归纳总结,编制了《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种植桂蕉9号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园地选择、蕉苗种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生产周期及轮作制度、采收与采后处理等内容,适用于在广西及周边蕉区、其他生态条件相似蕉区桂蕉9号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桂蕉9号 栽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引种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芳 邹瑜 +4 位作者 何海旺 赵明 莫天利 黄相 武鹏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44-48,共5页
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种植,以桂蕉6号为对照,观测植株的生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测定产量和果实品质,并分析其田间抗枯萎病能力。结果表明:热科2号生育期为360~363 d;抽蕾期假茎高为294... 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香蕉新品种热科2号在广西种植,以桂蕉6号为对照,观测植株的生育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测定产量和果实品质,并分析其田间抗枯萎病能力。结果表明:热科2号生育期为360~363 d;抽蕾期假茎高为294.0~314.7 cm,基围为84.3~85.3 cm,叶长为223.3~237.3 cm,叶宽为93.3~108.0 cm;收获时单株总果指数为171.3~180.3个,果指长为21.8~24.3 cm,果指周长为12.0~14.3 cm,单株净产量为30.0~32.7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4~20.4 g/hg、可溶性糖含量为14.2~16.6 g/hg、可滴定酸含量为0.25~0.34 g/hg、水分含量为80.2~81.1 g/hg、钾含量为291.3~295.3 mg/hg、脂肪含量为0.26~0.36 g/hg、蛋白质含量为1.06~1.19 g/hg、总膳食纤维含量为2.31~3.06 g/hg及维生素含量为10.1~16.0 mg/hg,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新植蕉枯萎病发病率为0,二代蕉发病率小于5%,抗病能力较强。热科2号在广西试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热科2号 引种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的矮化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柳燕 郭成林 +5 位作者 田丹丹 韦莉萍 李朝生 李宝深 何章飞 吴启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6-37,共12页
【目的】筛选降低香蕉株高而不影响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究其使用次数对香蕉植株的矮化效应。检测适宜浓度烯效唑对香蕉叶片中几种防御性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钾、钙、镁、磷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解析除矮化作用外,烯效唑... 【目的】筛选降低香蕉株高而不影响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探究其使用次数对香蕉植株的矮化效应。检测适宜浓度烯效唑对香蕉叶片中几种防御性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钾、钙、镁、磷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解析除矮化作用外,烯效唑对香蕉植株生长的正向辅助作用,为在香蕉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根部淋施法评价烯效唑(XX)、多效唑(DX)、矮壮素(AZ)、甲哌(JP)、复配剂0802和0501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的矮化效应。施用0.3 g/株烯效唑15、20、25 d后,测定香蕉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可溶性蛋白、钾、钙、镁和磷含量的变化。【结果】根据矮化效果评价标准判断,香蕉植株矮化后可在节间距3~5级别内正常生长。1次矮化处理中,XX1、XX3、DX1、AZ1、JP2、JP4、0501、0802处理香蕉株高降幅在11.67~24.00 cm;2次矮化处理中,JP2、DX1、JP4、0802、AZ1、0501、XX3处理香蕉株高降幅在29.67~39.00 cm,均可正常生长。香蕉株高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XX3、0802、0501处理可促使香蕉提早抽蕾,生育期较对照提前6~19 d,且抽蕾整齐;XX3 2次处理和0802处理的抽蕾率分别可达62.01%、89.32%。随着烯效唑使用浓度的提高,香蕉单株产量呈下降趋势,在1次矮化处理中,XX1、XX3、XX5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7.26、25.62和23.45 kg,XX3、XX5的单株产量与对照(27.45 kg)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稍有降低;0802与0501处理香蕉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7.37 kg和26.99 kg,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次矮化处理香蕉单株产量结果相似。矮壮素和多效唑在低浓度处理下,可促进香蕉提早抽蕾,但浓度超过0.2 g/株时反而使香蕉抽蕾延迟,且对单株产量影响较大甚至造成减产。烯效唑可提高香蕉叶片中PPO、CAT、PAL活性及可溶性蛋白、钾、钙、镁、和磷含量,具有增强植株抗性作用。【结论】生产上推荐烯效唑、复配剂0802、0501作为香蕉矮化剂,浓度可控制在0.2~0.3 g/株,新植蕉矮化1次。香蕉对多效唑、矮壮素较为敏感,不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植物生长调节剂 烯效唑 多效唑 矮壮素 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