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1
作者 程世敏 赵明 +6 位作者 张欣 谢子四 苏祖祥 马源 谢艺贤 黄丽娜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 “宝岛蕉”又称“新北蕉”,编号GCTCV-218,是台湾香蕉研究所从福建地方品种“北蕉”组培苗后代中选出的优良变异株系。2004年从台湾香蕉研究所引种至海南。经过研究团队多年“试种—优选”,获得商品性状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生育期较短、抗病性较好的新品种“宝岛蕉”。宝岛蕉属中高杆型,假茎高度240~300 cm,假茎基周长80~90 cm;在海南、广东产区生育期330~360 d,在广西、云南、福建等产区生育期360~390 d;多年多点生产性试验表明,株产24~3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3100~360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2%、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7.45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20.95%、可食率68.52%,综合品质优良;田间高抗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宝岛蕉于2012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琼认香蕉2012003),2021年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010),目前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已成为我国香蕉主栽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病 宝岛蕉 巴西蕉 抗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岛蕉与桂蕉1号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2
作者 苏祖祥 许娟 +6 位作者 石云平 汪妮娜 覃永嫒 陈河 青钟准 陆卫群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宝岛蕉和桂蕉1号果实为试材,室内测定比较2个香蕉品种果实外观性状、不同时期果皮色泽、货架期、内在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明确两个香蕉品种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宝岛蕉与桂蕉1号的单果指质量、果指长、果指粗和可食率无显著性差... 以宝岛蕉和桂蕉1号果实为试材,室内测定比较2个香蕉品种果实外观性状、不同时期果皮色泽、货架期、内在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明确两个香蕉品种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宝岛蕉与桂蕉1号的单果指质量、果指长、果指粗和可食率无显著性差异。在青果期,宝岛蕉的L值显著低于桂蕉1号,果皮偏绿;在熟果期,宝岛蕉的L值与桂蕉1号无显著性差异,a值和b值显著高于桂蕉1号,果皮更黄。宝岛蕉的货架期比桂蕉1号延长约1 d,且同期果皮“麻点”少,其果肉固酸比、糖酸比及钙、钾、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桂蕉1号。说明两个品种中宝岛蕉熟果期色泽、货架期、风味和矿质元素含量较优,具有较大市场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岛蕉 桂蕉1号 色泽 货架期 风味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赤苍藤种质资源调查与表型多样性评价
3
作者 黄诗宇 张向军 +2 位作者 杨天为 田姗姗 张尚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760,共14页
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42份赤苍藤种质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广西赤苍藤的品种选育奠定基础。调查发现崇左市、百色市具有较多的赤苍藤野生种质资源,其次为南宁市,主要分布在石灰岩石山... 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42份赤苍藤种质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广西赤苍藤的品种选育奠定基础。调查发现崇左市、百色市具有较多的赤苍藤野生种质资源,其次为南宁市,主要分布在石灰岩石山、山坡、山地、疏林、密林等环境,海拔在140~1001 m之间。表型统计结果显示,142份赤苍藤种质的11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介于2.76%~18.75%,说明广西赤苍藤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第二级枝条节间长、果实纵径、叶厚有显著相关性;叶宽与叶厚、果实纵径有显著相关性;叶柄长与第二级枝条粗、第二级枝条节间长有显著相关性;海拔高度与叶厚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长、叶宽、第二级枝条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4.5时,142份赤苍藤种质材料可分为4类,第Ⅰ、Ⅱ、Ⅲ和Ⅳ类分别包含49份、54份、27份和12份种质材料,第Ⅰ、第Ⅱ类种质主要代表了广西地区大部分的野生种质,多数人工栽培种质被划为第Ⅲ类,该类种质在产量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第Ⅳ类种质主要来源于海拔较高地区,可能在抗寒方面表现更优。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68.25%,主成分1和主成分2主要反映叶片和枝条相关指标,而主成分3、主成分4和主成分5主要反映果实相关指标。综合评价排名前10的种质均来源于崇左市,其中包含5份人工栽培种质和5份野生种质,可为赤苍藤新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提供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 种质资源 调查 表型性状 种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为害调查及套种韭菜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明 何海旺 +3 位作者 邹瑜 龙芳 林其超 刘厚铭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 2013—2014年对广西5个香蕉产区约625万株香蕉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与分析,发现2014年平均发病率达2.49%,与2013年相比病情呈蔓延趋势,种植代(造)数越高发病率相对越高。同时对韭菜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进行了种植试验,发现韭菜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香蕉枯萎病 调查 韭菜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杭玲 黄卓忠 +3 位作者 廖首发 苏国秀 黄建雄 罗扬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44,共2页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脱毒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果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小泉 薛艳霞 韦绍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 以金果榄稍老茎节和嫩茎节为外植体,应用次氯酸钠和升汞对金果榄茎节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不同时间的处理,以优化外植体灭菌环节;通过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金果榄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果榄稍老茎节在15%次氯酸钠中灭菌20min,再用0.1%升汞灭菌10min,污染率为6.7%、死亡率3.3%、出芽率达93.5%;金果榄初代诱导较好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金果榄增殖培养较好的培养基为MS+TDZ 1.0mg/L+6-BA 0.5mg/L+NAA 0.2mg/L;在生根培养过程中,金果榄芽基部在IBA 100mg/L+6-BA 10mg/L溶液中浸泡10min,再接入1/2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根诱导率为80%,每株根条数为3.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果榄 组织培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9号”菠萝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庾韦花 蒋慧萍 何新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菠萝 组培快繁技术 培养基类型 栽培价值 杂交品种 种植前景 生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两茬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代东 吴宗立 +2 位作者 韦绍龙 李朝生 韦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63-12665,共3页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 [目的]研究罗汉果组培苗2茬栽培关键技术。[方法]以"青冠"组培苗为材料,第1茬为杯苗栽培,第2茬为宿根留蔓栽培,采用棚面宿根留蔓和棚下宿根留蔓2种留蔓方式。测定小区产量,调查病虫害及物候期,计算投入产出。[结果]第2茬采用棚面宿根留蔓栽培的萌芽期比棚下宿根留蔓栽培的推迟7 d,但前者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提早5和3 d。第2茬栽培的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比第1茬栽培提前了65、62和40 d。与第1茬栽培相比,第2茬栽培大、中果实比率有较大提高,小果率降低,结果株率为100%,果实等级和产量显著提高。[结论]棚面宿根留蔓栽培和棚下宿根留蔓第2茬栽培净收益分别为126 139.5和117 994.5元/hm2,分别比第1茬栽培净收益增加了175.1%和1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2茬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荔浦芋新品种疫霉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伟清 江文 +5 位作者 何芳练 高美萍 韦绍龙 蒋慧萍 闭志强 颜梅新 《长江蔬菜》 2018年第10期41-44,共4页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交配型 辣椒疫霉 荔浦芋 甲霜灵 广西地区 抗性 新品种 病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槟榔芋水田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董伟清 何芳练 +4 位作者 韦绍龙 蒋慧萍 邱祖杨 何青石 赖松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 广西槟榔芋产区综合应用全田配方施肥和高畦覆膜免培土技术,减少了后期除草、追肥和培土3个环节,较常规栽培每667 m^2节约人工成本500元,增产10%以上,且槟榔芋品质优异,已成为广西槟榔芋的主要栽培模式。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芋肉具有紫色槟榔花纹,富含淀粉、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广西是槟榔芋的主产区之一,以盛产“荔浦芋”而闻名,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6 667 hm2(10万亩),其中仅荔浦市种植面积就达3 333 hm2(5万亩),年产量8.3万t。槟榔芋常规栽培中需进行多次培土、追肥、除草等农事操作,劳动力投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高效栽培技术 轻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北地区茭白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一凤 赖松新 +5 位作者 何青石 虞胜君 高美萍 蒋慧萍 方彦蓉 江文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2期25-27,共3页
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1],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栽培历史在2000 a以上[2],国外仅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3],其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4~6],是水生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产... 茭白[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蔬菜作物,原产于中国[1],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品种,栽培历史在2000 a以上[2],国外仅东南亚地区有零星栽培[3],其被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4~6],是水生蔬菜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栽培历史 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 东南亚地区 出口创汇 广西桂北地区 禾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富硒铁皮石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婷 张向军 +5 位作者 杨彬 蒙平 庾韦花 石前 刘晓明 张尚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3期69-7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广西富硒铁皮石斛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生长条件、繁育方法、富硒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铁皮石斛富硒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硒 铁皮石斛 栽培技术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柑果实发育及矿质元素需求规律
13
作者 汪妮娜 苏祖祥 +4 位作者 廖惠红 王茜 刘福平 黄宏明 黄其椿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4,共7页
研究沃柑果实生长对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确定沃柑合理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可为沃柑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选择盛产期沃柑(6年生)为试验对象,间隔30 d采摘一次果实,测定全果N、P、K、Ca、Mg、S、Fe、Mn、Cu、Zn、B含量... 研究沃柑果实生长对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确定沃柑合理施肥量和施肥时期,可为沃柑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选择盛产期沃柑(6年生)为试验对象,间隔30 d采摘一次果实,测定全果N、P、K、Ca、Mg、S、Fe、Mn、Cu、Zn、B含量和积累量。根据果实生长发育特点,花后0~30 d(谢花着果期)、花后31~120 d(幼果期)、花后121~240 d(果实膨大至转色中期)、花后241~300 d(转色中后期至成熟期)分别用阶段○、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表示。沃柑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鲜质量和干质量逐渐增加,果实鲜质量增长速率为阶段Ⅱ>阶段Ⅰ≈阶段Ⅲ,果实干质量增长速率为阶段Ⅱ>阶段Ⅲ>阶段Ⅰ。果实横径和纵径增长速率均为阶段Ⅰ>阶段Ⅱ>阶段Ⅲ,且果实横径增长速率高于纵径。除Ca和Mg含量呈先增后减外,其他元素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矿质元素积累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呈逐渐增加趋势,大中量元素积累量为N>K>Ca>P>Mg>S,微量元素积累量为Fe>B>Mn>Zn>Cu。N、P、K和S积累量都是阶段Ⅱ>阶段Ⅰ>阶段Ⅲ>阶段○,Ca和Mg的积累量都是阶段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Fe、Mn、Cu、Zn和B积累量都是阶段Ⅱ>阶段Ⅰ>阶段Ⅲ>阶段○。N、P、K、Ca、Mg、S、Fe、Mn、Cu、Zn、B在阶段Ⅱ的积累量分别占果实中各自总积累量的48.16%、48.54%、44.31%、35.36%、37.82%、42.17%、61.06%、48.00%、50.45%、42.17%和49.04%。果实生长发育与各种矿质元素积累关系密切,果实膨大主要在阶段Ⅰ和阶段Ⅱ,果实鲜质量、干质量和大部分矿质元素积累量最多的时期是阶段Ⅱ,此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也较大。总体上各阶段果实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由高到低为阶段Ⅱ>阶段Ⅰ>阶段Ⅲ>阶段○,其中,Ca、Mg需求量在阶段Ⅰ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果实 矿质元素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石漠化山地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代东 邹瑜 +4 位作者 牟海飞 李小泉 韦绍龙 欧昆鹏 林贵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 野生毛葡萄是中国优良的种质资源,其果实可酿制特色风味的葡萄酒,深得消费者的青睐。广西近几年较大面积地开发种植野生毛葡萄,成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和“中国野生毛葡萄酒原产地”。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历时10年,选育的原生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审定品种名:野酿2号)株系,种植时不需配置雄株即可正常结果,具有生长快、光合作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毛葡萄 栽培关键技术 两性花 石漠化 山地 光合作用能力 种质资源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 被引量:18
15
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5 位作者 韦绍龙 田丹丹 周维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15年平均发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为5.78%,且发展蔓延迅速,其中钦州市发生最重,发病率达到了15.31%。8—10月是发病高峰期;香蕉孕蕾抽蕾期至幼果期是发病敏感期;香蕉种植代数越长,发病率越高;滴灌及微滴灌模式可有效减缓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4号小种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罗汉果组培品种桂汉青皮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杭玲 苏国秀 +3 位作者 黄卓忠 张向军 何铁光 王灿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罗汉果 栽培要点 广西 特性 特征 青皮 品种 组培 糖尿病患者 甜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培生产污染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炳华 陈丽娟 +2 位作者 江文 欧昆鹏 桂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97,共2页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 要求无菌环境的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是影响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会导致生产线中断,造成巨大损失,隐形污染可能会导致种苗质量下降,影响种植成效。因此,各个组培技术环节的操作应十分严格和规范。经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生产技术,保障了组培苗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污染率控制在5%以下,从而保证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技术 生产过程 组培技术 植物 种苗质量 规模化生产 无菌环境 污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香蕉产业现状、栽培技术及抗枯萎病品种选育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维 田丹丹 +5 位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韦绍龙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59,161,共4页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 香蕉为台湾重要经济水果之一。20世纪60年代,台湾香蕉外销蓬勃发展,为台湾赚进大量外汇,促进经济发展。70年代起,台蕉产业受到生产成本偏高、飓风侵袭、枯萎病及小农栽培产销困难的影响,逐渐转为"内销为主"的供销体系。文章从台湾香蕉运销简史、面积分布、主栽品种、芭蕉栽培种、栽培技术、枯萎病发生发展现状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大陆香蕉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香蕉产业 香蕉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赤苍藤种仁营养成分及潜在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诗宇 杨天为 +4 位作者 张向军 张尚文 黄松殿 石前 李婷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旨在为开发利用赤苍藤种仁提供参考,以桂赤1号、桂赤2号赤苍藤种仁为实验原料,利用国标方法测定种仁粗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估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合理性,考察种仁油的安全性,以此综合评价... 旨在为开发利用赤苍藤种仁提供参考,以桂赤1号、桂赤2号赤苍藤种仁为实验原料,利用国标方法测定种仁粗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估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合理性,考察种仁油的安全性,以此综合评价赤苍藤种仁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桂赤1号、桂赤2号种子的出仁率分别为52.88%、49.40%,种仁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0.37%、48.4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70%、18.23%,种仁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分别为63.29、63.85;赤苍藤种仁中钾、钙、镁、铁、锌含量较高,钠含量较低,各类矿质元素均衡,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桂赤1号、桂赤2号种仁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油酸,其含量分别达80.03%、70.08%;2种赤苍藤种仁油的铅、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溶剂残留以及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满足相关国标的限定要求。综上,桂赤2号种仁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而桂赤1号种仁的粗脂肪含量及种仁油的油酸含量相对更高,二者在保健食品、油料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苍藤种仁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维 高美萍 +4 位作者 陈丽娟 江文 董伟清 蔡炳华 唐军 《长江蔬菜》 2015年第4期68-70,共3页
主要从种植历史、种植分布、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科技含量低、配套技术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掌握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资金缺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主要从种植历史、种植分布、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慈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科技含量低、配套技术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掌握不全、产业化程度不高、发展资金缺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慈姑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