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135例非综合征性聋常见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闽 刘水霞 +8 位作者 胥亮 史敏 唐凤珠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彭璐 景艳 李凤提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59,共6页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非综合征性聋常见致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防聋治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以及汉族人群44例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基因组DNA的4个常见致聋基因的15个突变...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非综合征性聋常见致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防聋治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以及汉族人群44例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基因组DNA的4个常见致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比较壮、汉族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的差异性。结果 135例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率为11.11%(15/135);其中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4例(2.96%),单杂合突变3例(2.22%);GJB2 235del C/109 A>G复合杂合突变2例(1.48%);SLC26A4 IVS7-2 A>G杂合突变1例(0.74%),IVS7-2A>G/IVS11+47T﹥C/1548ins C复合杂合突变2例(1.48%);GJB3 538C>T单杂合突变1例(0.74%),线粒体12S r RNA 1555 A>G异质突变1例(0.74%),GJB2 235 del C杂合突变合并SLC26A4 1226 G>A杂合突变1例(0.74%)。44例汉族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率为15.90%(7/44),其中GJB2 235 del C杂合突变3例(6.82%),GJB2 35 del G杂合突变1例(2.27%);SLC26A4 1229C>T纯合突变2例(4.55%),SLC26A4 IVS7-2 A>G杂合突变1例(2.27%)。壮、汉族间耳聋基因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JB2和SLC26A4是广西地区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GJB2的4个突变位点及SLC26A4的8个突变位点突变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SLC26A4 IVS11+47T﹥C、1548ins C和GJB2 109 A>G是3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本地区壮汉族之间的耳聋基因突变率无明显的差异性。广西地区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可能存在罕见的致聋基因或罕见的突变位点,需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非综合征性聋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闽 胥亮 +8 位作者 刘水霞 史敏 唐凤珠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彭璐 景艳 李凤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晶芯?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GJB2(...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晶芯?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GJB2(35del G、235delC、176del16、299del AT)、SLC26A4(2168A>G、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1975G>C、2027T>A、IVS15+5G>A)、线粒体DNA12SrRNA(1494C>T、1555A>G)和GJB3(538C>T),对未确诊的阳性结果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 222例患者中23例(10.36%,23/222)被检测出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 235delC纯合突变3例(1.35%),杂合突变8例(3.60%),GJB2 35delG杂合突变2例(0.90%),GJB2 235delC/109A>G复合杂合突变2例(0.90%);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2例(0.90%),SLC26A4 1229C>T纯合突变2例(0.90%),IVS7-2A>G/IVS11+47T>C/1548insC复合杂合突变2例(0.90%);GJB3 538C>T杂合突变1例(0.45%);线粒体DNA12SrRNA 1555A>G异质突变1例(0.45%);1例(0.45%)同时携带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及SLC26A4 1226G>A杂合突变。结论本组广西地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以GJB2基因突变为主,其次是SLC26A4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耳聋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GATA3/CD4^(+)T细胞通路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调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荣荣 瞿申红 +2 位作者 张少杰 黄雪颖 钟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9-635,共7页
变应性鼻炎(AR)指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个体第二次接触相同致敏原后立即触发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多种基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AR发病机制研究... 变应性鼻炎(AR)指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个体第二次接触相同致敏原后立即触发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多种基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AR发病机制研究逐步深化、精准。研究发现miR-155和转录因子GATA3对AR发生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进而影响CD4^(+)T淋巴细胞的优势分化趋势和ILC2增生。本文主要以miR-155/GATA3通路为中心,探讨相关上游基因和下游调控物质对AR发病机制的影响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MIR-155 GATA3 CD4^(+)T细胞 IL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 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消退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司勇锋 何承诚 +5 位作者 兰桂萍 黄波 张政 陆锦龙 周日晶 江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31-1033,103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治疗鼻咽癌中,与放、化疗的协同作用。方法:病例分为两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局部治疗+同步放化疗组(A组)、同步放化疗组(B组)。观察内容:根据鼻内窥镜检查和CT检查1)原发灶消退时,放射剂量;2)放疗...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在治疗鼻咽癌中,与放、化疗的协同作用。方法:病例分为两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局部治疗+同步放化疗组(A组)、同步放化疗组(B组)。观察内容:根据鼻内窥镜检查和CT检查1)原发灶消退时,放射剂量;2)放疗至40Gy时,原发灶消退情况;3)放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CT的影像结果。结果:原发灶消退时,A组放疗量较B组有所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放疗至40Gy和放疗结束时,原发灶消退情况A组和B组各有2例消退。放疗结束时,原发灶肿瘤缩小率: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3个月,原发灶肿瘤缩小率为:A组(91.36±23.70)%;B组(64.66±39.18)%。A组较B组有明显提高。A组CR率较B组有明显提高。A组患者接受rAd-p53瘤体内注射,除了出现一过性发热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行鼻咽癌局部治疗与放、化疗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能对提高肿瘤消退率有很大的帮助,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疗法 放射治疗法 化学药物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在早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司勇锋 王培中 +5 位作者 陈世强 张政 周日晶 黄波 陆锦龙 李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在早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按第5届鼻咽癌协作组会议(长沙,1979年)TNM分期方案,对82例早期鼻咽癌(T1~2、N0~1、M0)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手术组42例、对照组4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 目的:探讨手术在早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按第5届鼻咽癌协作组会议(长沙,1979年)TNM分期方案,对82例早期鼻咽癌(T1~2、N0~1、M0)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手术组42例、对照组4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其中鼻咽部肿瘤量为60~70Gy,同时于术中、术后10天各给环磷酰胺1g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量为72~78Gy。两组病人均采用钴机和深部X光机进行放疗。观察两组鼻咽部放射剂量及5年、10年的生存率。结果:手术组的鼻咽部放射剂量为64.28±5.46Gy,对照组为74.02±3.22Gy;5年生存率,手术组为85.71%(36/42),对照组为75.00%(30/40),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年生存率,手术组为73.81%(31/42),对照组为52.50%(21/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NPC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其既可间接地提高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减小放疗量,又与放疗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提高早期NPC治疗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在鼻咽癌常规治疗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司勇锋 张政 +4 位作者 周日晶 邓卓霞 王培中 陈蒸贤 陶仲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耳结构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胥亮 刘闽 +4 位作者 唐凤珠 史敏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分析研究内耳结构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后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1.07-2015.06在我院住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17例内耳结构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语前聋14例,语后聋3例,针对内耳结构异常情况采用不同术式。用听... 目的分析研究内耳结构异常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后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1.07-2015.06在我院住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17例内耳结构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语前聋14例,语后聋3例,针对内耳结构异常情况采用不同术式。用听觉分级行为标准(Categorise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进行术后效果评估。选取24例同期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内耳正常的语前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1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现1例眩晕,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脑脊液耳漏、面瘫等并发症。内耳结构异常语前聋患者术后CAP和SIR值分别为5.8±1.4、3.5±1.1;对照组CAP和SIR值分别为6.9±1.3、3.8±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结构异常非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绝对禁忌证,根据异常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内耳结构异常语前聋患者术后言语康复情况、对声音的自发性觉察能力与耳蜗形态正常患者术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术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发展的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胥亮 刘闽 +6 位作者 唐凤珠 史敏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秦岭 李丹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语前聋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数字化远程认知评估系统(electronic co... 目的探讨语前聋大龄儿童及青少年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数字化远程认知评估系统(electronic cognitive assessment system,E-CAS)对20例5-17岁的语前聋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前后进行听觉、言语、认知功能的评估,分析其听觉及言语获得后大脑认知功能的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CAP、SIR评分、E-CAS量表得分随植入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龄儿童组的同时性加工、注意能力术后6个月末较术前明显提高(P分别为0.02和0.03),青少年组的注意能力术后6个月较术前明显提高(P=0.02)。两组患者计划能力1年后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01)。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1年与健听人在认知功能方面,除注意能力,其余分量表得分仍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听觉言语及认知功能虽有提高,但认知功能总体认知水平仍处于同龄人低水平,且认知功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E-CAS是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的可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儿童 青少年 人工耳蜗植入术 康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陶仲强 司勇锋 +5 位作者 梁建平 邓卓霞 张政 周日晶 黄波 陆锦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0-3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鼻咽癌的病理类型是低分化鳞癌,对放疗和化疗均敏感。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疗。对早期鼻咽癌患者有效。然而,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常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只有40...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鼻咽癌的病理类型是低分化鳞癌,对放疗和化疗均敏感。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放疗。对早期鼻咽癌患者有效。然而,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常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只有40%左右。为了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联合放、化疗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探讨大剂量诱导化疗+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5月—1998年8月确诊为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113例作为诱导化疗+放疗组(CT/RT组),放疗前接受化疗。化疗方案:卡铂(Carboplan-tin)300mg/m2,d1静脉点滴,5-氟尿嘧啶(5-Fluorinracil,5-FU)1000mg/m2,d1~d5静脉点滴,化疗后休息2周,共3个疗程。在同期的鼻咽癌患者中,按照92福州分期标准,选择113例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TNM分期与CT/RT患者相同或近似患者进行配对,作为单纯放疗组(RT组)。结果:化疗的近期疗效:鼻咽部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总缓解率分别为53.9%(61/113)和72.7%(56/77)。远期疗效CT/RT组与RT组比较,Ⅲ期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76.3%和47.3%(χ2=9.88507,P<0.01),Ⅳ期患者分别为32.4%和16.2%(χ2=5.10345,P<0.05),5年无瘤生存率Ⅲ期患者分别为57%和30.4%(χ2=8.648,P<0.01)。Ⅳ期患者分别为29%和16.2%(χ2=8.6218,P<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Ⅲ期患者分别为64.4%和37.8%(χ2=9.50165,P<0.01),Ⅳ期患者分别为37.8%和16.2%,差异有显著性(χ2=4.3831,P<0.05)。结论:诱导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诱导化疗 放疗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变压疗法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秋梅 陆秋天 梁建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中耳变压疗法 咽鼓管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鼓室导抗图 中耳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高分化乳头状腺癌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冰 司勇锋 +1 位作者 黄波 兰桂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5-905,共1页
关键词 乳头状腺癌 高分化 右鼻腔 不明原因 症状缓解 鼻塞 副反应 出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秋天 朱秋梅 +3 位作者 梁建平 李东云 王涛 袁弘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50耳)老年人中耳负压患者,按年龄、病程配对分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组(治疗组,25耳)和Valsava法吹张治疗组(对照组,25耳),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气... 目的探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50耳)老年人中耳负压患者,按年龄、病程配对分为中耳变压疗法治疗组(治疗组,25耳)和Valsava法吹张治疗组(对照组,25耳),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骨导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耳压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5耳,显效4耳,有效12耳,总有效率为84.00%(21/25耳);对照组痊愈1耳,显效1耳,有效16耳,总有效率为72.00%(18/25耳),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疗效优于传统Valsava法吹张治疗,对老年人中耳负压的听力康复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耳负压 中耳变压疗法 Valsava吹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13
作者 祝戎飞 刘光辉 +4 位作者 华清泉 梁建平 马俭 贺广湘 汪审清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观察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采用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每次1粒,bid,po;或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 目的观察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采用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每次1粒,bid,po;或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每次1片,bid,po,连续用药7~14 d。疗程结束时以综合疗效改善百分率、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值来评估其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等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共有224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治疗组(113例)及对照组(111例)的综合疗效改善百分率分别为92.92%和95.50%(P>0.05)。29例患者发生45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13例21例次,对照组16例24例次),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嗜睡、乏力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非索伪麻缓释胶囊可有效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索非那定 伪麻黄碱 氯雷他定 鼻炎 变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及完壁式鼓室成形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史敏 刘闽 +4 位作者 梁建平 陆秋天 瞿申红 李东云 唐凤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手术的157例(16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式鼓室成形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或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住院手术的157例(16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式鼓室成形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50耳(开放植入组),未植入钛人工听骨49耳(开放未植入组);完壁式鼓室成形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42耳(完壁植入组),未植入钛人工听骨23耳(完壁未植入组)。统计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纯音听阈,评估不同术式钛人工听骨植入的效果。结果开放植入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为15.72±11.18dB,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7.45±5.23dB,听力重建成功率71.54%,明显优于开放未植入组(分别为22.80±14.68dB、12.80±14.68dB、22.97%)(均为P<0.05);完壁植入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为8.13±5.37dB,气骨导差平均缩小26.85±11.03dB,听力重建成功率75.12%,明显优于完壁未植入组(分别为27.67±8.94dB、17.67±8.94dB、43.59%)(均为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均能有效提高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听骨植入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景艳 梁建平 +1 位作者 彭璐 陈睿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对照组)、20例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性聋患者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和P300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oddball刺激序列,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对照组)、20例老年听力正常者(老年听力正常组)和2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进行AERP测试,在阅读状态下获得MMN波形,在集中注意力计数状态下获得P300波形,比较三组MMN、P300波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老年性聋组MMN潜伏期为187.38±29.63 ms,与老年听力正常组(160.10±23.21 ms)和对照组(148.22±19.30 ms)相比明显延长(P<0.01),老年听力正常组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MN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性聋组P300潜伏期为369.83±27.09,较老年听力正常组(332.89±25.60 ms)和对照组(318.51±22.32 ms)明显延长(P<0.01),三组P300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受损,认知功能减退,MMN、P300可作为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听觉中枢功能、认知功能的客观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钠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弘 梁建平 侯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金钠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对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17
作者 景艳 陈睿春 梁建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P300波潜伏期和幅值,探讨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诱导典型P300波形所需的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方法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均采用相同的短...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非靶刺激声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AERP)P300波潜伏期和幅值,探讨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诱导典型P300波形所需的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方法对2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均采用相同的短纯音靶刺激声(1kHz,60dB nHL)和三种不同强度(50、65、70dB nHL,1kHz)的非靶刺激声(短纯音)进行3次AERP测试,比较其P300的潜伏期和幅值。结果每例受试者均能诱发出P300,70、65、50dB nHL非靶刺激声强度下,P300潜伏期分别为316.25±21.16、320.83±22.64、318.44±25.82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幅值分别为5.02±2.04、7.42±2.58、3.54±2.23μV,65dB nHL所诱发的P300幅值显著大于70和50dB nHL所诱发的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和50dB nHL所诱发的P300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非靶刺激声强度对P300波潜伏期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改变幅值;相同频率刺激声条件下,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声强度分别为60dB nHL和65dB nHL时能诱发出典型的P300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诱发电位 声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容积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相关性
18
作者 张少杰 王瑢 +1 位作者 李海艳 冯汝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87-3491,共5页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上颌窦容积、中鼻道容积、上颌窦骨壁厚度的临床特征,探讨上颌窦容积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病例组)和31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CT扫描,采用3D应用软件放大镜技...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上颌窦容积、中鼻道容积、上颌窦骨壁厚度的临床特征,探讨上颌窦容积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4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病例组)和31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CT扫描,采用3D应用软件放大镜技术测量出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双侧上颌窦骨壁厚度,应用Volume处理软件各层面积叠加计算出各组上颌窦容积、中鼻道容积,并计算出中鼻道/上颌窦容积比,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正常组的上颌窦骨壁厚度、中鼻道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936、2.107,均P <0.05)。而上颌窦容积、中鼻道/上颌窦容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双侧上颌窦骨壁厚度、上颌窦容积相比较,患侧上颌窦骨壁厚度更大,上颌窦容积更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914、2.028,均P <0.05)。而中鼻道容积、中鼻道/上颌窦容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上颌窦容积与上颌窦骨壁厚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57,P=0.310;上颌窦容积与中鼻道容积Pearson相关系数为-0.076,P=0.622。结论上颌窦容积解剖学基础可能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发生有关,真菌感染时容易在容积更小的一侧形成真菌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球 上颌窦容积 上颌窦骨壁厚度 中鼻道容积 中鼻道/上颌窦容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