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岑溪市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
1
作者 秦永才 洪卷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岑溪市是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县级市,为了分析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在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主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人类活... 岑溪市是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县级市,为了分析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在1∶50 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调查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主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息息相关。开展广西岑溪市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孕灾地质条件 分布规律 岑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港六梅金矿的成因类型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港 陈懋弘 +4 位作者 马克忠 葛锐 郭申祥 吴启强 原其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4期479-496,共18页
六梅金矿床位于广西贵港市大平天山岩体东北部,矿体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细碎屑岩中,受高角度断裂构造的控制。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的切割关系,将矿床热液活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Ⅱ),方铅... 六梅金矿床位于广西贵港市大平天山岩体东北部,矿体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细碎屑岩中,受高角度断裂构造的控制。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的切割关系,将矿床热液活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Ⅱ),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砷)黝铜矿—铁白云石—石英阶段(Ⅲ),石英—铁白云石阶段(Ⅳ),其中Ⅱ阶段为主要的成矿阶段。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砷)黄铁矿,EPMA分析结果显示金主要以“不可见”的次显微—超次显微包体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石英或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为主,主成矿阶段温度平均为181℃,平均盐度[w(NaCl)]为9.36%,密度为0.946 g/cm3,显示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H、O同位素组成(δD值介于-73‰^-57‰之间,δ18OH2O值介于2.3‰~6.1‰之间)显示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有关,且后期有大气降水混入;载金硫化物δ34SV-CDT值介于-0.8‰~0.5‰之间,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上述特征表明六梅金矿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有较大区别,特别是缺乏卡林型金矿特有的低温矿物组合(雌黄—雄黄—辰砂),相反却含有较多的贱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更接近于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远端低温热液矿床。结合区域上矿床和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次火山岩)斑岩型金矿(龙头山金矿)—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头闸银铅锌矿)—远端低温热液型金矿(六梅金矿)的大平天山岩浆热液系统成矿模式。该模式暗示着六梅金矿往深部及向大平天山岩体方向应该存在中温热液脉状和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床。该文建立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模型对大瑶山地区类似矿床的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毒砂 黄铁矿 不可见金 远端低温热液矿床 六梅金矿 广西贵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镇龙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来自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港 陈懋弘 +5 位作者 葛锐 李杨林 王昱 庞宏海 黄锐 吴启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54-1874,共21页
镇龙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位于广西“山字形构造”前弧一个较大的短轴背斜构成的穹窿中,矿床(点)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和泥盆系碎屑岩中。为探讨各矿床(点)之间的成因联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及氢-... 镇龙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位于广西“山字形构造”前弧一个较大的短轴背斜构成的穹窿中,矿床(点)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和泥盆系碎屑岩中。为探讨各矿床(点)之间的成因联系,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典型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及氢-氧-硫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气液两相包裹体,且含CO 2和CH_(4)包裹体较多,偶见含NaCl子晶的包裹体。高温矿床均一温度为320~339℃,盐度为8%~9%NaCl eqv;中温矿床均一温度为280~299℃,盐度为7%~8%NaCl eqv;低温矿床均一温度为160~179℃,盐度为5%~6%NaCl eqv。石英中流体包裹体δD V-SMOW集中在-55‰~-80.1‰之间,δ^(18)O_(V-PDB)集中在-9.1‰~-18.8‰之间,氢-氧同位素图解主要落在岩浆水的范围内,并有向大气降水偏移的趋势,表明上述矿床流体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单矿物的硫同位素峰值集中在-2‰~2‰之间,其中毒砂以正值为主,辉锑矿以负值为主,总体具有相对均一的硫源,说明硫化物中的硫均来自岩浆。上述研究表明,镇龙山地区矿床(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分带特点,岩体及其边缘发育斑岩型高温热液矿床,外围逐渐过渡到中温和中低温热液矿床,建立了镇龙山地区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水平和垂直矿化分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成矿物质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 广西镇龙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铁坑坳铁锡多金属矿床锆石及锡石U-Pb年代学、Nd-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涛 柯昌辉 +4 位作者 徐林刚 马收先 陈懋弘 叶会寿 潘玉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3-566,共24页
铁坑坳铁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莲花山断裂带西部,矿区出露的花岗岩类主要有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花岗质岩石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发育铁锡多金属矿化。该矿区的成岩成矿时代尚不明确,成矿与哪一种岩体具有成因上的联系也不清... 铁坑坳铁锡多金属矿床位于粤东莲花山断裂带西部,矿区出露的花岗岩类主要有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花岗质岩石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发育铁锡多金属矿化。该矿区的成岩成矿时代尚不明确,成矿与哪一种岩体具有成因上的联系也不清楚。文章选择与铁锡多金属矿体相关的花岗岩类的锆石和块状矿石中的锡石,首次开展LA-ICP-MSU-Pb定年和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2±1)Ma(n=24,MSWD=0.78)和(94±1)Ma(n=25,MSWD=1.80);块状矿石中锡石U-Pb年龄为(130±3)Ma(n=36,MSWD=0.62),成矿时代与粗粒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粗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ε_(Hf)(t)变化于-4.9~-0.1,平均值为-2.8,地壳Hf模式年龄T_(DMC)=1192~1497 Ma,平均值为1366 Ma,全岩ε_(Nd)(t)值介于-8.8~-8.7,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630~1642 Ma;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ε_(Hf)(t)变化于-5.7~-2.9,平均值为-4.4,地壳Hf模式年龄T_(DMC)=1342~1523 Ma,平均值为1440 Ma,全岩ε_(Nd)(t)值介于-5.4~-4.9,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变化于1291~1332 Ma。Nd-Hf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粗粒二长花岗岩的源区物质主要来自于中元古代地壳,有少量幔源组分或新生地壳的加入,花岗闪长斑岩的源区物质中幔源组分或新生地壳的混入比例高于粗粒二长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锡石U-Pb定年 LA-ICP-MS锆石U-PB定年 Nd-Hf同位素 花岗岩类成因 铁坑坳铁锡多金属矿床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特征及其成因演化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玉峰 吴建标 +1 位作者 李社宏 潘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滇东南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洞穴是该区典型空洞体系。文章以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典型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学理论和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区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机制开展科学研究。研究表明,NW向的张性断裂、区内可溶部分最高个旧... 滇东南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洞穴是该区典型空洞体系。文章以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典型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学理论和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区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机制开展科学研究。研究表明,NW向的张性断裂、区内可溶部分最高个旧组碳酸盐岩以及杨柳河向西流动的水动力作用是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发育的主要成因;全新世中期6 kaBP以来,该地区洞穴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主体形成时间为6~4 kaBP;此外,建立石洞洞穴与地下河发育模式。本次研究对南洞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南洞地下河系统 洞穴成因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