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百色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易雪丽 滕元姬 +2 位作者 邓鹰 韦颖 胡仁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临床住院患者标本的分离细菌,采用VITEK 2-Compact及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4版折点判断结果,并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 目的了解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临床住院患者标本的分离细菌,采用VITEK 2-Compact及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4版折点判断结果,并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住院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到细菌4 00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146株占28.6%,革兰阴性菌2 858株占7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5.8%和79.4%。甲氧西林耐药株对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唑之外的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肺炎链球菌以非脑膜炎菌株为主,非脑膜炎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耐药率很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很低。肠球菌属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除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分别为53.1%和28.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仍很高,大肠埃希菌对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之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要显著高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要高于其他测试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10%,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要显著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通过与全国耐药监测数据比对,该实验室数据大部分与全国数据相符合,可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率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TTV和HGV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其文 黄重敏 +2 位作者 覃亚勤 喻文强 黄美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百色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和庚型肝炎病毒(hepeatitis G virus,HG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712例结核病患者及500人健康人群血清抗-TTV和抗-H... 目的了解百色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和庚型肝炎病毒(hepeatitis G virus,HG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712例结核病患者及500人健康人群血清抗-TTV和抗-HGV,对抗-TTV阳性者用PCR法检测TTV DNA,抗-HGV阳性者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PT-nPCR)检测HGV RNA,分析结核病患者TTV DNA或HGV RNA阳性者临床特征。结果结核病患者TTV感染率16.71%,健康人群5.60%;结核病患者HGV感染率14.61%,健康人群2.60%;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核病患者TTV与HGV感染率具有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男性高于女性(P<0.05),感染者有过输血史和注射史的比率比非感染者高(P<0.05),在抗结核治疗中感染者比非感染者容易出现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P<0.01)。结论结核病患者对TTV和HGV有较高的感染率,反复注射及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增加TTV和HGV感染的原因,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可能更容易出现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庚型肝炎病毒 输血传播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系统与医院档案管理的链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芸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在对OA系统与医院档案管理的链接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同医院档案管理链接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及实现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系统的设计,以期为医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档案管理信息服务。
关键词 OA系统 医院档案管理 链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卢晓茜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1,共2页
医院科技档案是医院科技活动、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大部分科技档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价值没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随着档案管理理念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与信息科技的融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一项... 医院科技档案是医院科技活动、科研成果的真实记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大部分科技档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价值没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随着档案管理理念和信息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与信息科技的融合成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医院科技档案数字化就是在信息科技基础上,对医院科技档案资源进行收集、管理的一种复杂的信息系统,它能够让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变得自动化、标准化。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字化建设 科技档案 档案管理理念 信息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数据库 信息档案 科研成果 数字化档案 数字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地区鼻咽癌与微量元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洪 余可华 +5 位作者 潘文俊 黄乃勤 何韦忠 林文业 沈尔安 陈大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524-525,共2页
广西百色地区鼻咽癌与微量元素研究邓洪,余可华,潘文俊,黄乃勤,何韦忠,林文业,沈尔安,陈大明广西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梧州市543002)对44例鼻咽癌和42例健康人的血液、头发及其主粮大米和饮用水进行8种微量元素检... 广西百色地区鼻咽癌与微量元素研究邓洪,余可华,潘文俊,黄乃勤,何韦忠,林文业,沈尔安,陈大明广西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梧州市543002)对44例鼻咽癌和42例健康人的血液、头发及其主粮大米和饮用水进行8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提示饮食低Se、低Mo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微量元素 广西 百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黄建敏 简崇东 +3 位作者 唐雄林 蒙兰青 李雪斌 黄瑞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有颈动脉狭窄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老年脑梗死患者72例(脑梗死组),其中轻度狭窄33例,中度狭窄24例,重度狭窄1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对2组血浆Hcy、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D)、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狭窄患者Hcy、丙二醛、MCP 1和IL 8含量随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SOD呈逐渐降低(P<0.01)。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与SOD、丙二醛、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丙二醛含量与MCP-1和IL-8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高Hcy血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机制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7
作者 邓元央 黄海能 +4 位作者 韦桂源 黄华东 罗起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84-2486,共3页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营养神经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进行降颅内压(I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ICP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3、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CP及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G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起到理想效果,两药合用不仅能够明显降低颅内压,而且对早期GCS及远期GOS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颅脑损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清锋 吴英宁 +2 位作者 黄昌辉 黄忠包 黄荣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MS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对比167例临床确诊ICVD患者的头颈部MSCTA及DSA表现。结果头颈部MSCTA发现123例患者动脉狭窄,15例单纯前循环动脉狭窄,41例单纯后循环动脉狭窄,67例前、后循环动脉... 目的探讨MSCT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对比167例临床确诊ICVD患者的头颈部MSCTA及DSA表现。结果头颈部MSCTA发现123例患者动脉狭窄,15例单纯前循环动脉狭窄,41例单纯后循环动脉狭窄,67例前、后循环动脉均有狭窄,多见于椎动脉(179/413,43.34%)、颈内动脉(217/539,40.26%)和大脑中动脉(135/539,25.05%),99例共641支动脉存在硬化斑块。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7.54%(119/122),特异度为91.11%(41/45)。结论 MSCTA可准确评价头颈部动脉狭窄,在判断ICVD病因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喹诺酮类抗菌剂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维贵 许杰 +3 位作者 李健 揭志军 谭斯艺 邓凌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4-366,382,共4页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 ,每种药物治疗 130例老年肺炎患者 ,对痰培养细菌行药敏试验 ,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敏感性优良次序为左氧氟沙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 ,每种药物治疗 130例老年肺炎患者 ,对痰培养细菌行药敏试验 ,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药物敏感性优良次序为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 8.46 %、5 6 .92 %、5 5 .38%、5 2 .31%、47.6 9%,有效率分别为 87.6 9%、83.0 8%、81.5 4%、80 .0 0 %、72 .37%;不良反应率为 6 .15 %、10 .77%、16 .92 %、7.6 9%、13.85 %。结论 左氧氟沙星疗效高 ,不良反应少 ,是喹诺酮类治疗老年性肺炎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喹诺酮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黔桂交界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聪 周喜汉 +3 位作者 胡高裕 覃小珊 李广志 黄赞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调查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单位健康的体检人员29 547人,其中公务员6 644人,医务人员1 484人,工人5 839人... 目的:调查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单位健康的体检人员29 547人,其中公务员6 644人,医务人员1 484人,工人5 839人,教师5542人,学生10 038人,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系统随机抽取3 363人,其中公务员756人,医务人员215人,工人689人,教师654人,学生1 049人;民族分布:壮族1 515人,汉族897人,苗族234人,瑶族282人,仡佬族147人,布依族134人,其他民族154人,年龄7~65岁不等,用ELISA试剂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居住地的相关性。结果:本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总阳性率为47.2%,人群分布情况,不同民族间,壮族阳性率最高为52.7%,仡佬族阳性率最低为31.3%;女性的感染率为41.5%,男性为53.3%;不同年龄层间,50~5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为55.3%,18岁以下组人群感染率最低为19.6%;不同职业之间,公务员阳性率最高为57.9%;学生阳性率最低为35.9%;地区分布情况,百色市感染率最高为51.4%,黔西南州感染率最低为33.9%。不同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地域之间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滇黔桂交界区域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及居住地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Ataxin-3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的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丽霞 马韵 +2 位作者 王超 龙喜带 王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 目的观察Ataxin-3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uperVision两步法检测Ataxin-3在胃癌(265例)、正常胃黏膜(209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6例)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taxin-3的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01);胃癌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中的表达有差异(P﹤0.001),而胃癌组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比较表达无差异(P>0.05);Ataxin-3表达与胃癌的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远处转移及p53突变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Ataxin-3蛋白很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TAXIN-3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忠祥 袁胜山 张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0,共1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的炎症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日益备受关注。我们对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CRP检测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C反应蛋白 早期血清 临床观察 蛋白水平 急性 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梁 罗桂飞 +1 位作者 元辉雄 韦贵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9-60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虽然现代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但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防治肝转移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P...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虽然现代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但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防治肝转移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P-选择素和L-选择素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分子,其表达量及介导的黏附作用的改变在肿瘤细胞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2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及临床分期的关系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高低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结直肠癌患者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0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32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浓度,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5.2±13.3 vs 26.6±9.6,89.2±12.7 vs33.9±8.3,P<0.05);术后1周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较术前没有明显下降(63.8±11.1 vs 75.2±13.3,71.5±10.9 vs 89.2±12.7,P>0.05);而术后3个月则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10.4vs 75.2±13.3,40.1±9.5 vs 89.2±12.7,P<0.01);本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越高,P-选择素和L-选择素水平越高,其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同时,同一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无显著相关(r=4.114,P>0.05)。结论:血清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直肠癌的侵袭、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选择素 L-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小鹏 覃继新 +4 位作者 黄永秩 刘津 王莹 王怀飞 陈家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CDK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CDK6在鼻咽以及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K6在鼻咽与鼻咽癌中表达差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K6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析了101例鼻咽... 目的探讨CDK6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CDK6在鼻咽以及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K6在鼻咽与鼻咽癌中表达差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DK6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分析了101例鼻咽癌组织和30例鼻咽组织中CDK6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K6是一个核浆共表达因子。在鼻咽组织中,CDK6主要在胞浆表达。而在鼻咽癌组织中,主要为核浆共表达。与非癌鼻咽组织相比,CDK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09)。此外,CDK6调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大小(P=0.020)及临床分期(P=0.039)呈明显的正相关。CDK6表达越高,患者肿瘤越大,临床分期越晚。结论CDK6表达下调作为不利因素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DK6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氯芬酸缓释片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承统 黄开合 +1 位作者 谢林 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 :建立了测定犬血浆中醋氯芬酸浓度的HPLC方法 ,研究醋氯芬酸缓释片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样品采用正己烷提取 ,HPLC UV法测定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76nm。流动相 :甲醇 三蒸水 冰醋酸 (77∶2 3∶0 3)组成。... 目的 :建立了测定犬血浆中醋氯芬酸浓度的HPLC方法 ,研究醋氯芬酸缓释片在犬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样品采用正己烷提取 ,HPLC UV法测定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76nm。流动相 :甲醇 三蒸水 冰醋酸 (77∶2 3∶0 3)组成。流速 1 5ml/min。色谱柱为C18,10 μm ,柱长 30 0mm× 4 6mmI.D .。 结果 :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峰 ,方法的回收率大于 90 % ,最低检测浓度醋氯芬酸为 1 6 5 μg/ml;线性范围为 1 6 5~ 10 0μg/ml。犬单剂量ig 2 0 0mg醋氯芬酸缓释片后 ,估算的末端相半衰期为 6 0 3± 1 95h ,峰时间和峰浓度分别为 5 0± 2 7h和 6 1 36± 2 0 75 μg/ml,MRT为 9 79± 1 71h。其t1/ 2 、tmax、MRT显著大于普通片 (P <0 0 5 ) ,峰浓度显著低于普通片 (P <0 0 5 )。结论 :本文建立的HPLC UV法适合用于醋氯芬酸的临床研究 ;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氯芬酸 缓释片 药代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皮质醇、危重病评分与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雄明 韦华 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872-287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外伤危重患者血皮质醇(Blood Cortisol)浓度、危重病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老年外伤危重患者入院24h内记录的APACHEⅡ评分和测定Blood Cortisol、血糖(BS)、三碘甲腺原氨酸(... 目的:研究老年外伤危重患者血皮质醇(Blood Cortisol)浓度、危重病评分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老年外伤危重患者入院24h内记录的APACHEⅡ评分和测定Blood Cortisol、血糖(BS)、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浓度的变化。结果:(1)老年外伤危重患者组Blood Cortisol、T3和T4[(396.79±126.68)nmol/L,(1.37±0.62)pmol/L,(108.2±12.1)pmol/L]明显低于非老年组[(447.05±131.32)nmol/L,(2.14±1.07)pmol/L,(114.5±21.7)pmol/L],而BS浓度(12.36±6.1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9.27±2.36)mmol/L,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随APACHEⅡ评分的上升,BloodCortisol浓度先升后降,BS浓度逐步上升,且不同APACHEⅡ评分组间BloodCortisol、BS、T3和T4浓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死亡组的老年外伤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与BS浓度明显增高,BloodCortisol浓度(278.06±66.39)nmol/L比存活组(401.21±112.40)nmol/L明显下降,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老年外伤危重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BloodCortisol、T3和T4浓度呈负相关,与BS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外伤危重患者BloodCortisol与BS浓度有明显变化并呈分离现象且与APACHEⅡ均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三者结合可作为评估老年外伤危重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外伤 血皮质醇 危重病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与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任光 黄照河 +2 位作者 黄庆 王春芳 韦叶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4-464,共1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性疾病过程。可溶性。P选择素是机体炎性反应的标记物之一,也是作为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中。有研究报道,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性疾病过程。可溶性。P选择素是机体炎性反应的标记物之一,也是作为细胞黏附分子选择素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中。有研究报道,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P选择素的表达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是否与老年人冠心病病情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P选择素 老年冠心病患者 血小板检测 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机体炎性反应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市居民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影响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岑朝 周喜汉 +4 位作者 王超 李雄 黄达 龙少根 张通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417-341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胃癌发病机制研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家综合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的百色市居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胃镜检查、同性别、年龄(±5)和籍贯的慢性...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胃癌发病机制研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家综合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的百色市居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胃镜检查、同性别、年龄(±5)和籍贯的慢性胃炎病例按1∶1配对作对照组,通过28项胃癌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条件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比较胃癌与慢性胃炎之间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筛选胃癌发病的独立因素。结果:胃癌与慢性胃炎各667例纳入研究,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水源匮乏、吸烟、饮食不规律、胃溃疡病史、上消化道症状时间<1年者,与胃癌发病呈正相关,间断使用抑酸或制酸药则呈负相关。结论:环境因素可能是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主因,而遗传易感性的作用尚存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的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海妮 陆雪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222-224,共3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变化,复发性流产呈现逐年升高的情况,因此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也倍受重视^([1])。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普遍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染色体异常、自身免...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变化,复发性流产呈现逐年升高的情况,因此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也倍受重视^([1])。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普遍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遗传因素导致的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抗磷脂综合症以及由于先天因素导致的母体生殖道异常等以及宫颈机能不全症。除此以外还可由于异常血栓形成倾向等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但相关报道研究显示还有许多不明原因可导致复发性流产^([2])。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治疗,临床常见的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其中西医治疗又包括手术治疗干预、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和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抗凝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内分泌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潘耀新 蒙兰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37,540,共2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偏头痛患者和15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82例偏头痛患者和15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患者血浆D-D、vWF∶Ag、GMP-140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治疗偏头痛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可能会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栓前状态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