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小梅 陈永恒 +2 位作者 苏永珍 杨歆瑀 陶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调查南宁市某社区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南宁市青秀区某2个社区的4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采用... 目的:调查南宁市某社区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南宁市青秀区某2个社区的48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构成比和(均数±标准差)对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和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知信行的因素。结果:该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0.00±4.39)分、(8.05±3.64)分、(22.31±7.5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个人月收入越高,其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就越高;有配偶的老年人口腔健康态度得分高于无配偶的老年人。结论:南宁市某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且得分受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健康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8
2
作者 卢海丽 康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5-628,共4页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塑胶压膜成形固位并施力于牙齿,患者可自由取戴,具有美观隐蔽、方便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洁卫生等优点,但其是否更加有益于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正畸 牙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序列治疗中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少华 莫水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40-744,共5页
多学科联合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推行的治疗措施,正畸治疗是序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畸医生的视角更着重于对患者面部和牙生长发育的监控,对患者因唇腭裂修补术后继发的牙问题和面型问题及正畸治疗牙变化和... 多学科联合的唇腭裂序列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推行的治疗措施,正畸治疗是序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畸医生的视角更着重于对患者面部和牙生长发育的监控,对患者因唇腭裂修补术后继发的牙问题和面型问题及正畸治疗牙变化和面型变化有专业的敏感性。本文从正畸学角度,就正畸治疗在唇腭裂整个序列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出生到成年各个发育阶段需要正畸参与的过程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序列治疗 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处理建议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煌 武秀萍 +19 位作者 黄兰 徐晓梅 康娜 韩向龙 李宇 赵宁 江凌勇 谢贤聚 郭杰 李志华 莫水学 刘楚峰 胡江天 施洁珺 曹猛 胡炜 曹阳 宋锦璘 汤旭娜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9-637,共9页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EARR)是口腔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难以预测,且不能完全避免。正畸EARR的风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正畸治疗中发生的EARR通常可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轻、中度EARR通常无明显危害,可密切关注,谨慎正畸;若发生重度EARR,则建议先暂停正畸加力,观察3个月,等待牙骨质的修复。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临床医生对正畸EARR的认识,本文邀请了全国20余位口腔正畸及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文献分析与讨论,制定出此共识,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区牙根外吸收 正畸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畸形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瑞珠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畸形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6例采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疗程最长为22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0.3个月。126例患者由突面型变为直面型,牙列拥挤解除,排齐牙列,磨牙尖... 目的探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畸形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6例采用陶瓷托槽直丝弓技术矫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疗程最长为22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0.3个月。126例患者由突面型变为直面型,牙列拥挤解除,排齐牙列,磨牙尖牙达到中性关系,中线正,牙齿转矩正常。结论护理人员在配合过程中需把握好材料调拌、托槽就位时间,在不同阶段正确传递所需器具,矫治毕做好详尽、全面的健康教育,为确保矫治效果、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托槽 直丝弓技术 错袷畸形 正畸矫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矫治对AngleⅡ~1错成年女性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谢妹洪 劳柯杰 +2 位作者 覃昌焘 马琴琴 莫水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AngleⅡ~1错成年女性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正貌的改变。方法:采用直接活体测量法,测量51例成年女性AngleⅡ~1错患者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正貌美学指标的改变,其中拔牙组30例,非拔牙对照组21例,并对矫治前后的变化量进行... 目的:探讨AngleⅡ~1错成年女性拔牙矫治后面部软组织正貌的改变。方法:采用直接活体测量法,测量51例成年女性AngleⅡ~1错患者矫治前后面部软组织正貌美学指标的改变,其中拔牙组30例,非拔牙对照组21例,并对矫治前后的变化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组矫治后N-Me、Sn-Me、Sn-UL、LL-Sm、Sto-M、Ch-Ch增大(P〈0.05),UL-LL减小(P〈0.05),Zy-Zy、Go-Go无明显变化(P〉0.05)。非拔牙组矫治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中Sn-UL、LLSm、UL-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女性AngleⅡ~1错患者通过拔牙矫治,主要表现为口周软组织的变化,开唇露齿明显改善,上下唇形态更趋协调;对面高及面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AngleⅡ~1错 面部软组织正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序列矫治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怡 庞煊奈 +1 位作者 南澜 莫水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有效的正畸牵引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例患者共12颗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为研究对象,常规拍摄定位X线片,配合口内检查、模型分析等,确定埋伏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相互关系,采用封闭式导萌、选择性根管治疗及根... 目的探讨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有效的正畸牵引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例患者共12颗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为研究对象,常规拍摄定位X线片,配合口内检查、模型分析等,确定埋伏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相互关系,采用封闭式导萌、选择性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术、修复治疗等方法进行矫治。结果 12颗埋伏牙通过治疗后顺利进入正常牙列,未见牙根吸收粘连,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9例唇侧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患者的临床牙冠唇倾角度较大,4例根尖位于唇侧黏膜下,进行了根管治疗加根尖切除术,其中1例行烤瓷冠改形修复;其余5例未做根管治疗,暂行观察。2例腭侧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的疗效稳定。结论埋伏弯根上颌中切牙采用序列矫治可以取得良好的美观和功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上颌中切牙 弯根牙 序列矫治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怡 禤坤 +1 位作者 南澜 莫水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水蛭素影响牙龈改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HGFs,利用不同浓度的水蛭素分别作用于正常(对照组)和受... 目的观察水蛭素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的规律,探讨水蛭素影响牙龈改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HGFs,利用不同浓度的水蛭素分别作用于正常(对照组)和受长期机械外力作用后增生的HGFs(实验组),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GF-β1及b FGF的表达。结果未加入水蛭素时,受长期机械外力作用后,实验组促进HGFs增殖胶原合成的TGF-β1表达升高,而抑制胶原合成的b FGF表达降低(P<0.05)。加入水蛭素干预增生的HGFs后,可正向调节b FGF表达,而负向调节TGF-β1的表达(P<0.05)。结论外力作用干扰了HGFs胶原合成与降解之间的平衡,水蛭素可能通过调节这一平衡而促进牙龈改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面部高度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支方静 何进安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评估成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患者因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拔除1~3颗第一磨牙,采用0.022×0.028英寸直丝托槽,常规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配对... 目的:评估成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患者因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拔除1~3颗第一磨牙,采用0.022×0.028英寸直丝托槽,常规直丝弓技术矫治,对术前术后头影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面部垂直向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疗程19~32个月,平均为25个月。颌面部垂直向高度的变化:FH-MP、SN-MP减小,OP-SN、PP-MP增大,且OP-SN矫治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L1-MP减小,U1-PP增大,矫治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U6-PP减小、L6-MP增大,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FMIA、y-轴角、NBa-PtGn减小,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安氏Ⅱ类错拔除第一磨牙矫治,下后牙及上前牙伸长,下切牙压低,平面角增大,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关闭第一磨牙拔牙间隙前后,颌面部垂直向高度无明显变化,但对高角及开患者仍需要加强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磨牙 面部高度 安氏Ⅱ类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前牙外伤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瑞珠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1-42,共2页
对38例(78颗患牙)前牙外伤患者采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结果29例64颗前牙经治疗后牙体稳固,松动度<Ⅰ度,无牙龈、牙槽骨及根尖吸收,无牙周袋形成,疗效为优,占82.05%;6例9颗松动Ⅰ度,轻度牙龈炎、牙周袋,牙槽骨及根尖吸收,疗... 对38例(78颗患牙)前牙外伤患者采用方丝弓托槽片段弓技术治疗。结果29例64颗前牙经治疗后牙体稳固,松动度<Ⅰ度,无牙龈、牙槽骨及根尖吸收,无牙周袋形成,疗效为优,占82.05%;6例9颗松动Ⅰ度,轻度牙龈炎、牙周袋,牙槽骨及根尖吸收,疗效为良,占11.54%;3例5颗牙体松动Ⅱ度以上,疗效为差,占6.41%。提出护士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注意医护、护患的沟通与交流,是提高护理配合质量的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外伤 方丝弓托槽 片段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长拉钩前牵引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的研究
11
作者 李艳华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3期68-70,共3页
为了解改良长拉钩前牵引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的影响,对23例用此法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平均治疗8个月后,前牙反解除,面型协调,颅面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研究发现:上颌骨向前向下... 为了解改良长拉钩前牵引器与方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的疗效及对颅面生长的影响,对23例用此法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平均治疗8个月后,前牙反解除,面型协调,颅面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研究发现:上颌骨向前向下移动,下颌骨向后向下旋转,前下面高增加,面凸角增大。研究表明,在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的患者,通过每侧400g~500g的前牵引矫形力的矫治,可刺激上颌骨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生长,改善面型,免去外科手术之苦,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牵引器 方丝弓矫治器 安氏Ⅲ类骨性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颏唇美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韦佳黛 刘建英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颏唇部软硬组织的美学变化及影响。方法:选择20位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CASSOS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颏唇部美学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颏唇部软硬组织的美学变化及影响。方法:选择20位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CASSOS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颏唇部美学变化。结果:U1-SN角、L1-MP角、U1-AP距、U1-NA距、L1-AP距、L1-NB距增加,U1-L1角减小。前牙牙冠代偿性唇倾以便获得良好覆覆盖。LLP距、EP-LL距增加,下唇前移。结论:通过非拔牙矫治,患者不仅解除了前牙闭锁关系,而且下唇前移的变化使颏唇曲线趋于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 头影测量 非拔牙 颏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若君 马琴琴 +1 位作者 樊雪敏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的变化,初步探讨Twin-block(TB)功能矫治垂直向控制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采用TB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测量并分析每阶段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Ⅰ期... 目的:分析安氏Ⅱ1类患者双期矫治期间垂直向的变化,初步探讨Twin-block(TB)功能矫治垂直向控制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采用TB功能矫治联合固定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测量并分析每阶段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Ⅰ期矫治前后SN-OP、SN-FOP、IMPA、UADH、UPDH、LADH、LPDH增大,U1-SN减小(P<0.05);Ⅱ期矫治前后FHI、U6-SN、UPDH增大,SN-MP、SN-FOP减小(P<0.05);双期矫治前后FHI增大(P<0.05),其余垂直向骨性特征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垂直向骨性特征的改变与咬合平面及牙槽高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相关性。结论:TB功能矫治后未发生垂直向的不利改变;功能矫治期间垂直向控制的关键可能是咬合平面的变化,特别是上前牙高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 TWIN-BLOCK矫治器 垂直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 block矫治Ⅱ类1分类骨性错硬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韦靖 莫水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Twin block运用于临床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简称Ⅱ1)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学者对该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影响颌骨、牙槽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存在争议。文中就Twin block对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 Twin block运用于临床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简称Ⅱ1)类骨性错牙合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学者对该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影响颌骨、牙槽骨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存在争议。文中就Twin block对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引起硬、软组织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 安氏Ⅱ1类错(牙合) 功能性矫治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下成人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后平面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韦回 韦佳黛 +3 位作者 邓端耀 朱思婷 陈库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下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合]平面的变化。方法:选取44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的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年龄18~35岁;微种植体组(A组)和单纯拔牙治疗组(B组)各22例,测量并分析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下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合]平面的变化。方法:选取44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的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年龄18~35岁;微种植体组(A组)和单纯拔牙治疗组(B组)各22例,测量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A组矫治后OP-diff增大,SNA、ANB、SN-MP、FH-AOP、FH-POP、U1-PP减小(P<0.05)。B组矫治后SN-MP、FH-AOP、FH-POP、OP-diff、U1-PP、U6-PP、L6-MP增大,SNA、SNB、L1-MP减小(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高角患者后,后[牙合]平面倾斜度减小,下颌骨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 后[牙合]平面 微种植体 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体辅助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覃雅庆 农冬梅 +1 位作者 周华 康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54-1856,共3页
微螺钉种植体辅助上颌快速扩弓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手术矫治上颌狭窄打开腭中缝的扩弓方法在临床上逐渐被推广使用。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扩宽牙弓在国内外均有初步临床实践,但其对于年轻成人的扩弓效果及稳定性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微螺钉... 微螺钉种植体辅助上颌快速扩弓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手术矫治上颌狭窄打开腭中缝的扩弓方法在临床上逐渐被推广使用。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扩宽牙弓在国内外均有初步临床实践,但其对于年轻成人的扩弓效果及稳定性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就微螺钉种植体辅助年轻成人上颌快速扩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上颌快速扩弓 年轻成人 腭中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