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ESR1基因SNP与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闫雷 罗小玲 +4 位作者 匡志鹏 赵瑞强 何承诚 黄正 谢裕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肝癌高发地区壮族人群雌激素受体1基因(estrogen receptor1 gene,ESR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限制性片段长度聚合...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肝癌高发地区壮族人群雌激素受体1基因(estrogen receptor1 gene,ESR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限制性片段长度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对扶绥县21个肝癌高发家系组共85例及同居住地10个正常对照家系组共39例进行ESR1基因型分布频率的检测;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ESR1基因型检测分型,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36%、17.95%和7.69%;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携带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53%、11.76%和4.71%;(2)基因型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中AG、GG基因型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率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218(95%CI=0.025~1.917,P=0.170)和0.509(95%CI=0.049~5.260,P=0.571),肝癌高发家系组人群中非肝癌者AG、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肝癌的风险率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0.298(95%CI=0.035~2.515,P=0.233)和0.671(95%CI=0.070~6.391,P=0.7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ESR1基因rs3798757位点SNP多态性与罹患肝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ESR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家系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相关抗原SMP30重组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分子伴侣共表达系统的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朋 范升龙 +2 位作者 凌敏 贺菽嘉 周素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0-175,共6页
旨在通过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表达和纯化肝癌相关抗原SMP30,研究共表达分子伴侣提高基因工程蛋白表达的可溶性及效率。PCR扩增SMP30 cDNA序列,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E.coliBL21(DE3)pLysS宿主菌。表达蛋白经Ni-NTA... 旨在通过应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表达和纯化肝癌相关抗原SMP30,研究共表达分子伴侣提高基因工程蛋白表达的可溶性及效率。PCR扩增SMP30 cDNA序列,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E.coliBL21(DE3)pLysS宿主菌。表达蛋白经Ni-NTA亲和柱纯化获得HIS-SMP30融合蛋白;分别将4种表达不同分子伴侣的质粒(pG-KJE8、pGro7、pKJE7、pTf16)转入E.coliBL21(DE3)中;然后再将重组质粒转入含有分子伴侣质粒的细胞中,进行分子伴侣与重组质粒的共表达,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与可溶性分析。经优化表达条件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目的蛋白占总蛋白的60%以上;纯化后纯度高达95%以上;诱导共表达后,目的蛋白在上清含量极少,不到总表达目的蛋白的10%。成功构建出高效表达的SMP30重组质粒;加入到诱导表达体系中的4种分子伴侣质粒不能有效的促进可溶性蛋白的表达,pTf16共表达系统能增加目的蛋白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P30 基因工程 表达与纯化 分子伴侣质粒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鲨烯合酶基因克隆及酶分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海霞 苏何玲 +5 位作者 史云龙 肖雅伦 谭燕莲 梁杨浩 刘永明 吴耀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379,387,共8页
葫芦素类是主要分布于葫芦科植物中具有多种医药活性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目前药用葫芦素原料主要从甜瓜蒂中提取。该研究从甜瓜中克隆葫芦素类合成关键酶——鲨烯合酶(SQS)的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DNA测序和BL... 葫芦素类是主要分布于葫芦科植物中具有多种医药活性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目前药用葫芦素原料主要从甜瓜蒂中提取。该研究从甜瓜中克隆葫芦素类合成关键酶——鲨烯合酶(SQS)的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DNA测序和BLASTRefSeqGene分析表明,克隆的甜瓜SQS基因片段具有完整的该酶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序列。ORF分析显示,甜瓜SQS由417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7.56。对推衍的甜瓜SQS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提示,该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结构域预测结果表明,SQS属于异戊二烯合酶家族,具有法呢酰基二磷酸及镁离子的结合位点。三级结构预测提示,甜瓜SQS为单体酶,其活性中心主要由几个α螺旋围绕形成的穴状结构。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S^(48)处于酶活性中心相关^(47)VSRSF^(52)的模体中,而S^(196)是正选择位点,提示这两处磷酸化位点可能是甜瓜SQS酶活性调节的关键部位。以甜瓜SQS基因ORF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的系统发生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为葫芦素类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鲨烯合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瓜鲨烯合酶基因克隆及酶分子结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苏何玲 肖雅伦 +4 位作者 谭燕莲 梁斌 谷云艳 刘永明 吴耀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克隆佛手瓜鲨烯合酶(SQS)基因,并基于克隆的SQS序列分析该酶的分子结构,为佛手瓜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SQS基因5'末端保守序列和3'race方法扩增的佛手瓜SQS基因3'末端序列设计佛手瓜SQS基因克... [目的]克隆佛手瓜鲨烯合酶(SQS)基因,并基于克隆的SQS序列分析该酶的分子结构,为佛手瓜生物活性成分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SQS基因5'末端保守序列和3'race方法扩增的佛手瓜SQS基因3'末端序列设计佛手瓜SQS基因克隆引物。扩增的佛手瓜SQS基因片段插入p GEM-T Easy Vector后经D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架(ORF)、酶蛋白的疏水性/亲水性和蛋白质磷酸化位点,预测酶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和跨膜区。以布朗葡萄藻为outgroup,应用MEGA 5.0进行UPGMA算法构建系统树,并进行1 000次的Bootstrap测试。[结果]佛手瓜SQS由417氨基酸残基构成,等电点为6.983。构象预测提示该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是一种只有三级结构的单体酶,其活性中心是主要由几个α螺旋围绕形成的穴状结构,酶蛋白肽链中具有1个跨膜区。结构域分析表明SQS属于异戊二烯合酶家族。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该酶共有17个磷酸化位点,其中,S48位于与酶活性中心相关模体中,而S196为陆生植物SQS基因的正选择位点。以佛手瓜SQS基因ORF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得到的系统发生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结论]佛手瓜SQS是由417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体酶,具有1个跨膜区和17个磷酸化位点,其中,S48和S196可能是佛手瓜SQS酶活性调节的关键性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 鲨烯合酶 基因克隆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XRCC1 Arg399Gln(rs25487)和Arg280His(rs25489)多态性与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5
作者 何承诚 谢裕安 +1 位作者 赵瑞强 闫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壮族人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家系DNA修复基因XRCC1Arg399Gln(rs25487)和Arg280His(rs25489)多态性与HCC家系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质谱检测方法,对广西扶绥...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壮族人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家系DNA修复基因XRCC1Arg399Gln(rs25487)和Arg280His(rs25489)多态性与HCC家系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质谱检测方法,对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20个HCC家系组79例和10个正常对照家系组40例进行XRCC1基因Arg399Gln(rs25487)和Arg280His(rs25489)基因型分布频率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HCC发生危险性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XRCC1 Arg399Gln(rs25487)中AG、AA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个体的9倍(95%CI=0.828~97.780,P=0.071)和5.14倍(95%CI=0.445~59.450,P=0.190);HCC家系组人群中非HCC患者AG、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个体的4倍(95%CI=0.689~23.230,P=0.122)和2.85倍(95%CI=0.464~17.583,P=0.2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rg280His(rs25489)正常家系组人群中GA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个体的2.4倍(95%CI=0.530~10.877,P=0.256);HCC家系组人群中非HCC患者G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个体的1.02倍(95%CI=0.286~3.650,P=0.9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扶绥壮族人群中XRCC1 Arg399Gln(rs25487)和Arg280His(rs25489)多态性与患HCC的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DNA修复基因 XRCC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家系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ATF 5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斐斐 廖燕 +2 位作者 赵瑞强 王洪学 谢裕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ATF5基因rs283526和rs8647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HCC家系79例(观察组)、正常对照家系40例(对照组),运...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ATF5基因rs283526和rs8647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HCC家系79例(观察组)、正常对照家系40例(对照组),运用质谱方法检测ATF5基因rs283526和rs8647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CC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人群ATF5基因rs283526位点CT、TT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个体的0.181倍(95%CI=0.440-0.736,P<0.05)和0.348倍(95%CI=0.151-0.804,P<0.01)、rs283526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型个体的0.405倍(95%CI=0.226-0.726,P<0.01)。ATF5基因rs8647对照组人群GA、AA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个体的1.022倍和1.949倍,其携带A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0.952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扶绥县HCC家系ATF5基因rs283526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有相关性,其等位基因T是HCC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TF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家族聚集性 遗传易感 广西扶绥县 壮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鲨烯合酶基因在三七根、茎、芦头中的转录表达与三萜皂苷合成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耀生 朱华 +2 位作者 李珅 赵瑞强 蓝秀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00-1005,共6页
三萜皂苷是三七、人参等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到三七RNA,经RT-PCR克隆技术获得三七三萜合成通路关键酶之一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cDNA,长1270 bp,读码框架编码415个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推... 三萜皂苷是三七、人参等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到三七RNA,经RT-PCR克隆技术获得三七三萜合成通路关键酶之一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cDNA,长1270 bp,读码框架编码415个氨基酸.比对分析表明,推衍的三七SS氨基酸序列与人参、积雪草、青蒿、拟南芥和水稻SS的一致性分别为98%、89%、81%、78%和7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三七根、茎、芦头的SS转录表达研究发现,一年生三七根SS基因转录表达量最高,高于茎和芦头的表达;但总皂苷含量是:芦头>叶>根>茎.可能与SS之后其它三萜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差异或/和三萜合成后的定向输送及累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鲨烯合酶 三萜皂苷 CDNA克隆 转录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莉 魏莉 +3 位作者 周童 李敏瑜 覃玉斌 吴耀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39,136,共4页
以丹参、绞股蓝、三七为材料,分别采取CTAB法和SDS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产量、质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结果表明,CTAB法能从丹参、绞股蓝中提取高质量的DNA... 以丹参、绞股蓝、三七为材料,分别采取CTAB法和SDS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产量、质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结果表明,CTAB法能从丹参、绞股蓝中提取高质量的DNA,而三七的DNA更适合用SDS法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绞股蓝 三七 基因组DNA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蒋军富 李雄英 +3 位作者 吴耀生 罗育 周娟 赵瑞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20-1526,共7页
根据已报道植物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cDNA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绞股蓝SE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SE基因cDNA全长为1 818 bp,编码一个由5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绞股蓝S... 根据已报道植物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cDNA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绞股蓝SE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SE基因cDNA全长为1 818 bp,编码一个由5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绞股蓝SE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52.4%的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26.1%极性中性氨基酸,9.0%酸性氨基酸,12.6%碱性氨基酸.Blast结果显示,绞股蓝SE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其他已报道的植物SE基因相似性为73%~8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3.2%~79.4%.SE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发现,绞股蓝SE与绿珊瑚、拟南芥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鲨烯环氧酶 RACE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植物GAPDH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朱华 李珅 +1 位作者 赵瑞强 吴耀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6-1319,共4页
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高质量三七总RNA,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三七GAPDH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为627 bp,编码209个氨基酸,为半定量RT-PCR以及Real-time RT-PCR等技术在三七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 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高质量三七总RNA,运用RT-PCR方法克隆了三七GAPDH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为627 bp,编码209个氨基酸,为半定量RT-PCR以及Real-time RT-PCR等技术在三七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条件.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拟南芥、烟草、人参的GAPDH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93%、95%;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8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GAPDH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技术在药用植物绞股蓝鉴别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雄英 罗育 +3 位作者 吴耀生 蒋军富 赵瑞强 蓝秀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运用RAPD技术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及其伪品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七叶绞股蓝、五叶绞股蓝、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3种植物的总DNA,主要以七叶绞股蓝DNA为模板,采用随机引物WGS001进行PCR扩... 运用RAPD技术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及其伪品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七叶绞股蓝、五叶绞股蓝、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3种植物的总DNA,主要以七叶绞股蓝DNA为模板,采用随机引物WGS001进行PCR扩增,对反应体系包括模板、Mg2+、Taq酶、牛血清白蛋白(BSA)、退火温度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含MgCl22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4μmol/L、模板60 ng、Taq酶1 U、BSA2μg/μL,退火温度58℃。用10条含2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以上3种植物总DNA作PCR扩增,进行引物筛选。筛选得到的两条随机引物(WGS001、WGS004)可扩增得到识别这些物种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片段。这些片段可以有效地鉴别绞股蓝和乌蔹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基因组DNA RAPD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引物组合对绞股蓝作RAPD分析及SCAR鉴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育 吴耀生 +2 位作者 周娟 李科志 徐鹏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为寻找简单、可重复的分子鉴定方法,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新鲜品、药材干品及其混淆品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 Gagnep)进行了鉴定。首先从2000余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并以5条为1组随... 为寻找简单、可重复的分子鉴定方法,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新鲜品、药材干品及其混淆品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 Gagnep)进行了鉴定。首先从2000余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并以5条为1组随机分成4组,然后采用RAPD方法对7份不同来源的绞股蓝新鲜品进行扩增,对扩增得到的绞股蓝特征条带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序列特征,再设计特异性引物,最后,用绞股蓝新鲜品、药材干品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等样品进行PCR验证。结果显示:RAPD扩增能够得到7份绞股蓝新鲜品重复的共有特征条带;经基因克隆、测序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后进行PCR验证,获得了绞股蓝特异序列扩增区域标志(Sequence-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maker,SCAR)。初步建立了区分绞股蓝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的分子鉴定标准,并首次将SCAR应用于绞股蓝分子鉴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随机引物组合 RAPD SCAR 分子鉴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ITS2)在葫芦科鉴定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银琳 刘镛 +4 位作者 姚辉 陈振东 吴耀生 徐鹏 蒋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1-638,共8页
探讨在纳入分析数据时,数据信息的选择对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葫芦科植物中鉴定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由葫芦科植物ITS2序列组成的3个资料组,其中Dataset1为实验样本,Dataset2由实验样本及Gen-Bank数据库样本组合,Dataset3为从Datas... 探讨在纳入分析数据时,数据信息的选择对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在葫芦科植物中鉴定能力的影响。首先,建立由葫芦科植物ITS2序列组成的3个资料组,其中Dataset1为实验样本,Dataset2由实验样本及Gen-Bank数据库样本组合,Dataset3为从Dataset2中去除部分序列后所得。通过比较3个资料组的种间、种内的变异、Barcoding Gap及鉴定成功率,评估纳入分析的数据选择差异对ITS2鉴定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ITS2序列在3个资料组属水平上的鉴定成功率均达到100%;种水平上,用BLAST1法鉴定成功率分别为100%、67.8%、90.6%,Nearest Distance法鉴定成功率分别为100%、52.5%、66.5%。可见纳入分析的数据选择有差异时,会导致鉴定成功率的较大变化。3个资料组中,ITS2分析仅有Dataset2的Barcoding Gap不够显著。因此对于DNA条形码分析中的数据纳入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科 ITS2 鉴定 应用价值 纳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相关抗原calponin2的血清免疫反应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朝群 张鹏 +4 位作者 康飞科 李晓龙 林文珍 蔡丹昭 周素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alponin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特异性。方法:应用SEREX(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gens by recombinant expression loning)技术检测calponin2抗原在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alponin2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特异性。方法:应用SEREX(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gens by recombinant expression loning)技术检测calponin2抗原在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肝炎、肝硬化患者(各31例)及正常健康者(32人)血清的抗体阳性率。结果:相应抗体主要见于HCC患者血清,其血清阳性反应率为54.8%;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阳性反应率均为3.2%;肺癌、直肠癌、胃癌患者的血清阳性反应率分别是3.2%、9.7%和6.5%;正常人血清阳性反应率为3.1%。Calponin2抗体在肝癌血清中的阳性率最高(P<0.01)。Calponin2阳性率与AFP阳性率及含量、癌组织病理分级、患者年龄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无相关性。使用calponin2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4.8%、95.2%和89.4%。结论:Calponin2在HCC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具有作为新的HCC血清学诊断潜在标志物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onin2 肝癌相关抗原 SEREX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1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鹏 黄朋 +8 位作者 郭先文 雷荣娥 岳成思 凌敏 林文珍 蔡丹昭 贺菽嘉 唐文珏 周素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索钙结合蛋白S100A13(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3,S100A13)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例HCC及相应癌旁组织、1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商业购置197... 目的:探索钙结合蛋白S100A13(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3,S100A13)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4例HCC及相应癌旁组织、1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商业购置197例肝癌及相应癌旁高密度组织芯片。应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S100A13 mRNA的表达,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S100A13蛋白的表达,并用Image-ProPlus软件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光密度值。结果:S100A13 mRNA在HCC、相应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21%、51.06%和33.33%;S100A13 mRNA定位主要在胞核,多表达于核膜。S100A13蛋白在HCC、相应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5.84%、38.96%及26.32%,HCC组织中的平均D值最高(0.038±0.051),其次是癌旁组织(0.022±0.034),正常肝组织(0.01±0.009)最低(P<0.05);S100A13蛋白主要表达于HCC细胞的胞质中,部分细胞核偶见表达,此外在癌旁次生胆小管中及部分炎细胞中也存在高表达。S100A13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CC组织高表达S100A13蛋白,S100A13可能具有作为肝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13 肝细胞性肝癌(HCC) 原位RT—PCR: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素瘤相关抗原D4(MAGE-D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贺菽嘉 顾永耀 +5 位作者 肖绍文 张庆梅 陈芳 罗彬 付骏 谢小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制备兔抗人黑素瘤相关抗原D4(MAGE-D4)多克隆抗体,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对构建的p MAL-C2/MAGE-D4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MBP/MAGE-D4融合蛋白,并以此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经蛋白A凝胶... 目的制备兔抗人黑素瘤相关抗原D4(MAGE-D4)多克隆抗体,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对构建的p MAL-C2/MAGE-D4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MBP/MAGE-D4融合蛋白,并以此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经蛋白A凝胶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后,通过SDS-PAGE检测其纯度;间接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癌组织中MAGE-D4的表达及定位。结果获得纯度较高的抗MAGE-D4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为1∶256 000,Western blot法分析显示MAGE-D4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MAGE-D4重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该抗体能识别肺癌组织中的内源性MAGE-D4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9.6%(17/23)。结论制备的MAGE-D4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相关抗原D4(MAGE-D4) 多克隆抗体 肿瘤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D4a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菽嘉 肖绍文 +4 位作者 罗彬 蓝秀万 林文珍 林永达 谢小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2-435,440,共5页
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MAGE-D4a的原核重组体系,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胶质瘤组织cDNA中扩增MAGE-D4a基因全长编码区,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 目的:构建肿瘤相关抗原MAGE-D4a的原核重组体系,表达、纯化融合蛋白。方法:PCR法从胶质瘤组织cDNA中扩增MAGE-D4a基因全长编码区,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筛选、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AmyloseResin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并且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成功扩增了MAGE-D4a基因;重组质粒在Rosetta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MBP/MAGE-D4a融合蛋白;优化了MAGE-D4a原核表达体系的最适条件;蛋白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基因重组蛋白与目的蛋白相符。结论:获得了高效表达、可溶性的MAGE-D4a重组蛋白,为抗体的制备及血清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4a 原核表达 纯化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酰去水卫矛醇联合p53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赖祥进 曹林枝 +3 位作者 周瑛 蓝秀万 廖志红 周素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观察野生型p5 3基因转染联合二乙酰去水卫矛醇 (1,2∶5 ,6 dianhydro 3,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克隆有野生型p5 3基因的pUHD10 3质粒 ,通过脂质体 (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 ,同... 目的 :观察野生型p5 3基因转染联合二乙酰去水卫矛醇 (1,2∶5 ,6 dianhydro 3,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克隆有野生型p5 3基因的pUHD10 3质粒 ,通过脂质体 (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 ,同时 ,在培养液中加入DADAG ,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法分析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人肝癌细胞HLE转染野生型p5 3基因后 ,其生长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细胞生长抑制率在第 4天可达 6 7.6 8%。如果HLE细胞中只加入含DADAG的培养液后 ,其细胞生长也受到一定的抑制 ,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到 5 3.0 9%。肝癌细胞HLE转染野生型p5 3基因后联合应用DADAG时 ,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在第 4天可达到 85 .37% ,实验结果显示DADAG联合野生型p5 3基因增强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DADAG能加强野生型p5 3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肝癌 二乙酰去水卫矛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娟 赵瑞强 +1 位作者 陈莉 吴耀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133,共4页
在克隆得到三七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cDNA的基础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FPS,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在37℃,1 mmol/L IPTG浓度条件下,诱导表达FPS融合蛋白,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在克隆得到三七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S)cDNA的基础上,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FPS,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受体菌,在37℃,1 mmol/L IPTG浓度条件下,诱导表达FPS融合蛋白,对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FPS,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FPS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D,为进一步开展FPS的蛋白纯化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 原核表达 pET32a(+)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三七SS基因表达的初步实践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华 吴耀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3-707,共5页
运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分析SS基因在一年生三七根、茎、芦头3个部位中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差异。统计分析表明S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取得了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结果,标准曲线斜率均在-3.33~-4范围内,扩... 运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分析SS基因在一年生三七根、茎、芦头3个部位中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差异。统计分析表明SS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取得了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结果,标准曲线斜率均在-3.33~-4范围内,扩增效率均在95%~100%之间,熔解曲线分析显示产物特异性的单一峰,为Real Time RT-PCR技术用于三七植物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 TIME RT-PCR 三七 SS基因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