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形貌碳酸钙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刘欣岚 龚福忠 +4 位作者 李仁才 卢秋影 朱勇 李艳琳 卓民权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硝酸镁为形貌和晶型调控剂,分别制备了方解石型球状碳酸钙(CS-CaCO_(3))和文石型晶须状碳酸钙(AW-CaCO_(3)),并与水、橄榄油混合制备了相应的Pickering乳液,利用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形貌、粒径、用量、油水...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硝酸镁为形貌和晶型调控剂,分别制备了方解石型球状碳酸钙(CS-CaCO_(3))和文石型晶须状碳酸钙(AW-CaCO_(3)),并与水、橄榄油混合制备了相应的Pickering乳液,利用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颗粒形貌、粒径、用量、油水质量比等因素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SEM测试结果表明,CS-CaCO_(3)颗粒由类棱形纳米初级碳酸钙晶体聚集而成,平均粒径约1.5μm;AW-CaCO_(3)晶须长度为12~20μm,长径比约15。随着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增大,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粒径和迁移速率均减小、稳定性提高。由AW-CaCO_(3)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内部可形成网状结构而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形貌调控 Pickering乳液 稳定性 光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Fe_(3)O_(4)球磨共改性污泥基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
2
作者 赵丽阳 李倩 +3 位作者 何佩熹 潘鸿辉 刘艳 刘细祥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3-595,共13页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在200℃的热解温度下,通过磷钼酸(PMA)改性和球磨法负载Fe_(3)O_(4),分别制备原始生物炭(BC)、球磨污泥生物炭(FBC)、磷钼酸改性生物炭(PBC)、磷钼酸-Fe_(3)O_(4)球磨共改性生物炭(PFBC),用以吸附水体中的四环素(TC)...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在200℃的热解温度下,通过磷钼酸(PMA)改性和球磨法负载Fe_(3)O_(4),分别制备原始生物炭(BC)、球磨污泥生物炭(FBC)、磷钼酸改性生物炭(PBC)、磷钼酸-Fe_(3)O_(4)球磨共改性生物炭(PFBC),用以吸附水体中的四环素(TC)。结果表明,PFBC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更小的粒径,共改性后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强,XRD和XPS表征结果表明PFBC成功负载Fe_(3)O_(4)。TC初始浓度为30mg/L、PFBC投加量为0.25g/L、pH=7时,PFBC对TC的去除率可达到88.7%。PFBC对TC的吸附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饱和吸附容量在25℃达到500.0mg/g。在重复利用5次后,PFBC仍能去除溶液中63.3%的TC,其饱和磁化强度达18.1emu/g,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简易回收。PFBC对TC的吸附包括孔隙填充、π-π交互作用、静电吸引、络合作用。本研究为改性污泥生物炭在废水抗生素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球磨 共改性 四环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素头道废水肥料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毅 王俊 +3 位作者 李祥 曾桥 王永平 柯希恒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70-2773,共4页
以皂素头道废水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一种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的无机-有机叶面肥。大田实验表明,在猕猴桃膨大期时,每半个月喷施1次无机-有机叶面肥(1∶600),能显著提高猕猴桃产量和质量,延长猕猴桃的保质期。同等条件下,该叶面... 以皂素头道废水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一种满足猕猴桃生长需求的无机-有机叶面肥。大田实验表明,在猕猴桃膨大期时,每半个月喷施1次无机-有机叶面肥(1∶600),能显著提高猕猴桃产量和质量,延长猕猴桃的保质期。同等条件下,该叶面肥优于猕猴桃专用叶面肥“高美施”(1∶400)的喷施效果。该技术为高酸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肥料化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素头道废水 肥料化技术 猕猴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柑橘肥料化技术初步研究初报
4
作者 李祥 王永平 +3 位作者 褚春年 易芬远 柯希恒 曾桥 《南方园艺》 2022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对残次柑橘更好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以中心发酵温度、汁液量、出汁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以微生物菌剂种类、营养负载方式、加料方式、外源加热、粉碎度等,对残次柑橘进行发酵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自带营养的黑曲霉... 为了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对残次柑橘更好的资源化利用。本文以中心发酵温度、汁液量、出汁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以微生物菌剂种类、营养负载方式、加料方式、外源加热、粉碎度等,对残次柑橘进行发酵处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自带营养的黑曲霉为发酵菌剂、采用分次加料、不粉碎、常温发酵的方法可以得到澄清透亮的发酵汁液。利用发酵汁液为基础原料,添加无机原料,形成有机-无机系列叶面肥,该系列叶面肥符合GB/T17419-2018标准,具有留着率高、吸收好的特点。该技术为清洁柑橘的生产环境,残次柑橘在常温连续发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柑橘 黑曲霉 发酵 有机-无机叶面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猪血肥料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铁蕾 李祥 +2 位作者 王耀凤 褚春年 史大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1-2643,2650,共4页
为了清洁屠宰企业生产环境,实现废弃猪血的资源化利用。以氨基酸态氮含量、臭味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菌剂类型、预处理方法、酶解条件、酸解条件对废弃猪血肥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的米曲霉在60℃下对猪血酶解12 h,再加入10%... 为了清洁屠宰企业生产环境,实现废弃猪血的资源化利用。以氨基酸态氮含量、臭味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菌剂类型、预处理方法、酶解条件、酸解条件对废弃猪血肥料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的米曲霉在60℃下对猪血酶解12 h,再加入10%的4 mol/L硫酸,在100℃下酸解12 h,可得到氨基酸态含量为1.6648 g/100 mL、臭味指数为0.2、水不溶物含量为2.1%、pH值为5.4的液体肥料,该肥料符合国家含氨基酸叶面肥质量(GB/T 17419—1998)。解决了酶法猪血氨基酸肥料臭味大、施用不便及酸法猪血氨基酸肥料酸度高、污染大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猪血 米曲霉 发酵 酸解 氨基酸叶面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锈颜料磷酸锌铝的合成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廖欢 梁渝柠 +2 位作者 吴良 王富丽 王俊虹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将铝离子引入磷酸锌结构的方法。使用正交试验分析及粒径分布分析,优选出最优的反应条件参数,获得收率为95.3%、中值粒径d(0.5)为1.529μm的磷酸锌铝;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磷酸锌铝颗粒微细、大小均匀。将改性磷酸锌铝制成水... 提出了一种将铝离子引入磷酸锌结构的方法。使用正交试验分析及粒径分布分析,优选出最优的反应条件参数,获得收率为95.3%、中值粒径d(0.5)为1.529μm的磷酸锌铝;使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磷酸锌铝颗粒微细、大小均匀。将改性磷酸锌铝制成水性环氧底漆与水性丙烯酸防锈漆并进行耐盐雾及贮存性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磷酸锌铝比磷酸锌表现出更好的抑泡性能与防锈性能;探讨了磷酸锌铝的防锈机理,推测磷酸锌铝与金属基材表面形成了电化学抑制-物理隔绝的综合防腐蚀体系。获得的磷酸锌铝产物在水性防锈涂料中具备较好的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锌铝 防锈颜料 耐盐雾性 偶联剂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改性三聚磷酸铝防锈颜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铁蕾 廖木荣 +3 位作者 俞于怀 黄科润 廖艳芳 蒋翠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5-228,239,共5页
采用氧化锌、单宁酸(TA)与硅烷偶联剂改性三聚磷酸铝(ATP)制备得到有机-无机改性三聚磷酸铝防锈颜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了ATP改性前后的形貌与结构特征,测量其改性前后的物理性能,并在水... 采用氧化锌、单宁酸(TA)与硅烷偶联剂改性三聚磷酸铝(ATP)制备得到有机-无机改性三聚磷酸铝防锈颜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表征了ATP改性前后的形貌与结构特征,测量其改性前后的物理性能,并在水性丙烯酸涂料体系中评价其防锈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锌有效地缓解了ATP的高酸性,单宁酸与硅烷偶联剂接枝在ATP表面,当单宁酸添加量为1%时,ATP在水性涂料中的防锈性能提升,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增强,对ATP在水性涂料中的运用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磷酸铝 单宁酸 硅烷偶联剂 防锈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皂素工业化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俊 覃佑康 +4 位作者 曹志恒 余超鹏 卓民权 秦高雄 杜云芳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剑麻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酸水解醇提制备剑麻皂素工艺技术,之后众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工艺改进和技术优化,并获得许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综述从剑麻... 剑麻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发出酸水解醇提制备剑麻皂素工艺技术,之后众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工艺改进和技术优化,并获得许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综述从剑麻渣中制备剑麻皂素工艺技术,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重点介绍目前产业技术进展及科研成果,指出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产业绿色、高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渣 剑麻皂素 提取工艺 剑麻皂甙元 分离纯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崇左蔗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调查及其药剂防治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德伟 罗亚伟 +3 位作者 覃振强 施泽升 杨淑兰 余青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5-60,共6页
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为害作物之一。2020年6月,作者调查了我国重要糖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蔗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甘蔗苗期至拔节初期为害,并可为害蔗田禾本科杂草筒轴茅和象草。... 甘蔗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为害作物之一。2020年6月,作者调查了我国重要糖料蔗生产基地崇左市蔗田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情况,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主要在甘蔗苗期至拔节初期为害,并可为害蔗田禾本科杂草筒轴茅和象草。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900 mL/hm^(2)、2%虱螨脲微乳剂900 mL/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900 mL/hm^(2)对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可为广西甘蔗草地贪夜蛾田间危害监测预警及化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甘蔗 为害调查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对其腐解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10
作者 韦茂春 李祥 +3 位作者 杨美悦 韩智勇 鄂涛 罗银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增施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尿素对枝条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省时省力的枝条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增施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尿素对枝条腐解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省时省力的枝条肥料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葡萄枝条原位还田为对照(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不施肥)、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_(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枝条腐解率与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T_(4)枝条腐解率、土壤有机质、孔隙度和水分含量较CK、T_(1)、T_(2)和T_(3)分别提高12.7%~33.3%,5.52%~33.04%,3.61%~16.41%和2.40%~19.66%,土壤容重降低6.19%~16.54%。T_(4)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较CK、T_(1)、T_(2)和T_(3)分别增加0.09~6.94倍、0.33~7.78倍和0.31~1.03倍。T_(4)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CK、T_(1)、T_(2)和T_(3)分别提高0.25~5.48倍、0.04~0.65倍、0.31~1.78倍和0.12~1.60倍。各处理土壤N、P、K、Ca、Mg、Fe、Zn和B含量均为T_(4)>T_(3)>T_(2)>T_(1)>CK。【结论】葡萄枝条原位还田可提升腐解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水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矿质元素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葡萄枝条原位还田时增施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枝条 原位还田 微生物菌剂 土壤调理剂 枝条腐解率 土壤性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铁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及铁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1
作者 刘佳敏 邓圣庭 +2 位作者 许朝芳 和浩生 方热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58,共8页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铁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血液常规指标和铁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44头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7.14±0.76)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栏),每个重...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铁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血液常规指标和铁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用144头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平均体重为(7.14±0.76)kg,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N组),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一水硫酸亚铁(FeSO_(4)组)、木薯多糖铁(Dt Fe组)、右旋糖酐铁(Dex Fe组)的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显示:①与FeSO_(4)组相比,Dex Fe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Dt Fe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②饲粮中添加三种不同铁源第7天显著提高仔猪皮毛指数(P<0.05),添加有机铁源使仔猪毛顺程度显著提高(P<0.05);第21天显著提升皮肤红润程度(P<0.05);第28天仔猪毛顺程度和皮毛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③与FeSO_(4)组相比,Dt Fe组仔猪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上显著提高(P<0.05)。④添加三种铁源均显著提高仔猪粪和血清铁含量(P<0.05)。与FeSO_(4)组相比,Dt Fe组仔猪血清铁含量、铁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仔猪粪中铁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铁源均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有机铁源在调节仔猪血液常规、改善皮毛发育和提高铁表观消化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铁源 生长性能 皮毛性状 铁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环丙沙星的表面态行为
12
作者 路子峥 苏婉宜 +4 位作者 施钦 潘鸿辉 赵传起 黄承锋 彭进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600,共10页
采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对BiVO_(4)光阳极进行表面钨(W)掺杂,以环丙沙星(CIP)为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模型污染物,研究了W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CIP的表面态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W掺杂对BiVO_(4)光阳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 采用简单浸渍的方法对BiVO_(4)光阳极进行表面钨(W)掺杂,以环丙沙星(CIP)为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模型污染物,研究了W掺杂BiVO_(4)光阳极降解CIP的表面态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W掺杂对BiVO_(4)光阳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吸收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W掺杂取代了BiVO_(4)光阳极表面的V^(5+),能抑制BiVO_(4)光阳极表面V^(5+)/V^(4+)还原过程,减少复合中心表面态,同时引入更多氧空穴,增加活性位点表面态。CIP的降解反应受表面活性位点控制。表面W掺杂能有效促进CIP降解的电荷转移,提高BiVO_(4)光阳极光电催化降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钨掺杂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 环丙沙星 表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法制备球霰石碳酸钙微球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历 卓民权 +4 位作者 龚福忠 王俊 阮恒 李开成 李艳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3,共6页
以CaCl_(2)-NH_(3)-CO_(2)为反应体系,采用分散鼓泡碳化法制备出单分散纯球霰石型碳酸钙微球。用扫描电镜(SEM、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初始pH、反应终止p H、反应初始温度、二氧化... 以CaCl_(2)-NH_(3)-CO_(2)为反应体系,采用分散鼓泡碳化法制备出单分散纯球霰石型碳酸钙微球。用扫描电镜(SEM、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初始pH、反应终止p H、反应初始温度、二氧化碳气体流速等因素对产物颗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并探讨了球霰石微球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鼓泡碳化法相比,分散鼓泡碳化法形成的二氧化碳气泡数量多、大小均匀,能增大溶液中二氧化碳的过饱和度,有利于制备高纯度的单分散球霰石微球;反应初始温度低、二氧化碳气体流速大,均有利于球霰石的生成。最佳反应条件:反应初始pH为10.0,反应终止pH为7.0,二氧化碳气体流速为1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鼓泡碳化法 球霰石 合成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和机体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圣庭 和浩生 +6 位作者 方成堃 宋雅婷 杨伟光 刘佳敏 严寒 许朝芳 方热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89-700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和机体铁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7.12±0.75)kg]216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栏),...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和机体铁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7.12±0.75)kg]216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硫酸亚铁组(FeSO_(4)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一水硫酸亚铁(以铁元素计,后同)的饲粮,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exFe50组)、100(DexFe100组)、150(DexFe150组)和200 mg/kg(DexFe200组)右旋糖酐铁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7天,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皮毛指数(P<0.05);与FeSO_(4)组相比,DexFe50组和DexFe100组毛顺程度分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21天,与CON组相比,DexFe100组和FeSO_(4)组皮肤红润程度分数显著提高(P<0.05),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28天,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皮毛指数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断奶仔猪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DexFe100组、DexFe150组和DexFe200组断奶仔猪粪便和血清铁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与FeSO_(4)组相比,DexFe150组和DexFe200组粪便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DexFe100组血清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铁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间铁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适宜水平右旋糖酐铁可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皮毛发育状况,提高血液HGB含量和HCT及血清铁含量,并提高铁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右旋糖酐铁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铁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皮毛指数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甲醇制汽油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世勇 任育宏 +4 位作者 黄尚顺 阮恒 卓民权 伊晓东 方维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420,共7页
为研究ZSM-5分子筛颗粒形貌对其甲醇制汽油(MTG)催化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无模板—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水热法合成了颗粒形貌分别为平板六边形、类球形、球形的ZSM-5分子筛,用SEM,BET,XRD和NH3-TPD对所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对催... 为研究ZSM-5分子筛颗粒形貌对其甲醇制汽油(MTG)催化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无模板—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水热法合成了颗粒形貌分别为平板六边形、类球形、球形的ZSM-5分子筛,用SEM,BET,XRD和NH3-TPD对所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并与工业品分子筛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决定其使用寿命和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比表面积和孔容越大,催化性能越好,催化活性保持时间越长,分子筛颗粒形貌对催化甲醇制汽油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ZSM-5分子筛的制备和应用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合成 形貌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多糖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性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雅婷 邓圣庭 +5 位作者 方成堃 严寒 方亚祥 韩金凤 许朝芳 方热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木薯多糖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头21日龄体重(6.87±1.02)kg、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Basal组(对照组)仔猪...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木薯多糖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头21日龄体重(6.87±1.02)kg、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Basal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Dt Fe 50组、Dt Fe 100组、Dt Fe 150组、Dt Fe 200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150、200 mg/kg木薯多糖铁(含量以Fe元素计)。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Dt Fe 150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Basal组和Dt Fe 50组(P<0.05),Dt Fe 150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Basal组(P<0.05)。各试验组仔猪Fe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asal组(P<0.05)。第21 d,Dt Fe 200组仔猪皮毛指数显著高于Basal组(P<0.05);第28 d,与Basal组相比,Dt Fe 100组、Dt Fe 150组和Dt Fe 200组仔猪皮毛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Basal组相比,Dt Fe 100组、Dt Fe 150组和Dt Fe 200组仔猪血液血红蛋白(HGB)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木薯多糖铁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皮毛性状,提高血液中HGB,预防贫血,推荐适宜添加剂量为100~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多糖铁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皮毛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条原位还田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茂春 李祥 +4 位作者 韩智勇 鄂涛 李艳 姚义清 罗银浩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31-38,共8页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0)、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_(1)(0)、T_(2)(尿素225 kg/hm^(2))、T_(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_(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葡萄霜霉病、生长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枝条原位还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值较CK分别低19.24百分点和9.75,以T_(4)效果最佳;葡萄叶面积、SPAD值和比叶重均值较CK分别高6.15 cm 2、3.69和4.21 mg/cm 2,以T_(4)效果最佳;单果重、单穗重和产量分别较CK高4.38%~12.11%、0.38%~6.83%和0.71%~9.81%,均以T_(4)最高。果实感官、香味、滋味综合得分依次为T_(4)(93.7分)>T_(3)(84.4分)>T_(2)(81.4分)>T_(1)(75.0分)>CK(63.2分);固形物、Vc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3~18.9,28.1~39.6 mg/100g和205.22~312.09 mg/100g,均以T_(4)最高,CK最低;可滴定酸为0.27%~0.29%,CK最高,T_(4)最低;葡萄N、P、K、Ca、Mg、Fe和Zn含量分别为0.66~1.12 g/kg、0.76~1.63 g/kg、0.38~1.15 g/kg、106.54~303.59 mg/kg、320.26~658.15 mg/kg、11.61~53.69 mg/kg和2.10~3.29 mg/kg,均以T_(4)最高,CK最低。【结论】枝条原位还田可降低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有利于葡萄生长及产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枝条原位还田 霜霉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素废水预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化学变化及性质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 刘毅 +2 位作者 石兵艳 王芸 李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15-1719,共5页
利用红外、凝胶色谱、气-质联用等技术研究皂素废水在强对流微电解-芬顿氧化耦合技术下有机物的变化,揭示皂素废水降解的化学本质。研究发现,强对流微电解-芬顿氧化耦合技术能显著降低皂素废水的COD值、色度、氨氮和硫酸根离子浓度,提... 利用红外、凝胶色谱、气-质联用等技术研究皂素废水在强对流微电解-芬顿氧化耦合技术下有机物的变化,揭示皂素废水降解的化学本质。研究发现,强对流微电解-芬顿氧化耦合技术能显著降低皂素废水的COD值、色度、氨氮和硫酸根离子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键上,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素废水 氧化 化学变化 性质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函数在连续投料厌氧消化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锐 蒋东云 +2 位作者 农以宁 谢鸿全 颜家兴 《中国沼气》 2019年第6期19-24,共6页
文章通过在线监测连续投料的厌氧消化产气过程,对不同阶段的累积产气量、CH 4和CO 2浓度应用Logistic函数进行拟合并比较其结果。研究发现:1)连续投料厌氧消化过程的各阶段累积产气量与消化时间的关系与Logistic函数的S型曲线相吻合,拟... 文章通过在线监测连续投料的厌氧消化产气过程,对不同阶段的累积产气量、CH 4和CO 2浓度应用Logistic函数进行拟合并比较其结果。研究发现:1)连续投料厌氧消化过程的各阶段累积产气量与消化时间的关系与Logistic函数的S型曲线相吻合,拟合曲线的均方差R 2高于0.99;2)采用Logistic函数拟合产气中CH 4和CO 2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拟合曲线的均方差R 2也高于0.98;3)沼气中CH 4和CO 2的浓度此消彼长动态相关,其拟合曲线的交点接近50%。应用拟合曲线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可实现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函数拟合 厌氧消化 在线监测 中试规模 沼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