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叶、渣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金华 袁清霞 +8 位作者 杨珍珍 黄春秀 Pei Ling Tang 李政 廖耀文 张健 赵龙岩 侯小涛 邓家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8-472,共15页
甘蔗叶和甘蔗渣是食品和经济作物甘蔗的两种主要废弃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潜力。多糖是甘蔗叶、渣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分为水、碱等溶液为溶剂的传统提取法和基于传统提取法的酶、超声... 甘蔗叶和甘蔗渣是食品和经济作物甘蔗的两种主要废弃物,资源丰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潜力。多糖是甘蔗叶、渣的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分为水、碱等溶液为溶剂的传统提取法和基于传统提取法的酶、超声、微波、高温高压等辅助提取法,其中,破坏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ignin-Carbohydrate Complex,LCC)是提高多糖提取率的关键。甘蔗叶、渣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水溶性多糖,纤维素是主要以β-1,4-葡萄糖为主链构成的葡聚糖,半纤维素类多糖主要以β-1,4-木糖为主链构成的木聚糖为主,水溶性多糖的结构较复杂,包含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种类型糖苷键。甘蔗叶、渣多糖具有丰富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改善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免疫调节和胃保护等作用,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应用潜力大。尽管甘蔗叶、渣多糖在理化性质及活性等方面有广泛研究,但在结构解析、构效关系及机制等方面研究仍需加深。本文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甘蔗叶、渣多糖在上述各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并简述了甘蔗叶、渣多糖的改性和应用现状,以期为甘蔗叶、渣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废弃物 甘蔗叶 甘蔗渣 多糖 提取 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炫柯 贾若欣 +4 位作者 何燕 蒋春云 韦剑锋 韦冬萍 刘志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广西极端天气频发,夏秋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科学选择适宜的下种时间,是应对夏秋干旱灾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广西柳州沙塘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设置甘蔗农田试验点,采用3个甘蔗品种,2—5月进行7期分期下种田间试验,通过利用这2个年度典型的夏秋高温干旱年景,研究夏秋高温干旱对不同下种时间甘蔗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条件下,随着下种时间的延迟,甘蔗收获期茎长、茎粗、单茎重、理论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2021、2022年下种时间A1各品种茎长为178~227 cm,茎粗为27.6~30.3 mm,单茎重为1.05~1.42 kg,下种时间A7各品种茎长仅为76~145 cm,茎粗为21.5~30.0 mm,单茎重为0.26~0.85 kg;(2)在3月种植的新植蔗,理论产量在76.65~104.10 t/hm^(2)之间,甘蔗能利用前期比较适宜的气象条件,缓解夏秋高温干旱对甘蔗的影响;在4—5月期间种植的新植蔗,受干旱影响较大,其中5月30日下种理论产量仅为18.90~63.75 t/hm^(2),甘蔗产量显著下降;(3)甘蔗品种ROC22和GL05136在茎长、单茎重和理论产量方面比GT42有优势,但是在茎粗方面GT42有优势,ROC22和GL05136抗旱性较强。因此,在夏秋高温干旱年景下,选择适宜抗旱品种,春种甘蔗尽量适时提早种植,加快甘蔗前期生长进度;在夏秋干旱来临之前,获得健壮植株,提高自身抗旱能力,将气象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分期下种 气象因子 抗旱性 高温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糖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黄苏婷 杭方学 +2 位作者 韦春波 谢彩锋 李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SPME)提取红糖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从样品浓度、样品添加量、NaCl添加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5个方面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萃取参数为:样品浓度60%,样品添加量6.00g,NaCl添加量0.6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50℃。在... 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SPME)提取红糖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从样品浓度、样品添加量、NaCl添加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5个方面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萃取参数为:样品浓度60%,样品添加量6.00g,NaCl添加量0.60g,萃取时间50min,萃取温度50℃。在此基础上对自制红糖以及古方和太古2种市售红糖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红糖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确定其组成与相对含量,初步判定其中乙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2,6-二甲基吡嗪、壬醛、2,6-二乙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糠醛、2,3-二甲基吡嗪、癸醛和2-乙酰基吡咯是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挥发性 香气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系)的蔗糖分变化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海波 周丽 +4 位作者 谢晓玲 黄律 何为中 秦翠鲜 陈忠良 《广西糖业》 2019年第5期9-11,15,共4页
文章分析了桂北生态和生产条件下6个主栽甘蔗品种(系)一年新植、一年宿根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的蔗糖分变化情况,并对各月蔗糖分和平均蔗糖分,以及11月蔗糖分与最高蔗糖分及最大退糖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甘蔗品种(系)的成熟高... 文章分析了桂北生态和生产条件下6个主栽甘蔗品种(系)一年新植、一年宿根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的蔗糖分变化情况,并对各月蔗糖分和平均蔗糖分,以及11月蔗糖分与最高蔗糖分及最大退糖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甘蔗品种(系)的成熟高峰期在12、1月份,大多数甘蔗品种(系)1~2月份开始退糖;各月份的蔗糖分与平均蔗糖分均呈显著正相关;11月和12月蔗糖分越高,则平均蔗糖分越高;晚熟与蔗糖低是相关联的,晚熟的品种其蔗糖分偏低;甘蔗品种退糖值的大小与早熟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蔗糖分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石灰及其消和新技术在糖厂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廖耀文 张智雄 黄永春 《广西蔗糖》 2010年第2期34-36,共3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糖厂石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糖用高效石灰生产的原理及其消和新技术的特点,总结了糖用高效石灰及其消和新技术在糖厂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高效石灰 消和 糖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甘蔗品种(系)2019年区试柳城点新植试验初报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春云 王伦旺 +4 位作者 韦建敏 汤飞红 韦文平 宁德林 邓宇驰 《中国种业》 2021年第1期79-82,共4页
2019年在柳州市柳城县进行了广西甘蔗品种区域新植试验,结果表明桂糖11-2011、桂糖11-1081、桂糖10-612、桂糖12-96甘蔗品种(系)均表现为高产高糖、出苗和分蘖好、有效茎多、易剥叶/易脱叶、黑穗病和螟害危害轻。其中桂糖11-2011表现最... 2019年在柳州市柳城县进行了广西甘蔗品种区域新植试验,结果表明桂糖11-2011、桂糖11-1081、桂糖10-612、桂糖12-96甘蔗品种(系)均表现为高产高糖、出苗和分蘖好、有效茎多、易剥叶/易脱叶、黑穗病和螟害危害轻。其中桂糖11-2011表现最突出,还具有中大茎、株高较高等诸多优良特性;桂糖11-1081表现为中大茎、株高中等、高抗倒伏;桂糖10-612表现为中大茎、株高较高、抗倒伏性中等;桂糖12-96茎径略细,株高、抗倒伏表现中等。除桂糖11-1081外,其他3个品种(系)均有中等程度的梢腐病危害。此外,桂糖10-612和桂糖13-532品种(系)的纤维分含量高,可进一步试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系) 区域试验 柳城 新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厂锅炉烟气治理可行性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江遥 梁丰全 张吉 《广西糖业》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响应新形势下广西政府对甘蔗糖厂的环保要求,以广西柳城糖厂引入动力波除尘技术成功治理锅炉烟气的实践经验为例,从烟气治理的效果、效率和费用投入等方面,对糖厂烟气治理的可行性方案作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糖厂的锅炉烟气的有效治理提... 为响应新形势下广西政府对甘蔗糖厂的环保要求,以广西柳城糖厂引入动力波除尘技术成功治理锅炉烟气的实践经验为例,从烟气治理的效果、效率和费用投入等方面,对糖厂烟气治理的可行性方案作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糖厂的锅炉烟气的有效治理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治理 动力波 水膜除尘 锅炉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砂糖产品色值分层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嘉 马庆贺 《广西糖业》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在白砂糖生产中,色值测定可帮助确定白砂糖产品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存在不正常的颜色变化,对确保白砂糖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白砂糖从外到里3层物料分别为甲洗蜜、糖浆和甲种,每层物料色值高低对白砂糖整体色值均... 在白砂糖生产中,色值测定可帮助确定白砂糖产品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存在不正常的颜色变化,对确保白砂糖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白砂糖从外到里3层物料分别为甲洗蜜、糖浆和甲种,每层物料色值高低对白砂糖整体色值均有影响。本研究对白砂糖色值分3层进行分析试验,对每层物料煮制过程中的色值变化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白砂糖晶体的3层物料中只要有1层以上物料色值偏高,就会导致白砂糖整体色值偏高,需对该层物料进行操作工艺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应结合色值测定结果对煮糖结晶过程进行工艺参数和原料质量优化,探寻最佳煮糖工艺方案,提高白砂糖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砂糖 色值测定 分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糖企业资金集中支付制的探讨
9
作者 张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56-57,共2页
资金集中支付制整合了集团公司的资源,发挥了规模优势,加强了资金的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降低了资金营运成本。本文就制糖企业如何建立和运用资金集中支付制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 资金集中支付制 资金管理 运用 注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提高压榨机效能的压榨机设备改造技术
10
作者 张健 周文兴 尹志琨 《广西糖业》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三辊式压榨机主要由机架、榨辊、油压装置、侧盖和底梳等部件组成。3个压榨辊分别为顶辊、前辊和后辊,顶辊与前、后辊成三角形装嵌。正品字型压榨机顶部夹角设计一般均大于78.00°,普遍存在夹角偏大、底梳较宽、榨机组负荷重、能耗... 三辊式压榨机主要由机架、榨辊、油压装置、侧盖和底梳等部件组成。3个压榨辊分别为顶辊、前辊和后辊,顶辊与前、后辊成三角形装嵌。正品字型压榨机顶部夹角设计一般均大于78.00°,普遍存在夹角偏大、底梳较宽、榨机组负荷重、能耗高、产能偏低、稳定性和安全性差及压榨效能不高等问题。文章以广西凤糖六塘制糖有限责任公司TSG810×1670型三辊式压榨机为调查对象,分析其改造前出现电机负荷重致使能耗增加、设备发生明显振动存在安全隐患和锅炉燃烧效率低导致收回指标偏低等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问题,通过挖掘三辊式压榨机设备潜力,结合蔗料弹性大的原理,对前后轴承座进行加工改造,扩大中心高,缩小顶部夹角到76.00°左右,加大榨辊辊径,优化装嵌参数,获得可提高三辊式压榨机效能的改造技术。该技术可提高榨机对榨量波动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压榨产能提高21.77%、压榨抽出率提高0.11%、设备安全率提高0.51%,能实现压榨机效能整体提升,技术改造具有可行性,可供制糖从业者挖掘压榨机潜力时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辊式压榨机 压榨辊 顶部夹角 中心高 压榨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健康种茎稀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庞天 何海波 +4 位作者 吴杨 邓智年 王维赞 吴凯朝 张荣华 《广西糖业》 2018年第6期3-5,18,共4页
文章介绍了在多年采用稀植法种植甘蔗健康种茎的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甘蔗健康种茎稀植栽培技术要点及其技术优势、推广模式等。为该技术在蔗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及保证。
关键词 甘蔗 健康种茎 稀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甘蔗品种(系)的生长性能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丽 何海波 +4 位作者 刘嘉琪 秦翠鲜 黄东亮 黄律 陈忠良 《广西糖业》 2019年第6期3-7,共5页
为研究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农艺特征,该研究以桂糖42号、桂糖07-1141、桂糖06-2081、桂糖07-108和新台糖22号为实验材料,测量每个品种(系)的出苗率、分蘖率、发株率、株高、茎径、单茎重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指标,比较品种(系)间的差异,并... 为研究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的农艺特征,该研究以桂糖42号、桂糖07-1141、桂糖06-2081、桂糖07-108和新台糖22号为实验材料,测量每个品种(系)的出苗率、分蘖率、发株率、株高、茎径、单茎重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指标,比较品种(系)间的差异,并进行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桂糖42号的单茎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桂糖06-2081、新台糖22号和桂糖07-108中等,桂糖07-1141单茎重最小。五个甘蔗品种(系)的有效茎数为桂糖07-108>桂糖42号>新台糖22号>桂糖06-2081>桂糖07-1141,彼此间均呈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桂糖42号的单茎重与株高、茎径等正相关,有效茎数与出苗率为正相关关系;桂糖07-1141的单茎重与发株率、株高显著正相关,有效茎数与出苗率、分蘖率等正相关;桂糖06-2081的单茎重与株高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数与茎径极显著正相关;桂糖07-108的单茎重与株高、茎径等呈正相关,有效茎数则与发株率、单茎重呈正相关;新台糖22号的单茎重与分蘖率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数与发株率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混合汁臭氧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雪萍 丁慧敏 《广西糖业》 2015年第5期29-32,共4页
使用臭氧来对混合汁进行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60℃~65℃,蔗汁中臭氧浓度达N330mg/L时,在硫熏强度降低达到50%时其脱色效果与传统亚硫酸法相当,表明使用臭氧对混合汁进行脱色处理,可明显降低硫熏中... 使用臭氧来对混合汁进行脱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60℃~65℃,蔗汁中臭氧浓度达N330mg/L时,在硫熏强度降低达到50%时其脱色效果与传统亚硫酸法相当,表明使用臭氧对混合汁进行脱色处理,可明显降低硫熏中和强度,对降低白砂糖二氧化硫残留量,提高食糖食用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混合汁 臭氧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甘蔗新品系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强 莫建文 +4 位作者 江清梅 何洪良 马文清 莫勇武 唐利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9-705,共7页
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9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适应性评价,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甘蔗新品系。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3.52%~184.52%之间,其中黑穗病率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株高和产糖量... 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29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适应性评价,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甘蔗新品系。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在3.52%~184.52%之间,其中黑穗病率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株高和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黑穗病率与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5.019%,其中第1主成分与产量-品质-病害性状有关,第2主成分与产糖量-产量性状有关,第3主成分与品质-茎径性状有关,第4主成分与纤维份有关。根据系统聚类分析法将31个甘蔗品系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6个品系,蔗糖分最高;第Ⅱ类群包含10个品系,农艺性状最差;第Ⅲ类群包含5个品系,蔗茎产量最高,黑穗病发病率最低,产糖量最高;第Ⅳ类群包含4个品系,黑穗病发病率最高,蔗糖分最低;第Ⅴ类群包含6个品系,蔗茎产量最低,产糖量最低。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各类群判别概率均为100%,较好地体现了各品系性状指标的实际表现,筛选出第Ⅲ类群中的桂南蔗151505、桂糖17-232、桂糖13-1154、桂糖17-929、桂糖16-151等5个综合表现优良的甘蔗新品系。第Ⅰ类群中的河糖15-5、桂糖15-1074、桂糖15-1131、桂糖13-1044、桂糖12-284和桂糖17-910等6个品系蔗糖分最高,黑穗病发病率低,可作为高糖、抗黑穗病亲本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新型棵棵无损防治甘蔗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家豪 李开虎 +5 位作者 覃作远 韦家帅 毛永雷 李志勇 汤飞红 韦建敏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41-443,共3页
以空白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甘蔗经济指标及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药剂处理的甘蔗枯心率、蓟马为害株率、螟虫蛀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5%棵棵无损及新型棵棵无损的防治效果好于其他药剂处理;甘蔗的有效茎数、株高、公顷... 以空白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甘蔗经济指标及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药剂处理的甘蔗枯心率、蓟马为害株率、螟虫蛀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5%棵棵无损及新型棵棵无损的防治效果好于其他药剂处理;甘蔗的有效茎数、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产量及产糖量在药剂处理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公顷产量及产糖量在5%棵棵无损及新型棵棵无损处理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5%新型棵棵无损在甘蔗上的甲拌磷残留量小于0.01 mg/kg,低于EPA(美国环保局)和我国规定的MRL值。因此,生产上可改用5%新型棵棵无损防治甘蔗虫害,以达到防治虫害及增产、增糖的目的,推荐剂量为67.5 kg/ha,在甘蔗种植时一次施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5%新型棵棵无损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主栽甘蔗品种砍后田间堆放的品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宏卫 杨幼 蒋春云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14-17,20,共5页
对柳州蔗区进厂原料蔗混合样、主栽品种、新引进品种和工农矛盾突出品种共10个甘蔗品种砍收后田间堆放引起蔗茎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蔗区制定良种推广方案和榨季砍运计划安排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原料蔗砍收在田间堆放9d后,... 对柳州蔗区进厂原料蔗混合样、主栽品种、新引进品种和工农矛盾突出品种共10个甘蔗品种砍收后田间堆放引起蔗茎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蔗区制定良种推广方案和榨季砍运计划安排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原料蔗砍收在田间堆放9d后,蔗茎重量、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平均分别下降了11.02%、0.69%和6.06%,蔗汁还原糖分和甘蔗纤维分分别上升了1.02%和1.29%。田间堆放9d后综合工艺性状表现从优到劣依次为柳城05/136>新台糖22号>桂柳2号>桂辐98/296>桂柳1号>台优>桂糖29号>混合样>桂糖21号>粤糖94/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田间堆放 品质变化 柳州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还田和减量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强 莫勇武 +9 位作者 唐利球 谭宏伟 马文清 秦昌鲜 何为中 闭德金 彭崇 施泽升 何洪良 陈海生 《广西糖业》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蔗渣还田和减量施肥对甘蔗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甘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还田对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甘蔗产量和宿根发株率均呈现出正相关效应;而减量施肥对甘蔗株高呈现出负相关效应,对茎径、有效茎...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蔗渣还田和减量施肥对甘蔗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甘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蔗渣还田对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甘蔗产量和宿根发株率均呈现出正相关效应;而减量施肥对甘蔗株高呈现出负相关效应,对茎径、有效茎数、产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蔗渣还田和减量施肥对甘蔗糖分、甘蔗纤维分、蔗汁重力纯度和甘蔗转光度的影响规律均不明显。由此可见,蔗渣还田对甘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呈现正相关效应,对甘蔗品质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减量施肥对甘蔗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甘蔗品质的影响规律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渣还田 减量施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甘蔗新品种在柳城县的试验表现
18
作者 蒋春云 韦建敏 +5 位作者 汤飞红 韦文平 刘裕 莫建文 邓宇驰 李毅杰 《广西糖业》 2020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筛选适宜柳城县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2019年对中蔗福农44号、福农41号、桂糖44号、桂糖55号、云蔗06189这5个引进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桂柳05136(对照)进行1年新植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4号分蘖力强且成茎率高... 为筛选适宜柳城县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2019年对中蔗福农44号、福农41号、桂糖44号、桂糖55号、云蔗06189这5个引进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桂柳05136(对照)进行1年新植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4号分蘖力强且成茎率高,分蘖率达到198.44%,有效茎数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高,达到5297条/667m^2,平均比对照多1575条/667m^2;桂糖44号单产最高,为6.76t/667m^2,比对照增产44.42%;平均蔗糖分为16.41%,比对照高0.5%。福农41号出苗数与分蘖数均优于对照,有效茎数为4148条/667m^2,比对照多555条/667m^2,单产为5.52t/667m^2,比对照增产17.97%,平均蔗糖分为16.03%,比对照高0.12%。试验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桂糖44号和福农41号,这2个品种适宜在柳城县蔗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订单甘蔗”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其军 张日火 +3 位作者 周行飞 唐毅 刘伟雄 陆来明 《甘蔗(福建)》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蔗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 ,制约糖料蔗发展的因素较多 ,顺应市场经济需要 ,实施“订单甘蔗”,通过企业与蔗农建立契约关系 ,明确糖料蔗基地蔗农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 ,把蔗农、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形成一个共建、共管、共用、共享、... 蔗糖业是广西支柱产业 ,制约糖料蔗发展的因素较多 ,顺应市场经济需要 ,实施“订单甘蔗”,通过企业与蔗农建立契约关系 ,明确糖料蔗基地蔗农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 ,把蔗农、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形成一个共建、共管、共用、共享、风险共担的生产机制 ,有利于依法保护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问题 对策 蔗糖业 生产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用蒸发Ⅲ效汁汽,探索节能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雪萍 《广西蔗糖》 2015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抽用蒸发Ⅲ效汁汽煮糖,并利用废汽加热蒸发Ⅲ效汁汽,提高蒸发Ⅲ效汁汽品质,降低蒸发耗汽量,缩短煮糖时间,节约能耗。
关键词 五效蒸发 Ⅲ效汁汽抽用 废汽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