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柳江县糖料蔗农业生产情况调查
1
作者 梁宏卫 张仲宪 +2 位作者 贤振华 杨幼 全志强 《中国糖料》 2009年第3期44-47,共4页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对广西柳江县7个乡镇65个村的糖料蔗农业生产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县糖料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子,为该县糖料蔗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糖料蔗 农业生产概况 柳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09年榨季柳州市糖料蔗产量下滑成因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宏卫 张仲宪 +1 位作者 杨幼 覃用江 《中国糖料》 2010年第3期35-38,42,共5页
通过对柳州市2007~2009年两个榨季糖料蔗种植及产量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指出了柳州市2008~2009年榨季糖料蔗产量下滑的原因,分析了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发展形势,为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糖料蔗 产量下滑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品种“桂糖44号”的种性及栽培效应研究
3
作者 杨幼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7期109-111,共3页
文章重点研究“桂糖44号”,分析该甘蔗品种的基本特性、产量情况和栽培技术要点。进一步展开论述“桂糖44号”的种性试验及相关问题,包括基本的品种选育过程,以及经过检测分析后,总结出的种性表现,包括植物学形态、糖分产量、宿根能力... 文章重点研究“桂糖44号”,分析该甘蔗品种的基本特性、产量情况和栽培技术要点。进一步展开论述“桂糖44号”的种性试验及相关问题,包括基本的品种选育过程,以及经过检测分析后,总结出的种性表现,包括植物学形态、糖分产量、宿根能力等。并分析保障甘蔗品种维持高产的栽培技术,如良种挑选、浇水灌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桂糖44号 种性试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主栽甘蔗品种砍后田间堆放的品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宏卫 杨幼 蒋春云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14-17,20,共5页
对柳州蔗区进厂原料蔗混合样、主栽品种、新引进品种和工农矛盾突出品种共10个甘蔗品种砍收后田间堆放引起蔗茎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蔗区制定良种推广方案和榨季砍运计划安排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原料蔗砍收在田间堆放9d后,... 对柳州蔗区进厂原料蔗混合样、主栽品种、新引进品种和工农矛盾突出品种共10个甘蔗品种砍收后田间堆放引起蔗茎品质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蔗区制定良种推广方案和榨季砍运计划安排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原料蔗砍收在田间堆放9d后,蔗茎重量、甘蔗蔗糖分和蔗汁重力纯度平均分别下降了11.02%、0.69%和6.06%,蔗汁还原糖分和甘蔗纤维分分别上升了1.02%和1.29%。田间堆放9d后综合工艺性状表现从优到劣依次为柳城05/136>新台糖22号>桂柳2号>桂辐98/296>桂柳1号>台优>桂糖29号>混合样>桂糖21号>粤糖94/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田间堆放 品质变化 柳州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稀土微肥对冬植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柳英 周延革 全志强 《广西糖业》 2016年第2期7-9,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恬"稀土微肥对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度、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甜恬"稀土微肥可以使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增加,甘蔗的株高、茎径和单茎重等都较对照有所增加,生长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恬"稀土微肥对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度、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甜恬"稀土微肥可以使冬植蔗的月生长速增加,甘蔗的株高、茎径和单茎重等都较对照有所增加,生长状况得到改善;提高甘蔗产量,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甘蔗蔗茎蔗汁锤度和蔗糖分也有显著提高,改善了甘蔗糖分品质,使糖厂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恬”稀土微肥 冬植蔗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砍收后甘蔗重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梁宏卫 卢海发 +4 位作者 韦素 石浩丁 杨幼 叶林高 林善海 《中国糖料》 2020年第3期25-30,共6页
通过测定‘柳城05-136’、‘桂糖29’和‘桂糖42’三个甘蔗品种在不同时长水分胁迫下蔗茎重量、糖分、锤度和简纯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究甘蔗砍收后浸水胁迫对其重量及蔗糖分等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榨季制糖企业评估及解决多雨天气条件下... 通过测定‘柳城05-136’、‘桂糖29’和‘桂糖42’三个甘蔗品种在不同时长水分胁迫下蔗茎重量、糖分、锤度和简纯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究甘蔗砍收后浸水胁迫对其重量及蔗糖分等的影响程度,旨在为榨季制糖企业评估及解决多雨天气条件下甘蔗砍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泡水6 h、24 h和48 h与不泡水相对应处理时长相比,其重量增幅为1.27%~1.70%(平均1.50%)、1.13%~1.45%(平均1.32%)和1.20%~1.88%(平均1.62%),砍收后48 h内的蔗茎受水分胁迫表现出吸水-释放-再吸水的过程,而蔗糖分、锤度和简纯度均随着泡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泡水6 h的蔗糖分下降0.19~0.20个百分点(平均0.20个百分点),24 h降幅为0.08~0.71个百分点(平均0.34个百分点),48 h降幅0.31~0.84个百分点(平均0.51个百分点);泡水6 h、24 h和48 h简纯度平均分别下降1.98、2.01、2.58个百分点。未泡水而自然堆放48 h的蔗茎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上与之相反,蔗茎重量逐渐下降,蔗糖分和锤度先小幅下降,然后大幅增加;简纯度先增加,然后下降,再上升。与避雨免晒自然存放的甘蔗相比,砍收后受浸水胁迫的甘蔗重量更重,蔗糖分更低,品质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水分胁迫 自然堆放 蔗茎重量 糖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