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3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翔 王伦旺 +5 位作者 唐仕云 王维赞 黄家雍 黄海荣 庞华莒 罗志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13,共5页
为筛选适合在广西生态气候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新台糖22号作对照,对13个甘蔗新品系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崇左等6个试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分析了各参试品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结果表明:在新植试验中,... 为筛选适合在广西生态气候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以新台糖22号作对照,对13个甘蔗新品系在南宁、柳州、河池、百色、北海、崇左等6个试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分析了各参试品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结果表明:在新植试验中,柳糖07-95、桂糖05-818、桂糖04-1045等3个新品系综合表现较好,其产量及蔗糖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次是桂糖03-591、桂糖06-533、桂糖04-2603,其蔗茎产量及公顷含糖量均高于对照;桂糖03-66、桂糖03-91、桂糖04-1545的蔗糖分均高于对照,其余品系表现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表现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伦旺 李廷化 +5 位作者 黄海荣 李翔 余凤良 经艳 谭芳 唐仕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8-29,40,共3页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 为了解甘蔗新品种桂糖32号在广西金光农场的种性表现,于2009—2011年在金光农场蔗区进行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32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21.4 t/hm2,比对照种ROC22增产5.4%;含糖量19.03 t/hm2,比ROC22增产8.9%;11月至翌年2月平均蔗糖分为15.68%,比ROC22高0.50个百分点。该品种表现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病虫性、抗旱能力和抗机械碾压能力优于对照种ROC22,适宜在金光农场蔗区和其他同类型蔗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32号 金光农场 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在广西区试概况及其高产示范表现 被引量:7
3
作者 游建华 李松 +5 位作者 何为中 韦坚 杨柳 余坤兴 莫磊兴 刘红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5,共4页
桂辐98-296是以桂糖91-131为供体,利用理化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旱坡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区试中,其平均蔗茎产量为109.16 t/hm2,含糖量为15.64 t/hm2,分别比对照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CK1)增产18.24%、20.89%,同时也分别比新台... 桂辐98-296是以桂糖91-131为供体,利用理化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旱坡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区试中,其平均蔗茎产量为109.16 t/hm2,含糖量为15.64 t/hm2,分别比对照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CK1)增产18.24%、20.89%,同时也分别比新台糖16号(CK2)增产24.86%、26.98%;在生产示范中,其产量为103.61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99.63 t/hm2)和新台糖16号(89.22 t/hm2)增产3.98%和16.13%。在高产示范中,其在凭祥点的产量为195.00 t/hm2,比新台糖22号(149.25 t/hm2)增产31.49%;其在百色点的产量为186.77 t/hm2,含糖量为28.60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增产22.94%、2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理化诱变 桂辐98-296 广西区试 高产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覃振强 邓展云 +4 位作者 黄冬发 黄伟华 韦金菊 颜梅新 林善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2-74,共3页
采用拌细沙撒施法,于2011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两个蔗区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康宽悬浮剂225 mL/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61%和79.11%,30%度锐悬浮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97.34%和73.09%,5%... 采用拌细沙撒施法,于2011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两个蔗区进行了几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康宽悬浮剂225 mL/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61%和79.11%,30%度锐悬浮剂600 mL/hm2的防效分别为97.34%和73.09%,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61.68%和74.95%,明显优于其他药剂的防效。说明20%康宽悬浮剂和30%度锐悬浮剂对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螟虫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典型红壤旱地施用钙镁磷肥对玉米产量及其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区惠平 刘昔辉 +5 位作者 黄金生 周柳强 曾艳 韦运兰 谢如林 谭宏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300-5305,共6页
在广西典型类型红壤旱地布置玉米磷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钙镁磷肥施用量(磷肥Cd含量为0.0651 mg/kg)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处理(CK)相比,施磷肥可分别显著提高春、秋玉米籽粒产量8.2%—13.1%和13... 在广西典型类型红壤旱地布置玉米磷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钙镁磷肥施用量(磷肥Cd含量为0.0651 mg/kg)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处理(CK)相比,施磷肥可分别显著提高春、秋玉米籽粒产量8.2%—13.1%和13.7%—20.0%。高磷(600 kg P2O5/hm2)处理的春玉米秸秆产量比CK显著提高11.4%;施磷处理春、秋玉米秸秆Cd含量分别下降2.7%—45.8%和11.0%—43.6%;而籽粒Cd含量分别下降13.0%—40.6%和9.9%—31.5%,且秸秆和籽粒的Cd含量及累积量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以高磷处理最为显著。玉米秸秆及籽粒Cd累积量在高磷处理下(600 kg P2O5/hm2)分别比低磷处理(75—300 kg P2O5/hm2)降低13.6%—41.5%和8.8%—29.3%。相关分析表明,玉米Cd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效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磷提高土壤pH,而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高量磷肥施用降低土壤Cd的有效性进而降低玉米对Cd的吸收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施用量 累积量 玉米 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甘蔗基因型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仕云 杨丽涛 李杨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5-641,共7页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8年育种材料中4个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系(08-56、08-441、08-572和08-1497)和2个广西主栽品种(ROC22和ROC16)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抗寒形态特征、抗逆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指标的变化,综合...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2008年育种材料中4个农艺性状优异的品系(08-56、08-441、08-572和08-1497)和2个广西主栽品种(ROC22和ROC16)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通过抗寒形态特征、抗逆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各供试品种(系)的抗寒性。结果表明:(1)低温胁迫处理使甘蔗的株高、假茎粗均降低,使甘蔗叶片不同程度的萎蔫,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低温胁迫处理使叶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s)活性变化因品种不同而异。(2)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甘蔗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而初始荧光(Fo)显著上升。采用极点排序法对各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新台糖22(ROC22)综合得分最低,在鉴定的新品系中08-56得分最高,抗寒性最好,其它品系的抗寒性强于新台糖22号,但不及新台糖1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抗寒性 综合鉴定 极点排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系)光合特性的变化及其与耐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唐仕云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9-685,共7页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育的7个新材料和2个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了各品种(系)甘蔗形态特征的冷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与甘蔗抗寒性间的相关性。结... 以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育的7个新材料和2个生产上的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了各品种(系)甘蔗形态特征的冷害指数、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与甘蔗抗寒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冷害指数不断增大,但变化的大小与快慢因品种(系)不同表现不一样。各甘蔗品种(系)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在低温处理与常温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各甘蔗品种(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光适应下PSⅡ反应中心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而显著提高了初始荧光Fo、稳态荧光Fs、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个测定时期各指标间相关显著,Fv/Fm、Fv′/Fm′、ΦPSⅡ与冷害指数I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00以上,Fv/Fm、Fv′/Fm′、ΦPSⅡ可以作为甘蔗品种(系)抗寒性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抗寒性 叶绿素荧光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杂交组合耐寒评价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荣仲 贤武 +4 位作者 廖诗童 周会 梁强 桂意云 李杨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62-2066,共5页
为了解甘蔗不同耐寒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点,选用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9个杂交组合,用F1代无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耐寒表现受到母本和父本的共... 为了解甘蔗不同耐寒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点,选用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9个杂交组合,用F1代无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耐寒表现受到母本和父本的共同影响,且母本的作用强于父本。按亲本耐寒性,强×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70%~90%;强×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60%~70%;中×中或中×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机率的为30%~40%;弱×强或弱×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15%~30%。进一步进行耐寒表现主效因子估计发现,在研究群体中存在主效因子,且估计的结果随组合与性状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耐寒 亲本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能兼用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与改良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唐仕云 王伦旺 +7 位作者 杨荣仲 杨丽涛 李翔 黄海荣 经艳 邓宇驰 谭芳 黄家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5-672,共8页
为了解糖能兼用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选择和改良的效果,以自育的14个新品系以及双对照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为参试材料,进行了1新1宿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系在新植和宿根的工艺成熟期,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 为了解糖能兼用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选择和改良的效果,以自育的14个新品系以及双对照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为参试材料,进行了1新1宿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系在新植和宿根的工艺成熟期,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锤度、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新植总苗数、宿根发株率和宿根黑穗病发病率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均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率和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说明受环境的影响小,对产量性状直接选择效果好。表型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新植和宿根蔗的公顷有效茎数与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公顷总可发酵糖量均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以公顷产糖量作为糖料蔗品种的选择性状时,8个新品系超过双对照而被入选;以公顷总可发酵糖量作为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的选择性状时,6个新品系超过双对照而被入选。这2种选择方法所入选的新品系类型基本相同,并且公顷有效茎数、公顷甘蔗产量、公顷产糖量和公顷总可发酵糖量都具有较大的遗传增益。本研究有望为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糖能兼用 遗传参数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仕云 杨丽涛 李杨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对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的桂糖08-1180和ROC22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甘蔗品种抗寒性分子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测序共产生57.41 G的clean bases,拼接后获得183 515个unigenes,将获得的基因在NR、NT、Swiss-Prot、PFAM、KOG/COG、KEGG、G... 对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的桂糖08-1180和ROC22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甘蔗品种抗寒性分子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测序共产生57.41 G的clean bases,拼接后获得183 515个unigenes,将获得的基因在NR、NT、Swiss-Prot、PFAM、KOG/COG、KEGG、GO数据库进行比对,有110 021个unigenes获得注释。低温胁迫下,桂糖08-1180有16 145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ROC22有20 317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均表现为上调表达基因多于下调表达基因。ROC22与桂糖08-1180共有13 113个差异表达基因相同,ROC22特有7 204个差异表达基因,桂糖08-1180特有3 032个差异表达基因。对2个品种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在对寒害逆境反应、膜系统、光合作用等的功能小类富集较多。对特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桂糖08-1180在DNA整合、RNA聚合酶、ADP结合及代谢酶中富集较多,而ROC22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运输和转运蛋白活性相关的条目富集得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低温胁迫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萌芽和分蘖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亚伟 吴建明 +3 位作者 谢金兰 梁阗 许树宁 吴凯朝 《中国糖料》 2014年第3期35-36,共2页
以桂糖43号为材料,采用干施、先施、施胶体3种施用方法施用抗旱保水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甘蔗萌芽与分蘖的影响,为甘蔗抗旱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萌芽出苗和分蘖的影响不同,胶体施法的萌芽率、分蘖... 以桂糖43号为材料,采用干施、先施、施胶体3种施用方法施用抗旱保水剂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甘蔗萌芽与分蘖的影响,为甘蔗抗旱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法对甘蔗萌芽出苗和分蘖的影响不同,胶体施法的萌芽率、分蘖率比先施法和干施法高,与干施法差异达显著水平。胶体施法可以促进甘蔗萌芽出苗和甘蔗早生快发,只要水源充足,建议用胶体施法效果最好;而先施法宜在没有水源的山坡、丘陵旱地应用;干施法对甘蔗萌芽出苗有影响,建议在甘蔗小培土或大培土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萌芽 分蘖 抗旱保水剂 施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甘蔗糖业科技考察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树权 陈引芝 +3 位作者 何为中 王天算 王伯辉 颜梅新 《中国糖料》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多次对越南甘蔗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考察学习,与有关官员、企业家和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近年来越南蔗糖业科研、生产等发展现状,对越南蔗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对中越蔗糖业今后合作发展... 通过多次对越南甘蔗糖业主管部门、制糖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考察学习,与有关官员、企业家和甘蔗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近年来越南蔗糖业科研、生产等发展现状,对越南蔗糖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对中越蔗糖业今后合作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甘蔗糖业 合作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套种春西瓜的效益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秋珍 刘晓燕 《中国糖料》 2012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广西甘蔗套种春西瓜的优势及效益,并归纳总结出甘蔗套种春西瓜栽培管理技术。甘蔗套种春西瓜模式,春西瓜平均每667m2产量达1606kg,按收购价1.6元/kg计,西瓜产值每667m2达2569.6元;甘蔗平均每667m2产量达5.92 t,...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广西甘蔗套种春西瓜的优势及效益,并归纳总结出甘蔗套种春西瓜栽培管理技术。甘蔗套种春西瓜模式,春西瓜平均每667m2产量达1606kg,按收购价1.6元/kg计,西瓜产值每667m2达2569.6元;甘蔗平均每667m2产量达5.92 t,按收购价450元/t计,甘蔗产值达2664.0元,甘蔗套种春西瓜二项总产值每667m2达5233.6元。扣除西瓜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人工等投资1075元,每667m2比单种甘蔗模式产值2448.0元(5.44 t/667m2),增收1710.6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蔗地套种春西瓜,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蔗农增产增收,建议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套种春西瓜 配套栽培技术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田甘蔗实生苗组合的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仕云 杨荣仲 +8 位作者 王伦旺 张保青 邓宇驰 杨翠芳 周珊 贤武 谭芳 谭宏伟 杨丽涛 《中国糖料》 2016年第6期31-33,37,共4页
对新近配制的、以桂糖系列亲本为主的24个甘蔗杂交组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被评判为较优组合,9个组合被评判为一般组合。较优组合中桂糖92-66×云蔗89-159、桂糖03-1403×桂糖93-102、桂糖0... 对新近配制的、以桂糖系列亲本为主的24个甘蔗杂交组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被评判为较优组合,9个组合被评判为一般组合。较优组合中桂糖92-66×云蔗89-159、桂糖03-1403×桂糖93-102、桂糖04-2603×CP84-1198、桂糖05-3445×桂糖03-2309、桂糖02-901×ROC10、ROC22×CP06-3458的锤度优集隶属度在0.500以上,表明从这些组合中较易筛选到农艺性状较好且糖分较高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合 实生苗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31号在河池蔗区种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文娟 韦贵剑 +3 位作者 梁景文 彭天缘 覃思德 王伦旺 《中国糖料》 2016年第1期22-24,共3页
设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7.5万芽/hm2、9.0万芽/hm2、10.5万芽/hm2(CK)、12.0万芽/hm2和13.5万芽/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生长、收获性状指标和蔗茎产量的影响,为当地蔗农种植桂糖31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桂糖31号不同种... 设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7.5万芽/hm2、9.0万芽/hm2、10.5万芽/hm2(CK)、12.0万芽/hm2和13.5万芽/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桂糖31号生长、收获性状指标和蔗茎产量的影响,为当地蔗农种植桂糖31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桂糖31号不同种植密度对其茎径、平均蔗糖分影响不显著;萌芽率、分蘖率、成茎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当种植密度低于12.0万芽/hm2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种植密度高于12.0万芽/hm2时有效茎数、蔗茎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与CK相比,7.5万芽/hm2、9.0万芽/hm2处理蔗茎产量分别减少6.78%、4.68%,12.0万芽/hm2和13.5万芽/hm2处理蔗茎产量分别增加2.28%、1.85%。综上所述,河池蔗区桂糖31号种植密度在12.0万芽/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31号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名优果蔗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文科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1年第7期34-34,共1页
1、黑皮果蔗,别名拔地拉,是广西果蔗的主要栽培品种。株高2—3米,茎粗大。紫黑色,茎径3-4cm,节间较短,圆筒形,单茎重1.5—2.5公斤左右。其特点是皮簿,肉脆,节疏味密,水份足,糖份高。植株直立,生长旺盛,产量高,不易倒伏,不用木条作支柱,... 1、黑皮果蔗,别名拔地拉,是广西果蔗的主要栽培品种。株高2—3米,茎粗大。紫黑色,茎径3-4cm,节间较短,圆筒形,单茎重1.5—2.5公斤左右。其特点是皮簿,肉脆,节疏味密,水份足,糖份高。植株直立,生长旺盛,产量高,不易倒伏,不用木条作支柱,节省成本,蔗茎抗寒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广西 栽培品种 单茎重 节省成本 圆筒形 株高 紫黑色 茎粗 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C1-2003试验结果初报
17
作者 朱秋珍 何红 +1 位作者 王维赞 刘晓燕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7-9,共3页
C1-2003是属中熟、高产、稳产、高糖,宿根发株好,抗逆性较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蔗茎产量105346 kg/hm2,比新台糖16号增产13.50%,比新台糖22号减产2.42%。C1-2003平均含糖量15327 kg/hm2,比新台糖16号增产11.... C1-2003是属中熟、高产、稳产、高糖,宿根发株好,抗逆性较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蔗茎产量105346 kg/hm2,比新台糖16号增产13.50%,比新台糖22号减产2.42%。C1-2003平均含糖量15327 kg/hm2,比新台糖16号增产11.0%,比新台糖22号减产4.0%。C1-2003全期平均蔗糖分14.55%,略低于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C1-200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C1-2003的选育
18
作者 朱秋珍 何红 +1 位作者 王维赞 刘晓燕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1期62-64,共3页
C1—2003于2003年1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到巴西蔗区考察访问带回国,2003年1—12月在广西甘蔗研究所检疫温室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害;2004—2007年在广西甘蔗所大田参加引进品种筛选试验;2007—2009年参加广西科技... C1—2003于2003年1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到巴西蔗区考察访问带回国,2003年1—12月在广西甘蔗研究所检疫温室检疫,未发现检疫性病害;2004—2007年在广西甘蔗所大田参加引进品种筛选试验;2007—2009年参加广西科技攻关“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课题,在广西柳州市新兴农场、南宁市金光农场、北海市滨海农场,广西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等不同蔗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第7轮区试品种繁种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引进 甘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品种筛选试验 检疫性病害 选育 政府组织 科技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果蔗旱地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松 韦昌联 +3 位作者 游建华 余坤兴 康德贤 钟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35,51,共3页
在有微喷灌条件的旱地上栽培果蔗,研究脱毒果蔗在旱地生长生理情况。结果表明:脱毒果蔗单位面积产量比未脱毒果蔗增产23.45%;脱毒果蔗叶绿素含量为2.30 mg/g,比未脱毒果蔗的1.57 mg/g提高46.62%;叶片相对含水量为102.46%.mm,比未脱毒果... 在有微喷灌条件的旱地上栽培果蔗,研究脱毒果蔗在旱地生长生理情况。结果表明:脱毒果蔗单位面积产量比未脱毒果蔗增产23.45%;脱毒果蔗叶绿素含量为2.30 mg/g,比未脱毒果蔗的1.57 mg/g提高46.62%;叶片相对含水量为102.46%.mm,比未脱毒果蔗97.97%.mm提高4.59%;脱毒果蔗伤流量为776.19 mg/h.cm2,比未脱毒的609.02 mg/h.cm2提高27.45%;脱毒果蔗单株根系鲜重135.47 g、干重79.12 g,分别比对照增加22.96%、15.02%;后期的完全展开绿叶(功能叶片)脱毒果蔗比对照多1.3片,增加20.00%;单株绿叶重脱毒果蔗0.458kg,比对照增加3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栽培 脱毒果蔗 高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浸种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俊仙 李松 +5 位作者 谭芳 刘欣 何毅波 吴凯朝 熊发前 刘丽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 为研究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发生及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甘蔗品种ROC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处理,在甘蔗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在甘蔗2、4、6叶期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等指标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90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以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甘蔗的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多效唑 分蘖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