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皮乳酸菌发酵产品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梅华 何全光 +6 位作者 淡明 杨再位 黄振勇 覃仁源 黄茂康 梁晓君 张娥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70-74,79,共6页
为开发火龙果皮益生菌发酵新产品,实现对其增值利用,将火龙果皮通过植物乳杆菌发酵,采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对其发酵产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发酵前后色素、多糖、总黄酮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火龙果皮汁对... 为开发火龙果皮益生菌发酵新产品,实现对其增值利用,将火龙果皮通过植物乳杆菌发酵,采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对其发酵产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其发酵前后色素、多糖、总黄酮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火龙果皮汁对超氧阴离子(O_2^-·)、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羟基自由基(·OH)、亚硝酸根离子(NO_2^-)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发酵后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亚硝酸根离子(NO_2^-)、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77、0.33、0.47、0.17 m L/m L,较发酵前分别减少25.96%、28.26%、47.78%、57.50%;相同浓度下,发酵可有效提高火龙果皮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提高幅度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发酵后色素和总黄酮浓度较发酵前下降,但多糖含量增高。说明火龙果皮汁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可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为火龙果皮保健功能及益生菌发酵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皮 植物乳杆菌 发酵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用木薯品种(系)鲜食加工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陆柳英 王颖 +4 位作者 曹升 尚小红 陈颖慧 肖亮 严华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5-173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木薯品种的鲜食加工适宜性,以12份食用品种(系)为材料,加工成蒸木薯、木薯汁、木薯羹进行品质特性鉴定和感官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综合评价各品种(系)适宜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5个蒸木薯品质... 为研究不同木薯品种的鲜食加工适宜性,以12份食用品种(系)为材料,加工成蒸木薯、木薯汁、木薯羹进行品质特性鉴定和感官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综合评价各品种(系)适宜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5个蒸木薯品质评价性状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色度值a~*、色度值b~*、纤维感、综合评价、弹性、硬度和胶着性起主要作用;10个木薯汁品质评价性状提取了3个主成分,色泽、组织状态、pH和黏度共4个性状起主要作用;5个木薯羹感官评价性状共提取了2个主成分,感官综合评价和面度共2个性状起主要作用。另外,蒸木薯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受到鲜薯淀粉、干物质、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木薯汁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受鲜薯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12个品种(系)中P3适宜作为水果木薯,M33、M9、ST、NK-10适用于蒸木薯,ST、P9、M11、P3适宜作为木薯汁加工原料,M9、M11、ST、NK-10适宜作为木薯羹加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木薯 营养成分 鲜食加工 感官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与新鲜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差异性研究
3
作者 卫萍 盛金凤 +4 位作者 刘小玲 辛明 孙健 白洋 米顺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差异,通过理化检测结合质构仪分析等方法,考察加工中的腌制、太阳能热泵干燥以及灭菌处理对鲜鱼片和冷冻鱼片理化指标以及色差、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后两种鱼片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氯化钠和盐溶... 为研究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差异,通过理化检测结合质构仪分析等方法,考察加工中的腌制、太阳能热泵干燥以及灭菌处理对鲜鱼片和冷冻鱼片理化指标以及色差、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后两种鱼片的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氯化钠和盐溶蛋白含量增加。腌制期间,鱼片的亮度值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硬度值、咀嚼性明显增大(p<0.05),鲜鱼片的弹性值变化不显著(p>0.05),而冷冻鱼片明显增大。干燥过程,两种鱼片的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在初始阶段,冷冻鱼片干燥速率较大,含水量下降较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干燥速率下降,3 h后两者的干燥速率均趋于平缓。8 h后两者干基含水量较接近。灭菌后,两种鱼片b值显著增加(p<0.05),鲜鱼片a值灭菌后变化不显著(p>0.05),而冷冻鱼片的a值变化明显(p<0.05)。此外,除鲜鱼片的胶着性和冷冻鱼片的弹性值变化不显著外(p>0.05),两种鱼片的硬度、内聚性与咀嚼性均明显增大(p<0.05)。灭菌放置一周后,新鲜和冷冻鱼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为14.13和15.11 mg/100 g,二者均未超过鲜鱼片的限值,菌落总数亦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片 冻藏 加工过程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油储藏期间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康宁 张雪怡 +4 位作者 常明 周葵 张雅媛 刘睿杰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0.05)mg KOH/g升高至(1.78±0.09)mg KOH/g,升高4.94倍;过氧化值从(0.0047±5.72×10^(-5))g/100 g升高至(0.0196±2.52×10^(-4))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0.01升高至0.47±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μg GAE/g减少至20.94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变化趋势较小。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油 储藏 氧化稳定性 脂质伴随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酸奶制备及品质改良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瑾萱 张雅媛 +2 位作者 李春梅 王颖 付红岩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4,共10页
植物基酸奶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低且不含有乳糖,为牛奶蛋白过敏、高胆固醇人群以及素食主义者提供了选择,缓解了奶源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与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植物原料自身的限制,植物基酸奶与动物基酸奶在品质... 植物基酸奶中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低且不含有乳糖,为牛奶蛋白过敏、高胆固醇人群以及素食主义者提供了选择,缓解了奶源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广阔的前景与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植物原料自身的限制,植物基酸奶与动物基酸奶在品质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综述了植物基酸奶的制备机理、市场前景,阐述了原料、发酵剂及生产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其质构、稳定性、风味、营养的改良方法,旨在为植物基酸奶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酸奶 品质优化 营养 风味口感 改良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果山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聪 林波 +2 位作者 梁忠茂 郑凤锦 陈赶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36-241,共6页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 通过对广西5个重点地级市大果山楂产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侧重对象为种植及加工相关合作社、企业及地方农业农村局,调查指标包括大果山楂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建设品牌等,综合分析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果山楂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产品有山楂片、山楂醋、山楂酒、山楂醋酸嘢、山楂糕、山楂粉、山楂蜜饯等。分析了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如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专业科研团队,加强与高校院所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山楂加工业,延长加工产业链;加大品牌打造宣传,发展区域特色品牌,为促进广西大果山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加工业 产业发展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国内柿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青宁 胡琴 +1 位作者 文军 陈赶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柿树是我国特色的经济栽培果树。为深入了解国内柿子研究方向及热点,梳理柿子研究历史进程和未来柿子领域发展前景,以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和北大中文... 柿树是我国特色的经济栽培果树。为深入了解国内柿子研究方向及热点,梳理柿子研究历史进程和未来柿子领域发展前景,以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柿子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003—2022年关于柿子的研究发文量年均42篇,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发文数量虽有减少,但论文成果质量更高、更有影响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院跻身发文量机构排名前三,并且形成一批稳健的研究队伍,为国内柿子领域研究做出巨大贡献。2003—2007年研究者对柿子的研究主要涉及柿树种植栽培、病虫防治、遗传育种等内容;2007—2011年,柿品种优化、采后处理运输、贮藏加工等研究内容居多;2012年至今,研究主要集中在柿子保鲜贮藏技术、品质提升、产品深加工等。利用知识图谱挖掘出柿子领域研究的最新现状和进展,为柿子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柿子 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米粉领域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振威 何新华 陈赶林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米粉是我国传统主食之一,为深入了解国内米粉研究现状及热点,梳理米粉研究历史进展和未来米粉领域发展趋势,选取2003-2023年国内知网数据库中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米粉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 米粉是我国传统主食之一,为深入了解国内米粉研究现状及热点,梳理米粉研究历史进展和未来米粉领域发展趋势,选取2003-2023年国内知网数据库中CSSCI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米粉相关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高频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003-2023年国内米粉的发文量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发展态势良好;米粉领域内发文中心度较高,部分研究团体形成稳定的合作联系;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跻身发文量机构排名前三,且形成一批稳健的研究队伍,为国内米粉领域研究作出贡献;研究的热点主要为米粉、鲜湿米粉、大米、品质、理化性质、糊化特性、大米粉等。利用知识图谱挖掘出米粉领域研究的最新现状和热点,为米粉领域和产业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研究进展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酱的工艺优化及其品种间品质差异
9
作者 周葵 张雅媛 +1 位作者 黄会玲 周主贵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高值化利用碎澳洲坚果仁制备坚果酱,以烘烤温度、烘烤时间、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坚果酱的制备工艺,并比较8种不同品种原料的坚果酱在外观品质(色泽)、食用涂抹性品质(黏度)和食用营养品质(脂肪... 为高值化利用碎澳洲坚果仁制备坚果酱,以烘烤温度、烘烤时间、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坚果酱的制备工艺,并比较8种不同品种原料的坚果酱在外观品质(色泽)、食用涂抹性品质(黏度)和食用营养品质(脂肪酸)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酱的最优工艺为烘烤温度130℃、烘烤时间24 min、研磨时间9.5 min,其模糊数学感官评分最高(85.41分)。澳洲坚果酱呈棕黄色,具有高黏度(1813~5753 mPa·s)、高油酸(56.566%~64.178%)、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0.105~0.148),是一种适宜涂抹的可食化健康食品。8种坚果酱的色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品种791坚果酱的脂肪酸组成更优,其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最高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值最低,分别为84.626%、2.941%、0.105。该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酱的制备和品种的选择提供了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坚果酱 模糊数学感官评分 品种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蕉果冻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郑凤锦 方晓纯 +8 位作者 孙健 何雪梅 刘国明 廖芬 盛金凤 李丽 李昌宝 零东宁 李杰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41-2248,共8页
以香蕉为主要原料,魔芋胶、卡拉胶为复配凝胶剂来研究香蕉果冻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复合凝胶剂的配比、香蕉清汁、柠檬酸与白砂糖的添加量为自变量,利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RSM)对香蕉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 以香蕉为主要原料,魔芋胶、卡拉胶为复配凝胶剂来研究香蕉果冻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复合凝胶剂的配比、香蕉清汁、柠檬酸与白砂糖的添加量为自变量,利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RSM)对香蕉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工艺参数为魔芋胶:卡拉胶的配比为2∶1,总用胶量为0.8%,添加15%的香蕉清汁、15%的白砂糖和0.10%的柠檬酸,在75℃煮8 min,制作的果冻弹性为6.61 mm,感官得分为92.43。优化后的加工工艺可为香蕉果冻休闲食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凝胶剂 果冻 响应面法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粉葛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被引量:27
11
作者 尚小红 曹升 +6 位作者 严华兵 陈颖慧 肖亮 王颖 欧昆鹏 覃夏燕 甘秀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0-1519,共10页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粉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加快广西粉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粉葛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2018—2020年),围绕广西粉葛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主要品种、产量、...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粉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加快广西粉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粉葛产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2018—2020年),围绕广西粉葛种植区域、种植面积、主要品种、产量、加工等方面综合分析广西粉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粉葛产区,种植面积达10201 ha,其中梧州、桂林和贵港为广西粉葛产业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区粉葛种植总面积的70.6%。广西从事粉葛种植及加工的企业及合作社众多,且发展了粉葛+花生、粉葛+沙姜、粉葛+苦瓜和粉葛+毛节瓜等间作或套种种植模式。通过线下及电商销售葛根鲜薯、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面、葛根酒、葛根蛋黄酥和葛根粒等葛根产品,经济效益良好,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广西粉葛产业存在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地理标志产品等具有标识性的品牌;选育种工作滞后,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不多,缺乏优良的高葛根素粉葛品种;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机械化程度极低;葛根产品以食用为主,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加工线较少、加工设备较落后;粉葛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粉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强桂字号品牌打造,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粉葛优良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推广;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加强生产加工技术的改造,加快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强粉葛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火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卫萍 游向荣 +6 位作者 张雅媛 孙健 谢小强 李志春 李明娟 盛金凤 刘国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9,共6页
以火麻籽为原料,对碱提酸沉法提取火麻蛋白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和料液比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确定的碱提酸沉法提取火麻蛋白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 以火麻籽为原料,对碱提酸沉法提取火麻蛋白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pH和料液比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确定的碱提酸沉法提取火麻蛋白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提取pH 10,料液比1∶9。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火麻蛋白的提取率为63.5%。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3%,该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DSC分析得出火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83.0℃,纯化后的火麻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小于40 k 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籽 火麻蛋白 碱提酸沉 响应面设计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桑葚果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丽 李昌宝 +6 位作者 邓海燕 游向荣 黄茂康 何全光 廖芬 李志春 孙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研究桑葚果汁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研发桑葚果汁等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无核大石"桑葚为材料,经加工制成果汁,然后测定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桑葚果汁的品质... 【目的】研究桑葚果汁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研发桑葚果汁等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无核大石"桑葚为材料,经加工制成果汁,然后测定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桑葚果汁的品质特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花色苷等活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74、1.18和0.79mg/g;当桑葚果汁浓度为10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3.84%,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89.72%,金属离子螯合率为55.23%。【结论】桑葚果汁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汁 营养成分 品质特性 抗氧化活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饼干加工工艺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明娟 张雅媛 +5 位作者 游向荣 孙健 李志春 卫萍 杨媚 何雪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4-208,213,共6页
以低筋面粉和青香蕉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黄油、白糖等辅料,加工制作香蕉饼干。以饼干吸水率、色度值、质构特性、感官评定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并确定香蕉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g、青香... 以低筋面粉和青香蕉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黄油、白糖等辅料,加工制作香蕉饼干。以饼干吸水率、色度值、质构特性、感官评定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并确定香蕉饼干的加工工艺及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g、青香蕉粉25g、黄油60g、白糖50g、全蛋液10g、食盐0.5g、小苏打0.5g、泡打粉1.5g、全脂奶粉10g、水适量,焙烤温度为面火180℃、底火150℃,焙烤12min,该工艺配方下制得的饼干口感酥脆、香味浓郁、色泽棕黄,饼干吸水率达到89.32%、亮度值L为55.71、红绿色度值a为9.67、黄蓝色度值b为24.00、硬度为1870.89g、内聚性为0.25、弹性为0.35mm、咀嚼性为1.26m J、感官得分为88.5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香蕉粉 饼干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龙眼采后酶促褐变反应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健 李丽 +3 位作者 游向荣 李昌宝 李志春 何雪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61-1568,共8页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除花色素苷类物质外,有关荔枝、龙眼果皮中其他酚类褐变底物理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有关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PPO底物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外界环境因素与不同品种褐变过程差异的关系、贮运期间PPO底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等,为控制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果皮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龙眼 多酚氧化酶 酚类底物 酶促褐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型火龙果酸奶的制备工艺及质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丽 李昌宝 +9 位作者 盛金凤 郑凤锦 何雪梅 廖芬 郑博强 刘国明 李杰民 零东宁 孙健 邓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该文研究了凝固型火龙果酸奶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质构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白砂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这4个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火龙果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 该文研究了凝固型火龙果酸奶的制备工艺,并分析其质构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白砂糖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这4个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中心组合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火龙果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凝固型火龙果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乳酸菌接种量0.27%,发酵时间7.7 h,发酵温度40℃,白砂糖添加量8.8%,在此条件下,得到火龙果酸奶感官评分为85.3分。使用TPA质构仪对火龙果酸奶进行测定和分析,建立质构特性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感官评分)=0.076 4X1(硬度)-2.84X2(黏度)+0.772X3(内聚力)-4.36X4(弹性)+14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酸奶 感官评价 质构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金桔果糕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何雪梅 孙健 +5 位作者 李丽 盛金凤 郑凤锦 李杰民 刘国明 李昌宝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6-2741,共6页
以金桔为主要原料生产富硒金桔果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凝胶剂的比例、金桔果糕的配方及烘干工艺条件,利用对比实验确定了富硒酵母为有机硒源添加剂。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剂的配方为琼脂∶卡拉胶∶果胶=2∶2∶1,最佳金桔果糕的配方为金... 以金桔为主要原料生产富硒金桔果糕,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复合凝胶剂的比例、金桔果糕的配方及烘干工艺条件,利用对比实验确定了富硒酵母为有机硒源添加剂。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剂的配方为琼脂∶卡拉胶∶果胶=2∶2∶1,最佳金桔果糕的配方为金桔果浆∶白砂糖∶麦芽糖浆∶凝胶剂∶柠檬酸=40∶20∶40∶3∶0.4;烘干工艺条件为60℃下烘干20 h,铺层厚度8 mm。采用最佳工艺条件生产的果糕产品金桔香气浓郁、酸甜适中、质地均匀、弹性和韧性较好,总硒含量为229μg/kg,有机硒含量为198μg/kg,达到富硒产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桔 果糕 配方优化 有机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番木瓜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文忠 王小媚 +2 位作者 黄伟雄 廖芬 黄茂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研究培养基及其不同成分对番木瓜组培苗生根诱导的效果,为番木瓜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番木瓜侧芽组培第8代继代苗为材料,接种到含不同基本培养基配比、不同IBA、NAA、活性炭(AC)浓度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 【目的】研究培养基及其不同成分对番木瓜组培苗生根诱导的效果,为番木瓜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番木瓜侧芽组培第8代继代苗为材料,接种到含不同基本培养基配比、不同IBA、NAA、活性炭(AC)浓度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生根培养基。【结果】在MS、1/2MS和3/2MS培养基中诱导的番木瓜组培苗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诱导效果表现为MS>1/2MS>3/2MS;不同IBA浓度对番木瓜生根率影响效果表现以2.0mg/LIBA>2.5mg/LIBA>IBA1.0mg/LIBA,以2.0~2.5mg/L为宜;不同NAA浓度对番木瓜生根的诱导作用表现为0.05mg/L>0.10mg/L>0mg/L,以0.05mg/L为宜;活性炭对番木瓜生根诱导作用表现为0.002%AC>0.005%AC>0.000%AC,浓度以0.002%为宜;MS培养基配比、IBA、NAA、AC对番木瓜生根率影响大小表现为IBA>AC>NAA>MS培养基配比。【结论】最佳诱导番木瓜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2.0mg/LIBA+0.05mg/LNAA+0.002%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组培苗 生根培养基 正交试验 激素配比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明娟 游向荣 +6 位作者 文仁德 张雅媛 孙健 李志春 卫萍 李丽 李昌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83-1889,共7页
【目的】探讨冷藏期间葡萄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采后置于温度为-1~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落粒果实为对照,每隔30 d测定落粒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冷藏期间葡萄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采后置于温度为-1~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落粒果实为对照,每隔30 d测定落粒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着贮期的延长,果实落粒率不断上升,贮藏60 d后果粒脱落率约30.00%,90 d后则高达93.71%;落粒果单果重、硬度、含水量、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不断下降,均比同期对照低;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TS)含量先升后降,均比同期对照高。落粒果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上升,均比同期对照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贮藏30d时比对照高,60 d时则比对照低;果胶酶(PE)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高。【结论】葡萄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品质不断下降,生理生化指标不断朝着衰老的趋势发展。巨峰葡萄贮藏过程中可能存在Vc、TA、TS、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临界点,即当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临界阈值时,葡萄开始出现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落粒果实 冷藏 贮藏品质 生理生化指标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纳米粉与超微粉的物理特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娥珍 黄梅华 +4 位作者 辛明 何全光 黄振勇 覃仁源 黄茂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84-2191,共8页
通过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亚硝酸根离子(NO2-)及DPPH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对铁皮石斛纳米粉和超微粉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对2种粉末的流动性、松密度、溶解性等物理特性,粒度及电镜扫描结构进行... 通过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亚硝酸根离子(NO2-)及DPPH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对铁皮石斛纳米粉和超微粉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对2种粉末的流动性、松密度、溶解性等物理特性,粒度及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并测定其悬浮液中多糖溶出速度及含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纳米粉的多糖溶出速度及含量要高于超微粉;铁皮石斛纳米粉和超微粉水提取液对·OH、O2·-、NO2-、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同一浓度时,纳米粉的清除率要明显高于超微粉,说明纳米粉具有更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纳米粉的松密度、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及水悬浮体系稳定性要高于超微粉,但流动性、润湿时间等参数不如超微粉;粒度及电镜分析表明纳米粉的细胞破碎程度更大,粒度更小,形状更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纳米粉碎 超微粉碎 抗氧化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